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鹧鸪'''([[汉语拼音]]:Zhegu;[[英语]]:Francolinus pintadeanus;chinese francolin),[[鸡形目]][[雉科]][[鹧鸪属]]的一种。又称'''越雉'''、'''怀南'''。分布限于东洋界,[[中国]]南方常见。体型大小似石鸡。头顶大都黑色,围以棕色环斑;上体黑色而有许多卵圆形白斑;肩羽栗红两翅黑而具白色狭斑;喉白;胸、腹和两胁黑褐色,杂以显著白斑,白斑愈向后愈大;下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色。雌鸟羽色较浅淡。嘴黑(雄),或上嘴黑色下嘴肉黄色(雌)脚橙黄至红褐色。
+
  '''鹧鸪'''([[汉语拼音]]:zhè gū;[[英语]]:Francolinus pintadeanus;chinese francolin),[[鸡形目]][[雉科]][[鹧鸪属]]的一种。又称'''越雉'''、'''怀南'''。分布限于东洋界,[[中国]]南方常见。体型大小似石鸡。头顶大都黑色,围以棕色环斑;上体黑色而有许多卵圆形白斑;肩羽栗红两翅黑而具白色狭斑;喉白;胸、腹和两胁黑褐色,杂以显著白斑,白斑愈向后愈大;下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色。雌鸟羽色较浅淡。嘴黑(雄),或上嘴黑色下嘴肉黄色(雌)脚橙黄至红褐色。
  
 
  常栖息于山地和丘陵。嗜食昆虫,也吃野果、杂草和嫩芽等。叫声响亮。在繁殖季节,1只雄鸟站在山岩上高鸣,若干雄鸟从不同方向的山顶上响应,此起彼伏,声音响彻山丘。3~4月繁殖。在草丛或灌丛中以干草、落叶等筑巢,内铺残羽。每窝产卵3~5枚;卵梨形,乳黄以至黄褐色,大小为37毫米×30毫米。
 
  常栖息于山地和丘陵。嗜食昆虫,也吃野果、杂草和嫩芽等。叫声响亮。在繁殖季节,1只雄鸟站在山岩上高鸣,若干雄鸟从不同方向的山顶上响应,此起彼伏,声音响彻山丘。3~4月繁殖。在草丛或灌丛中以干草、落叶等筑巢,内铺残羽。每窝产卵3~5枚;卵梨形,乳黄以至黄褐色,大小为37毫米×30毫米。

2024年3月5日 (二) 08:11的最后版本

  鹧鸪汉语拼音:zhè gū;英语:Francolinus pintadeanus;chinese francolin),鸡形目雉科鹧鸪属的一种。又称越雉怀南。分布限于东洋界,中国南方常见。体型大小似石鸡。头顶大都黑色,围以棕色环斑;上体黑色而有许多卵圆形白斑;肩羽栗红两翅黑而具白色狭斑;喉白;胸、腹和两胁黑褐色,杂以显著白斑,白斑愈向后愈大;下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色。雌鸟羽色较浅淡。嘴黑(雄),或上嘴黑色下嘴肉黄色(雌)脚橙黄至红褐色。

  常栖息于山地和丘陵。嗜食昆虫,也吃野果、杂草和嫩芽等。叫声响亮。在繁殖季节,1只雄鸟站在山岩上高鸣,若干雄鸟从不同方向的山顶上响应,此起彼伏,声音响彻山丘。3~4月繁殖。在草丛或灌丛中以干草、落叶等筑巢,内铺残羽。每窝产卵3~5枚;卵梨形,乳黄以至黄褐色,大小为37毫米×3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