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苏轼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10个用户的1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题西林壁</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题西林壁'''</span><br><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苏轼]]</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苏轼]]</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40%; color:green;">
+
<span style="font-size: 128%; color:green;">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r>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r>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r>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r>
第12行: 第10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
  《题西林壁》为[[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所作,体裁为[[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写景诗和[[哲理诗]],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西林:指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
  据[[南宋]][[施宿]]《东坡年谱》记载,此诗约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间。
 
+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横看是蜿蜒的山岭,侧看是险峻的高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过去,景象各不相同。</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横看是蜿蜒的山岭,侧看是险峻的高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过去,景象各不相同。</span><br>
 
  横看:从正面看。<br>
 
  横看:从正面看。<br>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br>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br>
第28行: 第24行:
 
  各不同:各不相同。<br>
 
  各不同:各不相同。<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span><br>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这庐山之中。</span><br>
 
  不识:不能认识,不知道。<br>
 
  不识:不能认识,不知道。<br>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等。<br>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等。<br>
 
  只缘:只因为。<br>
 
  只缘:只因为。<br>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br>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br>
 +
 +
 +
[[文件:题西林壁题图.jpg|center|thumb|400px|题西林壁 题图]]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
  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语言浅显,寓意深刻。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
 
 +
  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
 
 +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只能看到局部。这两句诗内涵丰富,反映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即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
 
 +
  1.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
 
 +
  参考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
  2.《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
  参考答案:写景;明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
  3.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你受到的启发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
  参考答案: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
  不能识透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名家点评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毛谷风: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宋人七绝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徐中玉:此诗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苏东坡文集导读》,巴蜀书社,1987年版)
+
郑孟彤:此诗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中国诗歌发展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
游国恩等: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
  
 +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
  参考答案:C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tí xī lín bì
 
  
题西林壁bì
+
[[文件:1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高图》(局部) 明代画家沈周作.jpg|center|thumb|300px|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高图》(局部) 明代画家沈周作]]
(宋sòng)(苏sū轼shì)
+
  
横héng看kàn成chéng岭lǐng侧cè成chéng峰fēng,
 
远yuǎn近jìn高gāo低dī各gè不bù同tóng。
 
不bú识shí庐lú山shān真zhēn面miàn目mù,
 
只zhī缘yuán身shēn在zài此cǐ山shān中zhōng。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者简介:</span>
  
 +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洵]]子、[[苏辙]]兄。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 参考 ==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
 
*[[唐诗三百首]]
 
*[[《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学习软件|《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目录]]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
 
  
  

2022年7月3日 (日) 12:59的最后版本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题与背景:

  《题西林壁》为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所作,体裁为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写景诗和哲理诗,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西林:指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据南宋施宿《东坡年谱》记载,此诗约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间。


逐句释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是蜿蜒的山岭,侧看是险峻的高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过去,景象各不相同。
  横看:从正面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侧:侧看,从侧面看。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这庐山之中。
  不识:不能认识,不知道。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等。
  只缘:只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语言浅显,寓意深刻。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只能看到局部。这两句诗内涵丰富,反映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即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试题精选:

  1.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参考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写景;明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你受到的启发是?

  参考答案:

  不能识透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高图》(局部) 明代画家沈周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洵子、苏辙兄。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