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飭”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飭</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1行: 第11行:
  
 
== 飭 chì ==
 
== 飭 chì ==
  见“[[饬]]”。
+
 
 +
#“[[饬]]”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饬]]”。
 +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26行: 第28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4月5日 (日) 08:13的版本

拼音:chì 部首:饣(飠) 总笔画:12 部外笔画:4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ㄔˋ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WYVL 输入法:〔万能〕WYVL 倉頡:OIOKS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飭 chì

  1. ”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下】【食字部】

  【廣韻】恥力切【集韻】【韻會】蓄力切,𠀤音敕。【說文】致堅也。【玉篇】謹貌。【禮·樂記】再始以著往,復亂以飭歸。【註】再擊鼓以明其進,復擊鐃以謹其退也。 又修治。【易·雜卦】蠱則飭也。 又勤也。【周禮·天官·大宰】百工飭化八材。【疏】飭,勤也。又【冬官·考工記】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夫。 又【廣韻】整備也。【詩·小雅】戎車旣飭。【傳】飭,正也。【禮·月令】仲冬飭死事。【註】誓戒六軍,厲必死之志也。【前漢·武帝紀】飭躬齋戒。 又與敕同。命令也。【齊語】飭其子弟,相語以事。【前漢·張敞傳】明飭長吏守丞。 【集韻】或作飾。

  考證:〔【周禮·天官·大宰】百工飭化八材。【註】飭,勤也。〕 謹照原文註改疏。〔【詩·小雅】我車旣飭。【註】飭,正也。〕 謹照原文我車改戎車。註改傳。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三】【力部】 编号:9200   飭,[恥力切 ],致堅也。从人从力,食聲。讀若敕。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