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韦述(?~757年),唐代史学家,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家有书二千卷,儿时记览皆遍。缀文,操牍便就。举进士时甚少,仪形眇小。考功郎宋之问曰:“韦学士童年有何事业?”对曰:“性好著书。”之问曰:“本求异才,果得迁、固。”开元中,诏马怀素编次图书。乃奏用元行冲齐浣王珣、吴兢并述等二十六人,同于秘阁详录四部书,五年而成。述好谱学,又于柳冲《姓族系录》外,撰《开元谱》二十卷。张说引为集贤院直学士,累迁尚书工部侍郎。在书府四十年,居史职二十年。勒成国史,事简记详。萧颖士以为谯周、陈寿之流。后陷贼,流渝州卒。诗四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4首。

  开元五年(717)授栎阳县(在今潼县)尉。秘书监上奏,举荐韦述参与撰写《唐续七志》,五年成书。开元十三年(725),集贤院正式成立,韦述被推荐为学士。后萧嵩主持集贤院,韦述与贾登、李锐共同撰成《唐六典》。文辞流利,叙事周详,迁为工部侍郎。

  韦述在史馆书府达四十年,长期担任编史修志工作,埋头典籍,淡泊名利,不求竞进,唯爱著书。他自己存书二万余卷,全部亲手校订。其中有书法字帖,有秘本和古器图谱,种类繁多。正在他专力史志研究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玄宗皇帝西逃,长安为叛军占领。韦述不惜自己的家财,唯携带《国史》逃避于终南山中。随后他身陷叛军,被授予伪官。唐军收复长安,肃宗以他投降安禄山之罪,将他流放渝州。受该州刺史的困辱,于至德二年(757)绝食而死。

  代宗广德二年(764),韦述的外甥萧直向皇帝奏事,趁机为韦述申辩前事,说韦述“于苍黄之际,能存《国史》,致圣唐大典,得无遗逸,以功补过,合落恩宥”皇帝准奏,追赠右散骑常侍。

  韦述是一位正直的史官,不阿权贵,秉笔直书。据《新唐书》记载,他与孔至等撰《百家类例》,其中未将宰相张说一族列入百家,受到权臣的攻击,孔至提出要改,韦述说:“文士奋笔将为千载之法,奈何以一言自动摇?有死而已,故何改也?”坚持不改。他一生著述甚多,可知者有:《唐春秋》30卷,《唐国史》并《史例》114卷,《高宗实录》30卷,《武后高宗实录》百卷,《开元谱》20卷,《百家类例》3卷,《唐职仪》30卷,《两京新记》5卷,《集贤注记》3卷,《御史台记》10卷,《东封记》1卷,《集贤书目》1卷。几乎全部散佚,只有《两京新记》一书第三卷(残缺)为日本人林述斋辑刻于《佚存丛作》内。他参与编写的书有《唐六典》、《唐续七志》、《群书四部录》、《初学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