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齐齐哈尔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乘寺—五百罗汉堂
黑龙江齐齐哈尔:大乘寺
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齐齐哈尔:明月岛

齐齐哈尔汉语拼音qí qí hā ěr英语:Qiqihar City),别称“鹤城”、“卜奎”,中国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800多年的建城史和255年的黑龙江省会史。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中心城市,中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汇地带。东临大庆市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是“边疆”、“牧场”之意。 面积4246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512.5万人。 辖7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齐齐哈尔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和大兴安岭东坡丘陵、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河流以嫩江水系为主,湖泡众多,有大片沼泽分布。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0.8~3.6℃,1月均温-19.5~-23.6℃,7月均温21.3~23.4℃。年降水量390~498毫米。

齐齐哈尔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平原,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间,土壤肥沃,腐殖质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基地。

平齐、齐北、滨洲、富嫩铁路和301国道过境。古迹有昂昂溪五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塔子城古城遗址、蒲峪路故城遗址等。境内有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邮编:161005 代码:230200 区号:0452

行政区划

辖7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以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简称为北三区,其余四区称之为南四区(但实际上碾子山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不在北三区的南面,而在西面),北三区和富拉尔基区构成了齐齐哈尔的中心城区。

历史

  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清康熙38年起作为黑龙江省省城,长达255年之久,以“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的紧要之地闻名遐迩,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纷呈的北疆边陲重镇。约万年以前齐齐哈尔就有人类生活遗迹。

古代时期

  齐齐哈尔始建城于金朝初。当时齐齐哈尔一带居住着室韦部。天会三年(1125年)二月,金太宗把庞葛城分给乌古、敌烈二部。《东北历代疆域史》和《黑龙江古代简史》均记载庞葛城即今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古城址位于今日梅里斯区哈拉古城址。

  清朝初年,齐齐哈尔地区属于清朝盛京内务府管辖,不久归属宁古塔将军。

  1665年,清廷在此设卜奎驿站。

  1674年(康熙十三年),清政府为抗击沙俄入侵,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现齐齐哈屯。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隶属黑龙江将军衙门,次年又设火器营。

  1691年(康熙三十年),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卫,建齐齐哈尔城,是为齐齐哈尔新城。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设黑龙江将军衙门由墨尔根迁于此,从此,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近300年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置黑水厅。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黑水厅升为龙江府,设知府。同年废黑龙江将军,改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为省会。

近代时期

  民国(1911-1949年)时期,齐齐哈尔一直作为黑龙江省省会。

  1924年,黑龙江省成立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管理齐齐哈尔市事宜。

  1929年,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改为黑龙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主管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及商埠界内市政诸事,隶属于黑龙江省政府。

  1931年11月4日,日军进攻嫩江江桥,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中国守军抵抗。随着日军援军的到来,马占山被迫撤退。11月19日,日军占领齐齐哈尔。满洲国成立后,设立龙江省,齐齐哈尔为省会。

  1936年,建立伪齐齐哈尔市公署,隶属伪满龙江省公署。此为齐齐哈尔设市之始升为齐齐哈尔市。

  1945-1949年,曾为嫩江省、黑嫩省省会。光复后,齐齐哈尔成为新的嫩江省省会。中国内战中,林彪命许英年率军占领齐齐哈尔,后许英年转任齐齐哈尔地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1954年为黑龙江省省会。1954年黑龙江省会迁往哈尔滨,齐齐哈尔成为省辖市。

  1958,年齐齐哈尔划归嫩江嫩江专区专员公署管辖。

  1960年,国务院撤销嫩江专区,嫩江专区所辖各县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始行市管县体制,齐齐哈尔市复为省辖市。

  1961年,国务院恢复嫩江地区专员公署,齐齐哈尔市及所辖各县归嫩江地区管辖。

  1964年,齐齐哈尔市复为省辖市。

  1967年,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成立,撤销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

  1980年,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具有独立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1984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嫩江地区,与齐齐哈尔市实行地市合一,从1985年1月1日起实行市领导县体制,除辖有原7个市辖区外,领导龙江、讷河、拜泉、依安、克山、克东、富裕、甘南、泰来、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共11县。1992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将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划归大庆市领导;9月,讷河县撤县设市,由齐齐哈尔市代管。是时,全市共辖7区、8县,代管1个市。

  1992年末,齐齐哈尔市(不含辖县)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黑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东与富裕、林甸县为邻,南与泰来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毗连,西与龙江县接壤,北与甘南县相连。所属碾子山区距市中心区西85千米,跨越龙江县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毗邻。全市辖龙沙、铁锋、建华、富拉尔基、昂昂溪、碾子山6个城市区和梅里斯1个郊区(梅里斯是全国达斡尔族聚居区之一)。总面积4350平方千米。总人口139.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5万人;满、达斡尔、回、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达斡尔族人口占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的1/4。市政府驻地龙沙区。(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1996年,齐齐哈尔市面积42297平方千米,人口543.5万人。辖龙沙、建华、铁锋、昂昂溪、富拉尔基、碾子山、梅里斯达斡尔族7个区及龙江、依安、泰来、甘南、富裕、克山、克东、拜泉8个县,代管讷河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龙沙区。(根据《中国政区大典》)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齐齐哈尔市总人口5419621人。其中:龙沙区342511人,建华区236028人,铁锋区332341人,昂昂溪区90647人,富拉尔基区285762人,碾子山区82507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170293人,龙江县570606人,依安县447706人,泰来县310160人,甘南县360555人,富裕县284964人,克山县450687人,克东县264563人,拜泉县517996人,讷河市672295人。

地理

  齐齐哈尔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处东经122至126度、北纬45至48度,东临大庆市绥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距省会哈尔滨市359公里,距绥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尔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土地总面积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间。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

  齐齐哈尔是北纬47度线以北中国最大的城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背靠呼伦贝尔大草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沃野千里,天蓝水碧,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土壤、水、空气优良。寒地黑土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亩均含量是全国平均含量的1-2倍,是黄土的10倍。由于地处高纬度,病虫害轻,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

  有大小河流174条,湖泊859个,水域550万亩,嫩江过境径流年平均200多亿立方米,上游没有大城市和高污染企业,水质具有良好的天然属性。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年均在345天以上,最高达358天。草原850万亩、林地820万亩,各类自然保护区20个,有5个县建成了跨县域的生态示范区,2个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9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拜泉县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认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并获得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

气候

  齐齐哈尔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齐齐哈尔南部属温暖干旱农业气候区,中部属温和半干旱农业气候区,北部属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齐齐哈尔市年平均气温在0.7至4.2摄氏度之间,南北相差摄氏3.5度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10至120千卡,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似,生长期(五至九月)的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65至67千卡。

  年日照时数在2600至2900小时,生长期(五至九月)日照时数为1300至1350小时。

  年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间,生长期降水量一般在350至48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

  齐齐哈尔市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辐射充裕,雨热同季,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旱、涝、低温、早霜、风等,它们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在年际间、地域上差异较大。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齐齐哈尔市土壤主要有暗棕壤(含生草暗棕壤、草甸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含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黑钙土、碳酸盐黑钙土)、草甸土(含草甸土、碳酸盐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层状草甸土)、沼泽土(含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盐化沼泽土)、草甸碱土、砂土(含草甸黑钙土型砂土、黑钙土型砂土)。齐齐哈尔市大部分土壤具有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地势平的优点。

水利资源

  齐齐哈尔市主要江河有嫩江、诺敏河、雅鲁河、罕达罕河、乌裕尔河、音河等170余条,有湖泡800余个。齐齐哈尔市入境水总量丰沛。齐齐哈尔市地下水含水层15个。在平原潜水分布区,含水层调蓄能力强,补给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齐齐哈尔市江河天然水质好,地下水一般可满足饮用水要求。

矿产资源

  齐齐哈尔市的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已发现的矿产分为5大类47个品种,其中,非金属矿藏有4大类(石、砂、土、灰)19个品种,总储量为139亿立方米,储量较大的有石英砂、石灰石、大理石、火山石、沸石、麦饭石、玄武岩、花岗岩、硅藻土、膨润土等。市区附近还有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经济

  齐齐哈尔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集中投入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素有“钢铁机械城”之称。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和“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有国家重特大机床生产基地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集团,有为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北方机器和北方华安军工企业。企业研发制造能力处于我国目前同类产品最高水平。拥有42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和24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装备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现有各类园区40个,总规划面积367平方公里,其中哈大齐工业走廊齐齐哈尔规划区面积112平方公里。齐齐哈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富拉尔基省级经济开发区、讷河工业示范基地、依安陶瓷产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重点园区成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承载项目进驻的佳地。如今,传统产业正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中国一拖大农机、龙华新能源汽车、清华同方信息港、蒙西新型建材等大项目纷至沓来,为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强大引擎。

  现有耕地3500余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50亿斤以上,占黑龙江省的20%、全国的2%,是黑龙江省乃至国家可靠的“大粮仓”。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年种植面积128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年产绿色有机农产品80万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1538个,9个县(市)区获得17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从2001年起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我市天然苏打水储量巨大,是中国天然苏打水之乡,现已探明储量30亿吨,可连续保护性开采600多年。由于我市苏打水对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病患者具有显著功效,尤其是小分子水渗透性强,具有抗氧化功能,可预防皮肤老化,美容养颜,被称为“黄金之水”、“生命之水”、“健康之水”。我市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最佳奶牛饲养带之一,奶牛存栏69.2万头,年鲜奶产量达177万吨,接近全国产量1/20。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是我市农业传统优势产业,年产量达到126万吨,获得绿色有机食品标志24个。我市是全国著名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获得绿色有机食品标志19个,年种薯产量在60万吨以上,分别占全国的18%和全省的60%;商品薯产量45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和全省的54%。“全面”牌马铃薯因其质量好、无毒更是享誉全国。农民合作社达到7622个,入社耕地2375.6万亩、农户69.6万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74.5%和农户总数的79.1%。国奥生态农庄、缘子绿色食品、陈光标绿色食品产业园以及北京首农、佐源木糖醇、棒棒娃食品、天维大豆浓缩蛋白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正加快建设。

  齐齐哈尔位于黑、吉、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处于东北亚最前沿,是东北地区西北部商贸物流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交通条件便利,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此停靠,平齐、滨洲、齐北等重要铁路线在此交汇,哈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竣工后到哈尔滨和大连仅需1小时和4小时,2条国道和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民航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大连等国内主要城市以及韩国首尔。市场体系完善,拥有小商品、五金、建材、电子、农机、汽车、轻工和鲜活冷链、农副产品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深圳华南城、大连万达、万力皮革城等新型商业业态成功进驻,现代综合物流产业园、内陆无水港、中恒医药产业及物流园等新型物流加快建设,传统商贸正在向高端商贸升级。连续举办10届中国(齐齐哈尔)国际小商品交易会,“南有义乌、北有鹤城”的小商品生产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文化

名称

  契丹人建辽国时,有济沁哨所之名,“齐齐”是济沁的谐音,由济沁河得名,“哈尔”是“哈日”,在古契丹语中有阻挡、防守之意,在军事上作为哨岗、哨所解释。一些文献上称金代齐齐哈尔“庞葛”(女真语),元代蒙古称“别茄尔”。清代是达斡尔语“奇奇嘎热”、“习气哈克”、“奇察哈喱”或“喜扎嘎日” 谐音,以及满语“哲陈嘎拉”的音转,其皆含有边疆、边境之意,或有天然牧场之说。

节日

  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Green Food Exhibition Of Qiqihar China) 始于2001年,时间定于每年的8月28日,由国家农业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绿博会以“绿色、健康、合作、希望”为主题,以“倡导绿色观念、引导绿色消费、开拓绿色市场、推进绿色革命”为宗旨。博览会期间,除举办大型开幕式和文艺表演外,还举行绿色食品及生产资料展示交易、科技成果推广、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绿色食品知识讲座、经济发展战略论坛、生态旅游观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齐齐哈尔观鹤节(Qiqihar Crane Watching Festival) 是在城庆三百周年的基础上创办的,首届始于1992年,每年举办一届。是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产品展销、文化活动、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观鹤节以鹤为媒,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文体搭台、经贸唱戏”和“团结、友谊、合作、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为目标,使齐齐哈尔扩大了对外交往,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鹤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齐齐哈尔冰雪游览会(Qiqihar Ice & Snow Event) 是融文化艺术、观光旅游、体育竞技、招商引资、集市购物为一体的节庆活动。自1963年创办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从12月下旬开始,到第二年2月中旬结束。为期两个月的冰雪盛会,已成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冬季冰雪旅游项目。

  齐齐哈尔和平节(Qigihar Peace Festival) 其设立源于和平广场的落成。2005年初,以马占山江桥抗战为历史依据,拉开和平广场建设的序幕。2005年8月15日,和平广场竣工,齐齐哈尔军民在新落成的和平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和平广场落成庆典大会。2007年5月30日,齐齐哈尔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把每年的8月15日定为齐齐哈尔市和平节的议案。

  关东文化旅游节(Northeast Culture Tourism Festival) 从2002年起,每年冬天都以“发展经济,推动旅游,丰富生活,宣传鹤城”为主题,举办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冬季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那达慕大会及敖包大会(Nadamu and Aobao Get-together In Meilisi Dawur District)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嫩江右岸,是全国5个市辖民族区中惟一的达斡尔族区。全区总人口17.1万人,其中达斡尔族人口1.2万人。每年九月初召开的那达慕大会及敖包大会,是蒙古、达斡尔族传统的草原盛会。届时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曲棍球等传统体育游艺比赛,演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同时进行物资及科技信息交流。

  中国·碾子山登山节(Mount Climb Day Of Nianzishan China)  碾子山区位于齐齐哈尔市西北部,是大兴安岭的余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神秘传说的蛇洞山,有清澈的雅鲁河,有近千年历史的金长城,有体现石文化的世纪广场。从2001年起,碾子山区为打造“山水旅游城”的品牌,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推动旅游、发展区域经济为目标,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碾子山6·2 8登山节”。现已成为黑龙江省较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盛会。

旅游

  齐齐哈尔被誉为“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夏季适宜避暑,冬季可赏冰雪,生态游、工业游、农业游、红色游、休闲度假游等很有吸引力。毗邻城区的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总面积21万公顷,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扎龙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湖泽密布,苇草丛生,是水禽等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在扎龙就可见到6种;全世界野生种群丹顶鹤不超过2200只,扎龙就有近400只,湿地观鹤、雪地观鹤已成为著名旅游品牌,2013年荣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拥有百年历史的龙沙公园,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市内综合性园林;国家4A级风景区明月岛,嫩江环抱,古朴自然;宗教名胜大乘寺卜奎清真寺,香火鼎盛;休闲养生的扎龙温泉小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的罗西亚大街、“龙江第一村”甘南兴十四、“北方第一湖”尼尔基斯湖、纪念抗战胜利的和平广场、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昂昂溪新石器古文化遗址和素有“中国第二长城”之称的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等景区景点异彩纷呈,具有浓厚的北欧文化和北国风情特色的东北最大的动植物园即将开门迎客。利用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庆石油文化、北极漠河、黑河边境口岸和五大连池冷泉等特色旅游资源,建立“4+1”城际旅游联盟,构筑了独具特色、品位出众的生态旅游黄金带。一年一度的关东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国内冬季重要旅游会节。

名胜古迹

大乘寺(Mahayana Temple)

  大乘寺,俗称大佛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心的东南,火车站南约2.5公里处。北邻南山、南湖和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南边和东边分别是民航路和站前南大街,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四众弟子修行的宝地,广大游客必到的风景区。大乘寺始建于1939年,系黑龙江省五教道德院院长孔玉书所建,是天台宗四十四代法嗣“如光”法师主持的道场,因此,大乘寺被称为北方天台宗祖庭。

  大乘寺原名大佛寺,始建于1939年,1943年竣工,当时占地42万平方米。现已恢复29万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五重正殿、六座配殿组成。山门殿和六座配殿均为抖拱式建筑,屋顶由彩色琉璃瓦铺成,均高5.8米,进深10.8米,宽30米。前后正殿与六座配殿组合成八卦形排列,其间由涂灰砖墙连接。

  距山门殿38.8米的中轴线上是天王殿(前殿),高5.8米,进深10.8米,宽21.6米。中间供奉弥勒佛,坐北面南,高4米,左右为四大天王。

  距天王殿42米的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大殿)是大乘寺的主体建筑,高5.8米,进深11.8米,宽22.8米。屋脊上雕有背驮1.5米高宝塔的麒麟,排檐下为各种珍奇动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间供奉释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隔扉后为坐南面北的观世音菩萨立像。

  距大雄宝殿23.8米的中轴线上是藏经楼(后殿),两层,上层供奉十种大藏经计一千多册,下层法堂供升座说法时用,每层高4米。

  距藏经楼18.8米的中轴线上是地藏殿,楼下正中供奉地藏菩萨,楼上预计做闭关寮。

  大乘新辟有八米高的露天观世音菩萨像及五百罗汉堂、万佛阁,觉苑楼、普闻轩、妙香阁,舍利塔、接引堂、海会堂等大中建筑。

卜奎清真寺(Pukui Muslim Temple)

  齐齐哈尔市卜奎清真寺始建于1684年,已有323年的历史,世有”先有清真寺,后有卜奎城”之说。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齐齐哈尔市“五项十佳”鹤城旅游“十佳景区”。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保存最完好、历史最久、建筑最古老的古建筑群,其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

  卜奎清真寺分东、西两寺,其整体建筑雄伟壮观,造型古朴,雕梁画栋,飞檐彩椽。

  东寺主要建筑有大殿与之相连的窑殿、对厅、讲经堂,门楼、男、女浴室和五脊六兽耳房的朱红大门,给人们以庄严肃穆之感。寺院内古榆参天,树影婆娑。古丁香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其古榆、古丁香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是齐齐哈尔最古老的树木。大殿和窑殿更为宏伟壮观。大殿角有宽阔的长廊,飞檐彩椽,椽枋木下数重龙爪菊似的斗拱,佩以六根朱红大柱。大殿南北山墙各有两个圆形大窗,椽式窗楣突出墙表,两旁砖雕流苏,飘洒逼真,山墙的两端是砖雕饰件,有盛开的莲花、腾跃的游龙、典雅的几案、剔透的宫灯。窑殿为出檐的方形塔式建筑,它的正面砖雕匾额刻有柳体的“天房捷境”四个金字。第二层通体砖雕,图案呈柱形,“回”纹形。每面的九个圆形砖雕上刻着阿拉伯文的真主之名。塔顶四脊攒尖,脊兽奇形异态无一相同。塔尖铜制镀金的莲花宝葫芦顶尖最高处镶着象征伊斯兰教的月牙,朝向沙特麦加圣地克尔白。

  西寺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内有齐市最古老的木匾、锦旗。砖雕彩绘,描金绘银,色彩生辉。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神圣庄重。 卜奎清真寺的建筑结构独特,通体精美的砖雕、木雕在全国古建筑中实属罕见。一些专家学者称其为古建筑中之精品,如此建筑坐落在鹤城,是鹤城的骄傲。多年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穆斯林宾朋和游人前来参观,真正成为鹤城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关帝庙(Temple Of Guan Yu)

  关帝庙又称武庙、老爷庙、关公庙。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该庙位于龙沙人字画(现已散失)。1980年至1985年,齐齐哈尔市政府再次重修此庙,并将“关帝庙”正式更名为“关公庙”。整修后的关公庙为由山门、前殿、正殿、后殿组成的四进式建筑。山门三间,供休息和接待之用。前殿又称灵宫殿,殿内供奉护庙之神王灵官。殿前两侧为高8.5米钟鼓楼,上下两层,四角飞檐,楼顶上饰1米多高的葫芦,反映出道教的独特风格。正殿又称“忠义恒天”殿,高10米,三铺顶,殿堂中央为3尊高大塑像,关羽居中,周仓和关平分列左右;墙上绘有以关公传奇故事为题材的重彩壁画。后殿为老君殿,供奉道教创始人老子。1980年,齐齐哈尔市政府将关帝庙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寿公祠(Temple Of Martial Shoushan)

  寿公祠位于龙沙公园文化宫西侧,是为了纪念清末抗俄爱国将领寿山 将军而设立的祠堂。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寿山将军姓袁,字眉峰,汉军正白旗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黑龙江将军,驻军齐齐哈尔。同年8月沙俄入侵黑龙江,寿山将军极力抗俄。因深感失地之辱,无地自容,寿山将军数次自刎,以身殉国。终年41岁。寿公 祠已列入《中国名胜辞典》。它是中国人民抗击沙俄帝国主义侵略中 国的历史血证,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1986年定为黑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将军府(Heilongjiang Martial's Mansion)

  原址位于建华区中华路与卜奎大街交汇处。黑龙江将军府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修建,初建时占地近4000平方米,东、西、北三面有三米多高青砖围墙,内有三进式院落。该建筑第一栋房为守卫住所,第二栋房是将军住所和办公处,第三栋房系将军眷属住所。将军府建成后,从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到第七十六任将军寿山,期间共有68位将军在府内居住。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国难,沙俄军队入侵齐齐哈尔,寿山将军殉国于府内。将军府作为古代黑龙江的第一官邸,一直是地方军政的办公要地。二十世纪末,将军府已破败不堪,2000年市政府将该址移建明月岛,移建后的将军府不仅再现了原有建筑风貌,而且设有“将军府历史陈列”。昔日的将军府,进一步传承历史的文明,作为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现由市明月岛管理处使用和管理。1999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核准公布为第4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督军署古建筑(Heilongjiang ilitary Governor's Mansion)

  位于齐齐哈尔市卜奎北大街6号,原是清嘉庆十一年建造的副都统私宅,又称大人府,清朝末年,署理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在此基础上开始营建,周数模任巡抚后续建而成。督军署原为三进式建筑,现仅存一幢主体楼房和三栋平房组成的四合院,建筑面积约为1214平方米。主体楼房分上下两层,房门居正中,门前两边为檐廊,每侧檐廊由青砖砌筑的檐柱与中间四根铁质檐柱作为二层檐廊的总体支撑,二层檐廊封闭式木质结构。2013年经国务院核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昂昂溪遗址(Angangxi Ancient Cultural Relics)

  昂昂溪遗址是我国北方地区发现发掘较早、历史科学价值较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约7500年,由39处遗址、遗物点组成。1930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首次在此进行科学发掘,并发表了《昂昂溪史前遗址》一文。在考古学上把梁思永先生在昂昂溪发掘的以墓葬为代表的遗址称为“昂昂溪文化”,昂昂溪文化广泛分布在嫩江流域,是研究我国史前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被载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中国名胜辞典》。

  以滕家岗遗址和五福遗址为代表的昂昂溪遗址在我国北方考古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北方草原鱼类文化的考古学标杆和基石,被誉为“北方渔猎文明的摇篮”。昂昂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遗物以细小压制为主。这种文化类型在嫩江中下游沿岸有广泛分布。该遗址为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常见的以细石器工艺传统为特征的著名地点,是昂昂溪文化、草原文化和渔猎文化的代表。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等对此都有高度评价。解放后,各级政府多次组织对该遗址的科学性及抢救性的发掘,获得较丰富的文物考古成果,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1988年,昂昂溪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国家文物局“八五”保护规划之中。

金长城(金东北路壕界边堡)(jin Dynasty Great Wall [Jin Dynasty Northeast Road Border Wall Relics])

  金长城是我国金代时所建,金是我国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一个重要朝代,统治中国北方超过一个世纪。女真人为了守疆固边,护卫当时的金国都城上京(哈尔滨阿城),开始修筑金长城,在《金史》中称其为界豪边堡。金国的建立者女真人掘土为壕,筑土为墙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阻挡逐渐崛起的铁木真的蒙古铁骑,2006年,金界壕边堡纳入中国长城体系,正式定名为“金长城”,成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金长城从嫩江之滨到西南的黄河河套,最多时万里有余,有“中国第二长城”之称,齐齐哈尔境内有206.15公里,经行于齐齐哈尔市的甘南县、碾子山区和龙江县。

  公元1234年,金国在南宋和蒙古部族的夹击下覆灭了。这段金长城也在元代以后长期荒芜、人迹罕至,因此也相对的保存较好,所以,碾子山区段的金长城,是参观、游览金长城的最佳处。

塔子城辽金遗址(Pagoda town Galerkin sites)

  塔子城辽金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塔子城镇。塔子城古城遗址始建于辽初期,古称泰州,是辽代军事重镇,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我省现存完好仍有人居住的重要古城遗址之一。遗址于1956年和1981年先后两次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遗址为正方形,城墙为夯土版筑,周长4563米,四面城墙正中各有青砖砌筑的城门一座,四门之外各有弧形短垣相接构成瓮城。遗址现存留有辽金时代城垣、瓮城、护城河等遗迹。2011年以来,泰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叫响“千年古城、千年酒坊”品牌,加强辽金文化和古城小城镇建设。修缮了民国时期的四座古城门和保护单位标识;在塔子城镇古城区西300米处建设了占地面积1530平方米微缩辽金泰州古城造型的辽金遗址博物馆和占地1.9万平方米文化广场及直径7米、高21米的仿古辽塔;引进了内蒙古源龙源酒业,建设了以辽金特色为主体风格的酒业园区,重现千年酒坊风貌;启动了仿古街区建设,完成了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和主要街路整体维修改造。目前,塔子城镇正在以开发建设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为依托,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遗址保护修缮工作,努力将塔子城镇打造成全国最知名的辽金古城。

齐齐哈尔博物馆(Qiqihar Museum)

  齐齐哈尔博物馆位于卜奎北大街和中华路交叉路口东北角。2002年竣工,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我市一座崭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黑龙江省新建的最大的市级博物馆。博物馆居中的五层主楼和两侧的三层配楼的顶部,均带有仿古式阁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不凡,金色琉璃瓦熠熠生辉,使整个馆舍富丽堂皇,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现代文化气息。全馆有主要展厅7个,另有多个配套展室及多媒体会议厅、电影厅、文化艺术品展销大厅等。博物馆接收各类文物4千多件,长年展出两个基本陈列展览,即“齐齐哈尔历史文物陈列”和“齐齐哈尔现代成就展览”,以通史和专题的方式展现齐齐哈尔从2万年前至今的历史和现代风貌。齐齐哈尔博物馆是保留齐齐哈尔文化遗产、研究地方历史的重要机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广大市民休闲学习的重要场所,是中外客商了解认识齐齐哈尔的重要窗口。

风景名胜

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沙公园
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龙沙公园 坐落于齐齐哈尔市区中心,已有百年历史。占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0公顷,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龙沙公园始建于1904年,是黑龙江省建立最早的公园,因当时利用城西南部仓库基址,故称仓西公园,俗称西花园。1917年改称龙沙公园。
  • 金长城遗址公园 位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占地总面积40000平方米,是金长城沿线首个以金长城命名的公园。公园由婆卢火广场、金长城和烽燧组成。婆卢火主题广场以金初开国名将婆卢火铜雕像为中心,铜像为婆卢火戎装立马巡边的英武形象。
  •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乡。保护区总面积21万公顷,是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以观赏珍禽丹顶鹤最为著名,尤以冬季的雪地观鹤最为著名。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到丹顶鹤的优美舞姿。扎龙自然保护区芦苇沼泽广袤辽远,湖泊星罗棋布,苇草肥美,鱼虾丰盛,环境幽静,风光绮丽,是鸟类繁衍的天堂,保护区栖居鸟类150多种,其中鹤的种类多,数量大,颇为世人瞩目,素有“鹤的故乡”之称。
  • 明月岛风景区 位于齐齐哈尔市区西北七公里处,是嫩江上的一座四面环水的江心岛,原名“泗水岛”。它形同一弯明月倒映在嫩江江水之中,故取名“明月岛”。
  • 蛇洞山风景区 位于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西部4.5公里,占地面积300公顷,最高峰龙峰海拔406米,是国家AA级风景区。
  • 江桥抗战纪念地 位于齐齐哈尔市洮昂(洮南—昂昂溪)铁路中段嫩江桥南端,北距齐齐哈尔70公里,南距泰来县城45公里。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将军率部打响中华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的地方,纪念地有江桥抗战时期嫩江哈尔葛大桥(木桥)桥墩遗址,伪满建设的嫩江大桥(铁桥)桥墩、桥头碉堡遗址,日本占领时期江桥铁道守备队遗址,关东军驻江桥守备队大营碉堡、地下工事遗址、未探明的日军地下仓库等。

纪念地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Cemetery of Ximan Revolutionary Martyrs)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齐齐哈尔市火车站南约1.5公里的南山公园风景区内。陵园经过50多年的维修和扩建,占地面积已达4万平方米。西满革命烈士陵园是我国东北解放区的第一座烈士陵园,它以建园早,规模大,安葬烈士较多而闻名于世。

  1948年4月4日,西满革命烈士陵园正式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4月5日西满各省市党政军民3万多人参加了隆重的革命烈士安葬追悼大会,西满分局、西满军区的主要领导亲自为英烈扶灵安葬。陵园正门高悬黄克诚亲题“西满革命烈士陵园”门额,毛泽东主席为陵园题词“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朱德总司令题词“浩气长存”。陵园内安葬、安放着党的“七大”代表杨道和,“辽吉功臣”马仁兴,“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的冯克武、吕明仁,人民艺术家王大化、嫩江省政府代理秘书长马识途等608位革命英烈。其中安葬在墓区的革命烈士有168位,在革命烈士灵堂安放107位在抗美援朝、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献身的英雄人物的骨灰和333位烈士的灵位。陵园内有集体烈士纪念碑1座,个人纪念碑、塑像4座。

  1967年在墓区前新建“革命烈士纪念堂”和“革命烈士灵堂”。1984年7月经省、市政府批准在园东侧新建一座面积为250平方米的接待室。1988年10月,西满革命烈士陵园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定为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6月,西满革命烈士陵园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苏联红军烈士陵园(Cemetery Of Soviet Union Red Army Martyrs)

  苏联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火车站北侧,是为了纪念和缅怀1945年8月在中国光荣、牺牲的前苏联红军官兵而修建的,建成于1949年8月15口。陵园南北长122米,宽60米,占地7320平方米。陵园主要由一座苏军烈士纪念塔和16座烈士墓组成。共安葬苏军烈士126名。      苏军烈士纪念塔坐落在陵园东部居中,塔高8米,塔顶端矗立一头戴钢盔,身背冲锋枪,高举军旗英勇前进的苏军战士塑像。塔基有5级石阶,基座四周为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战斗浮雕。塔身东西两面,分别雕塑苏联国徽,镶嵌俄中两国文字碑文“为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东北的苏军死难英雄永垂不朽!”、“中国人民要永久地纪念为从日本帝国主义枷锁下解放东北人民而牺牲的苏联人民! ”

  每年都有一些群众自发地前来祭扫烈士墓,缅怀他们为反法西斯斗争,为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卜解放我同东北所做出的牺牲、陵园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1987年齐齐哈尔市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识途烈士遇难地(The Place Where Martyr Ma Shitu Was Murdered)

  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北部,市第二医院院内。原是一座独立式 的高级住宅,始建于清末民初年间,建筑面积357平方米。1945年12月,此处为嫩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宿舍。当年12月24日,国民党反动官员赵岳山,会同军统特务,深夜潜入宿舍院内,企图刺杀于毅夫主席,误入省政府代理秘书长马识途室内。马识途为掩护领导和战友,慷慨赴难,英勇牺牲,年仅42岁。

  为纪念烈士,教育后人,齐齐哈尔市政府将 烈士遇难地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平广场(Peace Plaza)

  和平广场位于齐齐哈尔嫩江江畔、中华路西端。西临嫩江,东南毗邻齐齐哈尔市党政办公中心和会展中心,广场规划面积约4.14万平方米。其中,广场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石材铺装面积2万平方米。

  广场主体由抗战纪念墙、胜利纪念碑、江桥抗战纪念雕塑等组成。广场设计主题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建成后的和平广场将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抵御外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世界反法西斯的宣传阵地和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江桥抗战纪念地景区(Jiangqiao War Memorial in scenic spots)

  江桥抗战纪念地景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镇。1931年11月4日,马占山将军率部在江桥打响了中华民族武装抗日第一枪,从而爆发了江桥抗战。为纪念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2001年,泰来县启动了江桥抗战纪念地一期工程建设,在江桥镇抗战路西侧建设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江桥抗战纪念公园。公园内建有建筑面积1522平方米的抗战纪念馆、江桥抗战纪念碑和马占山将军铜像等景观,并于2008年8月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士2万余人次。江桥抗战纪念地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以来,泰来县围绕叫响“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地方”品牌,结合江桥镇小城镇建设,进一步打造抗战文化。江桥抗战纪念地二期工程建设,完成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江桥抗战遗址园土地征收、主体雕塑区纪念长廊主体、江桥小站以及抗战路改造、十里观江大道、观江台等工程建设。2013年,完成了江城街、抗战路南段、政府路灯道路改造;进行了抗战遗址园广场铺装和回廊安装;完成了观江大道的观江亭、赏月亭、停车场等景观节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江桥抗战纪念地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实现了抗战文化、自然风光和小城镇建设的完美结合,逐步将其打造成全国最知名的抗战纪念地。

中国(大兴)九八抗洪纪念地(China (DA) flood nine eight Memorial)

  中国(大兴)九八抗洪纪念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1998年,泰来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广大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曾亲临泰来慰问灾民、视察灾情。为纪念这段珍贵历史,泰来县在大兴镇内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洪生新村抗洪纪念地及抗洪纪念碑,纪念地至今保留有国家领导人慰问灾民时的地窨子和汲水井。2012年以来,泰来县围绕叫响“中国九八抗洪纪念地”品牌,深入开发打造抗洪文化,又累计投资近千万元,在纪念地内建设了“中国九八抗洪”纪念馆和纪念广场,完成了地窨子遗址修缮、道路整修等工程建设。抗洪纪念馆于2012年5月动工,2013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1575平方米,为三层船形建筑的圆形观光展厅;抗洪纪念广场占地10000平方米,硬化4000平方米,建有停车场两处。今年,对洪生新村遗址又新铺设布道砖5100平方米;对地窨子和木板棚等重要遗址进行了重新维修和保护。中国九八抗洪纪念地的建设和打造,不仅是对伟大抗洪精神的继承和传扬,也标志着泰来“四种文化”建设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将为泰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