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坡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汉语拼音:Má Lì Pō Xiàn;英文:Malipo County),中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州境东南部,东经104°32′~105°18′、北纬22°48′~23°33′之间。县境东北部与富宁、广南两县接壤,北部与西畴县相邻,西南部与马关县毗连,东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的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河江“五县一市”接壤。县境狭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宽100千米,南北长为40千米,总面积2395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12年末)。辖4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占总面积的99.9%,坝区占0.1%。境内有老君山、天平山、大黑山、关告大山四大山系,盘龙河、畴阳河、八步河、南利河四大水系。山脉为南北走向,河流为西北东南走向。地貌具有山河相间、类型繁多、起伏较大的特点。海拔最高点是老君山主峰2579米,最低点是盘龙河出入境国家级天保口岸107米。境内河流属红河支流,经越南汇入泸江注入北部湾海域。主要河流有盘龙河、畴阳河、八布河、南利河。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北回归线横穿县境,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7.6℃,年降水量1051.3毫米,无霜期349天。名胜古迹有大王岩、小河洞、马达石碉、大坪公园、太平庄、营盘山。

  • 邮编:663600 代码532624 区号:0876

行政区划

  全县辖4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麻栗镇、大坪镇、董干镇、天保镇、猛硐瑶族乡、下金厂乡、八布乡、六河乡、杨万乡、铁厂乡、马街乡。县政府驻麻栗镇。

历史

  麻栗坡,以附近生产麻栗树,而街市适建于山坡得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牂牁郡都梦县,东汉属益州牂牁郡。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西晋至南朝梁为都唐县地,隶宁州兴古郡。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岭南道僚子部,唐南诏国属通海都督辖地。宋大理国属最宁府矣尼迦部。元为临安路之矣尼迦部。

  明为八寨长官司地:古木称古木土司、八寨称那更土司、开化称教化土司、安南里称安南土司、江那称江那土司、江外称弄旺土司、东安里称牛羊土司、乐龙称乐龙土司,隶临安府阿迷州。崇祯十七年(1644),八寨那更土司龙上登进京受职,封为三长官司,管辖教化、古木、牛羊三土司。

  清康熙五年(1666)8月,设开化府,将牛羊改为东安里,古木司改为逢春里,那更司改为水平里,教化司改为开化本城里,江那司改为江那里,安南司改为安南里,旺弄司改为旺弄里,乐龙司改为乐龙里,八里均归开化通判治理。雍正七年(1730)12月,置文山县。嘉庆二十四年(1819)6月,置安平厅。道光二年(1822)3月,析文山县属东安、逢春、永平三地入安平厅,今麻栗坡属东安里。

  明末清初,越南黎氏王朝乘中国内乱之机,强占了都龙、南丹地区,康熙二十年(1683),又占领了芹菜塘、南狼(今南温河、瓦渣)等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建立土司制。为应对以上形势,清政府于雍正年间,在沿边一线的者斌、普梅、牛羊等地设讯;乾隆年间,又在东安、马达、磨山设讯。光绪十二年(1886)在麻栗坡街头设司衙门。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法勘界结束,原被越南强占的茅坪、都龙、猛硐、南温河、田蓬等地重新划入中国版图。光绪二十四年(1897)2月12日,设立麻栗坡副督办,辖茅坪、天保、攀枝花、董干、田蓬5个对汛,副督办公署建址在岜亮寨,直隶于省。光绪三十二年(1906),督办公署由岜亮寨迁至麻栗坡街头原都司驻地。

  民国3年(1914),改交涉副督办为对汛正督办,又将各汛分等而治,田蓬、董干为一等,玉皇阁、天保为二等,茅坪、攀枝花为三等。民国四年(1915),云南省批复:中央命规定河口、麻栗坡两督办所属各汛地一律改为特别区域,兼理司法职权;9月1日宣布实行特别区域兼理司法;麻栗坡为省辖特别区。民国6年(1917)6月,督办署改称为云南省麻栗坡特别行政区对汛督办公署,督办及所属六对汛划编为特别七区,督办公署所属东安里的南油、磨山、马达三个半甲为特别第一区;茅坪对汛所属马关的归仁里聚义甲为特别第二区;玉皇阁对汛所属的聚隆甲为第三区;天保对汛所属的奋武甲为第四区(以上玉、茅、天三汛地归马关地面);攀枝花对汛所属的东油半甲及胡迭半甲为特别第五区;董干对汛所属的马桑甲、普元甲为特别第六区(以上攀、董两汛及督署原系东安里地面);田蓬对汛所属的普梅营、郎恒营及木央营为特别第七区(以上田蓬所属原在广南县地面)。

  1949年3月,麻栗坡县解放,废除对汛督办特别行政区建置,成立麻栗坡县人民民主政府筹办处,6月成立马列坡县人民政府。1950年5月3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麻粟坡对讯督办区,设立麻粟坡市(1950年6月1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属文山专区。1955年1月3日,国务院批准:麻粟坡市改为麻粟坡县,县等列为丙等,由文山专区领导监督。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麻栗坡县,将原麻栗坡县的行政区域并归西畴县(1958年11月撤并)。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恢复麻粟坡县,以合并于西畴县的原麻粟坡县行政区域为麻粟坡县的行政区域(1961年10月分置)。

  1996年,全县人口259569人,其中男性135303人,占总人口52%;少数民族人口103233人,占总人口的39%。面积2334平方千米。辖3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麻栗镇、大坪镇、董干镇、马街乡、新寨乡、铁厂乡、六河乡、杨万乡、八布乡、下金厂乡、南温河乡、猛硐瑶族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麻栗坡县常住总人口总人口267986人,其中:麻栗镇53010人,大坪镇17182人,董干镇33321人,南温河乡19657人,猛硐瑶族乡14158人,下金厂乡10842人,八布乡20888人,六河乡20666人,杨万乡12825人,铁厂乡27222人,马街乡26730人,新寨乡11485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麻栗坡县常住总人口277960人,其中:麻栗镇54511人,大坪镇24568人,董干镇46544人,天保镇20109人,猛硐瑶族乡15303人,下金厂乡10748人,八布乡20387人,六河乡16121人,杨万乡16406人,铁厂乡27914人,马街乡25349人。

  2014年,天保镇、董干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