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乔姆斯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A.N.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治活动家。

生平及著述

1928年12月7日乔姆斯基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早年就学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语言学、哲学和数学,1955年以论文《转换分析》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现代语言和语言学助理教授,1958年任副教授,1961年起任教授。政治上他赞成对美国实行重大改革,强烈反对美国政府入侵越南。他的语言学和哲学著作有:《句法结构》(1957)、《当前语言学理论中的争端》(1964)、《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1965)、《语言学的笛卡尔主义》(1966)、《语言和心灵》(1968)、《知识和自由问题》(1971)、《生成语法的语义学研究》(1972)、《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1975)、《语言论》(1975)、《规则与表达》(1980)等。

开创语言学的新时期

乔姆斯基首创转换生成语法,继传统语法学、历史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见结构主义)之后,开创了语言学的新时期。他把生成能力看成是语言最重要的特点,并运用符号化和演绎逻辑的方法,制定一些句法规则,确定转换步骤,从而生成某一语言的所有语句。转换生成语法旨在具有:①生成性,②简单性,③明断性,④形式化,⑤递归性。他还提出了三套句法结构规则,即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和语素音位规则。他认为,句子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深层结构说明语义,表层结构则说明语音。起初他说转换规则无所不能,后来认为转换规则只能用来连结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起初他还认为语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后来承认语义对语法的作用,认为表层结构也与意义有关。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对哲学、计算机语言、心理学、教育、逻辑、通讯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对人类语言的相似性和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关注,使乔姆斯基在哲学认识论上,更倾向于R.笛卡尔G.W.莱布尼茨的唯理论。他认为人具有天赋语言能力、天赋原理、天赋结构和天赋机制。这些东西决定了人类语言的通性,使儿童能够分析他所听到的话,懂得和生成他从未听到过的句子。这些天赋是心灵一部分,它受到适当的、连续的经验激发,天赋语言能力就能创造出一套语法,而这套语法就会生成具有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的句子。与古典唯理论不同的是,他并不认为天赋原理是意识到的、清晰的。对于古典唯理论主张的关于宗教、道德和政治的天赋观点,例如神的观念等,他都未作论断。乔姆斯基反复主张,说英语的普通人“固有”和“懂得”英语的转换规则,即便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而且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些规则。因而他强调,语言学习的天赋原理并不出现在有意识的思想中。他把有意识思维的认识词汇如“解决”、“导出”、“假设”、“懂得”等,扩展到无意识的思维中,认为说话不能被看作是或者被描述为中性的声音,而必须被认为是充满人类心灵习得的和先天的抽象。在他看来,忽视关于周围世界的无意识的假说对视觉所作的实质性贡献,就不能正确地描述视觉领域。

其它哲学观点

他还解释了经验论盛行的原因,认为经验论在17、18世纪科学与宗教的斗争中支持和保卫了科学,所以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信奉经验论。但他又指出,除了这一特殊的历史原因之外,把经验论看成是科学与自由政治进步的自然基础的理由并不存在,而且对人类语言能力和功能的研究,说明唯理论显然优于经验论。

他还指出,句法研究的旨趣在于试图弄清人类心理学特有的形式原理,句法必须与语义学、逻辑和经验科学理论区别开来;语言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和关于人类心灵研究的一部分,句法旨在研究人类心理学特有的、心灵的某些最形式化、最普遍的特证。乔姆斯基坚决反对行为主义(见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对人类语言能力和句法理论作行为主义的理解和说明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