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璘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璘(721~776年),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汉代名将马援后裔。少时家贫无业,喜习武艺。20余岁,读马援传,受马援名言“丈夫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所启发,遂离乡从军至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境),立志继承祖先的功业,折节攻读兵书战策。以战功累升为左金吾卫将军。

  “安史之乱”战起,唐朝廷调西疆军队东来参加平叛,马璘自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吉木萨尔)率三千精骑东返,到达凤翔(今陕西凤翔县)时,正值郭子仪军收复长安,肃宗即命他随大军东进,追击安禄山叛军。陕州(今河南陕县)战役,他率百余骑兵冲击敌阵,使五千敌军溃败。随大将李光弼收复洛阳,史朝义领兵十万列阵于北亡山阻击唐军,许多唐将畏敌不敢当先进击,他率五百名精骑当先冲入敌阵,左右冲杀,所向披靡。敌阵乱,大队唐军从后掩杀,史朝义叛军溃败而逃。李光弼夸奖说:“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如马将军者!”【注:见《新唐书·马璘传》】迁试太常卿。

  乾元元年(758),吐蕃寇边,肃宗诏他率军驰援河西。广德元年(763),唐将仆固怀恩叛乱,引吐蕃、吐谷浑、党项等20万兵马进攻关中,他奉召率军自河右间关转战,行至凤翔,遇吐蕃军攻城,他不下马,不解甲,背城出战,奋勇冲杀,吐蕃兵惧他的勇猛,向西退去,他乘胜追击,杀敌千计,由此威名大振。代宗还京,召见慰劳,授兼御史中丞。

  永泰初午(765),拜四镇行营节度、南道和蕃使。不久,改为四镇、北庭行营节度及郐宁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又加检校工部尚书。因吐蕃、回纥等部多从西北方向入侵关中,泾州是御敌前哨,朝廷便调他移镇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泾原节度、泾州刺史,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如故。他在泾州,修建堡垒,充实甲仗,数次击退吐蕃的侵扰。他镇守泾州八年,令宽而肃,部伍整齐,常备不懈,敌不敢轻犯。

  大历八年(773),吐蕃东犯,浑碱在宜禄(在今陕西长武县)战败,马璘于潘原(在今甘肃平凉东泾水南岸)设伏,与浑碱联合破敌,俘斩近万名。以功迁检校尚书右仆射。次年,他入朝求任宰相,代宗准授检校左仆射知省事,封扶风郡王。大历十一年(776)(《旧唐书》为十二年,此从新书)卒,时年56岁。赠司徒。

  他是朝廷倚重的边将,受赏赐甚多,聚集家财无数,在京城修建的府第非常豪华。德宗即位,下诏毁马宅中堂。家属畏惧,悉将亭台馆舍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