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音韵学汉语拼音:Hanyu Yinyunxue;英语: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声韵学汉语历史语音学。中国传统通常包括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研究的具体对象是一个音节(体现为一个汉字)声、韵、调的历史、现状及其分合异同。汉语音韵学研究的材料很多,如古代的注音、古诗押韵字、汉字谐声、古书异文、韵图、译音对勘、借词、方言比较,以及切口、俚语、俗语、谐音等。

  汉语音韵学起源于为汉字注音。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为了向读者说明冷僻难识或多音的字,注释家创造了注音。注音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至末发明了反切。相传是孙炎发明的,而末学者认为,是汉末学者共同创造的,孙炎只是第一个系统用反切为《尔雅》注音的人。通常认为,反切的产生就是音韵学的开始。清代学者利用反切逆推,研究某一时代的语音系统。清末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提出了用系联法考求声韵类别的方法。陈氏运用此法,通过《广韵》考证出《切韵》40个声类、311个韵类。今天,学者们仍运用此法从事音韵学研究。

  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是从研究《毛诗》押韵开始的。北周学者沈重发现《毛诗》押韵有不和谐的地方,到宋代,《毛诗》韵脚不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这时,有些学者认为,某些押韵字可能有不同读音,于是在押韵不和谐的地方逐字改读,其原则是少数字服从多数字,代表人物是宋代吴棫。其主要著作有《毛诗叶韵补音》、《韵补》、《楚辞释音》、《字学补韵》等,这些著作可以看成是研究古韵分部的萌芽。陈第也用《毛诗》、《楚辞》押韵来考证古韵,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读诗拙言》等。自此古韵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认为古人的语音与今人的语音不同。陈第提出:“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这一著名论断彻底揭示了古今音不同的真谛,他也因此被后代学者誉为古音学的开路先锋。清人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江有诰等,也都以《毛诗》等先秦韵文的押韵作为研究对象。现代学者王力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诗经》韵29部、《楚辞》韵30部,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其次是谐声。《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80%以上是谐声字,如淇、骐、祺、琪、蜞、麒、綦等,都以“其”字为声符,它们可能音同或音近。清代段玉裁在《六书音均表一·古谐声说》中认为:“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同部,明乎此而部分音变平入之相配,四声之今古不同,皆可得矣。”他编制了《六书音均表二·古十七部谐声表》,把所有可以用作谐声的字都分别列在古韵十七部中。利用谐声考求上古韵部的方法,今天的学者仍在使用。

  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者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件,但用字句有所不同,通常把这种情况称作异文。异文也可用于音韵学研究。如《诗·邶风·谷风》:“匍匐救之。”“匍匐”,《礼记·檀弓》引作“扶服”。清代钱大昕根据这类现象,得出“古无轻唇”的结论。又如《左传·昭公十五年》有“费无极”这个名字,《汉书·古今人表》作“费亡极”,“无”与“亡”通用,一些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作“鱼阳对转”,利用这类材料研究古韵通转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异文作音韵学研究,要充分考虑异文产生的时代,较晚的异文不甚可靠。

  声训是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以达到说明文字通假、方言词语变化、诠释命名由来、推求语源等目的。声训约产生于战国时代,《易经·说卦》训释:“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离,丽也……”汉代极大地普及了这种注释方法。此外,《说文解字》、《释名》等著作也都大量运用了声训。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大量运用了声训材料。

  从先秦起,汉族与外国、外民族接触和交往,记下了他们的地名、族名、国名等。《山海经·海内经》里有“天毒”,《史记·大宛列传》里有“身毒”,都指今天的印度汉武帝时的“匈奴”,是梵文Huna一词的音译。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音译词逐渐增多。唐代佛教的密教盛行,密教的经文中有大量咒语,咒语不能意译,只能用汉字记录其读音,因而留下了大量音译外文资料。唐初汉藏王室通婚,为表示世代友好,立碑结盟,碑文中有一大批人名、官名是双语的,可以看作用汉字对译藏文。当代学者罗常培俞敏就曾用梵汉对音、藏汉对音研究相应时代的语音系统。日本朝鲜越南人记录的汉字读音,曾被瑞典学者高本汉在《中国音韵学研究》一书中加以利用。

  现代汉语方言绝大多数是从中古音演变而来,都与《切韵》音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高本汉所著《中国音韵学研究》一书是运用方言比较来研究音韵学的范例。

  此外,直音注音法、借词、切口、俚语、俗语、谐音等,都可用于音韵学研究。

  汉语音韵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从汉代至北宋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发明反切和编制韵书。发明反切是音韵学的开始,韵书则汇集、贮存了大量可供音韵学研究的资料。东汉以后的佛经翻译为等韵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唐末五代产生了最早的韵图和等韵学的基本概念。韵图是对汉语语音系统研究的开始。颜之推等人提出了“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问题;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提出“古人韵缓,不烦改字”的论断。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汉语历史语音学研究的开始。

从南宋至清代中期

  吴棫的叶音说首先为古韵分部;清初顾炎武的《音学五书》使古韵学走上科学的道路,它一方面排斥叶音说的任意性,另一方面建立了古今音不同的历史观。在这一阶段,清代钱大昕开始研究古纽,提出了“古无轻唇”、“古无舌上”的论断,对后来古声母的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从清代陈澧撰写《切韵考》至民国初期

  陈澧运用系联法详细考证了《广韵》一书的声韵系统,得出了《广韵》有多少声类、多少韵类、声类分清浊、韵类四声相承,以及韵类的等列、开口与合口、一字多音等情况分析,这与印欧语言学里“一种语言内部的上溯”大致相似。应该说音韵学研究从此已完全科学化,开始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此后研究《切韵》音,或用反切研究相应时代音系,推求上古声韵,解释古方言,调查现代方言,都以《切韵》音系为出发点。

从高本汉发表《中国音韵学研究》开始

  他把印欧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法引入汉语音韵学研究中。他先从现代汉语各种方言入手,再通过外国记录的汉字读音(高本汉称为“域外方音”),如日本的吴音、汉音,朝鲜、越南保存的汉字读音,用比较法上溯,推求并构拟了“七世纪长安音”(洛阳及其附近地区的通语音)。高本汉为汉语音韵学研究引进了新方法——历史比较法,引进了新材料——汉语33种方言。他与陈澧的研究方法,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音韵学从此脱离经学而独立,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