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陑”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陑</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0行: 第10行:
  
 
== (一)陑 ér ==
 
== (一)陑 ér ==
  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相传为汤伐桀之处。
+
*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相传为汤伐桀之处。
 
== (二)陑 réng ==
 
== (二)陑 réng ==
   众多。一说为筑墙声。
+
*众多。一说为筑墙声。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2017年1月4日 (三) 09:01的最后版本

拼音:ér,réng 部首:刂 总笔画:8 部外笔画:6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ㄦˊ,ㄖㄥˊ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BDMJ 输入法:〔万能〕BDMJ 倉頡:NLMBL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一)陑 ér

  • 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相传为汤伐桀之处。

(二)陑 réng

  • 众多。一说为筑墙声。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中】【阜字部】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𠀤音而。【玉篇】地名。【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傳】陑在河曲之南。【廣韻】本作𨼏。【集韻】或作隭。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