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本]]末倒置'''([[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běn mò dào zhì </span>),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10%;">'''【本末倒置】'''</span>
 
+
<span style="color:#FF00FF;font-size: 100%;"> běn mò dào zhì </span>
 
+
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
 +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00%;">【出处】</span>
 +
《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00%;">【引例】</span>
 +
①宋·陆九渊在《与曾敬之》: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
 +
②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
③清·王昶《新修州学之记》: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00%;">【习近平讲话原文】</span>
 
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不能缺位错位、本末倒置。——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不能缺位错位、本末倒置。——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
  
  
 
+
*[[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目录(上)]]
 +
*[[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目录(下)]]
 
*[[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目录]]
 
*[[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目录]]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文词典]]
第16行: 第23行:
 
[[Category: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Category: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
[[Category:B音词语]]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B音词语]]
 
 
[[Category:本]]
 
[[Category:本]]

2019年1月12日 (六) 04:26的版本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出处】 《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 【引例】 ①宋·陆九渊在《与曾敬之》:有其本,必有其末。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则所谓文亦可知矣。 ②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③清·王昶《新修州学之记》: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习近平讲话原文】 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党内组织和组织、组织和个人、同志和同志、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等重要关系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设定和处理,不能缺位错位、本末倒置。——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