门巴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门巴人:门巴戏演员(错那)
门巴族儿童(错那)
门巴老人(墨脱)
56朵“民族体育之花”:次仁德吉,门巴族(西藏),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门巴族汉语拼音mén bā zú),(英语:the Menba nationality),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林芝市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错那县)和上珞隅(墨脱县)地区。


门巴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823年,唐朝吐蕃拉萨大昭寺前设立的“甥舅和盟碑”中就有“南者门珞”的记载。门巴族人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也有部分人信仰原始宗教苯教)。1964年,门巴族被中国政府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


“门巴”,原是藏族人对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门隅地区(即 藏南三隅之一)的原住居民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后引申成为门巴族的自称。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以及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各地门巴族还有一些其它称呼,如自称“主巴”、“达巴”、“仓洛”、“勒波”、“不若米巴”、“布鲁克巴”等。


门隅地区的错那县勒布沟达旺德让宗打陇宗邦迪拉是门巴族主要的聚居地;上珞隅地区的墨脱县(白马岗)、梅楚卡马尼岗也是门巴族的聚居地。此外,还有一部分门巴族定居在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族乡、排龙门巴族乡、与米林县羌纳乡西嘎门巴村。


不丹主体民族来源于古代藏人后裔,可分为“阿洛人”和“仓拉人”两大族群,他们与跟藏族同源的门巴族是现在最接近不丹人的民族。



墨脱县位于门隅地区的东北方向,古称“白马岗”,藏语意为“隐秘的莲花圣地”。两百多年前,有一部分门巴族分别从主隅东部(今"不丹东部地区")、门隅地区逐渐向东迁徒至上珞隅地区,形成了如今门巴族东西两地分布的格局。


门巴族的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方言差异较大,可分为"门隅门巴语"(错那门巴语)、"仓拉语"(墨脱门巴语)以及"舍朱奔语"(属南亚语系)三种语言,通用藏文


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也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擅长竹藤器编织和制作各种木碗。门巴族与藏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门巴族与藏族关系密切,在生活习俗方面受藏族影响较大。


在服饰上,门隅地区门巴族人喜爱用羊毛织品氆氇为原料。男子多穿氆氇袍和绛红色的长袍。妇女习惯在背上垫一张羊皮或牛犊皮。门巴族妇女颈上都悬挂着用松耳石红珊瑚玛瑙等串成的装饰品,并喜戴手镯、戒指。她们的内衣颜色多样,无开襟、无领、无扣子,只开一个圆口由头上套穿;外衣的胸前挂一个用金属制成的护身盒,内装佛像及经卷,叫作“噶乌”,以示吉祥。他们不论男女都系一条约2米长的红氆氇腰带,男子们腰间都挂一把砍刀。上珞隅地区门巴族由于地处亚热带,男女一般都穿长短两种麻布上衣和无袖贯首衣为主。


门巴族村寨相对分散,十几户、几十户的村落,往往分几个居民点。房屋结构因气候差别而略有不同。门隅地区的住房用石头砌墙,"人"字形屋顶上覆盖木板,加压石板。房屋一般分三层:上层放草和秸秆;下层关牲畜;中层则是一家人的居所。墨脱地区的门巴族人的住房以干栏结构为主,房屋与地面相距一米左右,人字形房顶,用蕉叶或木板覆盖,再用石板压顶。所有建筑门都朝东,因为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就照进家门,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门巴人居住地多树多竹,门隅腹地的达旺一带的竹器编织业比较发达。“门巴竹编”种类繁多,最流行的有竹编筐、篓、席、筛、斗笠乃至箱、桌、床、柜等木器家具,还有藤拐仗、藤帽等;其以一种叫“邦穹”的织品最为有名,“邦穹”需要红、黄、蓝、黑等颜色的几百根细蔑编织,图案是细密多变的几何图案。


门巴族的饮食结构因地而异,既有吃玉米、稻米、鸡爪谷的,也有吃荞麦、小麦和青稞的。他们喜欢以辣椒佐餐,炊具喜用“石锅”,他们认为用“石锅”煮出来的饭菜味道更佳。


在门巴族民间诗歌中,“萨玛酒歌”是一个主要的诗体。萨玛酒歌分独段体和多段体两种,以多段体居多。“加鲁情歌”也是门巴族诗歌的重要诗体。在门巴族民间诗歌创作中,叙事长诗《太波嘎列》是一部规模较大、流传广泛的作品。门巴族的作家文学以《仓央嘉措情歌》为其代表。《仓央嘉措情歌》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佳作,在西藏地区影响深远。


藏历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是门巴族喜庆的日子。新年节庆期间,全村在宽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种叫作“错木”的门巴戏

门巴族支系与分布

①达巴人支系:可分为"达旺门巴"、"班禅门巴"、"错那门巴"(勒布沟门巴人)、"布姆塘人"(不丹中部)、"布罗克帕人"(不丹东部)、"不若米巴人"(墨脱县德兴乡文朗村门巴人);这一族群讲" 门巴语"


②仓拉人:可分为"沙乔普人"(不丹东部)、"噶拉塘人"、"德让人"、"仓洛门巴人"(墨脱门巴人);这一族群讲 "仓拉语"


③舍朱奔人:这一支可分为"萨尔塘人"、"利西巴人"、"楚巴人"、"谢尔冈人"、"鲁帕人";这一族群讲"舍朱奔语"


在中国藏南当前实际控制区内,墨脱县的门巴族大部分聚居在背崩乡、墨脱镇、德兴乡、帮辛乡一带,部分居住在达木乡、甘登乡一带。

巴宜区的门巴族大部分聚居在更章乡、排龙乡。

米林县的门巴族大部分聚居在羌纳乡西嘎门巴村。

错那县的门巴族大部分聚居在麻麻乡(麻麻村-竹日新村)、贡日乡(贡日村-斯木村)、吉巴乡(吉巴村-让村)、勒乡(勒村-贤村)。

民族历史

墨脱县:山寨里草木结构的门巴族民居
墨脱县:门巴人在新修建的梯田里插秧

  根据神话传说、藏文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可知,门巴族族源是门隅的土著群体与来自于西藏高原北部的群体互相融合而来的。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大约在吐蕃王朝统一西藏诸部以前,门巴族已经形成。

  公元7世纪,门隅地区归入吐蕃地方政权治下,门巴族成为吐蕃的属民。823年立于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记载:“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巴……等虽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也。”元至正六年(1346)的藏文史籍《红史》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南自珞与门……等均置于吐蕃统治之下”。成书于1564年的藏文史籍《贤者喜宴》载:“如是……南方之珞与门……等,均被收为属民。”从这些古藏文史料可以看到,藏族与门巴族以及珞巴族在久远的古代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吐蕃王朝开始,藏族与门巴族和珞巴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不断得到加强。

  13世纪中叶,门隅被纳入西藏萨迦地方政权的治理之下,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14世纪至16世纪,西藏噶举派势力帕木主巴政权和藏巴汗政权统治西藏,门隅成为噶举派的领地。这一时期,对门巴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西藏地方政权在门隅委派官员,设驿站、税官、关卡和集市,以及传播佛教和兴建寺院,这一切,对门巴族的部落社会和村社组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原始村社组织在继续维持原有性质和职能的同时,又增加了担负向西藏地方政权和领主缴纳贡物、差役和赋税的任务,门巴族人民开始逐渐沦为农奴。

  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取得了西藏地方政权。五世达赖喇嘛为加强对门隅的治理,派他的弟子和密友、出生于门隅地区梅惹萨顶的门巴族高僧"梅惹•洛珠嘉措"到门隅传教和执政。洛珠嘉措积极采取措施治理门隅,改宁玛派寺院达旺寺为格鲁派寺院,并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达旺寺成为门隅的第一大寺,成为格鲁派在门隅地区的政教中心。1656年,五世达赖喇嘛令西藏地方政府委派两名“拉涅”(总管),协助梅惹喇嘛管理门隅的行政事务。达旺寺建成后,五世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赋予了达旺寺很多特权,如委派下级官员,征收赋税,实行“僧差制度”,会同政府官员管理门隅等。为了扩大达旺寺的影响,加强对门隅的政教统治,五世达赖喇嘛于1680年亲自给梅惹喇嘛(梅惹•洛珠嘉措)颁封了封文。

  18世纪初,西藏地方政府在原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门隅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在门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清查户口,颁布封文律令。在行政区划和建制上,按照不同地域和传统习惯,参照西藏其它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将门隅地区划分为32个“措”或“定”(相当于乡一级行政机构,大的“措”与区一级机构相当)的地方行政组织。在“措”或“定”的基础上设有四个“宗”,即江噶尔、森格、德让和达隆宗。“宗”的建制相当于现在的县一级政权,有的小“宗”相当于区一级政权。为了管理“措”或“定”以及“宗”的行政事务,西藏地方政府在达旺设立了“达旺细哲”(意为“四联”)的行政管理机构。“细哲”指由四个方面的代表组成的联合管理委员会,即西藏地方政府委派的拉涅,一僧一俗各代表一方,哲蚌寺洛色林扎仓所派的达旺寺堪布,达旺寺扎仓代表。“达旺细哲”是管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常设机构。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强化“达旺细哲”的管理职能,于1853年,授予错那宗僧俗宗本参与管辖门隅的权力,组成“达旺住哲”(意为“六联”)的更高一级的行政管理委员会。在“达旺住哲”的基础上,加上西藏地方政府拉恰勒空委派的错那宗“哲珠”(购米官),组成“达旺顿哲”(意为“七联”)的会议。“达旺顿哲”不是常设机构,通常只解决通商贸易问题,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召开会议。还有“达旺古哲”的“九联”会议,它是在“六联”的基础上增加达旺附近门尼玛三部即夏日措、斯如措和拉乌措的头人,主要解决措与措、村与村之间的纠纷。当遇到最紧急的事关整个门隅地区利害关系的重大事件时,“达旺住哲”会同门隅各部头人组成“达旺塔措”会议。以上不同层次的常设和非常设机构,发挥着各自的行政管理职能,封建农奴制统治在门隅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18世纪时,封建农奴制在门隅的统治已较为完备。一方面,西藏地方政权加强对门隅的治理,保障了西南边陲的稳定,巩固了祖国版图的完整与统一。另一方面,西藏三大领主——官家、寺院和贵族也加紧了在门隅的巧取豪夺,使曾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门巴族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乌拉差役(乌拉差役是指赋税、差役、地租等内容的统称,“乌拉”一词是无偿劳役的意思,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劳役、捐税、地租等。),加上连年的地震水灾和层层压榨,致使许多人户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他们渴望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好去处。这时,传来了东部白玛岗的传说:一个“不种青稞有糌粑,不养牦牛有酥油,不修房屋有房住”的佛乐胜境的美丽传说,给绝望中的门巴人带来了希望,引来了门巴族千里迢迢的长途迁徙。

  门巴族的迁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迁往墨脱的已有10代人,最晚的距今有6代人,他们定居在白玛岗地区雅鲁藏布江沿岸。在墨脱,今天还能看到与他们东迁历史有关的许多遗迹,一些村庄也沿用了原籍时的地名和村名,如德尔工、地东等。部分门巴族迁居白玛岗,形成了门巴族东西分布的居住格局,给门巴族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844年,英属印度总督派驻印东北边境代办"詹金斯少校"压服6名门巴族头人,强行租借门隅的吉惹巴惹地方,迫使门巴族放弃对概里巴拉山口以南的管辖,引起门巴族群众的强烈不满,埋下了反抗斗争的火种。1872年冬,英占达让区副专员"郭惹亨少校",趁英国不丹划界之机,也向当地门巴族头人提出划清达旺英属印度的边界,当即遭到门巴族头人的坚决拒绝,表现出门巴族人民决不妥协的坚定爱国精神。

  1913-1914年,英国政府代表"享利•麦克马洪"在西姆拉会议上,以讹诈和欺骗手段诱使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边觉多吉"与其进行秘密交易,将门隅、珞隅和下察隅近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英印版图,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一出笼就遭到中国政府和西藏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国中央政府始终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英殖民主义者侵略的野心仍然不死,他们先是假借考察、探险等名义加紧渗透,或是通过挑拨藏、门之间的民族关系扩大势力范围,但均被门、藏等各族人民所识破。1938年,英国派一支远征队于4月到达达旺,立即遭到门巴族人民的坚决抵制,迫使英国远征队撤退。1944年初,侵略者武装侵入门隅德让宗,当即遭到错那宗政府、“达旺住哲”和门巴族广大群众的激烈反对。

  1947年之后,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印度政府,继承了英国政府对中国西藏的领土占领,企图把英国政府未实现的侵占计划加以实现。1947年,控制门隅色拉山以南的印军,下令不准色拉山以北的门巴族群众向西藏地方政府支差纳税,立刻遭到该地区群众的强烈反对。1951年2月7日,印军进占门隅中心达旺。达旺僧俗群众自动集会,要求印军退出达旺,要求错那宗宗本收回门隅失地。错那宗政府当即向西藏地方政府报告了印军的侵占情况。根据西藏地方政府的指示,错那宗政府和达旺寺堪布坚持向门巴族百姓征收赋税,直至1953年才被迫中断。门巴族人民面对殖民主义扩张势力和外国侵略者时表现出了凛然正气和铮铮铁骨。门巴族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保卫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藏和平解放前,在门巴族社会中,封建农奴制统治与门巴族原始村社组织同时并存。对于三大领主来说,领主是领地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如土地、山林、草场、河流的最高所有者,领地范围内的门巴族全体民众是领主的农奴,而对于墨脱地区村社组织的门巴族居民来说,村社范围内的生产资料由集体占有,村社内部成员之间没有等级划分和阶级对抗,民族内部贫富悬殊不大,阶级分化不明显。在门巴族传统社会中,封建农奴主是利用原始村社组织形式来推行封建农奴制的,封建农奴制与门巴族的原始村社结合形成了一种复合社会形态,这是门巴族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西藏三大领主为强化对门巴族人民的统治,在门隅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统治机构。西藏和平解放前,门巴族地区被划分为若干个“措”或“定”的行政单位(相当于县下边的区)。墨脱划分为5个措,门隅划分为32个“措”或“定”,在“措”或“定”的基础上设有四个“宗”,即江噶尔、森格、德让和达隆宗。江噶尔宗宗本由错那宗任命;森格宗宗本由江噶尔宗本兼任;德让宗和达隆宗宗本由达旺寺扎仓会议任命。

  错那宗本,可以委派门隅部分地区的楚巴(税官)。楚巴直接向宗本负责。楚巴不仅收税,还有行政和司法的职能。楚巴实际上成了宗本的代理人,楚卡(收税处)就是宗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基层政治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门隅各措(定)没有措本的设置,各措有一至二名“根保”(有的地方叫提根)。根保要听命宗本和楚巴的差遣,传达农奴主的旨意,推派差赋和乌拉,调解民事纠纷和处理村内行政事务。根保3年一任,一般是在上年岁的差巴中轮流担任。根保之下,设一“格米”,为根保干一些送信跑腿方面的杂务,由差巴轮流担任,经常轮换。

  西藏地方政府通过各级行政机构,在门巴族地区清查户籍,支派乌拉,征收赋税,行使司法权力。

  门巴族以村落为单位聚居,在一个村落内包含有若干父系家庭。早期的氏族血缘纽带已经破裂,地缘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成为政治和经济基础,门巴族的村社公有制就是在地缘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门巴族村社有明确的地域界限,村社与村社之间通常是以山脊、河流、溪涧为标志,彼此不可随意侵越。村社占据的地域称“基萨”,意为“公地”,在村社基萨范围内的土地、草场、山林和荒地归村社公有,村社内的个体家庭只有使用权和使用继承权,没有买卖权。绝嗣者的土地仍归还村社公有。封建农奴制确立以后,由于整个门隅和墨脱归属不同领主所有,原先分配给村社成员的土地、草场等也随之成为领主的份地,收入不再完全归村社成员所有,大部分以支付差赋等形式被领主无偿占有。

  每一个村社组织都有一个村社长,门隅门巴族称之为“格琼”,墨脱门巴族称之为“学本”。村社长由全体成员民主推举产生,一般是推举办事公道、能说善辩、在群众中有威信的人担任,任期一年。格琼和学本没有特权,没有薪俸,平时同村社成员一样地参加劳动,一样地交纳差赋劳役,是村社平等的一员。在门巴族地区实施封建农奴制统治以前,村社长替代了氏族头人而行使地缘公社头人的职责,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主持村社的生产、分配,协调村社内部事务,执行习惯法,代表村社对外联络与谈判等。待到实施封建农奴制统治以后,复合的社会形态,又使村社长增加了负责传达官家领主等指令,组织交纳差赋劳役等任务。

  在门巴族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集体轮作制和伙有共耕制普遍存在。所谓集体轮作制,是指本属私人占有的耕地,却采用集体轮作的方式耕种,多在刀耕火种上采用。互相借地不是几户人家之间的私人协商,而是全村各户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应尽的义务。这种私人占有土地而集体轮种的耕作制度,是门巴族原始公社时期定期分配耕地的残余形式。伙耕制在墨脱门巴族中大量存在。种植玉米时,由三五户人家自愿结合,伙有共耕,一道砍伐山林,种子均摊,收获物均分。除伙耕外,门巴族在农事生产中互相换工十分普遍,互相合作的风气很浓。直到今天,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和包产到户,但伙耕、换工和互相合作的习惯仍未改变。

  门巴族村社内部的人际关系保持着平等和谐的道德风尚。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伙耕、建屋、婚娶、待客等,村社成员都视为自己份内的事。互帮互助,集体友爱,平等民主的原始村公社精神还有较多的保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门巴族人民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获得了民族新生。

  1959年7月,墨脱县人民政府宣布成立;同年,错那县原勒布四措撤销,成立了勒布区,下设麻玛乡、基巴乡、贡日乡和勒乡4个乡。门巴族地区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广大门巴族农奴在政治上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门巴族主要聚居地得到了全面落实。林芝地区墨脱县是以门巴族为主体的边境县,县的历届主要领导都由门巴族担任。巴宜区排龙乡和更章乡是门巴族在林芝市的集中聚居区,根据该地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了林芝排龙门巴民族乡和更章门巴民族乡。山南市错那县勒布区是最早建立门巴族自治政权的地区,为了加强该地区的管理和扶持力度,撤销了勒布区的建制,成立了勒布办事处,仍下设麻玛等4个门巴民族乡。今天,从地方到全国的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都有门巴族的代表和委员,直接参加国家和地方管理。

宗教信仰

  在门巴族的传统宗教信仰中,原始宗教信仰、本教信仰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互融共生、杂糅并存,是门巴族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苯教是门巴族的古老信仰。门巴族认为,山有山神,树有树精,水有水怪,风雨雷电、地震水灾、乃至人的生老病死都有超自然的神灵在左右驱使。为免灾祈福,人们敬奉鬼灵,供献牺牲,举行各种繁缛的巫术活动。

  在门巴族的宗教观念中,把宇宙分为3层境界,即天上、地上和地下。与此相应的神鬼是“拉”、“赞”和“鲁”。宇宙的最高层是“天”,是天神“拉”的住地。天界的“拉”们为保护人类可以离开天界来到人间,住于山巅,称作“格拉”。宇宙的中间层是空间和大地,是“赞”居住的地方。“赞”是对游神厉鬼和精怪的总称。在门巴族的信仰观念中,空间充斥着“赞”。山川、峡谷、草木等也都附着“赞”。“赞”有善、恶之分。地下是宇宙的最底层,是“鲁”神居住的地方。人们认为,江河、泉水、湖泊等是“鲁”神栖身的处所,在水中生活的鱼类、地下穴居的动物如蛇、蛙、虫等都是“鲁”神的化身。

  门巴族对神山圣水十分崇拜,每年在夏季和冬季都要转神山和神湖。

  门巴族的巫师种类繁多,根据职能的不同,可分为驱鬼巫师和请神巫师。驱鬼巫师有“顿龙肯”和“巴窝”,由男性充任;请神巫师有“巴莫”和“觉母”,由女性充任。

  门巴族在信仰原始宗教和苯教的同时,还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噶举派和格鲁派在门巴族地区都有影响,现在以格鲁派影响为最大,是门巴族信奉的主要教派。

  随着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传入,一座座佛教寺院在门巴族地区相继建立,一批批僧人应时而生。至20世纪50年代,门隅地区已有佛教寺院及经堂40余座,僧人近千人,墨脱有寺院和经堂近40座,僧人300多人。门隅影响较大的寺院有达旺寺、工巴则寺等。

民族服饰

  (一)门巴女性服饰。

①门隅地区达旺一带的妇女穿称为“堆通江坚”的花上衣,衣服上绣缀有人、牛、太阳和各种花卉的彩色图案,色彩用白、蓝、黄、红四色搭配。妇女穿白短内衣,下体穿筒裙,筒裙由条纹花布做成。勒布、邦金等地妇女穿内衣和外罩衣,围白色氆氇裙。外罩衣服长及小腿,质料系羊毛织成的氆氇呢,色彩为红色和黑色,斜襟右衽,衣角开口,用孔雀蓝布压边,无领、无扣、无衣袋,穿者腰部围一条称为“金玛”的白氆氇做的围裙。


②墨脱地区门巴族妇女喜欢穿白色的无领、圆口、搭襟小上衣,一般不穿外罩衣服,下身喜欢穿有竖条花纹、下边带飘穗的筒裙。妇女系腰带,腰间佩挂小腰刀。墨脱门巴族崇尚白色,反映在服饰穿戴上男女上衣均以白色为主。


③在勒布沟地区,妇女有一件不同于其他地区门巴族妇女的特殊装束,这就是披挂在她们后背上的那张完整的小牛皮。披挂时,小牛犊皮毛向内而皮板朝外,头部向上直抵披挂者颈项,牛尾朝下,四肢向两侧伸展。


④达旺一带的门巴族妇女戴一种称为“古奥洛木”的帽子。这种帽子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圆顶,帽沿有五角,垂吊5根缨穗,戴时,1根穗子对准鼻梁正中,另4根在侧面和脑后,芒果一带的妇女帽形似达旺帽,前后缨穗有18条之多。邦金妇女的帽形亦似达旺帽,虽没有飘逸的穗子,但在帽沿上插一支孔雀翎或雉鸡尾,鲜艳夺目,别致美观。


⑤ 纳霞帽(nga sha)是一顶多须圆筒平顶的氈帽,流行于达旺mago thingbu(马果-廷布)地区的门巴女性当中,该氈帽有黑白两色,边缘设计成18~23条须子。 ​​​


门巴族妇女的饰品有耳环、项饰、腰带、手镯、戒指等。男子蓄长发,佩戴耳饰,胸前喜戴一菱形“嘎乌”,腰佩长刀,挽弓挎箭,十分刚健英武。



  (二)门巴族男子服饰。

门巴族男子的服装有外套、内衣和长裤等。长外套用羊毛纺织的氆氇作料,衣长达膝,斜襟右衽,立领长袖,无扣和衣袋,镶蓝色滚边,外套以红色为主,穿衣时系红氆氇腰带。内衣一般用白土绸作料,斜襟右衽,无领。


勒布沟和泽米塘一带的门巴族男女戴一顶别具特色的小帽,门巴语叫“巴尔霞”( seir sha)。“巴尔霞”的圆顶用黑氆氇呢制成,帽围是用红色氆氇或红色毡绒缝制的二寸高的筒状,翻沿部分用的是桔黄色毡绒,镶以孔雀蓝沿边,并留一楔形缺口。戴时,习惯将缺口对着右眼的上方。过去女帽色料全用黄色,帽沿缀有垂至眉际的五彩色线穗子。泽米塘帽子为平顶红底圆帽,帽檐使用橘红色和黄色;而错那县勒布沟帽子为锥顶圆帽,帽为褐色或黑色,帽檐使用红色和橘黄色。


五须氈帽流行于藏南达旺、不丹东部的门巴族群中以及舍度本人(sherdukpen)。不丹东部萨克腾地区的牧民称该帽为“tsipee cham(孜毗昌)"或“Shamo(莎摩)”,而达旺门巴则称"Ngama-shom(纳玛松)”。这是一顶独特的氈帽,依地区不同会有所差异,有黑白两色,男女通用。该氈帽由牦牛绒制成,有五条饰边,上面有长长的扭曲的绒毛,防止雨水淋在眼睛和脸上。

文化

  门巴族的文学艺术十分丰富,主要门类有神话、传说、故事和诗歌等。

  人类诞生神话有《猴子变人》和《三兄弟和扎深木》。《三兄弟和扎深木》讲,很早以前,雅鲁藏布江江水漫了出来,淹没了整个世界,只有南迦巴瓦峰还矗立在汪洋的中央,只有一个男孩侥幸活了下来。天神授意扎深木女神同男孩结为夫妻,生下了许多浑身长毛的孩子。他们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住在山洞里。天神见此情景,送给男孩荞麦种和小刀。男孩学会了种庄稼,用“窝麻”药草的嫩根煮水给孩子洗澡,洗去了孩子身上的毛。因为孩子怕热水烫,把头伸进洞里,身子露在外面,所以留下了头发。从那以后,世上有了人,并且成了今天这个模样。

  《皮休嘎木》是一篇门巴族家喻户晓的传说。反映的是工匠和桥梁建筑发明家皮休嘎木的传说。门巴族还有许多反映民族迁徙和民族间友好往来的传说。门巴族有丰富的动物故事和生活故事。动物故事语言生动而精炼,常把动物形态的描绘与讽喻意义的表现混融一体,寓意深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生活故事中有幻想性色彩浓郁的作品,如《隅南热巴的故事》、《宝碗》等,还有许多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写实性的作品,其中反映劳苦大众同领主斗争的题材,在门巴族民间故事中占有很大的份量。

  在门巴族民间诗歌中,“萨玛酒歌”是一个主要的诗体。萨玛酒歌分独段体和多段体两种,以多段体居多。在结构上,一般一首完整的多段体诗为3段。每段由3行或5行诗行构成。每诗行有6音节或9音节,也有7音节或8音节构成一诗行的。顿律通常为3顿。萨玛酒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歌颂和赞美家乡的诗歌《萨玛•家乡》和《萨玛•白鹤歌》,热情讴歌了家乡的富饶、美丽与神奇。

  情歌也是门巴族诗歌的重要诗体。门巴族情歌多为独段体,基本结构为每首诗4句诗行(偶而有6句诗行),每句6个音节,分3顿,每顿均为两个音节。门巴族情歌结构短小,易唱易诵,音韵铿锵,节奏鲜明,善用比兴手法,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门巴族情歌主要以爱情和婚姻作为基本主题,有的表达男女双方互相倾慕、爱恋的炽烈情感,有的表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的表达对情侣的痴痴思念,有的抒发由于爱情悲剧引起的忧伤与哀怨。在门巴族民间诗歌创作中,叙事长诗《太波嘎列》是一部规模较大、流传广泛的作品。门巴族的作家文学以《仓央嘉措情歌》为其代表。《仓央嘉措情歌》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学佳作,在西藏地区影响深远,深受人们的喜爱。

民间文学

  由于没有文字,门巴族的民间文学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因此口承文化非常发达。其主要神话传说有《镇压妖女》、《吉萨格来战妖魔》、《房脊神》,讲述娘江曲、达旺曲和普龙曲的《三兄弟河》、《那嘎湖》,讲述空心母却吉桑姆和猎人冬顿的《却吉桑姆和冬顿》、神奇木匠《皮休嘎木》、《白马兄弟与色》、《色目人镇妖》、《遗留下来的号角》、《马桑尔辛格烈学僧除妖》,颂扬行善积德、鞭挞贪欲的《汤科嘎布当上吉波(国王) 》、《她为一袋麝香丧命》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神话《猴子变人》。门巴族民间文学中还有大量动物故事,比较著名的有《聪明的小鸟》、《野鸡和乌鸦》、《猫喇嘛讲经》、《杜鹃、啄木鸟和斑鸠》等。

  门巴族民间叙事诗《太波嘎列》是讲述门巴族牧业始祖太波嘎列的英雄史诗。全诗共分14章,分别是《召唤歌》、《神牛歌》、《引牛歌》、《牧牛歌》、《四美歌》、《四饰歌》、《搭帐篷歌》、《搭灶歌》、《栓狗歌》、《挤奶歌》、《打酥油歌》、《迁徙歌》、《欢歌》、《诵歌》。[ 2 ]

  从人们对太波嘎列的祈求开始,接着叙述了神牛的降生、牵牛、牧牛、搭账篷、修炉灶、拴狗、挤奶、打酥油、迁牧场等,全面而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门巴族牧业生产的过程。

民间音乐

  门巴族的民间音乐以抒情民歌著称,歌体主要有萨玛体、卓鲁体、加鲁体和喜歌体。抒情民歌主要有萨玛酒歌和民间古典情歌两类。萨玛酒歌是用萨玛曲调歌唱的抒情酒歌,萨玛歌体因为最早产生于萨玛地方而得名,多用于节日、酒会、婚礼、远行等喜庆和欢乐的场合,反映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生动有趣,曲调欢快高昂,手法灵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分为独段体和多段体两种,以多段体居多。多段体酒歌每一首包括的诗段数目多少不定,通常是三段一首。但在一首诗中,每一段的诗行数目是一致的,比较多的是三行或五行构成一个诗段。每一诗行多由九音节或六音节构成,形成等音节句式。它的节奏主要是通过停顿来体现。”[3 ]萨玛酒歌比较有名的作品有《白鹤歌》、《宝贝》、《吉巴村》、《聚欢》、《家乡》、《挽留》、《杜鹃花》、《达旺酒歌》、《三物》、《流浪》、《长虹山》、《悲歌》、《逃亡》、《阻碍》、《建屋歌》、《牧人歌》、《樵夫歌》、《结鲁》、《羡慕》、《劝酒歌》、《祝福歌》、《倾慕》、《坛歌》、《诵》,等等。

  门巴族民间古典情歌的曲调固定,填词歌唱,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每首都是六言三顿,绝大部分作品是四行一首,极个别为五行、六行或八行一首。仓央嘉措情歌是门巴族民间古典情歌的代表。现在,情歌仍然是门巴族青年男女抒发感情、互示爱慕之情的主要形式。“东三巴”是墨脱门巴族中流传的一种古老曲调,此种曲调浑厚古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相传为门巴族从竹隅迁往墨脱时带来的,内容极其广泛。由于藏族歌舞的广泛流传,会唱“东三巴”曲调的人正在逐渐减少。

  门巴族主要用“里令”(双音笛) 、“塔阿让布龙”(横吹五孔笛) 、“森萨让布龙”(竖吹五孔笛) 、“基斯岗”(竹口琴) 、“比永”(牛角琴)等传统乐器和鼓、铃、钹、长号、海螺号等藏传乐器演奏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门巴族舞蹈可以分为宗教舞蹈和习俗舞蹈两类。门巴语称宗教舞蹈为“巴羌”,是跳神舞,大多以模拟鸟兽形象为主要内容。主要有“谢羌”(鸟舞) 、“角包羌”(牛舞) 、“帕羌”(猪舞) 、“东金羌”(牛猪舞) 、“甲穷羌”(大鹏舞) 、“麦荣羌”(犬舞)等。还有集体鬼舞“列恩羌”,巫舞“东德羌”、“潘羌”、“枕羌”、“阿羌”、“喷任羌”等。习俗舞蹈有“颇章拉堆巴”(贺新房) 、“旺久钦波”(人种的权威) 、“嬉戏舞”、“牦牛舞”等。[ 7 ]

传统戏剧

  门巴族戏剧俗称门巴戏,是在门巴族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萌生、成长起来的民族艺术之花。门巴戏保留了戏剧的早期形态。表演时,戴不同的动物形象假面具,还要身披不同的饰品,多以动物的皮革、羽毛披挂在身,表演中模拟各种动物的姿态和动作,人物道白很少,跳时不唱,唱时不跳。使用的乐器是巫师跳神时的鼓和钹,只有一人击打乐器,没有固定的戏班和专职演员。戏剧的表演形式十分粗犷和古朴,保留着早期戏剧的古老面貌。门巴戏的传统剧目还有《卓娃桑姆》和《诺桑王子》等。2006年5月20日,山南门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门巴族民间戏剧俗称门巴戏,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渊源于宗教跳神的门巴傩戏,如演出时间为半天的《中索羌》;二是在神话传说、民间歌舞和宗教跳神基础上产生的戏剧形式,如要连续演出两天的《噶玛如巴斯朗巴多》;三是借鉴、吸收藏戏艺术养料而形成的门巴戏剧,如《诺桑法王》,还有门巴族僧人创造的《卓娃桑姆》等。[ 8 ]门巴族传统戏剧最为著名和古老的是《阿拉卡教父子》,共分为五场:第一场“降魔”;第二场“兴旺”;第三场“人间”;第四场“出猎”;第五场“地狱”。演出以歌舞为主,可以说是一部古老的歌舞剧,是门巴族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

传统手工技艺

  门巴族所居住的地方林木茂密,盛产木头和竹子,人们就地取材,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品,练就了制作木器、竹器、石器和造纸等绝技。

  门巴族制作木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主要产品有木碗、木桶、木盆、木箱、木柜、木床、木桌、马鞍、驮鞍等,其中以木碗的制作最为有名,用硬木头的树根瘤加工制成,工序非常复杂,要经过选材、制坯、定型、加工四道工序,制作起来难度很大,对制作者的要求很高。

  木碗按其质量依次分为“杂木雅”、“果拉”、“索果尔”三等。门巴族木碗从古到今被西藏各族人民广泛使用,社会需求量很大,涌现出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工匠,噶尔拜·白玛老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门巴族的竹器在西藏也非常有名,其中以“邦穷”最为有名,这是一种用来盛东西的扁圆形的篾盒,制作非常考究。门巴族还擅长藤编,著名的墨脱藤网桥就是代表。造纸是门巴族的传统手工业,他们利用丰富的造纸资源制作出了质地优良的土纸,非常适于印经文,全部供西藏各大印经院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石锅的制作技艺,现在很多门巴族家庭都收藏有祖上遗留下来的石锅。

门巴木碗

门巴族:门巴木碗

  关于墨脱县门巴木碗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 藏区的人都使用泥碗,有一天,一位门巴木匠去森林伐木,不小心将泥碗摔碎了。聪明的木匠临时加工了一只大木勺使用。后来,人们觉得这木勺轻便,耐用,逐渐也就产生了木碗并进入了门巴人们的家庭。

  墨脱县加热萨乡是著名的墨脱木碗原产地。采用原生岩柏、白青和桦树树根树瘤为原料加工制成。其木质细密坚硬,花纹别致美观,坚韧不开裂,若配上银盖,或在碗边、碗托包上银皮,则更为美观、珍贵。

  墨脱县门巴木碗都是圆曲线组合结构,以橘红色为主调,明亮、华丽、造型丰富,大型木碗,呈罐形,有盖,底座厚约1.5厘米,直径约13厘米,罐腹圆凸,口径有圆槽,口沿外卷,体积大但很轻巧;中型木碗碗底圆平,碗壁外展,口径约10—12厘米,是常用的一种;小型木碗底座收分,口沿外卷,口径约5—6厘米,小巧玲珑。墨脱县门巴木碗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工序复杂,造型美观,是门巴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墨脱县门巴木碗是久负盛名的优秀工艺品,它质地结实,不易破裂,具有光滑、细致、美观、适用、不烫嘴、不变味、不变形、不皲裂、不褪色、经久耐用、便于携带等优点。可用于盛酒、盛饭、盛酥油茶等,用它盛放的食物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以岩柏、白青和桦树树根树瘤制成的墨脱门巴木碗还有防毒的功能。

  据品质的不同,门巴木碗分为三种:上等为“杂雅”,以镶银边者为最佳,这种碗制作精良、美仑美焕,是难得的珍品,中等为“锅拉”,下等为“索果尔”。

休斯贡

  门巴休斯贡采用传统手工编织而成。久负盛名,不仅是日常生活器皿,而且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墨脱县背崩乡、德兴乡是主要的休斯贡原产地。制作原料主要是当地叫热秀的一种特殊的竹子,竹条锋利,编制时需小心谨慎。

  墨脱“休斯贡”内盛食品最大好处在于透气,食品不易变质。亦可用于装纳随身小件物品,可做时尚背包或挎包以及针线盒。既可作为盛放果品的果篮,也可作为外出游玩时携带食品的篮筐,携带方便。

藤竹拐杖

  门巴藤竹拐杖采用传统手工编织而成。坚固耐用、工艺精美,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墨脱县背崩乡是“藤竹拐杖”主要原产地。“藤竹拐杖”是墨脱独有的一种民族生活用品,采用实心藤竹为原料加工而成。墨脱县“藤竹拐杖”造型奇特,外表似竹节,有节节高升之意,富有韧性,经久耐用,适用于长途步行、登山等户外活动,是馈赠中老年亲朋好友的一种珍贵礼物。

邦琼

墨脱门巴邦琼

  墨脱县德兴乡、背崩乡、墨脱镇是邦琼的主要原产地。墨脱“邦穷”是用藤竹编制而成的一种扁球形藤篮。分噶玛、梅朵、嘎将三种,采用普通竹条经染色加工编制,色泽绚丽、外形独特。墨脱“邦穷”内盛食品最大好处在于透气,食品不易变质。可用于装纳随身小件物品,可做时尚背包或挎包。既可作为盛放果品的果篮,也可作为外出游玩时携带食品的篮筐,也可作为都市时尚女性的化妆品盒或挎包开发,成为一种新型、时尚的旅游产品。

墨脱休差

墨脱休差

  墨脱“休差”是用藤竹编制而成的。墨脱“休差”是门巴族、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产品,是当地群众出门劳作或走亲访友时,用于盛酒的一种容器。结构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大竹桶留其竹节,在竹节上端开一个小洞,外层为染色的藤竹细条编织竹桶外表。以竹节制作成竹桶,且在竹桶表面编制彩色外套。用于装酒、装油或其它液体物品,也可做家居装饰品。


风俗习惯

  门巴族的生产方式主要有农业、牧业和手工业。农业是门巴族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门隅的农业比较发达,以较为精细的锄耕和犁耕为主,墨脱以刀耕火种为主。门隅腹心及以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稻米、小米、高粱、玉米、青稞、大豆等。门隅北部的勒布、邦金一带以生产荞麦和小麦为主。墨脱地区种植玉米、鸡爪谷、水稻和青稞等粮食作物。门巴族地区气候温和,瓜果蔬菜品种丰富,有萝卜、卷心菜、黄瓜、南瓜、冬瓜、辣椒、茄子等几十个品种。

  牧业生产是门隅门巴族的重要经济活动。门隅北部有许多水草丰茂、草质肥美的天然牧场,为门巴族从事牧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畜牧产品主要有酥油、奶渣等乳类制品和牛肉、牛毛、牛皮等。这些既是门巴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又是他们用以交换的重要物资。

  狩猎在墨脱门巴族传统的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墨脱有着浩瀚的原始森林,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为门巴族的狩猎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动物资源。门巴族的狩猎活动多在夏、冬两季,夏季以捕猎香獐为主,冬季以捕猎野牛为主。现在墨脱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统的狩猎活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野牛、羚羊、香獐等动物已禁猎,人们只能捕猎山鼠、野鸡等非保护类动物。

  门巴族的手工业有竹木器、石器制作、金属加工以及造纸等门类,其中以竹木器制作最为发达和最具特色。门巴木碗久负盛名,门巴竹器远销西藏各地,享誉藏区。

  门巴族传统的交通工具十分简单,无代步工具。运输时,门隅门巴族有时使用畜力,墨脱门巴族则完全靠人背运。人力、藤筐和竹筐,外加一根“丁”字形手杖,是门巴族外出时常用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在门隅和墨脱地区,河网密布,桥梁纵横,既有溜索桥和藤网桥,也有竹索桥和木桥,最具特色的是藤网桥。一座座藤网桥像一条条蛟龙飞腾在江河溪涧之上,成为门隅和珞瑜地区特有的景观。

风俗习惯

家庭婚姻

  门巴族青年婚前社交比较自由,一般女子在十六七岁,男子在十八岁左右,男女之间便可自由交往。青年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双方有了感情后,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便可请媒人或由父母亲自去对方家提亲。一般是找与自家关系好、能说会道、有一定威信的人充当媒人。去时带上几竹筒酒和数条哈达,给对方家倒“喜尔羌“(求婚酒)和敬献哈达,对方同意这门亲事就会喝酒并收下哈达,然后择期举行订婚仪式,订婚后一般要半年或一年以上才能结婚。

  结婚之日,迎亲人着节日盛装,带着哈达和青稞酒到女方家迎接新娘。娘家送亲人有舅、姑、兄弟等亲戚,新娘父母不随队伍前往,由男家派专人来迎接。迎亲途中男方家要敬女家3道酒,有专门安排的敬酒人在路旁恭候。新娘到男家后即被带入内室,脱去从娘家穿来的衣服首饰,里里外外换上婆家准备的一套东西,表明新娘从此属于婆家人。换好衣后新娘和新郎入座,乡亲们向一对新人和娘家客人献哈达、敬酒,唱诵颂词和吉祥歌。婚礼第二天,娘家以舅父为主的客人借口酒不香浓、敬酒女无笑颜为由开始发难,挥舞拳头捶打桌子,掀翻酒碗杯盘,责骂男家,婚礼出现戏剧性的场面。男家会急忙端上好酒好菜,向娘家人赔罪,请求原谅,闹剧最后以舅父接受男家的“赔罪酒”而平息。婚礼第三天,新郎家要为新娘的父母及亲属在一个专门的房间设丰盛的酒宴,一边喝酒吃饭,一边商量新娘何时落户夫家。娘家客人在酒宴上要给新娘送些钱物,舅父及父母依次劝慰女儿,教训女婿。临近傍晚时,酒女和歌女手捧大碗酒,边歌边舞给娘家人敬“杂羌”(送行酒),这时新娘的亲属们挥舞着哈达,唱起急促的短调“回去歌”,蜂拥而上,将新娘从婚宴上抢走。新郎的亲属们也挥舞着哈达,唱着“归来歌”,急忙追出门外去抢夺,最后由媒人出面才能平息“风波”。婚礼期间,人们饮酒狂歌,欢跃舞蹈,通宵达旦。整个婚礼高潮迭起,风趣多姿。

  妇女怀孕后,仍从事劳作和家务。门隅妇女过去必须回娘家生第一胎,现在仍以在娘家生孩子居多。墨脱门巴族在哪里生第一胎由生育妇女决定。妇女生产时,由老阿妈或家人接生。孩子出生后,乡里四邻、亲朋好友携带蛋、肉、黄酒等前来祝贺,但来人不能进产妇的屋子。

  孩子的命名仪式一般在出生3日后举行,多请喇嘛或扎巴取名,也可由家中的长者取名。请喇嘛或扎巴取名,孩子的名字大都与宗教有关。家人取名,名字表现的是长辈对孩子未来寄予的美好期望与意愿。

丧葬习俗

  门巴族的葬式有土葬、水葬、火葬和天葬,还有少量的屋顶葬和屋底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或三次葬型的复合葬。

食俗

  在日常生活中,门巴族的主食主要有荞麦饼、玉米饭、大米饭和鸡爪谷糊。玉米饭是墨脱门巴族的主食。鸡爪谷,谷穗形似鸡爪,故得名,产于墨脱和珞瑜地区。鸡爪谷的食用方法一般是炒熟后磨成面后干食,也做成黏坨食用。鸡爪谷还是酿酒的优质原料。墨脱门巴族酿造的“邦羌”酒,主要是以鸡爪谷为原料酿制成的。在门隅南部和墨脱地区出产稻米,因而米饭也是门巴族的重要主食。

  在门巴族饮食结构中,常见的蔬菜品种有白菜、萝卜、元根、土豆、黄瓜等。门隅和墨脱森林茂密,盛产野生蘑菇和木耳。蘑菇种类繁多,味道十分鲜美。

  门巴族日常生活中饮料有酒和茶两大类别。酒有“邦羌”、米酒和青稞酒,茶有酥油茶和清茶。石锅是门巴族特有的煮饭做菜的炊具。石锅传热慢,炖肉做饭可保持食物的原味,十分鲜美,深受人们喜爱。门巴族居住地区多竹木,餐具主要是用竹木制作。其中最有名的是门巴木碗。木碗以桔红色为主调,明亮、华丽,造型丰富,线条流畅,富有动态美。

  在门巴族饮食礼仪中,饮酒习俗丰富而具有特色。门巴族善饮酒,大至婚丧嫁娶、宗教礼仪,小到日常杂活、谈天说地,均离不开酒。

传统竞技体育

  门巴族的传统竞技节目有“米嘎巴”(射箭) 、“龙普勒”(抱石) 、“德过尔”(投石) 、“白达普”(摔跤) 、“曾林巴”(跳高) 、“林邦”(跳远) 、“若安布”(攀藤索) 、“棉达加”(打火枪)等。

民居

  门巴族民居主要有碉房式石楼和干栏式木屋两类。石楼的屋顶用木板苫盖,有苫檐伸出楼壁,楼顶两面坡倾成人家形。石楼基座大多为长方形,楼壁垂直高耸。基座和楼壁全用石块砌成,不用挂梁。楼屋之间铺排木板。门巴石楼一般分作3层,底层供圈养牲畜使用,中层是住人的居室,上层堆放粮食和杂物。

  干栏式木屋,是墨脱门巴族的房屋建筑。门巴木屋的建筑为竹木结构,一般为三层。底层无围墙,供拴养牲畜用,第二层为人居住的住室。住室的外侧有宽大的外走廊,兼作晒台,是人们编竹器、做木活的场所。底层与外走廊相连接的是一架用粗大的圆木砍凿成的木梯。第三层存放杂物。屋顶为两面坡人字型。门巴族粮仓与木屋是分开建的,一般相距数米或十几米。门巴族修房造屋,从选择地基、开工到落成竣工,有丰富的习俗和礼仪。

传统节日

  门巴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年节礼俗引人入胜。墨脱门巴族以十二月为岁首。从藏历11月开始,人们就做过年的准备。大年初一早上鸡鸣第一遍时,全家人就起床,穿新衣,互致问候祝福,每人喝一碗用酥油、奶酪、“邦羌”和鸡蛋煮制的饮料。从初二开始,门巴族以村寨为单位,全村人集中一起,轮流去各家聚餐。这期间,欢歌笑语不绝于耳,人们除载歌载舞欢度佳节,举行射箭、抱石、跳高、拔河等体育竞技和游戏活动,整个村寨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门隅门巴族过新年是从藏历元月初一至十五日为节庆日子。新年前夕,家家户户大扫除,用面粉调成糊状,在门、墙和椽条上面涂各种吉祥图案。12月29日除夕之夜,各家均要喝一种用面团、肉块等9种食物煮的粥,以示生活富足。许多人家还准备一个叫“切玛”的五谷斗,内装炒青稞、糌粑面等物,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年初一清晨,各家主妇争相早起,抢先到平常汲水的地方背回第一桶水,认为新年最早背回的水是雪山顶上狮子流下来的奶汁,象征财富,谁背到第一桶水最吉利。初一合家欢聚,不走亲串户。从年初二开始,人们走村串户,探亲访友,相互道喜。到别人家串门时,妇女必须走在前面先进屋,切忌男子先串门进屋。门巴人认为,新年时来客是妇女,预示着家中猪牛会多生母畜,是六畜兴旺的好兆头。节日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还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节日期间还有一个大型活动,就是门巴戏的演出。各村寨都有业余戏班,届时演门巴族传统剧目《阿拉卡教父子》和《卓娃桑姆》等,全村不分男女老幼都去观看,甚为热闹。藏历十五日,是整个节日的最后一天,全村男女集体聚会,共同分享各家准备的美味食品。家家房顶上竖立旗杆,悬挂经幡,祭天祈福。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