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㫀 鐤 鼑 䁀) 【异体 古文】

拼音:dǐnɡ  部首:  总笔画:12  部外笔画:0  结构:半包围  五笔:HND  倉頡:BUVML  次常用字 

基本释义:

  • dǐnɡ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 锅:鼎罐。鼎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便捷查询:

”字书法
作者:米芾
”字书法
作者:文徵明
”字书法
作者:祝允明

鼎 dǐnɡ

  1. <本义>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盛行于商、周。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一般为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两耳的:铜鼎丨鼎镬丨司母戊大方鼎。
  2.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比喻王位,帝业:九鼎丨问鼎丨鼎祚(国运)。
  3.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丨鼎足之势。
  4. 大:鼎族丨鼎臣丨鼎力支持丨大名鼎鼎丨此事承蒙你鼎力相助,我们非常感谢。
  5. <方言> 锅:鼎罐。
  6. 正当,正在:鼎盛。
  7. 汉字部首之一。<注> 《汉字部首表》(中国教育部、国家语委2009年颁布,标准名GF 0011-2009)的201个主部首之一,序号为195。
  8. 姓。

《康熙字典》释义

  【亥集下】【鼎字部】

  〔古文〕鼑【唐韻】【集韻】【韻會】𠀤都挺切,音頂。【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玉篇】鼎,所以熟食器也。【左傳·宣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爲之備,使民知神姦,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周禮·天官·膳夫】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鄭註】鼎有十二,牢鼎九,陪鼎三。 又【周易卦名】巽下離上之卦。 又【正韻】鼎,當也。 又方也。【前漢·賈誼傳】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禮·檀弓】喪事鼎鼎爾,則小人。【疏】形體寬慢也。 又周鼎,星名。見【步天歌】。 又湖名。【史記·封禪書】黃帝鑄鼎於荆山,後世因名其處爲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門名。【後漢·郡國志】雒陽東城曰鼎門。【註】九鼎所後入。 又維舟曰鼎。【揚子·方言】維之謂之鼎。 又官名。【前漢·東方朔傳】夏育爲鼎官。【註】鼎官,今殿前舉鼎者也。 又姓。未將鼎澧。 又人名。【西京雜記】鼎,匡衡小名也。又【前漢·匡衡傳註】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狀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無說詩匡鼎來。【註】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按服虔註誤。 又【前漢·賈捐之傳】捐之復短石顯。楊興曰:顯鼎貴。【註】如淳曰:言方且欲貴矣。鼎音釘。師古曰:讀如字。 又叶他經切,音汀。【左思·吳都賦】精若耀星,聲若雷霆。名藏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考證:〔【周禮·天官·膳夫】王旦舉。〕 謹按旦字乃日一二字之譌。謹照原文改爲王日一舉。

《说文解字》释义

  【卷七】【鼎部】 编号:4345   鼎,[都挺切 ],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爲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爲貞字。凡鼎之屬皆从鼎。

首字为“鼎”的词语

  鼎沸  鼎立  鼎力  鼎盛  鼎新  鼎足  鼎鼎  鼎铭  鼎鼐  鼎赐  鼎荐  鼎兴

  鼎锯


首字为“鼎”的成语


  鼎鼎大名  鼎力相助  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  鼎足之势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湖龙去  鼎镬刀锯  鼎鼐调和  鼎食鸣钟  鼎玉龟符

  鼎折覆餗  鼎折餗覆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常用字表  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