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10%;">'''【悬梁刺股】'''</span>
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已经完成学业的留学人员也要拓宽眼界和视野,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成为堪当大任、能做大事的优秀人才。——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21日)
+
<span style="color:#FF00FF;font-size: 100%;"> xuán liáng cì gǔ </span>
 
+
由“悬梁”和“刺股”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刺股”见于《[[战国策]]·秦策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时,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悬梁”见于《[[汉书]]》:[[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他下决心认真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疲倦得直打瞌睡。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系住头发。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后来他们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00%;">【出处】</span>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00%;">【引例】</span>
 +
①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三出: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
②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
<span style="color:#FF0000;font-size: 100%;">【习近平讲话原文】</span>
 +
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21日)
  
  

2019年3月26日 (二) 02:15的最后版本

【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由“悬梁”和“刺股”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刺股”见于《战国策·秦策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时,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悬梁”见于《汉书》: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他下决心认真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疲倦得直打瞌睡。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系住头发。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后来他们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引例】 ①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三出: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②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习近平讲话原文】 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