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村一个书香门第。五岁启蒙于私塾,十岁入武昌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2年留学美国,专攻美术。1925年归国,历任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上海吴淞政治大学、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务长、文学院长、中文系主任等职和外文系、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次年当选民盟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卒年47岁。

生平

  闻一多早年以《红烛》、《死水》两诗集著名于世;中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成绩卓著,享誉海内外;后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和腐败强烈不满,拍案而起,成为遐迩闻名的民主斗士。闻一多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相当高深的造诣。

青少年时期

  闻一多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

  1912年十三岁时以复试鄂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十年学子生涯。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入校时他的姓名是闻多,同学就用谐音的英文词widow(寡妇)给他起了绰号。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笑领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闻一多紧随校园运动的潮流。他激清难捺,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饭厅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中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8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1922年3月,写成《律诗的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赴美留学

  1922年7月,他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科罗拉多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学习,在专攻美术且成绩突出时,他更表现出对文学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诗歌的酷爱。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回国任教

  1925年5月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从事《晨报》副刊《诗镌》的编辑工作。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从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同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

  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的争权夺利斗争延伸到青岛大学内部,派系纷争,风潮迭起,闻一多受到不少攻击与诽谤,被迫辞职。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投身革命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党通过不同渠道,给他送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发表后,他表示五四给他的印象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的向五四宣战,是无法接受的。

  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绘画

  闻一多是一位杰出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战士,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战斗的诗人,一位严谨的学者,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

  早在清华学校学习时,他就喜欢书法、绘画,常画素描、速写,训练写实和写意的能力。他的水彩画曾获得“善露阳光,有灿烂晴日之景象”的评语。1921年,闻一多即将于清华毕业,他为毕业年刊设计制作了14幅题图画,这是他绘画的处女作。而《梦笔生花》更是出手不凡,是青年画家的代表作。传统线描的疏密和黑白的色块,构成了丰富和谐的画面。平面形式美规律的掌握,人体解剖造型及透视的运用,充分显示闻一多对西方绘画规律的领悟。这第一次的绘画艺术实践,体现他的艺术理念:“融合两派精华的结晶”,“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

  1927年,闻一多为其好友潘光旦所著的《冯小青》一书设计封面并精心创作一幅彩色插图《对镜》。此画虽是铅笔淡彩画,其技法基本上为西方绘画体系,画面的构图透视、人物的解剖造型,完全反映了闻一多西方绘画的功底,特别是色彩的运用,不重黑白固有色的描摹,而重冷暖条件色的综合氛围与美感,显示了西方现代色彩观念与重表现的理念。闻一多借此与中国画重意境的追求结合,使乌黑的头发、雪白的睡袍和浅土绿色的墙壁,共同形成一种冷灰色调,营造出深沉、含蓄悲凉的意境。《对镜》成功地反映了“中西会通,古今融合”的美学理想,堪称闻一多所追求的“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的意境。

  闻一多在1926年至1931年为文学书藉所作的装帧设计,是他美术遗产的精华,他从特定的内容出发,用极其精练的线和色彩,设计出别开生面的封面或环衬,使文学作品大大生辉,同时给人以极高的美的享受。

  战乱之后,硕果仅存的36幅作品是闻一多珍贵的原作。这些画幅很小,但笔力刚劲凝重,感清充沛深沉,以线造型,辅以光影,既有西方艺术透视结构形体的严谨,又有中国艺术流畅的点线穿插;既有准确生动的物象刻画,又有笔墨抒发对意境的追求。气韵生动,俨然一派庄重自信的大家气魄。艺术写生的功力已达炉火纯青境界。西南行36幅写生,不但显示了他艺术造型的深厚功底,也是闻一多对大自然、对祖国热爱的激情抒发。

  闻一多拿起刻刀从事篆刻艺术,并非偶然。早在20年代,他便一度迷恋篆刻,甚至将热爱的绘画与诗歌置于一边。闻一多的篆刻,师法秦汉却又变化出新,别具匠心,活泼而有韵味,古朴而不呆滞;分朱布白,疏密有致;刀法刚劲,有笔有法;藏锋露锋,顿挫放纵;皆运用自如。真正是中西合璧却又古意盎然,奇趣横生,深得篆刻艺术三昧。

  闻一多的文艺主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他在早期文艺活动中曾经提出“以美为艺术之核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四十年代,他勇敢地站出来批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五四”时期,他主张站在时代的高度,大胆地吸收外来文化,认为只有敢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才会有生命力。闻一多在批判传统文化惰性的同时,对西方文化毫无奴颜媚骨。闻一多有关生活与艺术的许多论述,也十分精辟。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