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汉语拼音:Qiang),从殷商时期到现代活动在中国西部的民族名。“羌”在古代往往是对中国西部氐羌族群的通称。万里长城,羌人分布在临洮长城以外,与秦相安。秦以西边境平静,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备胡”。据东汉应劭《风俗通》解释说:“羌,……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现代学者认为,这反映了羌人最初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因而得名。《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所载的“羌氐”,常常连用或分用、混用。研究者一般认为,羌、氐同源而异派,也有人认为是两个族。

  羌的来源,有史可考的,最早见于殷商时的早骨卜辞。据甲骨文记载,殷商时的羌又叫“羌方”,有两大部落,一个是“北羌”,一个是“马羌”。他们活动的地域甚大,大体在今甘肃省的大部和陕西省的西部。羌人和商朝的关系时好时坏,坏时常发生战争

  据《后汉书·西羌传》:“出自三苗”,曾被舜帝放逐。这系神话,可供参考,但不足为据。

  公元前16世纪的商汤时,据《诗经》记载:“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说明羌人已臣服于商朝。商朝派羌人为他们放牧牲畜、打猎、种地,服多种劳役。到商朝晚期的武乙时,羌商关系破裂,武乙准备用“五族”的力量去征伐羌人,可见羌人势力甚为强大。 到商朝文丁时, 双方的关系又归和好。羌人向商朝进贡。

五胡十六国
  五胡:指匈奴鲜卑(匈奴分支)、。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
  十六国:指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胡夏北燕北凉等国,当时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十六国”得名于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实际上,北方非仅十六国。

目录

概述

  羌人为姜姓,与姬姓的周人有密切的关系。大约在夏朝末期,他们与在今陕西、甘肃一带活动着的周人部落世代通婚,周人首领古公□父的妻子叫姜女,是羌人第一位嫁给周人的女子,后人称为“太姜”。后来周太王和周武王娶的都是姜姓女子。羌人与周人结成了部落联盟。商末时,商朝奴隶主统治阶级腐朽已极。周武王联合了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落发动了反抗商朝统治的起义战争,约在公元前11世纪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王大封诸侯,在异姓诸侯中,以姜姓贵族最多,齐(今山东北部)、许(今河南许昌东)、申(今陕西、山西之间)、吕(今河南南阳西)、纪(今 山东寿光)、向(今安徽怀远)、州(今山东安丘)、鄣(今山东东平)、厉(今湖北随县)等都是姜姓的羌人封国。齐、许、申、吕等国是羌人中最早进入中原地区的,接受华夏文化最早,也最早同化于华夏族。

  战国时,羌人活动在河、湟地区,即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带(主要在今青海境内),过着以游猎为主的相当原始的生活。秦厉共公时(前476~前443),羌人爰剑被秦朝抓去作了奴隶,学得了农牧生产知识,后来逃到河湟,教会羌人放养牲畜、种田农作,受到拥戴,羌人推举他当了首领。羌人称奴隶为“无弋”,所以他被 称为无弋爰剑,是有历史记载的羌人的第一位领袖。从爰剑起,实行了世袭制,他的子孙都是首领。秦献公时(前384~前362),秦朝势力迅速扩张,武力进到渭水源头。羌人畏惧,爰剑的孙子□便带领他的部落向西迁去数千里,与诸羌隔绝不相往来。这是史载羌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其后,子孙繁衍,各自为部落,有牦牛种越 □羌(今四川西昌东南)、白马种广汉羌(今四川西部)、参狼种武都羌(今甘肃武威)等部。爰剑的曾孙忍和舞仍留湟中,人口逐渐兴旺。

  秦始皇统一中国及其以后一段时期,没有向西用兵,羌人得到更大繁息。两汉时,羌人有了更大发展,爰剑 子孙发展后分为 150部。此外还有属于别部的先零、当煎、牢姐等多部,大多分布在今青海与甘肃西部。另有发羌、唐旄等部,分布在今西藏地区。它们与后来的吐蕃、藏族在族源上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羌,分布在今新疆天山之南。□羌以西还有葱茈羌、白马羌、黄牛羌,他们分布的地区很广。冉、□部落的一些氐羌人,分布在岷江上游即今四川西北部一带。羌人大多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汉初,匈奴强大,羌人臣属于匈奴。汉景帝时(前156~前141),爰剑玄孙研所属的留何部归附汉朝,被内迁安置在狄道、安故、临 洮、氐道、羌道等县(均在今甘肃西南部)。汉武帝时,汉朝势力进到河、湟地区,将羌人赶往西边;筑令居塞(今甘肃兰州附近),隔断羌人与匈奴的联系。元鼎五年(前112)几十万羌人联合匈奴反叛,围攻□罕(今甘肃临夏),汉朝派将军李息击平,随即设护羌校尉,治临羌(今西宁市以西),兼管民政和军务,总管有关羌人事务。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先零羌联台诸羌准备反叛,汉朝将军义渠安国召来羌人首领40多人尽行杀戮,同时杀害羌人1000多。羌人怨怒,围攻金城(今兰州)等地,汉朝派赵充国领兵6万击平。赵充国随即在湟 水一带屯田,监管羌人。元帝时,爰剑第18世孙烧当部势力强大,联合诸羌进攻陇西,被汉朝击平。王莽时,占湟水以西羌人地方设置西海郡。王莽失败后,羌人又将此地收复回去。

  东汉初,汉朝恢复设置护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宜。建武十—年(公元35),先零羌反叛,汉朝派马援击平,随即将该部内迁,安置在天水、陇西、扶风三郡(均在今甘肃南)。此后,或因反叛被平息后的迁徙,或因归附的迁徙,东汉王朝将羌人的许多部迁入内地,安置在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一带)、汉阳(今甘肃天水一带)、安定(今甘肃镇原一带)和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土 郡(今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一带)、西河(今内蒙古离石)等地。他们被称为“东羌”。留居河、湟 —带的,称作“西羌”。内迁的羌人与汉人杂居,一方面受到汉族比较先进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汉族统治阶级更加直接的民族压迫。 东汉王朝统治阶级对羌人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他们把羌人看作“禽兽”,掠夺羌人的游牧地,强占羌人为奴隶,蹂躏羌人妇女,勒索、抢掠羌人的财产等等,激起羌人多次起义,致使羌人起义成为东汉时期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其中大规模的起义有三次,第一次从安帝永初元年(107)起,历时十几年,东汉王朝集兵力 20多万,耗军费240余亿;第二次从永和元年(136)起,历时 9年,朝廷集兵力10万,耗军费80亿;第三次从延熹二年(159) 起,历时11年,朝廷耗军费44亿。这三次起义虽然都被统治阶级镇压下去,但其影响深远,直到两晋时,统治阶级还在总结东汉羌人起义留下的教训。

  魏晋时,羌人和匈奴、鲜卑、羯、氐等族入居内地,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晋朝的江统曾以著名的《徙戎论》上书皇帝,提出把内地诸羌迁回他们原来在河湟一带的住地,但未被采纳。十六国时,烧当羌部的姚苌于384年在渭北牧地起兵,称万年秦王,改 元白雀,是为后秦。后秦第二代皇帝姚兴,是一个颇有作为的人,他先后击灭前秦、后凉两国,拥有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成为西方的一大强国,他提倡俭约,车马无金玉装饰;提倡儒学;选贤任能,重用人才;在长安设律学,培养司法人员,还亲自参加审案,一时号称狱“无冤滞”;并下令释放在灾荒中自卖为奴的人为良民百姓。后秦传到第三代后,于417年被东晋灭亡。从西晋末至十六国,羌人与匈奴、鲜卑、羯、氐等族人民曾经掀起多次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起义,失败后,散居各地,于是更多的羌人在内地与汉族人民杂居。他们逐渐 以经营农耕为主,很多人成为编户之民,加速了羌人的封建化。经过南北朝时期,这些入居内地的羌人主要被汉族所同化。到4世纪初(西晋末),在青海地区出现了吐谷浑国,是一个以鲜卑人统治的、辖有部分羌人居民的国家。670年被吐蕃所灭。他们—部分同化于吐蕃族、汉族之中,—部分可能演化为后来的土族。此外,南北朝时还有几支羌人,一支叫宕昌羌,居住在今甘肃洮河及白龙江流域,可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曾臣属北魏,564 年被北周所灭。一支叫邓至羌,又叫白水羌,居住在今甘肃文县至四川松潘一带,其发展水平与宕昌羌相似,臣属于北魏,554年被西魏所灭。这两部羌人后来大多同化于汉族。一支叫白兰羌,居住在今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曾向北周朝贡,7世纪初为吐蕃所并。

  隋唐时,党项羌兴起。他们于南北朝时居住在今青海东部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一带,经营畜牧业。唐初,由于受到吐蕃的压迫, 迁徙到今甘肃、宁夏、 陕北一带。各部无君长,无法令,不相统一,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后来归附唐朝。唐朝在其地设置了羁縻州,以其首领任都督、刺史等职,皆世袭。后来又有一部分人因为同样原因内迁至夏州(今陕西横山)等地。他们以牲畜和畜产品与汉族贸易,交换粮食、丝、布等。宋、辽时,辽国 为联合党项羌反宋,封党项羌首领赵继迁为夏国王。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继迁孙元昊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就是西夏。最盛时拥有22个州,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他们照汉族一般种地农耕,仿汉族官制,读汉族书,用汉族法令,加速了自身的封建化,建立起封建社会。并自制文字,即西夏文。1227年被蒙古成吉思□所灭。他们逐惭同化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此后,中国北方基本上不再见羌人活动,只有岷江上游,即今四川西北部还比较集中地存在一部分羌人。岷江上游部羌人,系战国及其以后时期从河湟一带迁去的羌人与当地原有居民融合而成的。

历史

汉代

  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羌人经过先秦一段很长时间的迁徙分化,进入中原的基本上与华夏族融合,但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被称为羌人的主要集中在河湟、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西域地区、陇南至川西北一带。

西汉

  汉代称以河湟为中心的诸羌为西羌。青海河湟地区系羌族发源地之一。部落繁杂,人口众多。史称“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及在蜀、汉徼北,前史不载口数。唯参狼在武都,胜兵数千人。其五十二种衰少,不能自立,分散为附落,或绝灭无后,或引而远去。其八十九种、唯钟最强,胜兵十余万。其余大者万余人,小者数千人,更相钞盗,盛衰无常,无虑顺帝时胜兵合可二十万人。”除爰剑支系以外,尚有20余种。至西汉末东汉初,有的向甘肃、陕西西南迁徒。其中居住在陇西(治今甘肃省临洮县)、金城(治今甘肃省永清县西北惶水南岸)二郡及其塞外的,有先零、烧当、勒姐、当煎、当阗、封养、累姐、彡姐、卑湳、狐奴、乌吾、钟存、巩唐、且冻、傅难等部落。在上郡(治今陕西省榆林县东南)的,有全无、沈氐、牢姐诸部落。在西河郡(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县境,东汉移治今山西省离石县)的有虔人、卑湳部落。徙置安定郡(西仅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汉移治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的,有烧何部落等。

  汉代河湟羌等仍以牧为主,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

  西羌所居区域,属于西汉统辖范围,其与西汉王朝的关系和战无常。西汉初,匈奴强大,冒顿单于曾“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当时汉王朝初建,无力对匈奴实行反击。匈奴为切断汉朝通向西域的道路,并从东西夹击关中,力图南下连结羌人酋豪。而汉王朝则将隔绝匈奴与羌之联系,作为一项重要的防御措施。汉景帝(前156—前141)时,居住在惶水流域的羌人研种留何等不堪匈奴贵族的奴役,“率种人求守陇西塞,于是徙留何等于狄道、安故,至临洮、氐道、羌道县”。即在今甘肃省南部的岷县、临洮一带与汉人杂居。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汉大将霍去病出兵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向北深入2000里,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为了保证西域通道及“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先后在河西设立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与此同时,筑令居塞(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并向湟水流域进军,于今西宁市建立特别军事机构西平亭,西平以西设临羌县(今青海省湟源县东南)、破羌县(今乐都县东南)。将这些地区正式纳入汉朝统治范围之内,有利于河西、河湟的开发。

  不过,汉、匈对青海及河西走廊的争夺仍在继续。匈奴贵族和羌人酋豪不时通谋,联合反对汉朝。前112年(汉元鼎立年),青海地区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羌等解仇结盟,合兵10余万,进攻今居、安故(今甘肃省临洮县南),并围枹罕(今临夏市)。而匈奴与之配合则派大军“入五原,杀太守”,声势大张。汉武帝刘彻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军10万讨伐,羌人大部分降汉。部分羌人在战乱中“去湟中,依西海、盐池左右”,“河西地空”,汉朝开始大规模移汉民前往屯田,以隔绝羌胡。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从陇西郡中分出金城郡,汉宣帝刘询时,又增设允街、河关县。并设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统辖归附羌人。在边郡县设有障塞尉,主防羌胡犯塞,有的兼管降羌的塞上屯田,另外设有督邮、诏假司马、将侯行事等官职。上述措施并未能阻止匈奴贵族与羌人酋豪私相往来,再加上有些汉官对西羌任意欺压,汉羌矛盾很尖锐。

  赵充国为了稳定西羌的局势,提出罢兵屯田的主张,经汉朝大臣反复争论,卒得实行,吏载“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然仅一年市罢。汉朝对归降之羌族豪酋采取羁縻政策,封若零、弟泽为“帅众王”,离留、且种、阳雕为“侯”,儿库、良儿、靡忘为“君”,并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受属国都尉监督。

  汉元帝刘奭时(前48—前33年在位),又向彡姐羌用兵。前42年(永光二年)秋,陇西乡姐羌等7种羌3万众举兵反。汉右将军冯奉世率12000名以屯田为名前往弹压,为羌人所败。汉再发三辅、河东、弘农越骑等及别种羌呼速絫、嗕种共6万之众击彡姐羌等败之。西羌屡挫,汉王朝乘机派军驻守。史称“自彡姐羌降之后数十年,西夷宾服,边塞无事”。

  西汉末,王莽为了粉饰太平,于公元41年(汉平帝元始四年),派中郎将平宪等待重金诱当时游牧在西海(青海湖)一带的卑禾羌首领良愿将本部12000人西迁,“居险阻处为藩蔽”,而“献”出鲜水海(即青海湖)及允谷盐池“平地美草”之地。王莽遂置西海郡,辖修远、监羌、兴武、罕虏、顺砾五县,郡治为龙耆城(一作龙夷城,今青海省海晏县),“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万数”。当时西海郡成为王莽政权流放犯人的场所。两年后,西羌庞治怡、傅幡反攻西海郡,欲夺回故土,被王莽遣护羌校尉窦况所镇压。

东汉

  东汉对羌人,一方面实行镇压政策,另一方面强迫迁徙,以分散其力量。如公元35年(东汉建武十一年),陇西太守马援将游牧于大榆谷(今青海省贵德县东黄河南岸一带)的先零羌徙至天水、陇西、扶风三郡。58年(东汉永平元年),强迫迁移烧当羌“七千口置三辅”。101年(永元十三年),护羌校尉周鲔及金城太守侯霸又将塞外降羌6000余口强迁至汉阳、安定、陇西诸郡。因此,羌人至东汉安、顺二帝时,已出现了西羌与东羌的区分。西羌是泛指居于陇西、金城塞外的羌人,亦称塞外羌。胡三省在解释东西羌时说:“羌居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者,谓之西羌。”实则西羌仍是原来的西羌,而东羌系指被内徙的羌人。据马长寿考证,东羌应分为二:一部分是西汉时随匈奴而来的“羌胡”之羌;又一部分是东汉时从金城、陇西迁入的西羌,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称,相当今陕西省关中地区)之羌绝大多数来自西羌。

  汉朝对边郡羌民设官置尉进行管辖,而汉兵的戍边屯田又往往侵夺羌民的耕田和牧场,稍有不服,则出兵镇压和掠夺。内迁的羌人,“与华人杂处,族类藩息”,受到东汉官吏及地方豪强的奴役,苦不堪言,因而奋起反抗。东汉初,司徒掾班彪论述凉州郡县侵凌降羌,导致降羌反抗事件时就提及:“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其中大部分羌族“或倥偬于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塞候时清,则愤怒而思祸;桴革暂动,则属鞬以鸟惊”。是汉族豪强以羌民为部曲或兵丁,驱使其耕牧及打仗;同时,边塞将吏的残酪剥削和压迫,使羌民不断爆发起义。

  东汉时,东西羌及白马羌的起义前后达50多次,其中大规模的有5次:

  第一次 77年(建初二年)至101年(永元十三年),河湟地区以烧当羌为首,联合封养、烧何、当煎、当阗、卑湳等,并与湟中月氏胡、张掖卢水胡联合掀起了长达70余年的羌民大起义。

  第二次 107年(安帝永初元年)至118年(建光元年),延续12年,东汉王朝集兵50余万,耗资240亿。永初元年,东汉王朝遣骑都尉王弘强征金城、陇西、汉阳3郡数千骑兵出征西域。途远羌人愁怨,至酒泉,多逃散,各郡发兵截之,毁其庐舍。各地羌民和戍兵集中在张掖郡日勒县(今甘肃省永昌县西),揭竿而起,攻亭堠,杀官吏,展开以北地、安定、陇西为中心的起义。先零羌的酋豪滇零,趁机于北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西南)建立政权。众羌推滇零为“天子”,封官授印,以下奚城(今宁夏灵武县东南)为都城。招集武都郡的参狼羌和上郡、西河的羌胡共同作战,并联合以杜琦为首的汉族农民起义,攻取上邦城。势盛时,北据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郡;东至河东、上党、河内;西有陇西、汉阳二郡及金城郡东部;南抵汉中郡西南。此次起义长达12年,建立了羌人第一个政权,给东汉王朝以很大打击。

  第三次 公元140年(东汉顺帝永和五年)至145年(永嘉元年),金城、陇西的且冻、傅难诸郡羌与安定、北地两郡的罕羌、烧何羌联合反对汉朝官僚贪污暴行的斗争。历时6年,东汉王朝集兵10万,耗资80亿。

  第四次 159年(延熹二年)至169年(建宁二年),陇西烧当等8种羌、安定先零羌、上郡沈氐、牢姐等羌先后在并、凉及三辅展开反暴政斗争。历时11年,耗资44亿。

  第五次 184年(中平元年)至189年(六年)以金城“义从羌”、陇西先零羌为主爆发的起义。

  汉代羌族分布很广,除东西羌外,在今新疆、西藏、内蒙三个自治区和四川省等地,亦居住着不少羌人部落。

西域诸羌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一带,居住着婼羌等部落,属西域都护府管辖。《魏略·西戎传》提及:“敦煌、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酋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葱茈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里广狭。”(按:婼、婼羌或若羌,既是地名又为部落名)婼羌为羌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书·西域传》载:“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其领地当处于小宛、且末之东,渠勒之西,戎卢、于阗、难兜之南,包括昆仑山北麓至葱岭以西狭长地带,东西延袤2000里以上。《西域传》所云户口数可能仅就首府而言,而非全部婼羌。其以游牧为主,“随畜逐水草,不用佃作”,粮食恃鄯善、且末等地供给。有铁矿,能自作兵器弓、矛、服刀、剑、甲等。

  在汉通西域以前,婼羌受匈奴贵族奴役,成为他的右臂,常被利用作为向西域进攻或与甘青羌人酋豪联络的桥头堡。婼羌也是汉朝通向天山南麓的必经之道。汉武帝刘彻时,“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婼羌首领因脱离匈奴而归汉,被封为“去胡来王”。由婼羌人组成的婼兵曾随冯奉世等镇压过甘青地区罕羌。至汉平帝刘衍时,婼羌王唐兜因屡受毗邻赤水羌欺凌,向西域都护但钦告急,未及援,唐兜怨之,携妻子及属下千余人亡降匈奴。匈奴执以付汉使。王莽好大喜功,当西域诸国王之面,斩唐兜首,使汉与西域婼羌等关系恶化。

  除婼羌外,在葱岭以东、于阗南山以西,还有西夜、蒲利、依赖、无雷等国,“其种类羌氐行国,随畜逐水草往来”,很可能为诺羌别种。东汉时,西域仍有不少羌人,现今尚有遗存于拜城县的。东汉桓帝刘志于永寿四年(公元150年)所立的《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颂》石刻上就记有:“龟兹左将军,以七月二十六日发家,从秦人孟伯山、狄虎贲、赵当卑、夏羌、石当卑、程阿羌等六人共作列亭”。其中夏羌、程阿羌应是羌人。

  罗布泊周围,西汉时的楼兰国内,亦有羌人部落。据《水经注·河水篇》载:“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水积鄯善之东北,龙城之西南,故姜濑之虚,胡之大国,蒲昌海溢,荡覆其国。城基尚存而至大,晨发西门,暮达东门”。据前所述,姜、羌往往通用,“姜濑之虚”,即姜人或羌人在水边残留之遗址。《凉州异物志》称:“姜赖之虚,今称龙城”,由于姜赖王恒溪无道,触怒上帝,遂溢蒲昌海水荡覆其国。虽属神话,说明罗布泊周围当时仍留有羌人足迹是毋庸置疑的。清末,英国人斯但因在罗布泊一带发现一姜女书简,有云:“姜女白,取别之后,便尔西迈,相见无缘,书问疏简;每念兹对,不舍心怀,情用劳结。仓卒□(复)致消息,不能别有书裁,因数字值给(信)复表。马羌”。大约写于三国至前凉时,末署马羌,似与白马羌有联系。此书简不论是出于羌女之手或为汉人代笔,均说明这一带确有羌人居住,并反映了天山南路诸羌与汉人的经济文化交流是相当密切的。

  此外,在汉代龟兹国都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不远的沙雅县干什格提遗址内出土一枚“汉归义羌长”印,铜质,篆文,卧羊纽。为汉王朝赐给一羌人酋长的印信无疑,可以看出在塔里木盆地北沿亦有羌人部落活动的足迹。

  西藏诸羌 爰剑孙印因秦献公师隰灭狄戎,畏其胁迫,“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其中一支即是发羌、唐牦。赐支河曲系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曲流处,其西数千里应属于西藏与新疆两自治区交界之处。发羌人是否与后来藏人有渊源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新唐书·吐蕃传》曾提及:“吐蕃本西羌属,盖有百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牦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唐牦似是牦牛羌的一支。也许西迁的羌和西藏地区原有的居民已相融合,构成为藏族的先民之一。故在信仰等方面,尚有羌人之风,族源传说亦有雷同之处,并有羌塘(一说意为“羌人居住的高原”)之地名等等。有人认为“发羌为吐蕃的祖源之说,绝不可信”。

  古居延海羌人 汉代在今甘肃省西北及与其相毗邻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额济纳旗北境古居延海一带亦分布有不少羌人。

  《汉书·地理志》载:“张掖郡觻得……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边郡二,行二千一百里。”羌谷水即弱水,上游为今甘肃省的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自治区称额济纳河,水出酒泉县祁连山下,即“羌中”,可见酒泉县祁连山一带居住着不少羌人。另外今玉门市南亦有羌人居住。

  在古居延海(清以后分为东海、西海)一带,曾发现西汉宣帝神爵年间(公元前61—前58)为优抚被羌人杀死的边塞官兵所书的木简,简文明云:“各持下吏,为羌人所杀者,赐葬钱三万,其印绂吏五万……”居延海一带水草丰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与西域必经之道,故既是匈奴联络蜡羌与河湟羌共同袭击汉朝的重要据点,又是汉朝出击匈奴的前沿阵地。此地区的羌人也许在宣帝元康年间(前65—前61),曾配合先零羌起兵,与汉朝军队发生冲突,造成汉军的伤亡。可见,居延海一带羌人虽受匈奴控制,但仍保持有自己一定的战斗力。

西南诸羌

  汉代,在西南地区尚活跃着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青衣羌及其繁衍的分支。

  牦牛羌,以畜养良种牦而著称,初大都分布在沈黎郡,并有牦牛县(今四川省汉源县东北)。后沈黎郡并入蜀郡,置蜀郡西部都尉,并设有都尉二人,一居牦牛县主徼外羌,一居青衣县主汉人。后羌人继续南下至雅砻江下游。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在安宁河流域及雅砻江下游置越嶲郡,故又称牦牛羌为越嶲羌。公元117年(东汉安帝元初四年)十二月,越嶲羌封离等以“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史称“永昌、益州、蜀郡皆叛应封离,众至十余万,破坏二十余县,杀长吏”。反抗斗争坚持近2年,打击了东汉在西南的驻防力量,迫使东汉将“侵犯蛮夷”的奸吏90人,“皆减死论”;同时有力地支持了西北羌人的大起义。在牦牛羌地区尚有筰人,《后汉书·大宛传·正义》认为“筰,白狗羌也”,似与居住在岷江上游汶山郡的白狗羌有关。

  在牦牛羌以西,今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有白狼、槃木、唐菆等部落共百余个。《后汉书·西南夷传》称:“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称为臣仆”。或认为白狼、槃木、唐菆等亦为羌人部落。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白狼王唐菆向汉王朝入贡,献白狼歌三章:《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远夷怀德歌》。歌词不一定为白狼王所作,但仍反映了羌民对汉朝和汉文化向慕和友好之情,并显示羌人的汉文化程度已有一定水平。

  白马羌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茂县、汶川县一带,由于在广汉属国西徼之外(一说在蜀郡的汶江道或汶山郡之内),故又被称为“广汉羌”或“广汉徼外白马羌”、“白马种广汉羌”。甘肃省武都地区亦有白马羌活动的记载,或认为白马羌实为参狼种武都羌。

  参狼羌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南部武都地区,尤其是白龙江一带。白龙江古称羌水,以其上源有参狼谷而得名,陇西地区亦有其种。史称“参狼羌在武都胜兵数千人”,人口必有数万。因在武都,又称“武都羌”或“参狼种武都羌”。由于与自马羌分布交错,关系密切,故有称之为“广汉塞外参狼种羌”或“武都塞上白马羌”的。

  青衣羌人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西部雅安地区,因青衣水而得名。《水经注·青衣水》载:“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注云:“县故青衣羌国也。”青衣江亦名羌江,此江上游居住着不少青衣羌人。早在西汉吕后(雉)时就“城焚道,开青衣”,设立地方行政建制,青衣县治所在今四川省名山县北。《水经注·青衣水》注称:“公孙述之有蜀也,青衣不服,世祖嘉之,建武十九年(公元43)以为郡。安帝延光元年(122),置蜀郡属国都尉,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

  西南地区的羌人部落甚多,分布很广,并往往与其它民族交错杂居。由于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及其它种种原因,“内附”日益增强。如“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广汉塞外白马羌楼登等率种人五千余户内属,光武封楼登为归义君长”)。公元94年(和帝永元六年),蜀郡徽外大牂夷种羌豪造头等率种人50余万口内属。100年(十二年),牦牛徼外白狼、楼薄蛮夷王唐缯等率种人17万口内属等,东汉时其首领皆被封以邑君长、归义君长等。羌人与内地的交往亦日趋频繁。

魏晋南北朝

三国、西晋时期

  魏晋时羌族主要分布在秦州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郡,雍州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等郡,凉州金城、西平等郡,益州汶山郡,此外,今黄河以南的黄南藏族自治州,今甘肃省洮河流域和白龙江上游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等,亦都是羌族分布较集中的地区。

  三国时魏、蜀、吴为各自扩充地盘和势力,加强对西北诸族的控制,处于三国交界勇悍善战的羌人往往成为三国统治者争夺和利用的对象。早在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曹操于灭“平汉王”宋建,诸羌归附后,即置四平郡,以加强对甘青羌人的控制。蜀汉时于羌人聚居的坟山郡亦增设平康县、白马县、都安县、升迁县,并改置广汉属国为阴平郡。还在汶山郡沿边建汶山、龙鹤、冉駹、白马、匡用五国,修屯牙门,增强对羌人地区的防守。同时,曹魏及蜀汉纷纷强制将羌人内迁,并大量征调为兵和服各种徭役。曹操军队中就有不少羌人,诸葛亮指挥的精锐部队则包括“賨叟、青羌”。羌人不堪曹魏统治者的压迫剥削,奋起反抗。如公元247年(魏正始八年),陇西、金城、南安、西平诸羌酋饿河、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率众反魏,与蜀将姜维联合攻魏城邑,凉州名胡治无戴亦起兵响应,围武都郡城。魏发兵大肆屠杀饿河、烧戈等,降服万余落。次年,蛾遮塞等于白土城为魏将郭淮击破。蜀汉地区羌人亦曾进行过各种反抗。如公元231年(建兴九年),汶山羌暴动,蜀汉遣安南将军马忠、将军张嶷讨伐之,遭到他里羌人等扼险抵抗,后改用招降而破他里,使其余各部羌人出降或奔窜山谷。

  247年(延熙十年),汶山羌人又起兵,被姜维平定。

  西晋时,羌人几乎遍布关中,据江统《徙戎论》的估计“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此数十百万戎狄包括匈奴、卢水胡、氐、羌等,主要分布于冯翊、北地、新平、安定诸郡。当时内迁的羌人,逐渐转向农耕定居。有的尚保留着部落组织,其酋豪受魏晋封号。有的羌人则与汉人同为郡县统辖的编户齐民,按口纳钱粮。西晋统治者往往将羌人沦为奴隶,任意转贩、凌辱及打杀。并置西戎校尉,管理氐、羌、杂胡事务;护羌校尉,驻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管理陇西、河西地区羌、杂胡、鲜卑等事务;西夷校尉、管理四川羌、氐等族。西晋统治者对内迁诸族的残暴统治,引起了羌人等的激烈反抗。269年(晋泰始五年),安定、北地的羌族就参与鲜卑秃发树机能的起事。294年(晋元康四年),匈奴郝散在上党起事。两年后,其弟郝度元与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联合起兵,杀北地太守张损,败冯翊太守欧阳建,引发了秦、雍氐、羌的联合起义,共推氐人齐万年为帅,挫败晋兵。

  晋室南迁后,北方形成了各族豪帅拥众割据的局面,羌人成为各军事集团争相夺取的武装力量,羌族豪帅亦企图聚众参加混战。无论是公元4世纪初,在汉、賨、氐、羌等族流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成汉政权,还是以匈奴刘氏为首建立的汉国、前赵政权,羌人均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羯人石氏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为了补充中原地区的兵源,则采取大量迁徙氐、羌人政策。石勒攻占平阴后,“巴帅及诸羌羯降者十余万落,徒之司州诸县”,石季龙进攻河西,徙关陇氐、羌15万落于司、冀州。汉人建立的前凉亦“借氐、羌之锐”来对付东面的石勒等。但当时羌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集团势力,只是分别依附于其它势力集团,直至后秦的建立才改变了这种状况。

姚氏建立的后秦政权

  姚氏是南安(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赤亭羌人,系西羌烧当后裔,世为豪酋。烧当是西羌研之十三世孙,后以烧当为落部名。从烧当至西汉末年的4世孙滇良,皆世居赐支河曲北岸的大允谷(今青海省共和县东南)。东汉初年,击破先零、卑湳二羌,占据大、小榆谷(今青海省黄河南岸贵德县东),兼营牧耕,种植谷、麦、麻等,得以强盛。并不断向东边的金城郡各县以及陇西、汉阳、安定、北地诸郡迁徙。东汉中元年间(公元56—57),烧当的7世孙填虞,“寇扰西州”,为汉杨虚侯马武所败,部分徒出塞或内迁。虞9世孙迁那率种人内附,受汉王朝嘉奖,被封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安置于南安赤亭。那玄孙姚柯迴曾因助魏制姜维于沓水(今甘肃省舟曲县以西、岷县西南一带)有功,被任为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迴子戈仲于“永嘉之乱”时,率本部落东徙榆眉(今陕西省千阳县东),“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所统领不仅有羌人,还有汉人和其它族人。弋仲改姓姚。

  姚弋仲率部进入关中后,势力虽有发展,但与其它割据势力相比,仍较弱小,因而不得不处于附庸地位,先后归附于前赵刘曜和后赵石勒。公元351年(东晋永和七年),石氏灭,弋仲遣使至东晋,被授予持节、东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公元352年(永和八年),姚弋仲卒,其五子襄统领其众。受晋封为持节、平北将军、并州刺史、即丘县公。率6万户南下攻阳平、元城、发干,屯于碻磝津(今山东省荏平县西南古益河上)。旋又西行至荥阳,欲返关中。但为前秦军所阻,向东晋请降,被安屯于谯城(今安徽省毫县)。

  襄虽是羌人,但汉化很深,史称其“少有高名,雄武冠世,好学博通,雅善谈论,英济之称著于南夏”。早在碻磝津时就组成了一个汉羌联合粗具规模的军政集团。后又采取安抚流民,华夷并蓄的政策,颇得人心,而为东晋以高门世家自诩的扬州刺史殷浩等所不容。襄被迁于梁国蠡台(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古难阳城内),表授梁国内史。继又被东晋所派谢万击败,双方冲突激化。后襄乘殷浩北伐,截击之于山桑(今安徽省蒙城县北),并进兵淮南,屯于盱眙,“招掠流人,众至七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公元355年(十一年),姚襄与东晋矛盾表面化,采纳将佐部众之劝北还,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占据许昌,围洛阳一带,欲依河东图关右。晋征西大将军桓温自江陵来攻,战于伊水北。襄败,率麾下数千骑奔北山,进屯杏城后,使兄姚益及将军王钦卢“招集北地戎夏,归附者五万余户”。旋与前秦争夺关中,公元357年(开平元年),兵败于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被符坚所杀,弟姚苌降坚。

  姚苌为弋仲第二十四子,多权略。降前秦后,极为苻坚所倚重。公元384年(太元九年),坚淝水败后,鲜卑慕容垂、慕容泓乘机起兵,坚遣子睿及苌讨泓,兵败,苌逃奔渭北。西州豪族尹详、赵曜、王钦卢等率胡、汉5万余家,推苌为盟主。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境内,年号白雀,封官设治,正式建立政权(一说公元386年称帝,才算正式建立后秦)。时值苻坚与慕容氏相争急,苌乃进屯北地,厉兵积粟,以待时变。北地、新平、安定羌胡降者10余万户。公元385年(白雀二年),苻坚为慕容冲所逼,遁走五将山。坚司隶校尉权翼、尚书赵迁、大鸿胪皇甫覆等文武数百人奔附于苌。苌遣将围五将山,俘坚缢杀之。明年,姚苌大败慕容冲将于新平南,又破称帝于长安的卢水胡郝奴,乃即帝位于长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改长安为常安,置百官,史称后秦。以弟姚绪为司隶校尉,镇长安;自率大营西上安定,击破平凉胡全熙、鲜卑没奕于(干),略地秦州,降服秦州刺史王统等,迫击前秦主苻登,袭杀魏褐飞,收降雷恶地,继攻阴密,败苻登于安定东。

  公元394年(建初九年),苌死,长子兴继位,改元皇初。兴重用叔姚绪、姚硕德、弟姚崇及功臣尹纬、狄伯支等。斩前秦主苻登于泾阳(今甘肃省泾川平凉县西北),徙阴密(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3万户于长安。降服仇池杨盛、上邽姜乳、鲜卑薛勃、西秦乞伏乾归、后凉吕隆,并使南凉秃发傉檀、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玄盛皆遣使求和。与北魏拓跋氏、夏赫连氏时战时和。在位期间内修政事,广招人才,免奴为良,崇尚儒学,弘扬佛教,使后秦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亦促使羌族进一步汉化。

  由于采取上述种种措施,姚兴时后秦曾一度强大,辖区西起河西,东逾汝颍一带。由于介于北魏与东晋两大政权之间,扩展受到限制。姚兴晚年,诸子争位,内讧日烈。公元416年(弘治十八年),兴死,皇太子泓即位,改元永和。相继平定其弟南阳公愔与大将军尹元等之乱。遣军镇压并州定阳数万匈奴等族之叛,徙其豪右15000落于雍州。正当姚泓全力对付宗室内乱时,仇池公杨盛举兵反,夏赫连勃勃乘机攻秦州,克安定,据雍城,南方东晋刘裕率军连下州县,直逼洛阳、潼关。而泓弟太原公懿却反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县),欲夺帝位,从弟齐公恢亦在岭北起兵,率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北)镇户38000攻长安,宗族内乱,内外夹攻,后秦势衰。旋在潼关与刘裕决战,惨败。公元417年(永和二年),长安破,泓被俘,斩于建康,后秦亡。

宕昌羌、邓至羌

  继姚氏后秦之后,南北朝时陇西羌水(白龙江)一带的宕昌羌、白水江流域的邓至羌等相继兴起,建立小朝廷,成为羌人的政治中心。由于夹处其间,往往“提挈于魏,时通江左”,与南北朝均有往来。

  宕昌羌一说与汉代的且昌羌有关。公元135年(阳嘉四年),马续、马贤在击败钟羌良封后,进而袭击钟羌且昌,且昌率诸种10余万降于梁州刺史,且昌很可能为旦昌之笔误。又羌水上游之羌,亦有可能为参狼种之后裔。

  南北朝时,宕昌羌分布在洮河以东,白水之北,渭水以南地区。政治中心在宕昌城,即今甘肃省宕昌县西。社会组织是一种不稳定的部落联盟,“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是较晚入迁中原的羌人部落,基本上还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奴隶制初期阶段。部众过着以牧畜为主,史称:“俗皆土著,居有屋宇,其屋织犛牛尾及羖羊毛覆之。国无法令,又无徭赋。惟战伐之时,乃相屯聚,不然则各事生业,不相往来。皆衣裘褐。牧养犛牛、羊、豕以供其食。父子、伯叔、兄弟死者,即以继母、世叔母及嫂、弟媳等为妻。俗无文字,但候草木荣落,记其岁时。三年一相聚,杀牛羊以祭天”。

  晋永嘉年间,吐谷浑向洮河发展,即与羌人发生直接冲突,促使羌人部落之间加强联合。至梁懃时,“得羌豪心,乃自称王焉”。其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部众二万余落”。后仇池国杨难当强盛时,宕昌似一度受其挟制,如《宋书·氏胡传》提及:杨难当以兄子保宗为镇南将军,镇宕昌。旋保宗谋袭难当,事泄,难当囚之。可见宕昌曾被仇池杨氏控制。

  北魏大武帝时,宕昌羌始通北魏。公元448年(太平真君九年),梁懃之孙弥忽(或作瑾忽、瑾慈)遣子弥黄“奉表求内附,世祖嘉之,遣使拜弥忽为宕昌王,赐弥黄爵甘松侯”。弥忽死,孙虎子立,虽“世修职贡”,但颇受吐谷浑之阻。虎子死,弥治立,虎子弟羊子为争王位,投奔吐谷浑。吐谷浑欲借羊子以制宕昌,遣兵送羊子归。弥治遣使求救于北魏。北魏献文帝(公元466—471年在位)遣武都镇守宇文生救之,羊子败走。弥治死,子弥机立,遣其司马利住奉表贡方物。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时,遣使子桥表贡朱砂、雌黄、白石胆各100斤。厥后,朝贡相继,北魏赐以车骑、戎马、锦綵等;并封弥机为征南大将军、西戎校尉、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485年(北魏太和九年),弥机死,子弥博立。吐谷浑度易侯乘机袭击宕昌,弥博逃奔仇池。仇池镇将穆亮帅骑3万,军于龙鹄(龙涸),击走吐谷浑,改立梁弥承造(弥机兄之子)而还。北魏宣武帝初期,又下诏令吐谷浑与宕昌羌和睦相处。

  宕昌羌亦遣使南朝,受其封爵。公元460年(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宕昌王奉表献方物(《南史·夷貊下》云为其王梁瑾忽献方物)。次年,以宕昌王梁唐子为河州刺史。南朝宋末,以宕昌王为使持节、督河凉二州、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南齐继封之。488年(永明六年)梁弥承遣使至齐,求有关军仪和乐伎的书籍,齐只给以《五经集注》、《论语》各一部。502年(梁天监元年),“以行宕昌王梁弥邕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公元505年(四年),宕昌王梁弥博遣使至南朝梁献甘草、当归等方物,被封为使持节、都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赐佩金章。直至541年(梁大同七年),南朝梁尚以宕昌王梁弥泰为平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宕昌王。

  宕昌自弥忽至仚定凡9世,与北魏通使不绝。534年,北魏分为东、西魏,河西路绝,宕昌王梁仚定引吐谷浑攻原北魏占据之金城郡,无功而还。羌人豪酋傍乞铁忽等亦乘机拥众据渠林川(一作渠株川或渠株,今甘肃省岷山县一带平川),与渭川民郑五丑煽诸羌:“阻兵违命。”西魏大统初年,仚定入扰被击退,请降,西魏为羁縻宕昌,封之为抚军将军。

  538年(大统四年)命为南洮州刺史,要安蕃王。后改洮州为岷州,即为岷州刺史。541年(七年),仚定死,西魏立其弟弥定为宕昌王。550年(十六年),弥定宗人獠甘夺其位,弥定投奔西魏。西魏文帝遣大将军宇文贵等率兵讨之,送弥定复位。564年(北周保定四年),因弥定与吐谷浑屡扰洮州,北周武帝派大将军田弘反击宕昌灭之、以其地为宕州。此后,宕昌羌人散入吐谷浑和党项。

  宕昌以南的邓至羌,据《北史·邓至传》所载:“邓至者,白水羌也。世为羌豪,因地名号,自称邓至。其地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地域包括今甘肃省文县至四川省松潘县一带,即蜀陇间的白水江及岷江上游,因而邓至羌又名白水羌。邓至城大致在阴平故城(今甘肃省文县鹄飞镇)西北,相传三国时邓艾曾至此,故名。

  邓至羌与宕昌羌一样,“受南北两朝封爵。”公元481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据《魏书·邓至传》载,“其王像舒治遣使内附,高祖拜龙骧将军、邓至王,遣贡不绝”。但据《元和郡县志·剑南道》所记,邓至羌是宕昌势力退出甘松地区,始据有此地,故太和年间遣使内附的应是舒治十代孙舒彭,“拜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甘松县开国子。”除一般贡使往来外,邓至王位继承亦需得到北魏准许。如493年(太和十七年),“邓至王像彭遣子旧诣阙朝贡,并奉表,求以位授旧,诏许之”。509年(永平二年),“以邓至国世子像览蹄为其国王”。554年(西魏恭帝元年),邓至王檐衍失国,奔长安,宇文泰令章武公、秦州刺史宇文导率兵送回邓至。后邓至势力日益衰弱,其地归西魏、北周邓州管辖。

  邓至羌与南朝交往,始于南齐建元元年(479年),南齐封像舒彭为持节平西将军。永明元年(483年),以其为西凉州刺史。梁天监元年(502年),像舒彭被封为督西凉州诸军事,进号安西将军(一作安北将军),封邓至王。五年(506年),其王遣使贡黄耆400斤、马4匹。宕昌羌和邓至羌后大多融合于汉族之中。

  此外,还有一些羌人部落与北魏等有联系。据《北史·邓至传》载:“又有东亭卫、大赤水、寒宕、石河、薄陵、下习山、仓骧、覃水等诸羌国,风俗粗犷,与邓至国不同焉。亦时遣贡使,朝廷纳之,皆假之以杂号将军、子男、渠帅之名。”《魏书·邓至传》也提及:“邓至之西有赫羊等二十国,时遣使朝贡。”另外在今青海省南部和四川省西部有一支叫白兰羌,据《周书·异域传》载:“白兰者,羌之别种也。其地东北接吐谷浑,西北至利模徒,南界那鄂,风俗物产与宕昌略同。保定元年,遣使献犀甲铁铠。”今西藏自治区北部的藏北高原羌塘一带有苏毗羌部,藏东昌都地区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还有一个以女性为王的羌人之国,与苏毗皆称东女国。在今西藏西部阿里地区有羊同羌部。公元7世纪时皆为吐蕃征服。

羌人与它族之融合

  羌人自后秦建国后,广泛分布于北方诸地。后秦亡,秦州、泾州、河州、华州等地羌人,由于连年发生反抗北魏的斗争,遭到镇压,流散四方,和汉族及其它民族接触更为频繁。北魏、北周等亦在甘、青、岷江上游等羌人聚居区设置郡县以加强控制。在客观上有助于消除民族隔离状态,促进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更促进北方诸民族的汉化,推动各民族间的互相融合。

  在此期间,羌人社会进一步封建化,加速了与汉等民族的融合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羌人内部贫富分化更为明显,官僚、地主逐渐增多,踊跃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以获得封建官爵为最大殊荣。并在习俗上日趋汉化,在北方羌人中采用姚、董、邓、梁、彭、舍、雷等汉姓极为普遍。其次,在宗教信仰方面,逐渐摒弃了崇信巫术的原始宗教,进而改奉佛教,与汉、胡一道建立寺宇,造像树碑之风广为流行。如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所立《圣母寺四面造像碑》可识读之121人中,羌人占2/3。再次,羌人与汉人错居杂处,互相通婚。至北周时,关中羌民比较集中的蒲城、白水、宜君、同官、宜州等地,汉村和羌村犬牙相错,有的村邑汉、羌与其它族同邑而居,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接触更为频繁。同时,逐渐由同族异姓的内婚制,变成与它族通婚的族外制。

  通过郡县设置,编户齐民,错居杂处及互相通婚,羌人逐渐与汉族等融合。因此,关中和陇东的羌人自北朝以后,虽往往聚族而居,而经济、文化与汉人已相差无几,至唐中叶逐渐与汉族融合。河湟和陇南的羌人初受吐谷浑的影响颇深,他们的服饰、习俗等曾一度有鲜卑化的倾向,但从唐代以后,吐蕃统治这些地区后,逐渐藏化。只有居住在四川西北部汶、理、茂各县的羌族,自以秦汉至于近代仍保持古羌语言、文化及习俗。在一部分羌人融合于汉族的同时,羌人匈奴化、它族羌化,亦仍在部分地区进行着。

羌人的社会经济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羌人的社会经济逐渐从畜牧业向农牧兼营过渡,其政治组织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亦发生一系列变化。

  先秦时西羌的社会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后汉书·西羌传》载:“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相传西羌农耕,是从无弋爰剑开始的。爰剑被秦掳为奴,在秦地学得农耕和畜牧技术,逃回河湟,传授给羌民,改变了原始射猎生活,史又载:“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爱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可见公元前5世纪即战国秦厉公时已有农耕。至汉代开辟许多农田。据赵充国公元63年(东汉元康三年)疏称:“计度临羌东至浩亹,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尤其大、小榆谷,土地肥美,更适合农耕和畜牧。烧当、先零、卑湳等羌先后据有其地,因以富强。公元93年(东汉和帝永元五年),护羌校尉贯友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102年(东汉永元十四年),东汉统治者利用羌民已经开辟的土地为基础,在逢留河南北两岸(今青海省共和、贵南、贵德、尖扎等县境内)继续屯田,共建三十四部。公元107—113年(东汉永初年间),西羌夺回上述各郡,继续进行农耕畜牧。

  除河湟地区外,凡羌民迁徙所及之地,即种麦麻,以充衣食之源。陇西、北地、南安、沓中等地羌民皆种谷麦。如公元34年(东汉建武十年),汉将军来歙率军,大败营堑自守之陇西郡五溪聚(今甘肃省渭源县东南)的先零等羌,掠获羌谷数十万斛。永初年间先零羌滇零在北地郡建立政权,羌民在灵州的丁奚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东)附近开辟了许多农田。三国时,魏将邓文论魏蜀洮西战后,蜀将姜维必再出的根据之一就是蜀兵可“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后来姜维被邓艾打败,不敢回成都,亦求种麦于沓中(在今甘肃省舟曲县以西,岷县西南一带)。居住在岷江两岸的羌族,相传很早即以麦、粟、豆类为食,麻布为衣。从汉阳郡以南至益州西北的汶山郡,经过魏晋南北朝各代羌、氏及汉人开垦,多碎良田。故《隋书·地理志》云:“汉阳、临洮、宕昌、武都、同昌、河池、顺政、义城、平武、汶山,皆连杂氏、羌……务于农事。”内徙的羌人大都从事于农耕。

  畜牧业在羌族中仍居于重要地位,分游牧和定居畜牧两种。如婼羌,随畜逐水草,过着游牧生活;与射猎、采集联系在一起的,大半过着游牧或半定居生活。直至近代,青海、四川西北一些已藏化之羌人,仍以游牧为业,随季节而迁徙。西羌家畜马、骡、驴、牛、羊等,既是生产、运输工具,又是衣食之源,故“以畜产为命”。畜牧业相当发达,各部落的牲畜动辄以万计,东汉经常借故出兵掠夺,以致西羌“降俘载路,牛羊满山”。如西汉时赵充国击败先零羌,“卤马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公元78年(东汉建初三年),马防出击陇西烧当羌,掠得牛羊十余万头。113年(永初七年),马贤、侯霸击牢羌于安定,掠得驴、骡、骆驼、马、牛、羊2万余头。

  121年(建光元年),马贤击当煎羌饥五于允街,掠马牛羊10万头。139年(永和四年),马贤击烧当羌于金城,掠马骡羊10万余头。

  141年(六年),赵冲击烧何羌于安定,掠牛马羊20多万头。由此,可见羌人的畜牧业是相当可观的。

  羌人的手工业亦达到一定水平,除制造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外,还能制造车辆及武器。西羌在西汉时已经使用铁矛、弓箭等武器,除从战争中掠得以外,大多为羌人自己制造,其品种有铠、弩、刀、矛、战楯、匕首等。魏晋南北朝时,凉州河湟地区羌民还与汉人等参与各种城镇和桥梁建设,如西秦的新城勇士城、苑川西城、嵻崀城以及吐谷浑之河厉桥等均有羌族人民的一份辛勤劳动。同时,对外交流亦逐渐增多。东汉初年“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至丰积”。羌人用畜产品与汉族商人交换布、茶、粮食及非铜、铁的手工业制品等。同时还与西域、西南夷、匈奴等进行交换。

羌人的社会组织结构

  河湟羌在先秦时尚处于原始公社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渡阶段,过着狩猎游牧生活。与此相适应,分散为若干部落、氏族。同祖12世后分立为氏族相互通婚,氏族部落间各为生业,互相掠夺,血亲复仇盛行,唯当对外作战时,才暂联合,一致对外。

  秦厉公时,羌人在无弋爰剑率领下,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形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称酋或豪,阶级分化日趋明显。或认为“西羌从无弋爰剑开始兴起了种姓家支统治制度,这是西羌社会划时代的变化”。爰剑子孙代代相承而为河湟羌人的首领,与长子继承制或兄终弟及制有很大差别,因为诸子诸孙都有统治的继承权,势必多分家支,以至愈分愈细,史称“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有9个部落在赐支河首以西和蜀汉徼塞北。至东汉时,已有52种分散为附落或无后,或引而远去。其89种,以钟(或云烧当羌)最强,胜兵10余万,其余大者万余,小者数千人,“更相钞盗,盛衰无常。”除爰剑支系外,见于《西羌传》的种姓部落尚有20余。各部落间无牢固的联系,即所谓“不立君臣,无相长一。”一些部落酋长,“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袭,以力为雄。”部落内部,“杀人偿死,无它禁令。”氏族部落有以祖先之名命名的,如研种羌、烧当羌、滇零羌等;有以地名为号的,如白马羌、参狼羌、黑水羌、白水羌、赤水羌、青衣羌等;有以动物命名的,如牦牛羌、黄牛羌等皆是。秦汉时,仍以氏族部落组织为社会基本结构。不过,各部落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氏族部落机构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至十六国时建立了后秦等国家政权。

  部落内最初是兵民合一,平时畜牧农耕,战时荷戈出战。至东汉,已从一般羌民中分离出不少从事作战防务专业的士兵,战术“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多骑兵,“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勇猛无常。

  早在先秦时,河湟羌已出现贫富分化,从墓葬中随葬品的丰俭可为印证。随着财富的积累和氏族混战及掠夺,氏族部落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称大豪、中豪和小豪或称“部大”、“酋”。其取得更多财富,享有奴役他人的权力,贫富悬殊,阶级分化亦日益明显。一方面健者为豪,率领部众侵凌弱小部落,掠夺财富和人口。同时,豪富大酋凭着财富及权力,多娶妻妾,子孙满堂,世代为豪,形成统治阶级。另一方面,贫苦羌民,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地位,有的甚至沦为奴隶。奴隶来源有二:一是羌人自身分化形成“臧获”(奴仆)。史称:“羌人以婢为妻、生子获;奴以羌人为妻,生子曰臧”;二是掠虏汉人为奴。至十六国南北朝时,关中各地的羌族出现了不少大富豪、大官僚。如《魏书·阉官传》载:“王遇……冯翊李润堡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仅从《圣母寺四面像碑》中即可见有“罕开明孙肆安县令”、“旷野将军殿中司马屈男神国”、“横野将军员外司马同蹄永”、“威烈将军荔非道庆”等等。阶级矛盾亦日益尖锐,正如《周书·韩褒传》所指出的:“羌胡之俗,轻贫弱,尚豪富。豪富之家,侵渔小民,同于仆隶。故贫者日削,豪者益富。”同时,许多部落集团之间,由于掠夺耕地和牧场、财富以及婚姻纠葛,经常发生战争。

羌人的风俗习惯

婚姻家庭

  羌人在无弋爰剑以前,虽已进入父系制氏族社会,但母系氏族制的残余仍保留着,氏族以父名母姓为种号。至爰剑以后的种姓,全以父系为种号。有的部落还出现父子联名制,如烧当羌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同种内部12世之内,不得相互婚姻。在家庭中保留收继婚。对于种姓繁衍,维持家庭稳定起了一定作用,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父死子继,女儿一般无继承权,若绝嗣,财产由父系近亲继承,不过母系制的残余尚存,妇女在家庭及社会上往往受到尊重。如烧何女豪酋比铜钳,“多智算,为种人所信向,皆从取计策。”迷唐的祖母卑缺曾充作迷唐的使节,至护羌校尉聂尚处交涉。豪富羌酋往往多娶妻妾。《广志》称羌豪“饶妻妾,多子姓。一人子十,或至百人。嫁女得高赀者,聘至百犊”。

衣食住行

  羌人居住主要为土屋和帐幕两种。汉代西羌居塞内者,称守塞羌,兼以农为业,大都居住土屋,其特点是织牛羊毛和以泥土,覆于屋顶。汶山郡的羌民“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以自卫。但移内郡者,亦有仍居穹庐的,例如北地郡的滇零羌等。《后汉书·西羌传》载,115年(元初二年),任尚遣兵击零昌,杀其妻子,烧其庐落。而在塞外之羌人,则多居穹庐,也即帐幕、庐帐,以皮毛为之。

  羌人披发左衽,“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南北朝,羌人受吐谷浑影响颇大。《南史·夷貊传》称吐谷浑国的服饰为“著小袖袍,小口袴,大头长裙帽,女子被发为辫”。当时羌人的装饰似与吐谷浑类似,并以狗皮为贵,“一狗皮值数十匹”。

  羌人的饮食,以畜牧为主的,以酒、乳、牛、羊肉为多,“羌煮貊炙”之法早已传入内地。《东观汉记》提及窦固“在边数年,羌胡亲爱之。羌胡见客,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间,进之于固。固辄为啗,不秽贱之,是以爱之如父母”。而居于塞内农牧兼营或以农业为主的羌人,则以粮食、蔬菜为主。

丧葬和宗教信仰

  羌人死亡主要实行火葬。《庄子》云:“羌人死,燔而扬其灰。”《荀子·大略篇》亦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后汉书·西南夷传》则提及汶山郡的羌民“死则烧其尸。”一般人死后三天即行火化。在未焚前,棺殓尸身,请巫师诵经,然后抬棺至火葬场,四周堆放干柴连棺木火焚。而死者亲属则围坐哭号,并唱丧歌、跳丧舞、喝丧酒以志永别。火熄后,收其骨灰,盛于小匣内,埋入土中或藏在崖穴中。

  羌人在佛教传入前主要信仰巫术,崇敬鬼神。而巫师与部落首领则往往是合二为一的。祭山、还愿、占卜、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婚姻、新生婴儿命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均离不开巫师。两汉时,西羌部落集团之间经常解仇盟诅,通过盟诅誓约,达到联合各部落共同反抗暴政的目的。羌人以刀自刺、引刀割面等俗也带有巫术信仰之痕迹。例如《后汉书·邓训传》称:“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因,辄以刃自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颇与突厥等剺面之俗相似。

  羌人信仰佛教,青海地区羌人始于公元5世纪后半叶,即吐谷浑拾寅时。凉州、雍州诸郡县的羌民,由于地处中亚要道,又因十六国中后赵、前秦、后凉、南凉皆信佛教,故信佛教比青海羌人更早;后秦姚兴时崇敬佛法,盛况空前。北魏继二秦诸凉之后,更大力提倡佛教,关中首创寺立像者为冯翊李闰堡的钳耳羌豪王遇。此后经过北周至隋唐,关中郡县各羌塞单独或与汉民合作造像礼佛之事屡见不鲜。关中以西,造像题名之举亦不在少数。自吐蕃占领河湟及附近地区后,信仰佛教之风尤盛。只有四川西北松潘、茂县、汶川的羌民,除黑水以西少数羌民信奉佛教外,其余绝大多数则信仰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