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佛法僧目'''([[汉语拼音]]:Fo fa sen mu;[[英语]]:Coraciiformes),[[鸟纲]]的一目。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有时具盔突 ,口盖均为索腭型。共有9科49属约200种。[[中国]]有[[翠鸟科]]、[[蜂虎科]]、[[佛法僧科]]、[[戴胜科]]和[[犀鸟科]]5科共25种。
 
  '''佛法僧目'''([[汉语拼音]]:Fo fa sen mu;[[英语]]:Coraciiformes),[[鸟纲]]的一目。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有时具盔突 ,口盖均为索腭型。共有9科49属约200种。[[中国]]有[[翠鸟科]]、[[蜂虎科]]、[[佛法僧科]]、[[戴胜科]]和[[犀鸟科]]5科共25种。
 
      
 
      
  该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中国佛法僧目的鸟类中,以[[犀鸟]]体型最大,佛法僧中等大小,最小的是翠鸟。脚短小,趾前3后1,并趾型。羽色艳丽,有时具金属辉亮,或是黑白斑驳状;雌雄相似,或差异极少。多数种类喜栖息在近水域的林区。善于攀木。绝大部分种类吃昆虫;一小部分(例如鱼狗、翠鸟等)以小鱼为食;少数种类为杂食性,觅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昆虫和少量植物。雌雄共同筑巢 ,用嘴在河岸、堤坝等处啄成隧道状洞穴;也有的利用树洞 、墙洞、断崖和天然洞穴,或强占鹊巢。雏为晚成性。
+
  该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中国佛法僧目的鸟类中,以[[犀鸟]]体型最大,佛法僧中等大小,最小的是[[翠鸟]]。脚短小,趾前3后1,并趾型。羽色艳丽,有时具金属辉亮,或是黑白斑驳状;雌雄相似,或差异极少。多数种类喜栖息在近水域的林区。善于攀木。绝大部分种类吃昆虫;一小部分(例如鱼狗、翠鸟等)以小鱼为食;少数种类为杂食性,觅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昆虫和少量植物。雌雄共同筑巢 ,用嘴在河岸、堤坝等处啄成隧道状洞穴;也有的利用树洞 、墙洞、断崖和天然洞穴,或强占鹊巢。雏为晚成性。
  
  

2016年6月24日 (五) 18:20的版本

  佛法僧目汉语拼音:Fo fa sen mu;英语:Coraciiformes),鸟纲的一目。嘴长或强直,或细而稍曲,有时具盔突 ,口盖均为索腭型。共有9科49属约200种。中国翠鸟科蜂虎科佛法僧科戴胜科犀鸟科5科共25种。

  该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中国佛法僧目的鸟类中,以犀鸟体型最大,佛法僧中等大小,最小的是翠鸟。脚短小,趾前3后1,并趾型。羽色艳丽,有时具金属辉亮,或是黑白斑驳状;雌雄相似,或差异极少。多数种类喜栖息在近水域的林区。善于攀木。绝大部分种类吃昆虫;一小部分(例如鱼狗、翠鸟等)以小鱼为食;少数种类为杂食性,觅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昆虫和少量植物。雌雄共同筑巢 ,用嘴在河岸、堤坝等处啄成隧道状洞穴;也有的利用树洞 、墙洞、断崖和天然洞穴,或强占鹊巢。雏为晚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