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P.I.柴科夫斯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05–07~1893–11–06),俄国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生于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卒于圣彼得堡。父亲是矿业工程师,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1859年就读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毕业后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一批学生。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1865年毕业,毕业作品康塔塔《欢乐颂》(J.C.F.von席勒诗),获得银牌奖。同年他应G.R.鲁宾斯坦之邀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柴科夫斯基为自己不能以全部精力投入创作而苦恼。但为了经济来源,他又不得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1877年7月柴科夫斯基和A.N.米柳科娃结婚。这是一个不幸的婚姻,柴科夫斯基为此极为痛苦,不久即离异。创作与教学工作的矛盾和婚姻带来的不幸,使柴科夫斯基精神负担沉重。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这给柴科夫斯基以极大的精神安慰。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一生中多次去西欧旅行,并于1891年赴美国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3年5月接受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歌剧《黑桃皇后》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1964)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涉及范围广泛。歌剧是其创作的重要领域,一生共作有歌剧11部。其中最卓越的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S.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1878)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1890)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9)和《胡桃夹子》(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   

柴科夫斯基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第一、第二、第三交响曲写于19世纪60~70年代,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转向深刻的心理刻画,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和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的序奏主题是“厄运”的象征,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全曲的最后都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1885)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写成,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

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比较突出的作品是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一乐章热情洋溢,第二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他还写了一些著名的单章性的作品,如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1812序曲》(1880)、《意大利随想曲》(1880)等。《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接受M.A.巴拉基列夫的建议而作,取材于莎士比亚原著,概括地表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1812序曲》是应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大教堂重建落成而作。救主大教堂于1812年毁于拿破仑入侵,故题名为《1812序曲》。这是一部以音乐描绘战争的通俗性乐队作品。其中的主题多采用了人们较熟悉的曲调,如圣咏《上帝,拯救你的众民》、民歌《在大门旁》以及《马赛曲》、沙俄国歌《上帝保佑沙皇》的片段等,分别表现战争双方的形象。《意大利随想曲》反映了柴科夫斯基多次旅居意大利所得到的生活感受,特别是意大利民歌所唤起的鲜明印象。为数不多的室内乐作品以他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71)和《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2)最为著名。这两部作品都显示了柴科夫斯基在室内乐方面所具有的鲜明民族风格的独创性。特别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以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为主题,更是脍炙人口。他的浪漫曲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最突出的是那些戏剧性抒情浪漫曲,在这类浪漫曲中,也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深刻体现了对光明幸福与黑暗现实间的激烈矛盾。如《遗忘得真快》(1870)、《在热闹的舞会上》(1878)、《我们曾坐在一起》(1893)、《夜》(1893)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M.I.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