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题松汀驿

删除760字节2021年6月18日 (五) 14:30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学生古诗词名句|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center>[[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1-3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4-6年级)|4-6年级]]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7—12年级)|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目录|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目录|千家诗]]<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sup>▲</sup></span> [[全唐诗·目录|全唐诗]] [[诗词名句]]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补充名篇|其他名篇]]  《题松汀驿》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题壁诗,题写在江苏南部太湖边上的松汀驿舍墙壁上,体裁为[[五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8px|]]松汀驿:驿站名。在江苏境内太湖的边上。  《题松汀驿》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题壁诗,体裁为[[五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题目“松汀驿”,从来没有人加注,不知在什么地方。唐汝询云:“驿之所在未详,疑必依枕山陵,襟带江海。其高原险绝,则为鸟道;其小径幽僻,则通人烟。斯固隐沦之所藏乎?”唐汝询、吴昌祺都是松江人,却不敢设想这个“松汀驿”乃是“松江驿”之误。在题咏旅途的唐诗中,没有见过第二个“松汀驿”,而“松江驿”却是常见的。许浑、窦巩都有题松江驿诗。由吴入越,舟行必取道松江。松江驿在太湖之东,故诗云“苍茫泽国东”。这个江字,大约很早已误成汀字,故各本都作松汀,而无法在地理书中找到作注的资料。  此诗是作者到吴地访友不遇,题在驿舍墙壁上的。题目“松汀驿”,具体在什么地方,从来没有人加注。在题咏旅途的唐诗中,没有见过第二个“松汀驿”,而“松江驿”却是常见的。唐汝询是松江人,却不敢设想这个“松汀驿”乃是“松江驿”之误。唐汝询云:“驿之所在未详,疑必依枕山陵,襟带江海。其高原险绝,则为鸟道;其小径幽僻,则通人烟。斯固隐沦之所藏乎?”许浑、窦巩都有题松江驿诗。由吴入越,舟行必取道松江。松江驿在太湖之东,故诗云“苍茫泽国东”。这个江字,大约很早已误成汀字,故各本都作松汀,而无法在地理书中找到作注的资料。 这是一首一首写景诗。表达了对访友不遇的遗憾,同时描绘了松汀驿的美景。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东海日出、白浪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用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题松汀驿》是唐代诗人张祜题写在江苏南部太湖边上的松汀驿舍墙壁上的一首写景诗。此诗表达了对访友不遇的遗憾,同时描绘了松汀驿的美景。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东海日出、白浪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用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找不到朋友,落脚在湖畔一个名叫松汀驿的驿站时,题在壁上的诗。张祜始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隐居丹阳(今属江苏),其一生行迹主要在苏南太湖附近一带地方。无边的山色,连接着遥远的天空,东南的泽国,在苍茫的烟波之中。无边的山色连接着遥远的天空,望去迷迷茫茫,在那水国的东边。   苍茫:形容无边无际的样子。<br>  苍茫:形容远望迷离的光景。<br>多么明亮的海水,托出一轮红日,明镜般的江水,风掀银浪起涛声。海水明亮,所以能先见红日;江水清白,虽远也能听到风声。   江白:江水泛白波。<br>  迥:远。<br>  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唐·李嘉祐《留别毗陵诸公》诗:“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此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br>山路险峻啊,只有飞鸟才能通过,人烟稀疏啊,连接着弯曲的小路。有一条狭窄的小道通向高原,人烟村落别有小路相通。   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险峻狭窄的山路。南朝·梁·沈约《悯涂赋》:“依云边以知国,极鸟道以瞻家。”<br>  鸟道:指仅容飞鸟通过的道路,比喻狭小的路。南朝·梁·沈约《悯涂赋》:“依云边以知国,极鸟道以瞻家。”<br>  迥:远。<br>  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唐·李嘉祐《留别毗陵诸公》诗:“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此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br>隐居的旧友哟,你在泽国的何处?我跑遍了五湖,未寻到你的行踪。哪知旧时的隐逸友人,偏不在这五湖之中。   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此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遗逸,隐士;遗才。唐·方干《题悬溜岩隐者居》诗:“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br>  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此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逸,指隐居的逸人高士,是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人。唐·方干《题悬溜岩隐者居》诗:“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br>  五湖:此指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br>  五湖:太湖及其附近的几个湖泊。春秋时代这里属于吴、越二国的交界地区。当时范蠡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攻灭吴国后辞官而去,从此泛舟于五湖之中,隐居不出。这个故事被后世诗人常用作表示退隐的典故。《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br><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文件:29题松汀驿6.jpg|center|thumb|400px|《题松汀驿》题图]]<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题松汀驿》是唐代诗人张祜题写在江苏南部太湖边上的松汀驿舍墙壁上的一首写景诗。此诗表达了对访友不遇的遗憾,同时描绘了松汀驿的美景。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东海日出、白浪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用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这是一首题写在驿舍墙壁上的一首写景诗。表达了对访友不遇的遗憾,同时描绘了松汀驿的美景。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东海日出、白浪涛声、羊肠小道,用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找不到朋友,落脚在湖畔一个名叫松汀驿的驿站时,题在壁上的诗。张祜始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隐居丹阳(今属江苏),其一生行迹主要在苏南太湖附近一带地方。  前六句是实写,后二句是虚写,虚实结合,给此诗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而避免了板滞之嫌。松汀驿只是太湖东岸边上的一个供人宿食及停车置马的小旅店,但却美景无限,可见太湖的美名绝非虚传。太湖古称震泽、笠泽、五湖,面积古称三万六千顷。因为水秀山明,湖中水产丰富,所以开发得很早,在春秋时代就是吴王夫差打猎游憩的地方。  结尾二句意义不甚可解。唐汝询解云:“因想世人皆以五湖为隐士栖逸之所,殊不知古时之遗逸,乃有不居五湖而在此中者。其意必有所指,地既无考,人亦宜阙。”因此他就说结句有含蓄,实则含蓄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出。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删去了唐汝询的解释,批云:“其驿或在吴越间,故望五湖而意其有逸民。”后来屈复却说:“言高原小径,既通人烟,则遗逸斯在,而那知其不然也。”三家对结句的体会,都不相同。因为“那知”和“不在”的关系很不清楚。唐解“那知”为“岂知”,意为:岂知旧时隐士,不在五湖而在此地。吴解“那知”为“安知”,意为:怎么知道旧时的隐士不会在这五湖中呢?屈解“那知”亦为“岂知”,但是作肯定语气。施蛰存则认为,这里的“旧遗逸”指旧时隐士,可能就是范蠡。他把最后两句的意思理解为:但恨如今的五湖中,已无范蠡可追随。这末二句是从前面“人烟小径通”的进一步联想而来。“五湖遗逸”是整幅风景画的一个构成部分。   此诗前六句描写了山色、水光、东海日出、白浪涛声,以及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用江南水乡的特有景物构成了一幅气象壮阔、风光明丽的风景画。结尾二句意义不甚可解。唐汝询解云:“因想世人皆以五湖为隐士栖逸之所,殊不知古时之遗逸,乃有不居五湖而在此中者。其意必有所指,地既无考,人亦宜阙。”因此他就说结句有含蓄,实则含蓄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出。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删去了唐汝询的解释,批云:“其驿或在吴越间,故望五湖而意其有逸民。”后来屈复却说:“言高原小径,既通人烟,则遗逸斯在,而那知其不然也。”三家对结句的体会,都不相同。因为“那知”和“不在”的关系很不清楚。唐解“那知”为“岂知”,意为:岂知旧时隐士,不在五湖而在此地。吴解“那知”为“安知”,意为:怎么知道旧时的隐士不会在这五湖中呢?屈解“那知”亦为“岂知”,但是作肯定语气。施蛰存则认为,这里的“旧遗逸”指旧时隐士,可能就是范蠡。他把最后两句的意思理解为:但恨如今的五湖中,已无范蠡可追随。这末二句是从前面“人烟小径通”的进一步联想而来。“五湖遗逸”是整幅风景画的一个构成部分。前六句是实写,后二句是虚写,虚实结合,给此诗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而避免了板滞之嫌。  旧注中有的认为此诗是作者寻人不遇而作,是因为将第七句的“那”字作了疑问代词,把“旧”解作“耆旧”而忽略 了“遗”字,于是就成了隐者“不在”的意思了。通观全诗,这样理解不免有些割裂之弊。<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span></center><br>[[文件:千家诗020-1-600.jpg|center|thumb|400px|《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文件:千家诗020-2-600.jpg|center|thumb|400px|《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张祜]](约785—约852年),[[唐朝诗人]]。字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作清河(今属[[河北]])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曾漫游各地,晚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遂隐居以终。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亦有所讽谏。又以宫词著名。有《张承吉文集》。《[[全唐诗]]》编其诗二卷,收录其诗作366首。(《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
8,965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