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公禅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题义公禅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题一作《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千家诗》收录此诗。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此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据明铜活字本《唐五十家集》知,此篇原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大禹寺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故此诗当是作者在“山水观形胜,扁舟泛湖海”,自洛之越、漫游东南一带时所作。


逐句释义: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禅房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寂,一作“处”。
  结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一作“构”。
  空林:空寂的山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户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沟壑纵横。
  众:一作“群”。
  壑:深沟。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投映在庭院中。
  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空翠:明净的翠绿色。一说指树木的阴影。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看到莲花如此清纯洁净,我才明白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
  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题义公禅房》题图
《题义公禅房》瓷画,钟福洪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义公潜心修禅、清心寡欲。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尾联点明义公品行高洁如莲花一尘不染,表达了对义公纯洁心境的感叹与赞美。全诗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写义公禅房的位置。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着意表现禅房位置的高深。门外孤峰高耸,阶前深壑纵横。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一峰秀”是远景,“群壑深”是近景。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描写雨后空山清幽之景。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投映在庭院中。这一联从动的方面描写禅院清净爽洁,与前一联从静的方面描写禅院的幽寂高深相结合,烘托义公脱离凡间、超于尘世的胸襟和情怀。明是写景实是赞人。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莲花”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而“不染心”,活用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末尾二句,巧妙地点破了写景的用意。


  此诗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通篇总从空寂设色。前六句通过写景来赞义公禅房,后两句通过议论来赞义公禅心。

  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作为一首山水诗,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描绘了一幅诗意浓厚的山林晚晴图。


名家点评: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秀语可餐。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五、六为襄阳绝唱,必如此乃耐吟咏。一结入套,依然山人本色。

  清·玉遮《唐诗选》:尽禅门清净况味。

  清·吴煊《唐贤三昧集笺注》:二联俱妙。(“广外”四句)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惟其“连雨”是以“空翠”欲落,形对待而意侧注。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中四写景清真。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森秀是襄阳本色。魂魄语(“空翠”句)。

  清·刘文蔚《唐诗合选详解》:前赞义公禅房,后赞义公禅心,总从空际设色。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年),唐朝诗人。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其诗清淡雅致,长于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有《孟浩然集》。《全唐诗》收录其诗作267首,句二联。(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