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雍和宫 雪景
雍和宫-法轮殿藏式镏金宝塔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也是全国除西藏地区以外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喇嘛寺。曾作为清代全国喇嘛事务的中枢,在治国定边、安抚蒙藏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1961年,雍和宫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和宫所在的位置原是明代太监的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雍亲王胤禛府,自此开始成为一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后来胤禛即位,即为雍正皇帝,此府更名为雍和宫,前半部分改为喇嘛教寺院,后半部分作为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驾崩,灵枢就停放在宫内,因此将宫中建筑全部改换成黄琉璃瓦,以示尊贵。以后雍和宫成为清代皇帝供奉祖先的地方,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为喇嘛寺。

  雍和宫共有五进院落,南北长400米,占地约6.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影壁、牌楼、山门、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从南至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整个寺院前后风格迥异,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紧凑有序。殿阁交错,飞檐纵横,宇脊勾连,气势轩昂,汉、蒙、满、藏各民族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第一进院落的中心是雍和门,原来是雍亲王府的大门,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山门、天王殿,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雍和门”大匾。院内有一座碑亭,碑亭里有乾隆皇帝撰写的《喇嘛记》,记载了喇嘛教的来源以及清朝政府的喇嘛教政策。

  第二进院落的中心建筑是雍和宫,雍和宫原来是雍亲王的银安殿,面阔七间,前廊后厦。大殿内现供奉着一尊高达2.8米的释迦摩尼铜像,东西两侧各有十四间厢房。东厢房叫密宗殿,存放各种密宗佛像上百种,是喇嘛学习密宗经典的地方;西厢房叫显乘殿,是学习显乘经典的地方。

  第三进院落的主要建筑是永佑殿和东西两座配殿。永佑殿又被称为神喻殿,是原来雍亲王府的正寝殿,也是雍亲王的书房。殿内现在供奉着无量寿佛、药师佛和狮吼佛。

  第四进院落有法轮殿和戒台楼、班禅楼三座建筑。其中法轮殿以造型奇特而著称,在大歇山式顶上矗立有五个小阁,阁上各立有一座小喇嘛塔,这是汉族传统宫殿式建筑与西藏宗教建筑融合一体的产物。大殿内供奉宗喀巴铜像,高达6.1米,其后是用整块檀香木雕的罗汉山,高3.4米、宽3.45米,五百罗汉均以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精美异常。

  第五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是万福阁,是雍和宫内最辉煌的建筑。整座建筑高达30余米,从外部看为歇山式项三层楼阁,内部则是没有楼板相隔的通体高阁。阁内所立的弥勒佛像高达18米,是用一整方檀香木雕成,是中国现存大型木雕佛之一。万佛阁左右又有悬空阁道与永康、延绥二间相通,三间融汇一体,组成宏丽轩昂的建筑群。

  雍和宫内五百罗汉山、檀木大佛和金丝楠木佛龛并称雍和宫“三绝”,此外,雍和宫还以珍藏大量珍贵的宗教文物而负有盛名,北京地区重大的喇嘛教活动都在此举行。


  雍和宫的历史沿革分为几个历史时期,分别为府邸、行宫和寺庙。此地原是明内宫监官房,清初为内务府官房,后胤禛封贝勒,改建成为贝勒府,建筑不施彩画,不用琉璃,但规模略具,东花园成于此时。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爵升和硕雍亲王,府第改称雍亲王府,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主要建筑开始定名,琉璃、彩画齐用,府门、正殿(银安殿)、翼楼、寝殿等等格局俱备。胤禛即位,改元雍正,亲王府作为龙潜之地,于雍正三年(1724年)升格为皇帝行宫,赐名雍和宫,其亲信机构粘竿处的总部设于此。因其近地坛,故每岁夏日方泽事毕,临此园小憩进膳。为此虽没有对主体建筑作大变动,但对东花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建设。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正寝殿改为奉安雍正梓宫的“神御殿”,仅用半个月的工期将五进正殿全部改覆黄瓦。乾隆九年(1744年)开始将雍和宫改建为格鲁派的寺庙。首先扩建南区,新建了宝坊、庙前广场、辇道、昭泰门、钟鼓楼和碑亭等前导空间的建筑,寺庙的格局得以确立。其次,中路主要建筑都进行了翻盖和扩建。最后于乾隆十五年,建成万福阁及其配阁、雅曼达嘎楼、关帝庙等,同时寺院外围的僧房及附属用房均已完备,宫改庙的工程告成。乾隆四十三年,为迎接六世班禅进京,于雍和宫内修建班禅楼和戒台楼。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在平定藏地廓尔喀军后,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了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因以为文《喇嘛说》,在雍和宫内勒石建亭,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至此殿堂区格局大定。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进京,雍和宫为日军辖区,被大肆劫掠,劫后欲盖弥彰地焚毁了东书院。辛亥革命后,雍和宫无宫廷可为倚靠,遂开放以门票收入维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数次拨款维修,并在东书院地界内修盖僧舍,于1981年对外开放。但原西路以护法关帝庙为主的建筑,在扩建雍和宫大街时拆除。

  现存雍和宫中路建筑依次排列在南北长400米的轴线上,前三进院落在同一标高上,自雍和门以北,每进院落逐次升高,迥异常例。最南端为东西向长的宝坊院,南为朱红大影壁,东西各立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式的木牌坊,中座为三间四柱九楼,有龙凤呈祥透雕,三坊主楼皆黄琉璃庑殿顶,额题系乾隆御书。宝坊用料为金丝楠木,曾被侵华日军于1939年偷换。中座宝坊左右设八字琉璃照壁,汉白玉须弥座为基。

  入宝坊行200米辇道至昭泰门,为歇山琉璃花门楼。入门则为雍和门殿院,东西立钟鼓楼、碑亭,北为雍和门。钟鼓楼为方形二层重檐歇山式,四面出廊。碑亭平面为八边形,重檐攒尖顶,围廊环绕。雍和门为五间歇山顶,重昂五踩斗栱,障日板壁装修,门窗为欢门形,居中三启门,门钉用九九之数,彩画为旋子大点金,引入六字真言图案。上述建筑均覆黄琉璃瓦。

  门后为雍和宫殿院,中为正方碑亭,四角砖壁,重檐攒尖,上檐重檐五踩斗栱,下檐单翘单昂溜金斗栱,正中置《喇嘛说》四体文碑。正殿为“雍和宫”殿,相当于大雄宝殿,原为王府客厅,面阔七间,进深七檩,前后有廊,单檐歇山,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五启门,每间六抹槅扇,末间格窗,槛墙绿琉璃贴面,彩画为金龙和玺。殿内供三世佛,正中天花作蟠龙藻井。殿之东配殿为讲经殿,西配殿为密宗殿,均为七间前出廊,重檐硬山绿琉璃顶,仍留有清代王府翼楼形制。两殿之北随山各有五间绿琉璃悬山建筑,面阔五间前出廊,带卷棚抱厦,为时轮殿和药师殿。雍和门两侧有廊庑相连,形成封闭院落。

  大殿之后地势陡然上升,高差约2米,高台之上即为永佑殿,面阔五间后出暗廊,单檐歇山,重昂五踩斗栱,旋子点金彩画,明次间槅扇门,梢间菱花槛窗,槛墙绿琉璃龟背锦贴面。室内有汉白玉须弥座,上供无量寿佛、药师如来和狮吼佛金像。殿两侧随山建廊庑,东西有暖阁五间,暖阁中为穿堂。

  出永佑殿,苍翠之中赫然即见造型独特的法轮殿。此殿的前身为亲王府的寝殿,当时只五开间,乾隆朝改建后,殿的平面呈十字形,主体为七开间单檐歇山,前后出五开间卷棚歇山抱厦,用五踩双昂斗拱。抱厦全部槛门,主体末间槛窗。殿顶正脊中部和左右次间的屋顶前后坡上开设五座悬山顶的天窗,如坛城之制。天窗顶上安鎏金琉璃宝瓶,有藏式建筑的特点。殿内主供6.1米高的宗喀巴大师坐像,另有班禅、达赖的讲经台和镇宫之宝《甘珠尔》、《丹珠尔》经。殿前有东西配殿,面阔五间前出廊,硬山灰瓦绿琉璃剪边。同法轮殿并立者有班禅楼和戒台楼。戒台楼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内有戒台三层象征三界;班禅楼面阔底层进深俱为五间,二层为三三之数,两座楼都是重檐歇山绿琉璃顶,无斗栱。戒台楼内的三层戒台,周以石栏,仿热河“广安寺”之台。

  法轮殿后,三座高阁比肩而立,飞廊相连,华美壮观。中为三重檐歇山顶的万福阁,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阁高三层。最高层檐下为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上层下檐周围廊为擎檐柱作法;下层檐用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首层明次间俱用槅扇六抹,末间格窗,两山砖墙,周以围廊。二层四面均以槅扇装修,游廊环绕。阁内巨大的汉白玉须弥座上弥勒立像神情恬淡安祥,高18米,据载是以整根白檀巨木雕成,可能是巨像之中心柱为整木。阁内另有唐卡无数,二三层壁龛供佛以万数计,是称万佛,因以音近,故赐名“万福阁”。阁东为永康阁,西称延绥阁,均为二层重檐歇山建筑,首层暗廊,二层前后出廊。阁前东西两厢,东为昭佛楼,西为雅曼达嘎楼。阁之后则为绥成殿,面阔七间,系最后的护卫建筑,殿两侧各有前出廊的七间重楼,称顺山楼。

  整座寺院,院落重重,地势渐次升高,在古木苍翠之中,空间、建筑各异其趣,犹如气势恢宏之乐章,节奏渐行渐快,终於重楼高阁之强音,确是传世佳构。在其最后也是地势最高的这层平台上,法轮殿居中,永佑殿、万福阁、戒台楼、班禅楼占据四正之位,法轮殿前东西配殿和延绥阁、永康阁又据四维之位,坛城之势显而易见,同法轮殿的造型和意趣呼应,是匠心独运的华彩乐章,充分反映了乾隆时期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