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黎族姑娘
黎族老年妇女
56朵“民族体育之花”:陈莉,黎族(海南),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黎族((汉语拼音lí zú),英语:the Li nationality),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海南岛是黎族世居地,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市昌江县白沙县琼中五指山市等县市,其余零星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澄迈、海口等县市。


贵州省的“里民子”并非民族学意义上的黎族,而是一支来源和贵州汉族穿青人屯堡人相关的一个群体。


  黎族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在中国古籍上很早就有关于黎族先民的记载。西汉以前曾经以 “骆越”,东汉以“里”、“蛮”,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黎”这一族称最早正式出现在唐代后期的文献上,唐末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就有“儋(州)振(州)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但普遍作为黎族的专用族称,则是在11世纪宋代以后才开始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黎”是他称,在中古汉语中发音为/lei/,是黎族的本族名“Hlai”的汉语音译,是汉人对黎族的称呼。黎族称汉族为“美”(意即“客人”),黎族以汉人为客人,自己则以“赛Sai”(意即“本地人”)自居。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等差异有“哈”(“侾”)、“杞”(“岐”)、“润”(“本地黎”)、“美孚”、“赛”(“德透黎”/“加茂黎”)等不同的自称,但在对外交往时一般都自称为“赛Sai”,“赛Sai”是其固有的族称。


  黎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与汉族长期接触,大多数黎族群众都能兼说汉语,通用汉文。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均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黎族支系

1.哈黎:又称为"侾黎",是黎族中人口最多的支系,主要居住在海南岛西南部。即三亚、陵水、乐东、东方、昌江、白沙、五指山等市县;保亭、琼中两个自治县也有少量分布。


2.杞黎:又称为"岐黎",人口数量仅次于"哈黎",分布于琼中县、保亭县和五指山市;在 乐东县、昌江县、东方市、三亚市、陵水县、白沙县也有少量分布。


3.润黎:又称为"本地黎",被认为是海南岛最古老的居民,分布于白沙县(牙叉镇、白沙镇、元门镇、南开乡、金波镇)等地。


4.美孚黎:原意指"从内地山区过来的人",分布于东方市(东河镇、江边乡、大田镇);昌江县(石碌镇、七差乡、十月田镇、乌烈镇、保平镇)等地。


5.加茂黎:又称为"赛黎",因居住于保亭县"加茂"为中心区而得名;分布于保亭县(加茂镇、六弓乡及什玲镇、保城镇的少数村落);陵水县(本号镇、祖关镇、陵广镇、文罗镇)等。


6.村黎:自称"哥隆",这一支系汉化较深,主要分布在海南北部(昌化江下游两边)的昌江县、东方市、海口市琼山地区。

民族历史

  黎族是海南省的最早居民。黎族内部由于分布地区、方言和服饰等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称谓,如“侾”(“哈”)、“杞”、“美孚”、“润”和台(“赛”\“加茂”)等五种称呼。但是,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都自称为“赛”。

  以汉文记载的“黎”之名,有多种说法。有的古籍认为这是由于他们居住的地方称为“黎”或“黎母山”而得名,如《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儋州)俗呼山岭为黎,人居其间,是曰生黎。”又《桂海虞衡志》记载:“(海南)岛之中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四旁,是黎人。”明代有人认为“黎人”是从古代的俚人音转化而来的,清代道光《广东通志·列传·俚户》则把以上两种观点结合起来,认“俗呼”山岭为黎,而俚居其间,于是论俚为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史学家、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对“黎”的由来,也作了研究。欧阳觉亚在其《黎族名称由来小议》中,认为“黎”可能与黎族的自称“赛”在不同时期的读音变化有关,隋代以前可能音似“俚”,到了中古时音近“黎”。“俚”之所以讹为“黎”,是中古时人们根据当时黎族自称的音译。

  “黎”这一族称最早见于文献上是在唐代后期,如《新唐书·杜佑传》记载:“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这是唐德宗年间 (公元780-805年)的事。又如唐昭宗年间(公元889-904年)曾任广州司马的刘恂在其《岭表录异》中有:“儋(州)、振(州)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但是,普遍以“黎”作为黎族的专用名称则是11世纪(宋代)以后的事。宋代的文献如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苏轼父子谪居海南时的论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等,都用“黎”的名称。“黎”这一专用族名到宋代才固定下来。

  中国学者认为,黎族与我国南方操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诸语言的壮、侗、水、傣、布依、仡佬等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特别是与古代“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有密切的关系,是从它发展而来的。其远古祖先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两广大陆沿海地区陆续迁入海南岛,最初居住在沿海和全岛各地,过着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生活。后来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羁縻征剿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军队屠杀,大部分黎族人民被迫退居五指山周围。也有学者认为,黎族来源于南洋的一些古代民族。有人从303个黎族人的人体测量资料分析比较中,认为一部分黎族在血缘上与马来人种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杂有少数南洋群岛各民族的成分,提出黎族来源多源说,并有些推论黎族中的一部分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从海道进入海南岛的。

  德国民族学家史图博教授在《海南岛民族志》中认为,黎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印度尼西亚的古代马来民族、印度支那大陆各民族有更显著的类似,是经过几次的民族迁移浪潮 ,从南方进入海南岛的。刘咸教授在《海南岛黎族起源之初步探讨》一文中提出从黎族的文身、妇女服饰、口琴、织绣品等方面所表现的特点,认为黎族的文化系统属于“太平洋四个文化区中的印度尼西亚区”,“与南洋群岛各民族所有者大同小异”,从而推断黎族源出于南洋各民族。笔者认为,据海南岛的地质构造,至今已达8亿年的时间,历经沧海桑田,海南岛重新被分割成一个孤岛,只是近万年的事情。海南岛存在古人类活动,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不是如一些人所说的“海南岛是一个移民社会”。根据是:①1992年3-12月在三亚市落笔洞发现“三亚人”,经碳14断定,年代距今10642±207年,属旧石器时代末期,其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旧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这与大陆华南沿海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址十分相似,反映了海南岛与大陆在史前的密切关系。权威性考古发掘、发现的遗址、遗迹、多种动物遗骸、古人类牙齿以及石器、骨器,准确无误地断定海南岛自诞生以来便是古人类的诞生之地。②海南岛的落笔洞、皇帝洞、米寮洞、仙人洞和猕猴洞等等古遗址,都发现有旧、新石器时代文物,如石器、骨器等。③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的黑冠长臂猿仅产于海南岛及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据1998年3月统计资料,目前海南岛仅霸王岭一处就有4群17只黑冠长臂猿。④海南岛的陆生哺乳动物有数十种。⑤我国南方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有从云南开远森林古猿、元谋古猿、马坝人到封开渔涝黄岩洞遗址、阳春县独石仔洞遗址等如此完整的古人类发源地区。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海南岛为扬越之南裔。秦始皇南征百越后,在南方设置了三个郡,象郡为其中之一,海南岛为象郡之边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琼崖(海南岛的古称)设置琼崖儋耳两郡。从此,实现了中央政权对海南岛黎族的直接统治。后来由于官吏贪赃受贿,引起反抗斗争,导致琼崖的设治时置时废,有名无实。晋代琼崖郡并入合诵郡,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立琼崖郡,南朝梁基本上放弃对琼崖黎族地区的统治。

  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崖州为琼崖郡。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又置琼州,是时海南岛有四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宋朝元朝时期,琼崖行政区实行改革,除了琼州外,其余均改为“军”,如吉阳军(原崖州),南宁军(原儋州),万安军(原万州)。元顺帝至正年(1367年) ,琼州改隶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属于广西行中书省管辖。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琼崖改为琼州府,把部分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属于州县。清朝袭明制,在琼崖设置“抚黎局”专管黎族人事,又在五指山腹地各区设总管、哨官进行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海南岛黎族地区的政治体制仍袭清制,置琼崖道。民国十年(1921年)废道制。民国21年(1932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能实行,当时称之为琼崖,属广东省。同年8月改“抚黎司”为“抚黎专员公署”。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为白沙、保亭和乐东三县,推行乡保甲里制度。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民族压迫制度,黎族人民和各族人民一样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政府在黎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海南建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早在原始时代,勤劳的黎族人民及其先民就能根据海南的独立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用自己的双手培植出适于旱地、刀耕火种的旱稻品种——“山兰稻”。1932-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崖县(今三亚市)发现了“庞粒”的野生稻种,在保亭亦有类似的野稻栽培种发现。史书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山兰稻经过黎族的长期选育,成为适应性很强的旱稻品种,米质白,粘性强而芳香可口。如史书所记:“其粒绝白”,“味颇香美”的“黎米”“一家煮山栏饭全村香”。用黎米做“山兰酒”,十分香甜,是待客的美味佳酿。

  黎族人民及其先民精明能干,很早就懂得利用本岛“土生土长”的“吉贝”(木棉)纺织“吉贝布”(黎锦),吉贝布经手工艺术加工成了“广幅布”, 并创造了纺、织、染、绩四大工艺,为中华民族棉纺织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纺织"广幅布"的原料是“海岛棉”,黎族称为“吉贝”。其品种有两种,一是“吉贝盎”,种植在山兰地,4月种,10月收。其枝叶繁多,耐旱,抗伏,高约2米左右;二是种在屋前或室后的“吉贝”,易种植,一株可分数千万小树桠,要搭架,面积有室庭大。《尚书·禹贡》云:“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有专家考证“岛夷”含有黎族先民;“吉贝”即黎族的“吉贝”。可见用“吉贝”纺织加工成的“广幅布”至少应是春秋时代。汉代,广幅布有极大发展,大量的“黎锦”、“黎单”、“黎幕”、“黎衤甬”、“黎毯”等的出现,《汉书·地理志》云:“黎族人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除自用外,还远销广西桂林等地,被“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并成贡品;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 元朝时期,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将黎族人民种植海岛棉的传统技术和纺、织、染、绩四大工艺传给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促进了宋元时代棉纺织业的发展,使中原地区成为中国纺织业的中心,并促进了民族大团结。

宗教信仰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民族服饰

  黎族传统服装以棉麻为原料,多穿对襟无领上衣。黎族妇女喜梳发髻于脑后,用的发簪是箭猪毛、牛骨或金属制成。女子下穿织绣花纹的筒裙,裙上绣有各种图案。遇重要节日或婚丧等要着盛装,妇女要戴项圈、手镯、脚镯、二环等银质饰品。黎族男子也结髻用布缠头,穿对襟无领上衣,下穿两幅布做成的“吊幨”。

  黎族旧时还有黥面文身的风俗,古代称为“雕题”。有些地方的妇女会戴很重且数量多的耳环,使耳双垂肩,称为“儋耳”。

不同的支系和不同的地区的黎族服饰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五大支系"侾""杞""润""美孚""赛"在服饰上有共同点,但也有明显的差别。

(一)"侾黎"在黎族中人数最多,不同地区服饰又有差别。⊙有的地区,妇女上衣对襟无领,用线系扣,衣的前摆长,后摆短,对襟两边和衣下有花纹,襟前左右花纹上端各系有铜钱和小花球,摆端往往系铜铃,挂流苏。衣背正中有一道垂直的红线或白线,把衣服分为左右两边。下身穿过膝中花筒裙,筒裙花纹以小方格几何图案为主。头发梳髻于脑后,不戴头巾,两耳戴沉重的大小多个金属圈或耳环,乃至使耳下垂至肩部。⊙有的地区妇女上身着开襟矮领黑上衣,下身穿长花筒裙,达小腿中部,包黑头巾,戴小耳环。⊙各支系男子服饰差别不大,上身穿麻衣,下着三角包布。


(二)"杞黎"妇女上身着菱形胸挂,因地区不同有黑白之分,分穿对襟青、蓝色无领或矮领上衣,长袖口白布镶边间有两条红道,衣对襟处下部两边有专作装饰用的金属扣饰。背部绣各种五彩的动、植物花纹,花样繁多,两侧衣兜上绣各种彩色植物和几何花纹。下身穿色彩艳丽的紧身过膝中花筒裙,筒裙花纹有人物、动物、植物和几何图案,内容丰富。有的织后再用彩绒绣边;有的只织出各色花纹;还有的地区用绒绣。头系黑色长巾,部分地区妇女系的黑色头巾两端用红黄线织出菱形方格花纹并挂以流苏。穿着节日盛装时,妇女戴小耳环,颈饰扁形或圆形金属项圈以及蓝色或白色料珠串成的多道项圈,胸挂银牌,手脚戴银圈,行走时周身闪光,叮当作响。


(三)"润黎"妇女上身着黑色无领贯头衣,领口前后均呈"V"字形,或仅前呈"V"字形。衣身前后用小珠串连成方格的彩色图案,有的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袖口和下摆均饰以贝纹为底,人和动物纹为主体图案的彩绣花布。下身穿色彩艳丽的紧身超短花简裙,坐时下拉,走时上提。服饰花纹以人和动物为主,内容复杂,繁缛多变,花纹多为单面织,也有双面织的"双面绣"。小腿缠黑布绑腿,上方用红线扎结。头缠厚厚的黑头巾,似戴一无顶宽边黑帽,发髻插刻花骨簪,用红绿线挂穗,飘于左右两侧或一侧。


(四)"美孚黎"妇女身着平领黑色、蓝色开襟上衣,用红线系扣,衣背中间有一道横条几何形人纹图案。头系黑布交扎于脑后,头巾在前额左右两侧各有白色相间两道。下身穿五光十色华丽的宽大长花简裙,简合口褶在前面,长及脚面。筒裙花纹以人纹为主要题材,兽类、蛙类、鱼类等动物花纹为辅助题材,也有几何图形。


(五)"加茂黎"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传统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服饰与汉族服饰有相似之处,头系长黑巾飘于身后,身着各种浅色高领镶边右大襟上衣。下身穿长筒裙,达小腿部。简裙花纹简单,多为成组细小的几何形花纹,有的为彩条花纹。

文化

黎族文学

  黎族文学富有民族特色,丰富多彩,既有民间文学,亦有作家文学。黎族民间文学,质朴、野性而神秘,充满神奇的原始魅力,是本民族文学历史长河的源头。其种类齐全,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谜语、谚语,凡人类早期口头创造的文学品种,在黎族民间文学里比比皆是,尤其突出的是神话故事和歌谣,在黎族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创世神话

  神话《大力神》在黎族中广为流传。神话说:“古时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七个太阳和月亮,人类深受其苦,难以为生。有个叫大力神的人,在一夜之间把天拱上高空,第二天又做了一张很大很大的弓箭,把太阳和月亮各射下了六个,为民除了害。那时,大地一片平坦,大力神用七彩虹作扁担,从海边挑来大量沙土造山垒岭,继而又用脚踢出深溪大河,而大力神洒下的汗水,则成了奔腾不息的河水。大力神完成了开创世界大业后,便溘然长逝。”在人类蒙昧时期,黎族的先民在万物有灵论的观念支配下,通过天真奇幻的想象,对世界的生成作了浪漫的解说,把一切的自然力都人格化了,希望世界上有一个非凡的英雄,按照人们的理想,驱除灾害,创造一个适合人类的自然环境。“大力神”这个形象,闪耀着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光辉,是黎族人民勇敢与智慧的化身。

  《天狗》神话,讲述的是人类起源的故事。这种以动物为始祖的神话,反映了一个简单朴素的进化观念:人不是由天帝创造而来的,而是由动物变化而来的。

  兄弟姐妹结婚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极为相似,并且大都与洪水故事相联系。在我国,大约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广泛流传着关于兄妹结婚的神话传说。这里所谓的兄弟姐妹,不仅包括同胞兄妹,还包括从(表)兄弟姐妹、再从(表)兄弟姐妹和血统更远一些的(表)兄弟姐妹。黎族也有一些反映兄妹婚配,繁衍人类的故事。这反映黎族对远古血缘家庭婚姻的朦胧记忆。黎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主要有《洪水的故事》、《葫芦瓜》、《姐弟俩》等。这些神话的中心也是造人。神话通过一个共同的情节:正当人类濒临灭绝之际,顺从“天意”,有血缘关系的兄妹不得不婚配,以繁衍人类。此类神话内容,尽管各地流传不一,但主题和中心情节是不变的。这充分说明了人类社会出现之前,有过“盘古开天地”的时期,同时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曾有过群婚的阶段,具有很高的民族学价值。可以想见,这些神话是黎族脱离群婚制,进入人类文明时期而逐渐形成的非血缘婚配观念的产物。亲近血缘通婚是一种为天理所不容的恶行,但为着人类延殖永存,又别无他法。聪明的黎族先民(神话编者们),仍然通过“天意”,来解决这种貌似不能解决的尖锐矛盾。于是,在“天神”——或玉帝,或雷公(天之威力的化身)的准许下,兄妹、姐弟便“合法”结合,为繁衍人类立下了第一大功。

民间传说

  约加拉西鸟 黎族民间传说《约加拉西鸟》是一篇图腾崇拜的代表性作品。相传,黎族祖先有一个女儿,母亲在她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约加拉西鸟就含着谷类来喂养这个婴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婴儿慢慢长大成人了,可约加拉西鸟从此再也不见飞回来。为了报答约加拉西鸟的养育之恩,后来黎族妇女以文身(鸟翅膀的图腾)来纪念约加拉西鸟。

  鹿回头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黎族青年猎手阿勇手持弓箭,从五指山追赶一只花鹿,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了天涯海角。前面茫茫大海,无路可走,青年猎手举起了弓箭,花鹿回头向阿勇深情一瞥,瞬间火光一闪,烟雾腾空,花鹿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和青年猎手结为恩爱夫妻……

  绣面的传说 讲述的是黎族文面的来历。相传很久以前,有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名字叫乌娜。乌娜很聪明,六岁就会绣花,八岁就会下田种地。乌娜唱的歌,天上的云彩也会停下来倾听,水里的鱼儿听了欢喜得呆在水面上不愿离去。小乌娜13岁时,长得如天仙一样美丽,不少年轻小伙子来向她求婚。乌娜看上了邻村的劳可哥哥。劳可聪明、健壮、勇敢、勤劳。但是,那年皇帝派人到民间选美,看上了乌娜。乌娜用尖尖的荆棘,往自己的脸上乱刺,刺成花花点点,血流满面,躲过了皇帝和官兵的纠缠。乌娜嫁给了劳可。为了逃避,他俩便到更荒凉的深山里去居住。他们种山栏、纺织、狩猎,用勤劳、勇敢和智慧开辟了一个新的家园。不久他们生育了子女,为了不再受皇帝的抢劫,乌娜要女儿也在脸上刺上一道道的疤痕。一代传一代,后代黎族妇女便都纹面了。

  在黎族民间,还有许多关于民族诞生、民族之间友好交往和人文风物的传说。这些动人的传说故事,充分反映了黎族人民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注重友谊的博大情怀,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间歌谣

  黎族民间歌谣,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古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等五大类。在唱法和音调韵律上,有两种类型:一为传统黎歌,一为汉化黎歌。传统黎歌是用黎语咏唱的黎族歌谣,歌调古朴粗犷。传统黎歌每首句子结构无一定格式。有五字句,也有七字句,甚至多字句,不分段节,一气唱完,其韵律非常独特,押韵不一定规则。汉化黎歌称为汉词黎调,是用海南方言咏唱的黎调歌谣,多为七言四句为一节或一首,韵律同海南方言歌,这是黎汉文化交融的产物。由于黎族各语言存在歧异,因此黎歌的腔调唱法也各不相同,歌调较多,而以罗呢调、格罗调、哎罗调和四亲调最为流行、最为普及。

黎族古歌

  黎族的古歌,其内容跟创世神话有联系或近似,多有巧思,形象生动,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和人类生存斗争的意志。在众多的黎族古歌中,《黎族祖先歌》堪称黎族创世史诗。这首长达1544行的祖先歌,共分“序歌”、“天狗下凡”、“五指参天”、“布谷传种”、“雷公传情”、“海边相遇”、“成家立业”、“男大当婚”、“分姓分支”和“尾歌”十个部分,描述叙说了整个创世故事,既有黎族生存斗争史,也有反映黎族和汉族的友好关系,这是民族创世精神的咏唱。

民间乐曲

黎族民间乐曲:吹鼻箫

  黎族民间乐曲可分为五种宗教仪式曲、贺喜曲、娱乐和口技曲、生活劳动曲等。祭祀仪式曲主要用在宗教仪式上,如祭祖求神的锣鼓曲、丧礼曲等;贺喜曲主要用于喜事方面,如清音曲、婚礼曲、闹酒曲等;娱乐曲多为吹奏乐,如鼻箫曲、哩咧曲、口弓曲等;生活劳动曲有摇篮曲、叮咚曲、舂米曲等;口技曲有口哨曲、吹树叶曲等。

  民间乐曲多由民歌的曲调发展而来。黎族有5个方言,各方言因居住的地域不同又形成不同的土语,而每个土语的民歌所唱出来的曲调和唱腔风格也有些差异。黎族到底有多少种曲调,目前仍没有准确的数字,大约有10多种,一般是汉词黎调或黎谣正调:缓慢流畅类的有——琼中的“世亲调”,白沙的“沙中哇”、“歪歪调”、“娃呀娃”,保亭的“罗尼调”,昌江的“哩哩调”,陵水的“长桌调”、“短调”、“古调”等;节奏鲜明快速类的有——东方的“滚龙调”;高亢豪放类的有——乐东的“千家调”;柔和动听类的有——东方的“欧欧调” ;另有水满调、红毛调、番阳调、什运古调、毛阳古调、牙叉通呃、元门通呃、南开通呃等等。因此,尽管歌的内容可能相同,但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调子。以“砍山歌”为例,民歌中就有五指山的砍山调,保亭的砍山调,白沙的砍山调,昌江王下的砍山调,白沙南开的砍山调等。一种曲调又可细分,如保亭的砍山调可分为保城砍山调、什玲砍山调、八村砍山调、毛感砍山调、六弓砍山调、加茂砍山调、毛岸砍山调、南林砍山调等。可见,黎族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是多姿多彩的,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手工艺

  黎族的手工业到近代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手工业还没有从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没有出现专职的手工业匠人,多数还属于家庭手工业,手工业生产主要在农闲季节和空闲时间进行,生产规模小、工具简单,产品主要供自己使用,仅少数用于交换,出售。

  黎族的手工业种类,主要有编织、纺织、木器、陶器、修理枪枝、家具制作等。

木器制作

  黎族的木器制作历史较悠久,不少黎族男性都懂得简单的制作技术,能够使用锯、凿等工具制作牛车、犁架、木耙、榨油机等,至于生活用具如板凳、桌子、木盆等,能够制作者也不少,房门、木床、窗等会制作的人就相对少些。这些木器的制作过程都相对简单,质量也较粗糙,木器主要为自用。但也可请村里手艺较好的人帮忙制作木器,一般只管饭,不另给工酬。

  有一种斗状谷仓,用木板加工而成。谷仓设计颇为合理,上大下小,表面打磨光滑,可防止老鼠侵入仓内。

  黎族的木工手艺,基本上都是向附近汉族地区学来,黎族地区丰富的木材资源,为当地的木器制作提供了方便。

编织与雕刻制品

  黎族地区有丰富的竹藤资源,竹子在村前屋后,山上地边到处都有种植,在山林中各种野藤丛生,还有其它可供编织的原料。近年来,由于藤制品的日益走俏,已经开始人工栽种藤类植物。

  黎族的竹编生产尚未与农业脱离,各家在农闲时节和日常劳作的间歇中进行,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分散制作。近年来,由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及冬季瓜菜的大量种植,对竹筐需求的剧增,黎族地区开始出现一些以竹编为主业、兼营种植的农户,专门编制用于出售的竹篾器。

  竹篾器对于黎族来说应用很广,种类也较多,主要是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常见的竹制品有竹筐、竹席、竹筛、竹篓、竹床、竹盒、鱼篓、簸箕、竹筷、竹筒、竹笠等。在这些产品中,有编织非常精细的上品,也有非常结实、粗犷的生产用具。那些精细的日用品,如竹笠等,不但是用剖刮得很细、表面很光滑的竹篦编成,而且还编有一定的图案花纹、染上色彩,工艺价值颇高。当然,与黎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相适应,大量的竹编制品工艺还是比较粗糙,但使用价值很高,如装运冬季瓜菜的竹筐、装钩刀的挂篓、磨稻谷的谷砻等。

  在房屋建筑上也有用竹编制品的地方,黎族群众将竹子破开后,用其编织成墙壁,编成粗竹席,用作铺盖茅草的房顶支撑层。

  黎族有用露蔸叶编织的习惯,露蔸叶有其纤维较长、韧性较好的特点,从而成为编织的好材料。将露蔸叶割下来经水泡,捶去表面的物质,纤维晒干后,即可用来编织草席、帽子、帘子及其它工艺品和生活用品。

  黎族地区盛产红、白藤,用红、白藤编制的工艺品颇为有名。早在唐代,海南的藤器就被用作呈献朝廷的贡品。用坚韧、光滑的藤皮制成的各种工艺品,不但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黎族群众自古以来就有采割野生藤竹编制箩筐、畚箕、谷围、斗笠等生产和生活用品。

  除藤竹制品外,在传统工艺品中,以黎族地区盛产的椰壳和贝壳为原料的椰雕和贝雕也较为有名。椰雕,是黎族地区最为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它用坚硬的椰子壳雕刻而成,其造型新颖多样,色调古朴典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海南岛上的各族人民已经使用椰壳制品。椰雕的制作始于唐代。当时,人们认为椰壳具有“有毒即裂”的性能,所以爱用椰壳制作杯碗。用椰壳制成的酒杯,曾一度风行于封建士大夫阶层。明、清两代,椰雕曾作为“天南贡品”向朝廷进贡。1949年以后,黎族地区的传统工艺得到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府成立了以椰雕、贝雕为主要内容的工艺品厂,使椰雕、贝雕的制作工艺愈加精湛、花色品种也逐渐增多。雕刻手法除平面浮雕外,还有立体浮雕、通雕、沉雕、拼雕、镶胎、嵌贝等多种手法。

  椰雕产品除简单的椰碗、椰杯外,还有小巧玲珑的雕花椰盆、牙签筒、台灯、奖杯、茶具、酒具、烟具,座屏、花瓶、挂屏等,为国家创造出可观的外汇收入。此外,用贝雕镶嵌的家具和用椰棕、剑麻、芒草、竹子制作的地毯、挂席,用海产珍珠制作的项链、首饰等,也是十分畅销的工艺产品。

黎锦

黎族织锦

  黎锦做工精细,美观实用,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黎锦分为四大工艺:

   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黎族聚居区有极为丰富的木棉、野麻等纺织原料。在棉纺织品普及之前,野麻纺织品在黎族地区盛行。人们一般在雨季将采集的野麻外皮扒下,经过浸泡、漂洗等工艺,渍为麻匹。麻匹经染色后,用手搓成麻纱,或用纺轮捻线,然后织成布。野麻布质地坚实,多用于制作劳动时穿着的外衣和下裳。

   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且来源极广。染色是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扎染的染色技术,古称绞缬染。先扎经后染线再织布,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黎族妇女用踞腰织机可以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其提花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黎族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其中以白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民族学概论》这样描述双面绣:"黎族中的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

  黎族的纺、织、染、绣四项工艺都富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爱,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如,除平面刺绣外,白沙县黎族人民创造出了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似苏州"双面绣"之美。刺绣工艺以双面绣最为出色,一般用于妇女服饰上。

黎族扎染

  在黎锦四大工艺中,黎族精彩又独具魅力的染色工艺少为人知。目前,仍掌握染色工艺的黎族妇女已所剩无几。在中国民间,黎族也是唯一还在使用多种植物进行染色的民族。黎族的印染以扎染为主,古代称为绞缬。织物经过结扎、入染、晒干、折线等步骤,最后形成色彩斑斓的花布。印染所用的染料以植物的叶、花卉、树皮、树根等为主,天然矿物颜料为辅。

  黎族的扎染,最大特色是先在经线上扎线,再染色,最后织上各种彩色纱线的纬,即先染后织。而我国其他民族则是在织成的白布上扎染,即先织后染。黎族的先扎染后织布与别的民族先织布后扎染相比,图案既不失严谨,又增加了色彩的变化,层次更加鲜明丰富。这种自然天成的无层次色晕,为黎锦平添了几分姿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靛染 黎族爱穿深色衣服。传统服装多以深蓝为底,庄重大方。靛蓝是黎族最常使用的染料,靛染是利用从靛类植物中得到的植物染料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方法。靛蓝,海南民间多称之为蓝靛、蓝草等,是我国最早被利用的植物染料。靛蓝染出的织物,色泽以蓝为主,随着染色次数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呈深蓝色,且色泽饱满、牢固、耐洗,不易脱色。黎族进行靛染和栽培蓝草的习俗十分普遍。蓝草是多种能够制作蓝靛的植物的总称,黎族常用的蓝草大概有四五种。用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造靛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先采摘蓝草的嫩茎和叶子,置于缸盆之中,放水浸没曝晒,几天后蓝草腐烂发酵,当蓝草浸泡液由黄绿色变为蓝黑色时要剔除杂质,兑入一定量的石灰水,沉淀以后,底层留下深蓝色的泥状沉淀物,造靛便完成。然后将水倒出,缸盆内形成沉淀物即蓝靛。接着加入草木灰水和米酒,视其发酵程度,放置2-6天。

  将被染物浸入染液之中染色叫入染。靛染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被染物放入浸泡,后取出经过拧、拍、揉、扯等再放入缸盆,使其充分浸透,然后再次取出挤去水分晾晒氧化。如此,一般都要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反复浸染、晾晒,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直至数日后达到需要的深蓝色。最后将被染物放入清水中漂洗,不理想的再复染,直到满意为止。

  染媒染色 黎族妇女不仅知道什么植物染什么颜色,而且还能熟练地使用染媒进行染色。染媒是使染料和被染物关系亲和的物质。在染色工艺之中使用染媒是染色技术的一大进步,它扩大了色彩的品种,提高了色彩的鲜艳程度,复合色大大增多,使染料和织物的亲和关系极大增强,被染物不易褪色。染媒染色技术比较复杂,只有在长时间实践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乌墨树,黎语称为"波片"。把剥取的乌墨树皮,砍成一片片放进陶锅里,加入芒果核煮一小时左右,并不时用木棒翻动。芒果核起到固定颜色和使颜色鲜亮的染媒作用。边放麻线边用细木棍翻动,直到麻线均匀上色,达到所需颜色后取出,这时麻线呈深褐色。即刻埋入黑泥,边埋边用手揉、搓,使其充分上色,浸埋约一小时,取出清洗、晾晒。褐色麻线就会神奇地变成纯黑色。贝壳灰、草木灰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也能起到染媒的作用。在染料中加酒,对于改善色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酒还可以加强染料的渗透性,令棉纱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和牢固程度。

食俗

日常食俗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时也吃一些杂粮。做米饭的方法一是用陶锅或铁锅煮,与汉族焖饭的方法大体相同。另一种是颇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节众筒,装进适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饭”。若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更是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粥即稀饭,是黎族同胞常用的主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往往是一天煮一次供全天食用。“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摋”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制法是用螃蟹、田蛙、鱼虾或飞禽走兽等洗净、剖膛、剁成碎块,加盐拌匀,放入葫芦状的坛子里,加盖并用芭蕉叶封好捆紧,放置阴湿处或埋于地下,经一月或数月便可取出食用。但“南摋”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饮之酒大多是家酿造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兰米酿造的酒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黎族同胞平时都喜欢嚼槟榔,吃法是将槟榔削成瓣,用栳叶包住,配上石灰膏和烟丝,放入口中细嚼,且嚼且香,并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发红,精神焕发。常吃槟榔还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视槟榔为健体长寿食品。

节庆、礼仪食俗

  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过春节前,家家年饭、酿年酒,舂“灯叶”(即一种年糕,也吃糯米饼,做法是:将煮好的糯米饭倒入臼中,舂至副有弹性,然后捏出一块,揉拍成巴掌大小,即可尝新)。灯叶可存放一段时间,即变得很坚韧,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别有风味。有些地区的黎族同胞还包一种没有肉馅的过年粽子。除夕傍开始祭拜祖宗,吃年饭,喝年酒。初一都要闭门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门访亲探友,或上山打猎,或下河摸虾,并举行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庆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结束。黎族特有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每逢这天,青年男女要穿戴着美丽的民族服装,男的手执黑伞,携带山兰酒,女的手提小腰篓,巾藏糯米饼、晒干的腊肉等,到传说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后一起吃带来的食物,共同娱乐,相看意中人。相中后,男女双方对歌互诉心曲,吃一种嵌入糖心的“灯叶”糕饼。

典型食品

  竹筒饭是黎族的传统风味食品。此外还有:“祥”,黎族风味菜,有两种,即汉语称为“鱼茶”和“肉茶”;糯米饼。

节日

黎族“三月三”

  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

三月三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称爱情节、谈爱日,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甜蜜美满向往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一旦情投意合,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