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陶渊明

删除478字节2014年10月26日 (日) 13:51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陶渊明'''([[汉语拼音]]:Tɑo Yuɑnminɡ;365~427),[[中国]][[东晋]]末[[南朝宋]]初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  '''陶渊明'''([[汉语拼音]]:Tɑo Yuɑnminɡ;365~427),[[中国]][[东晋]]末[[南朝宋]]初诗人。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陶渊明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他的思想也较复杂。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是[[道家]],也有的说他有佛学思想,都是从其诗中摘些片段以为依据。在处理人与外物间的关系上,陶渊明完全采取纯任自然的态度。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陶渊明少年生活贫困,但家庭教育良好。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29岁时入仕为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不久即解职归里。后来召为江州主簿,未到任。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表达了他归隐的想法。元兴二年(403)冬,因母亲孟氏病卒,遂归浔阳居丧。后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赴任途中写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405),转入刘敬宣幕为建威参军。是年8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就辞官归隐了。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陶渊明少年生活贫困,但家庭教育良好。[[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29岁时入仕为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不久即解职归里。后来召为江州主簿,未到任。[[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表达了他归隐的想法。元兴二年(403)冬,因母亲孟氏病卒,遂归浔阳居丧。后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赴任途中写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405),转入[[刘敬宣]]幕为建威参军。是年8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就辞官归隐了。关于这次辞官的原因,《[[宋书]]》本传记载说,郡遣督邮至,县吏告诉他说,应束带见之。陶渊明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当日即解印绶辞职归里。作《[[归去来兮辞]]》,说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趁“迷途其未远”,归耕田园。归田后作《归园田居》5首,写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陶渊明此次归隐,再也没有出仕,义熙四年(408)他家遭火灾,家境渐渐衰落。义熙七年后,陶渊明移居南村,作有《移居》2首。隐居后,陶渊明性情颇为恬淡,有时自己耕种土地,所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之三)。与他往来的文人也有不少,他们在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关于这次辞官的原因,《宋书》本传记载说,郡遣督邮至,县吏告诉他说,应束带见之。陶渊明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当日即解印绶辞职归里。作《归去来兮辞》,说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趁“迷途其未远”,归耕田园。归田后作《归园田居》5首,写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陶渊明此次归隐,再也没有出仕,义熙四年(408)他家遭火灾,家境渐渐衰落。义熙七年后,陶渊明移居南村,作有《移居》2首。隐居后,陶渊明性情颇为恬淡,有时自己耕种土地,所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之三)。与他往来的文人也有不少,他们在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晚年的陶渊明愈加贫困,但却不愿出仕。义熙十四年(418),朝廷征召为著作郎,不就。刘裕纂晋建立宋朝,陶渊明更厌倦了政治,此时所写《述酒》诗,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新朝的态度。[[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江州刺史檀道济往见渊明,劝他出仕,又馈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元嘉四年(427),渊明病情加剧,作《挽歌诗》3首,其第3首末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达了他对死亡的平静态度。此年11月,渊明病卒,年63。  晚年的陶渊明愈加贫困,但却不愿出仕。义熙十四年(418),朝廷征召为著作郎,不就。刘裕纂晋建立宋朝,陶渊明更厌倦了政治,此时所写《述酒》诗,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新朝的态度。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江州刺史檀道济往见渊明,劝他出仕,又馈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元嘉四年(427),渊明病情加剧,作《挽歌诗》3首,其第3首末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达了他对死亡的平静态度。此年11月,渊明病卒,年63。  陶渊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传不广。梁[[萧统]]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并为之写序、作传。萧统所编陶集虽然已经佚失,但此后的陶集都是在此基础上重编而成的。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述等12篇,另有一些作品的真伪不能肯定。   陶渊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传不广。梁萧统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并为之写序、作传。萧统所编陶集虽然已经佚失,但此后的陶集都是在此基础上重编而成的。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述等12篇,另有一些作品的真伪不能肯定。   陶渊明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他的思想也较复杂。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是道家,也有的说他有佛学思想,都是从其诗中摘些片段以为依据。陶渊明对儒家经典的熟习是显而易见的,他的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他在《饮酒》诗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表明了他的儒学渊源。不过,陶渊明不像汉儒那样拘泥、局促,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东晋以后,玄风弥漫,士人无不以清谈为务,玄学思想影响深远,陶渊明也不例外。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都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点。在处理人与外物间的关系上,陶渊明完全采取纯任自然的态度。
52,141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