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彈</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1行: 第11行:
  
 
== (一)彈 dàn ==
 
== (一)彈 dàn ==
  见“[[弹]]”。
+
 
 +
#“[[弹]]”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弹]]”。
 +
 
 
== (二)彈 tán ==
 
== (二)彈 tán ==
   见“弹”。
+
 
 +
#“[[弹]]”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弹]]”。
 +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51行: 第55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4月11日 (六) 18:52的版本

拼音:dàn,tán 部首:弓 总笔画:15 部外笔画:12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ㄉㄢˋ,ㄊㄢˊ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XKKF 输入法:〔万能〕XKKF 倉頡:NRRJ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一)彈 dàn

  1. ”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

(二)彈 tán

  1. ”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

《康熙字典》释义

  【寅集下】【弓部】 彈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玉篇》行丸也。《吳越春秋》彈生於古之孝子。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李尤·彈銘》昔之造彈,起意弦木。以彈爲矢,合竹爲樸。

  又彈丸,喻小也。《史記·虞卿傳》此彈丸之地。

  又鬼彈。《水經注》永昌郡北山水傍,瘴氣特惡,氣中有物,不見其形,其作有聲,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名曰鬼彈。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韻會》唐干切《正韻》唐闌切,音檀。《廣韻》射也。《集韻》彈丸射也。《左傳·宣二年》晉靈公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

  又擊也。《史記·孟嘗君傳》馮驩彈其劒而歌。

  又《韻會》鼓爪曰彈。《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史記·五帝紀》舜彈五絃之琴。

  又《廣韻》糾也。《增韻》劾也。《周禮·地官·里宰註》街彈之室。《疏》漢時在街置室,檢彈一里之民。《後漢·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

  又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彈謂掉也。

  又彈棊。《西京雜記》成帝好蹴踘,羣臣以爲勞。帝曰: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作彈棊以獻。

  又叶徒沿切,音田。《陸機·文賦》抱景者咸叩,懷響者必彈。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以討源。

  又字。

《说文解字》释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弓部】彈

  行丸也。从弓單聲。,彈或从弓持丸。徒案切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