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黄河文明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河文化汉语拼音:Huanghe Wenhua;英语:Yellow River culture),以中国黄河流域为主要分布地域的文化形态。属于中国北方文化系统,与以长江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文化系统遥相呼应,并以其厚重深邃的特色,形成与长江文化轻盈空灵不同的文化形态。从上古至今,中华文化和文明以黄河流域为其表演与演进的空间舞台之一,黄河文化因此成为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主体之一。它既包括今黄河流经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域的文化,同时也涵盖历史上因黄河改道而流经的地区,如河北天津北京安徽苏北等地域的文化。

概述

  黄河文化是中国最悠久的文化之一。早在距今180万年左右,黄河流域就有匼河文化出现;距今115万年前,黄河流域生活着蓝田猿人;距今50万年左右,北京猿人又活动在这一区域中。距今10万~30万年时,又有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在此活动,黄河流域进入早期智人时代。距今3.5万~5万年的河套人和距今1万~3万年的山顶洞人,将黄河流域带入了晚期智人时代。

  距今7,000~8,000年或更早一些时候,黄河流域进入以农耕为主的新石器时代。迄今已发现了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北辛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许多遗址。至距今4,000余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黄河流域进入了城市文明形成阶段。

  与文化遗存相印证的是中国早期的神话传说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养牺牲以供庖厨、神农氏勇尝百草、仓颉造字等,都发生在黄河流域。传说时代的黄帝炎帝部落,也生活和居住在黄河流域。炎黄部落融为一体,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使这个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炎帝和黄帝后来也被公认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自此以后,黄河文化的发展从来没有间断过,从而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系统。

  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形成地之一,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绝大多数都建立在黄河中下游的东西轴线上。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其活动地区大约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之处。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址,被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是夏文化遗址。

  商朝第十代君王盘庚,迁都今河南安阳殷墟是学术界目前公认的、有据可考的殷商古都。商朝在黄河流域留下了精美瑰丽的青铜文化和古拙辉煌的甲骨文字。

  西周定都于关中地区的镐京,并以此为中心控制和统治各诸侯国。东周时,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黄河文化重新分化组合,逐步形成甘陇文化三秦文化晋文化中州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等不同的地方文化,并出现儒、墨、法、名、阴阳、纵横等百家争鸣的局面。

  统一中国后,以关中地区的咸阳为其政治中心。秦始皇陵出土的排列成威武壮观军阵的兵马俑,造型各异,形态逼真生动,被誉为世界文化奇迹之一。

  西汉建都长安,面积约36平方千米,相当于同时期欧洲最大都城罗马的4倍。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均定都于洛阳,还以洛阳为其东都。兴建于北魏的洛阳龙门石窟,在武周时期达到极盛,其中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中国佛像史和雕塑史上的杰作。

  隋唐帝国的正式首都仍是长安。唐代长安面积约80平方千米,人口近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和世界文明的一大中心。唐太宗昭陵前的“昭陵六骏”石刻栩栩如生,表现出大唐的事功精神和雄劲旋律。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因唐代寺僧研习拳术,少林寺遂成为中华武术的发祥地之一。五代时梁、晋、汉、周及北宋均定都今河南开封(史称汴京、东京等),中国王朝都城从此由西向东迁移,再也没有回到长安—洛阳一线。北宋以开封为中心形成水陆交通网络,对全国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治。汴京大约有136万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约38,000人,显示出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河上商业繁荣的景象,也展示了北宋绘画艺术的成就。

  元代,中国王朝的首都沿运河上移至北京,从此北京成为统一国家的正式首都。时期,北京的宫殿建筑基本定型,其皇城正门为承天门天安门),门楼前两对威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由此向北,依次是端门午门皇极门太和门)、皇极殿太和殿)、中极殿中和殿)、建极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明清北京宫殿保存完好,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随着四大徽班的进京,在北京形成了中国优秀的表演艺术形式——京剧。晚清时圆明园的被焚,标志着以农业为主要形态的黄河文明的衰落。

特征

  黄河文化是在许多古代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有容乃大”的特征。除了早期的农耕部落,如炎帝和黄帝之间的相互融合外,黄河流域还不断发生中原农耕民族与西边、北边的游牧民族之间的融合。商朝羌方西周西戎猃狁,春秋各国与北狄等发生冲突和交融。战国秦汉时蒙古高原匈奴崛起,农耕民族一方面进行防御和抗击,一方面采取“和亲”政策,加强与匈奴的沟通。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进入黄河流域,相继在中原建立十多个政权,著名的有前秦北魏,中国进入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隋唐时期北方兴起的突厥族,不断与汉民族发生冲突、杂居和融合。五代两宋时,党项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与中原的农耕民族也时战时和,并进入黄河流域建立西夏等政权,中国再一次进入民族大融合的阶段。此后崛起的蒙古族满族,统一中国后莫不都以黄河流域为其统治中心,再次形成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大融合。

  另一方面,黄河文化还不断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与文明进行交流与融合。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的横跨欧亚大陆丝绸之路,沟通黄河流域与外部世界。两汉之交,印度佛教开始传入黄河流域,并在洛阳东郊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此后中国的僧人法显玄奘相继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佛教从初传阶段即开始逐步中国化。隋唐时,长安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70多个国家的使节会聚在这里。高丽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络绎不绝地进入长安。侨居长安的东亚各国以及波斯大食阿拉伯)的外国人多时达万人,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成为西方基督教在华传播的中心,西方的科技书籍在此翻译并流布。宣武门内的基督教堂与东交民巷的使馆区,见证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的过程。黄河文化在“有容乃大”中不断获得活力和壮大。

  黄河流域地处北温带,有着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又有着广大的冲积高原平原。良好的自然环境,使黄河流域特别适宜于农业耕作。神农氏发明耒耜及其子柱“能植百谷百疏”的传说,表明黄河流域很早就进入农耕时代。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各部落就已经使用石斧、石铲、骨铲、双齿木耒和磨光穿孔石刀、半月形石刀、安柄的石镰、蚌镰等耕作和收割工具。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发明了铁器和牛耕技术,此后农耕水平不断提高。早期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类作物,在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粟皮壳和白菜、芥菜种子,后来这一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以种植小麦、高粱、小米为主要作物的农业区。黄河的泛滥和决堤给黄河沿岸人们带来痛苦和灾难,促使他们对黄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和利用,在不断兴修黄河水利工程中,形成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决定了黄河文化在20世纪以前主要是农耕文化。

地位和作用

  在古代,黄河文化孕育形成的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对人类的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1. 黄河文化作为中国的主体文化之一,孕育形成了儒家思想,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核,不仅是使中国文化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础,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特异瑰宝,并对东亚各国文化如朝鲜日本越南等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 在黄河沃土上生长起来的中华民族,具有和而不同、爱好和平的国民性格,对古代东亚和世界的秩序起到了重要的稳定和维护作用。
  3. 发明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使纸逐步取代简、帛,成为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并经阿拉伯人传入中亚西亚欧洲,对世界各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黄河流域产生过其他一系列的发明,如东汉张衡在洛阳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观测天气的仪器——浑天仪,世界上第一台测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黄河流域对石油和煤炭等能源的最早发现和应用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4. 在长安任西汉太史令的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正史——《史记》,开中国正史之先河。此后这一体裁承传不辍,并形成世界上任何文明古国无法比拟的具有连续性的宏阔的历史记录和史学传统,从而对中国及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河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它不断通过自身的调整,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形势。近代,黄河文化由农耕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1949年以后,转型的速率加快,北京、天津等现代城市的崛起,标志着黄河文化获得新的生机。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