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韦皋(745~805年),中唐著名边将,诗人。字城武(一作武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始仕为建陵挽郎。张镒节度凤翔,署营田判官。德宗狩奉天,授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帝自梁洋还,召为左金吾卫将军,迁大将军。贞元元年,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二十余年,封南康郡王。诗三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3首。

  建中四年(783),泾原镇兵奉命东调,行至长安,因向朝廷索赏不得,发生兵变。乱兵拥朱泚为“大秦皇帝”,德宗仓促逃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时皋为权知陇州行营留后事,而陇州刺史叛投朱泚,朱泚派家僮持信赴陇州,拟召韦皋降。皋假从之,设酒宴款待,伏兵尽杀之。德宗闻报,诏授韦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并新置奉义军番号,命皋为节度使,以旌他的忠贞。皋与将士共盟誓说,国家多难,叛军盗据宫阙,吾愿与群公竭诚王室,一心协力,仗顺除凶,粉骨糜躯,决无所顾。他又遣人入吐蕃求援。是年十一月,德宗加他检校礼部尚书。朱泚乱平,兴元元年(784),德宗还京,召韦皋为左金吾卫将军,寻迁大将军。

  贞元初年(785),德宗拜韦皋为检校户部尚书,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乃宰相回翔之地”,“非上将贤相殊勋”者不能任节度使。德宗派韦皋镇蜀,足见对其信任。韦皋果然不负皇帝厚望,镇蜀20年间,功劳卓著,深得蜀人拥护。

  自玄宗天宝十年以后,南诏国与唐朝关系破裂,转依附于吐蕃,帮助吐蕃攻打唐朝。韦皋至蜀后,认为南诏依附吐蕃并非南诏本意,主要是唐对南诏的关系处理有错误。而且,吐蕃每攻唐边境,必以南诏军队为前锋,这对唐朝威胁很大。于是他确定了联合南诏及其他各民族部落,孤立吐蕃的方针。贞元四年(788),当他得知南诏异牟寻有归唐之意后,便派使者赴南诏,劝其归唐离蕃。随后,南诏即派人人唐表达了愿意恢复友好关系的愿望。此后,韦皋多次致书异牟寻,劝其坚定归唐决一雌雄,抵制吐蕃的拉拢和威胁。同时,他又出兵还击吐蕃对边境的侵扰。四年,破吐蕃于清溪关(大渡河南);五年,派大将率精兵攻破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斩二千余人,俘将官45人之多;八年;攻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获其大将论赞热。这些军事行动显示了唐朝廷的军事实力,有利于促进南诏和其他部落归附唐朝。

  南诏归唐,是断吐蕃一臂。这是韦皋入蜀的首功。为了维护与南诏的友好关系,争取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部落,进一步孤立吐蕃贵族,韦皋建议唐廷主动废除了过去强使南诏子弟入京做“质子”的制度,他又把南诏送来的许多贵族子弟“聚之成都,教以书算,欲以慰悦羁縻之,业成则去,复以他子弟继之。”为南诏培养了人才,传播了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南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贞元十一年(795),西山羌女、诃陵、白狗、弱水、逋租、南水等八酋长内附唐朝廷,韦皋随即派人南下,打通了蜀地与云南边地的通道。德宗以韦皋之功,加他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兼云南安抚等使。十二年二月加授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对吐蕃的侵犯,韦皋采取了军事打击手段,为巩固唐边境安全作出了贡献。贞元九年(793)唐朝在盐州(今陕西定边县)筑城,为防吐蕃进攻,命韦皋出兵牵制吐蕃兵力。他派兵两路出击,破峨和城(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通鹤军(在今四川理县西北)。吐蕃南道元帅论莽热率众来援,为唐军所破,杀伤数千人,焚其定廉城(在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沟中下游),拔堡栅五十余所。十三年,韦皋出兵收复了巂州城(今四川西昌)。十六年,他派兵攻破吐蕃黎、巂二州,吐蕃准备大举入寇,“皋悉挫之”。于是吐蕃文武将官87人举部来降。十七年,“吐蕃昆明城管磨些蛮千余户又降”,吐蕃赞普遂北犯灵、朔,陷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德宗命韦皋出兵攻吐蕃,他分派十路兵马三万七千余人同时攻入吐蕃境内,八月出兵,“十月破蕃兵十六万,拔城七、军镇五、户三千,擒生六千,斩首万余级,遂进攻维州”。吐蕃忙从灵、朔撤兵南下,大将论莽热率十万兵来解维州围,皋设伏兵大破其军,俘论莽热。德宗以韦皋之功,加授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

  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卒,顺宗即位,加授韦皋检校太尉。顺宗用王叔文等掌国政,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实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韦皋为探听朝廷内情,派支度副使刘辟入京。刘辟入见王叔文,趁机要挟领剑南三川,叔文不答应,要斩刘。经韦执谊劝解,放刘还蜀。韦皋得知王叔文势孤,又知与韦执谊有隙,自以为大臣可议社稷大计,乃上表请皇太子监国,公开反对王叔文等人的改革。王叔文等人的改革触及了上层统治集团、贵族阶级和宦官的利益,受到保守派的反对。韦皋的声望较高,他带头上表要求政归太子李纯,使反对改革的势力大增。其他镇将也上表要皇太子监国。是年八月,太子李纯即帝位,改革派认为皆被贬谪,改革失败,不久,韦皋也因急病而亡,终年61岁。

  韦皋镇蜀21年,善治军兵,屡败吐蕃,保卫了边疆,又恢复了与南诏国的友好关系,沟通了唐廷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往来,发展了蜀地生产。他曾考察西南各族状况,著有《开复西南夷事状》一书17卷,已佚。《资治通鉴》记他“开青溪道,以通群蛮,使由蜀入贡”;唐樊绰《蛮书》卷一《云南界内途程》记贞元十年“七月,西川节度使韦皋乃遣巡官监察御史马益开石门路(起自今四川宜宾,南经石门山抵云南曲靖,通往昆明、大理等),置行馆”。这些史载说明韦皋对开发西南的交通作了贡献。

  韦皋治蜀,对人民的赋税较重,是他为了向唐政府进献,支持中央的平叛战争。《资治通鉴》称“蜀人服其智谋而畏其威,至今画像以为土神,家家祀之”。《蜀中广记》评介说:“韦皋治蜀凡二十一年,善拊士卒,始敛民颇厚,而民免吐蕃、南诏之残,乐于输。及府库充足,又为除租,三岁一复。皋卒,民德之,见其遗像必拜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