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蓿'''(汉语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mù xu</span>),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1个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苜]]蓿'''([[汉语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mù xu</span>),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
'''苜蓿'''([[汉语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mù xu</span>;学名:''Medicago sativa'' L.),[[豆科]]、[[苜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或匍匐,呈四棱形,多分枝;托叶较大,卵状披针形,小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花朵是成族状的总状花序;花梗呈尊钟状,花冠紫色花;果实螺旋形,熟时呈棕褐色;种子小而平滑,呈黄色或棕色。
 +
 
 +
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
 
 +
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作饲料与牧草。生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
 +
 
 +
 
 +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
 +
 
 +
苜蓿芽(alfalfa sprouts,紫色苜蓿的芽)虽然很有营养,但含天然有毒成分,是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 sulfate),即有毒碱性氨基酸,可能引起哺乳动物的自体免疫疾病,使具免疫系统丧失调节机能,误将自己体内的细胞当成抗原,而产生抗体来对抗,毁坏自己身体产生疾病。猴子长期误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后,会发生类似全身性红斑性狼疮(SLE)的血液学及血清学变化。 可能与苜蓿芽所含刀豆氨基酸有关。刀豆氨基酸可能引起身体内免疫T细胞的异常作用,导致一连串的免疫异常反应,发生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的病变。因此,正常人长期大量生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要留心是否红斑性狼疮病变的症状出现。红斑性狼疮的病患者,要避免食用苜蓿芽。苜蓿可使猴子发病,也可能使SLE病人的病情恶化。摄食苜蓿芽大量后,可能会破坏人类各种血球细胞,减少各种血球数,如贫血或自血球稀少、血小板稀少。病患因此容易感染,且易出血等症状。有些可能有关节痛、光敏感的反应,应该停止食用后,即可复原。
 +
 
 +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M音词语]]
 
[[Category:M音词语]]
 
[[Category:苜]]
 
[[Category:苜]]

2024年5月14日 (二) 07:10的最后版本

苜蓿汉语拼音mù xu;学名:Medicago sativa L.),豆科苜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或匍匐,呈四棱形,多分枝;托叶较大,卵状披针形,小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花朵是成族状的总状花序;花梗呈尊钟状,花冠紫色花;果实螺旋形,熟时呈棕褐色;种子小而平滑,呈黄色或棕色。

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作饲料与牧草。生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

苜蓿芽(alfalfa sprouts,紫色苜蓿的芽)虽然很有营养,但含天然有毒成分,是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 sulfate),即有毒碱性氨基酸,可能引起哺乳动物的自体免疫疾病,使具免疫系统丧失调节机能,误将自己体内的细胞当成抗原,而产生抗体来对抗,毁坏自己身体产生疾病。猴子长期误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后,会发生类似全身性红斑性狼疮(SLE)的血液学及血清学变化。 可能与苜蓿芽所含刀豆氨基酸有关。刀豆氨基酸可能引起身体内免疫T细胞的异常作用,导致一连串的免疫异常反应,发生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的病变。因此,正常人长期大量生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要留心是否红斑性狼疮病变的症状出现。红斑性狼疮的病患者,要避免食用苜蓿芽。苜蓿可使猴子发病,也可能使SLE病人的病情恶化。摄食苜蓿芽大量后,可能会破坏人类各种血球细胞,减少各种血球数,如贫血或自血球稀少、血小板稀少。病患因此容易感染,且易出血等症状。有些可能有关节痛、光敏感的反应,应该停止食用后,即可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