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首页”与“中文字典词典”之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页面间的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div id="mw-content-text" lang="zh" dir="ltr" class="mw-content-ltr"> <table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color: #FF7F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div style="width:100%; -float:left; ">
+
<div id="mw-content-text" lang="zh" dir="ltr" class="mw-content-ltr">
<table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color: #87CEFF;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td style="background-color: #F0FFFF;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ext-align: left;padding: 10px 0; width: 81.8%;"><div style="margin-top: .2em; padding-left:15px; font-size: 160%;"><b> 欢迎来到 中文百科</b></div>
+
<div id="articlecount" style="width: 96%; text-align: left; padding-left:20px; margin-top: .8em;">  '''这里是中文百科•专业版(学术版),是一部集百科、字典、典籍文献及其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于一体的在线百科全书''' 中文百科在线,是为实施“互联网时代人类文化传承计划”而开发建设的大型综合性网站,宗旨是“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内容涵盖当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知识;范围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文百科专业版”以专家编撰为主,亦吸纳“群众智慧”即读者亦可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创造条目,参与“中文百科”建设。在本站创建一个条目(词条)或上传自己的一篇文章是不复杂的。如果您是初次使用本站编辑器,可以参阅:[编辑手册]。</div></td></table>
+
 
+
<div id="mw-content-text" lang="zh" dir="ltr" class="mw-content-ltr" style="margin-top:20px;">
+
 
<table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color: #FF7F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table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color: #FF7F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tr>
 
<tr>
 
<td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8DC;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10px 0; width: 90%;">
 
<td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8DC;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10px 0; width: 90%;">
<div style="margin-top: .3em; font-size: 180%;"><b>[[中文典籍文献]]</b></div>
+
<div style="margin-top: .3em; font-size: 240%;"><b>[[中文字典词典]]</b></div>
 
<div style="margin-top: .980em; font-size: 140%;">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中华文化</div>
 
<div style="margin-top: .980em; font-size: 140%;">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中华文化</div>
 
</td>
 
</td>
第18行: 第14行:
 
</tr>
 
</tr>
 
</table>
 
</table>
</div>
+
<div>
  
<div id="mw-content-text" lang="zh" dir="ltr" class="mw-content-ltr" style="margin-top:20px; margin-bottom:10px;">
 
<table style="width: 100%; background-color: #FF7F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tr>
 
<td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8DC;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ext-align: center; padding: 10px 0; width: 90%;">
 
<div style="margin-top: .3em; font-size: 180%;"><b>[[中文字典词典]]</b></div>
 
<div style="margin-top: .980em; font-size: 140%;">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中华文化</div>
 
</td>
 
<td style="width: .5em;"></td>
 
<td style="width: 12.5em; font-size: 90%;" class="plainlinks">
 
<ul style="list-style: none outside none;">
 
<li>&#160;&#160;<span style="color: #fff; font-weight: bold;">特色内容</span></li>
 
<li>&#160;&#160;<span style="color: #fff; font-weight: bold;">简单版首页</span></li>
 
<li>&#160;&#160;<span style="color: #fff; font-weight: bold;">纯文本首页</span></li></ul></td>
 
</tr>
 
</table>
 
</div>
 
  
<table style="border-spacing:8px;margin:2px -8px; 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
+
<div style="font-size: 140%;"><b>欢迎来到:中文字典!</b></div>
<tr>
+
<td class="MainPageBG" style="width:100%;border:1px solid #FFE7BA;background-color:#FFE7BA;vertical-align:top;color:#000">
+
<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5" style="vertical-align:top;background-color:#FFFAFA">
+
<tr>
+
<th>
+
<h1 style="margin:0;background-color:#FFE4C4;font-size:120%;font-weight:bold;border:1px solid #FFE4C4;text-align:left;color:#000;padding:0.2em 0.4em;">欢迎来到 中文百科之:典籍文献</h1>
+
</th>
+
</tr>
+
<tr>
+
<td>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中国古代典籍文献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祖先对社会和自然精心思考的精髓,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历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扫六合,焚书坑儒;汉武中兴,广求遗籍,以及几次大规模的销毁,令不少古籍失传。清朝乾隆时期,全国大修四库全书,然而进献的图书中不利于清朝统治的文献被禁毁。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国古籍大约有8-10万种。另据全国近3000个档案馆的统计,有历史档案近3000万卷。本站将逐步整理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清末的所有中国古代典籍文献。</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font-size: 150%;color: #FF7F00;"><p><b>经部</b></p></div>
+
  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西方世界没有字典的概念。字典收字为主,亦会收词。词典或辞典收词为主,也会收字。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发展出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随着吸收百科全书的元素,亦有百科辞典的出现。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十三经: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十三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左传》 《公羊传》 《穀梁传》 《周礼》 《仪礼》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 《尚书正义》 《礼记正义》 《周易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穀梁传注疏》 《周礼注疏》 《仪礼注疏》 《论语注疏》 《孝经注疏》 《尔雅注疏》 《孟子注疏》</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font-size: 150%;color: #FF7F00;"><p><b>史部</b></p></div>
+
  中文字典,是一部网络在线字典。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科学权威、系统全面、释义准确的网络汉语工具书。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1.正史''':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中文字典,以收录现代汉语中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汉字,亦将收录在现代汉语世界中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或消亡了汉字,以供广大读者了解古今汉字体系的全貌,亦可作为语言文字研究人员的研究参考资料。
  '''2.编年史''':即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录所发生的事件: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中文字典,也是一部汉语词典,目标是收录古今所有汉语词汇。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明实录》、《清实录》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中文字典,还将收录所有成语,亦是一部成语词典。
  '''3.纪事本末''':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p></div>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div style="font-size: 120%;"><b>汉字检索:</b></div>
  '''4.政书''':十通,是指十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通典》 《通志》 《文献通考》 《续通典》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清朝通典》 《清朝通志》 《清朝文献通考》 《清朝续文献通考》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常用字(2500字)   次常用字(1000字)
  '''5.传记''':为分类专书有以朝代为主的传记、地区性传记、个人传记等: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烈女传》 《高僧传》 《唐才子传》 《宋名臣言行录》 《汝南先贤传》 《华佗别传》 《孙子年谱》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font-size: 150%;color: #FF7F00;"><p><b>子部</b></p></div>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div style="font-size: 120%;"><b>中文字典的收录范围</b></div>
  子部书,由以先秦各派学说为主体的“九流十家”组成。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清光绪年间湖北崇文书局刊行的《百子全书》,收书101种。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中文字典以本网专家的编纂的版权字典、词典、成语词典为基础开发、建设,亦将收录《尔雅》、《说文解字》、《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中国古代著名字书中的全部字、词,以及成语。
  《论语正义》 《孟子正义》 《荀子集解》 《老子注》 《老子本义》 《庄子集解》 《庄子集释》 《列子注》 《墨子闲诂》 《晏子春秋校注》 《管子校正》 《商君书》 《慎子》 《韩非子集解》 《孙子十家注》 《吴子》 《尹文子》 《吕氏春秋》 《新语》 《淮南子》 《盐铁论》 《扬子法言》 《论衡》 《潜夫论》 《申鉴》 《抱朴子》 《世说新语》 《颜氏家训》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font-size: 150%;color: #FF7F00;"><p><b>集部</b></p></div>
+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汉书·艺文志》将《尔雅》列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也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该书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东汉许慎编著的一部文字工具书。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共用133,441字,原书分为目录一篇和正文14篇。原书现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内容被汉朝以后的其他书籍引用,并有北宋徐铉于雍熙三年(986年)校订完成的版本(称为“大徐本”)流传至今。宋以后的说文研究著作多以此为蓝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康熙字典》,是成书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汉语辞典,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下诏始修《康熙字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筛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历时六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颁行。《康熙字典》共载47,035字目,书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3卷,以214个部首分类,一一列出《广韵》、《集韵》、《韵会》、《唐韵》等韵书的音切,并注有“反切”、“直音”两种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多引《尚书》、《孟子》、《庄子》、《荀子》、《世纪》、《左传》等经、史、子、集之书为证。书中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另外附有《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康熙字典》成书之后,流行极广,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语文工具书。  
  '''楚辞''':《楚辞》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别集类''':《苏轼集》 《野处集》 《柏斋集》 《曹操诗集》 《柳宗元集》 《曹子建集》 《谢朓全集》 《欧阳修集》 《陶渊明集》 《金氏文集》 《华亭百詠》 《李义山诗集》 《友石山人遗稿》 《薛涛、李冶诗集》
 
</p></div>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div style="font-size: 120%;"><b>汉字的数量</b></div>
  '''总集类''':《文选》 《新论》 《汉诗》 《魏诗》 《晋诗》 《宋诗》 《齐诗》 《梁诗》 《陈诗》 《隋诗》 《先秦诗》 《北魏诗》 《北齐诗》 《北周诗》 《全唐诗》 《全宋诗》 《元诗集》 《明诗词》 《清诗汇》 《古诗库》 《千家诗》 《古诗源》 《婉约词》 《全宋词》 《金元词》 《箧中集》 《全秦文》 《全汉文》 《全晋文》 《全梁文》 《全齐文》 《全陈文》 《全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全隋文》 《乐府诗集》 《个人诗集》 《古文观止》 《六朝文絜》 《全后汉文》 《玉台新咏》 《绝妙好词》 《古典诗词》 《昭明文选》 《全后周文》 《全北齐文》 《全后魏文》 《全三国文》 《唐文续拾》 《唐文拾遗》 《古诗十九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诗一百首》 《元曲三百首》 《十八家诗抄》 《全上古三代文》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汉字的数量有多少?
  '''诗文评类''':《本事诗》 《对床夜语》 《诗话总龟》 《文章精义》 《文心雕龙》 《随园诗话》 《文章缘起》 《艺苑卮言》 《升庵诗话》 《作义要訣》 《人间词话》 《诗人玉屑》 《唐宋词简释》 《师友诗传录》 《历代诗话选》 《苕溪渔隐丛话》 《临汉隐居诗话》 《白石道人诗说》
+
</p></div>
+
  
<div style="margin-top: .5em;"><p>
+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尚无精确的数字。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对此作大致的了解。
  '''词曲类''':《词格律》 《梦窗稿》 《曲律》 《顾曲杂言》 《乐府指迷》 《碧鸡漫志》 《白香词谱》 《中华新韵》 《钦定词谱》 《诗律浅说》 《平水韵部》 《词韵简编》 《词牌录目录》 《苏轼词全集》 《李煜词全集》 《李清照词全集》 《词林正韵简编》 《曲海总目提要》
+
</p></div>
+
  
</td>
+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
</tr>
+
</table>
+
</td>
+
</tr>
+
</table>
+
  
<table style="border-spacing:8px;margin:2px -8px; 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
+
  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
<tr>
+
<td class="MainPageBG" style="width:100%;border:1px solid #9AC0CD;background-color:#9AC0CD;vertical-align:top;color:#000">
+
<table width="100%"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5" style="vertical-align:top;background-color:#FFFAFA">
+
<tr>
+
<th>
+
<h1 style="margin:0;background-color:#B9D3EE;font-size:120%;font-weight:bold;border:1px solid #B9D3EE;text-align:left;color:#000;padding:0.2em 0.4em;">中国古典文献产生方式</h1>
+
</th>
+
</tr>
+
<tr>
+
<td>
+
<div style="margin-top: .5em;">
+
  中国古典文献产生的主要方式包括著、述、编、译四类:
+
  
  '''著''':古代亦称“作”、“造”、“著作”,强调“无本于前”、“前始未有”。
+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述''':是“古已有之,有所承因”,即在前人著作基础上进行解释、疏通和解说。
+
  宋代司马光修《类篇》有31319字。清代《康熙字典》载有47,035字目。
  
  '''编''':又称纂、辑,是根据一定体例编辑旧文,其重要特征是条文都是其他文献的原文,不加篡改,一般都注明出处。常见的编纂成果包括总集如《诗经》、《乐府诗集》、《全唐文》等;类书如《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丛书如《四库全书》等;档案类编如《清代文字狱档案》等;资料摘抄如《清稗类钞》等。
+
  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收字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多达85000字。
  
  '''译''':即翻译,将一种语言的文献转换为另一种文献。中国古代最早的翻译是佛经翻译。
+
  有人曾经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中的字数,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编撰四库全书时禁、毁图书3100多种。
 
</div>
 
  
</td>
+
<div style="font-size: 120%;"><b>汉字的其他说明</b></div>
</tr>
+
 
</table>
+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语素文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籀文、金文(前三者泛称大篆)、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等文字,狭义的汉字,一般指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是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少数民族为区别而称“汉字”,指汉人使用的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td>
+
 
</tr>
+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table>
+
 
 +
  现代汉字,在中文体系大致分成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两个体系。前者主要用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而后者主要用于中国大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一般来讲,繁简两个体系的使用者都能在短期内适应并能看懂另一体系的文字,并无太大的沟通障碍。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
 
 +
  ① GB2313字符集,收入汉字6763个,符号715个,总计7478个字符,这是大陆普遍使用的简体字符集。
 +
 
 +
  ② BIG-5字符集,收入13060个繁体汉字,808个符号,总计13868个字符,目前普遍使用于台湾、香港等地区。台湾“教育部”标准宋体楷体等港台大多数字体支持这个字符集的显示。
 +
 
 +
  ③ GBK字符集,又称大字符集(GB=GuóBiāo国标,K=扩展),包含以上两种字符集汉字,收入21003个汉字,882个符号,共计21885个字符,包括了中日韩(CJK)统一汉字20902个、扩展A集(CJK Ext-A) 中的汉字52个。
 +
 
 +
  ④ GB18030字符集,包含GBK字符集、CJK Ext-A 全部6582个汉字,共计27533个汉字。
 +
 
 +
  ⑤ 方正超大字符集,包含GB18030字符集、CJK Ext-B中的36862个汉字,共计64395个汉字。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支持这个字符集的显示。Microsoft Office XP或2003简体中文版就自带有这个字体。
 +
 
 +
  ⑥ ISO/IEC 10646 / Unicode字符集,这是全球可以共享的编码字符集,两者相互兼融,涵盖了世界上主要语文的字符,其中包括简繁体汉字,计有:CJK统一汉字20902个,CJK Ext-A 6582个,Ext-B 42711个,共计70195个汉字。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 #9AC0CD;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font-size:160%; text-align:center; color:white;"><p style="margin: auto 0 auto 0;">'''中文百科在线'''</p>
+
  ⑦ 汉字构形数据库2.3版,内含楷书字形60082个、小篆11100个、楚系简帛文字2627个、金文3459个、甲骨文177个、异体字12768组。可以安装该程序,亦可以解压后使用其中的字体文件,对于整理某些古代文献十分有用。
</div>
+
  
  [[中国普通高校]]  [[中国民办普通高校]]
 
  
== 入门 ==
+
[[Category:中文字典]]
* [//www.mediawiki.org/wiki/Manual:Configuration_settings MediaWiki 配置设置列表]
+
[[Category:中文词典]]
* [//www.mediawiki.org/wiki/Manual:FAQ/zh-hans MediaWiki常见问题]
+
* [https://lists.wikimedia.org/mailman/listinfo/mediawiki-announce MediaWiki发布邮件列表]
+

2012年10月13日 (六) 10:39的版本

中文字典词典
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来到:中文字典!

  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西方世界没有字典的概念。字典收字为主,亦会收词。词典或辞典收词为主,也会收字。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发展出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随着吸收百科全书的元素,亦有百科辞典的出现。

  中文字典,是一部网络在线字典。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科学权威、系统全面、释义准确的网络汉语工具书。

  中文字典,以收录现代汉语中目前正在使用的所有汉字,亦将收录在现代汉语世界中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或消亡了汉字,以供广大读者了解古今汉字体系的全貌,亦可作为语言文字研究人员的研究参考资料。

  中文字典,也是一部汉语词典,目标是收录古今所有汉语词汇。

  中文字典,还将收录所有成语,亦是一部成语词典。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常用字(2500字)   次常用字(1000字)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中文字典的收录范围

  中文字典以本网专家的编纂的版权字典、词典、成语词典为基础开发、建设,亦将收录《尔雅》、《说文解字》、《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等中国古代著名字书中的全部字、词,以及成语。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词典,。《汉书·艺文志》将《尔雅》列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也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该书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东汉许慎编著的一部文字工具书。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共用133,441字,原书分为目录一篇和正文14篇。原书现已失落,但其中大量内容被汉朝以后的其他书籍引用,并有北宋徐铉于雍熙三年(986年)校订完成的版本(称为“大徐本”)流传至今。宋以后的说文研究著作多以此为蓝本,例如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康熙字典》,是成书于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汉语辞典,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下诏始修《康熙字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经筛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历时六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颁行。《康熙字典》共载47,035字目,书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3卷,以214个部首分类,一一列出《广韵》、《集韵》、《韵会》、《唐韵》等韵书的音切,并注有“反切”、“直音”两种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多引《尚书》、《孟子》、《庄子》、《荀子》、《世纪》、《左传》等经、史、子、集之书为证。书中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另外附有《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康熙字典》成书之后,流行极广,至今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语文工具书。  


汉字的数量

  汉字的数量有多少?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尚无精确的数字。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对此作大致的了解。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

  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宋代司马光修《类篇》有31319字。清代《康熙字典》载有47,035字目。

  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收字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多达85000字。

  有人曾经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中的字数,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汉字的其他说明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语素文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广义的汉字,指从甲骨文、籀文、金文(前三者泛称大篆)、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等文字,狭义的汉字,一般指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是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少数民族为区别而称“汉字”,指汉人使用的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现代汉字,在中文体系大致分成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两个体系。前者主要用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而后者主要用于中国大陆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一般来讲,繁简两个体系的使用者都能在短期内适应并能看懂另一体系的文字,并无太大的沟通障碍。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① GB2313字符集,收入汉字6763个,符号715个,总计7478个字符,这是大陆普遍使用的简体字符集。

  ② BIG-5字符集,收入13060个繁体汉字,808个符号,总计13868个字符,目前普遍使用于台湾、香港等地区。台湾“教育部”标准宋体楷体等港台大多数字体支持这个字符集的显示。

  ③ GBK字符集,又称大字符集(GB=GuóBiāo国标,K=扩展),包含以上两种字符集汉字,收入21003个汉字,882个符号,共计21885个字符,包括了中日韩(CJK)统一汉字20902个、扩展A集(CJK Ext-A) 中的汉字52个。

  ④ GB18030字符集,包含GBK字符集、CJK Ext-A 全部6582个汉字,共计27533个汉字。

  ⑤ 方正超大字符集,包含GB18030字符集、CJK Ext-B中的36862个汉字,共计64395个汉字。宋体-方正超大字符集支持这个字符集的显示。Microsoft Office XP或2003简体中文版就自带有这个字体。

  ⑥ ISO/IEC 10646 / Unicode字符集,这是全球可以共享的编码字符集,两者相互兼融,涵盖了世界上主要语文的字符,其中包括简繁体汉字,计有:CJK统一汉字20902个,CJK Ext-A 6582个,Ext-B 42711个,共计70195个汉字。

  ⑦ 汉字构形数据库2.3版,内含楷书字形60082个、小篆11100个、楚系简帛文字2627个、金文3459个、甲骨文177个、异体字12768组。可以安装该程序,亦可以解压后使用其中的字体文件,对于整理某些古代文献十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