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苏轼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4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题西林壁</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14. 题西林壁'''</span><br><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苏轼]]</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宋·[[苏轼]]</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40%; color:green;">
+
<span style="font-size: 128%; color:green;">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r>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br>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r>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r>
第19行: 第17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横看是蜿蜒的山岭,侧看是险峻的高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过去,景象各不相同。</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横看是蜿蜒的山岭,侧看是险峻的高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过去,景象各不相同。</span><br>
 
  横看:从正面看。<br>
 
  横看:从正面看。<br>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br>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br>
第27行: 第25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这庐山之中。</span><br>
 
  不识:不能认识,不知道。<br>
 
  不识:不能认识,不知道。<br>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等。<br>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等。<br>
第34行: 第32行:
  
  
[[文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jpg|center|thumb|400px|<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red;">绘图要点:</span>(1)这幅图照着画就可以了。(2)诗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临时用图)]]
+
[[文件:题西林壁题图.jpg|center|thumb|400px|题西林壁 题图]]
  
  
第48行: 第46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1.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
  1.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参考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参考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写景;明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参考答案:写景;明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你受到的启发是?
+
  3.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你受到的启发是?
  
参考答案:
+
  参考答案:
  
不能识透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
  不能识透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C
+
  参考答案:C
 +
 
 +
 
 +
[[文件:1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高图》(局部) 明代画家沈周作.jpg|center|thumb|300px|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高图》(局部) 明代画家沈周作]]
  
  
第83行: 第84行:
  
  
== 参考 ==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
 
*[[唐诗三百首]]
 
*[[《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学习软件|《小学生诵读 唐诗一百首》目录]]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中华古诗词经典名句]]
 
  
  

2022年7月3日 (日) 12:59的最后版本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题与背景:

  《题西林壁》为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所作,体裁为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写景诗和哲理诗,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西林:指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据南宋施宿《东坡年谱》记载,此诗约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间。


逐句释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是蜿蜒的山岭,侧看是险峻的高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过去,景象各不相同。
  横看:从正面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侧:侧看,从侧面看。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这庐山之中。
  不识:不能认识,不知道。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等。
  只缘:只因为。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语言浅显,寓意深刻。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只能看到局部。这两句诗内涵丰富,反映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即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试题精选:

  1.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参考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写景;明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3.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你受到的启发是?

  参考答案:

  不能识透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4.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高图》(局部) 明代画家沈周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洵子、苏辙兄。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