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听觉'''(汉语拼音:Tingjue;英语:Hearing),外界声音刺激作用于听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耳是听觉器官,按结...”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7行: 第7行:
  
 
  在听觉刺激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强度大大超过感受器正常生理反应限度,长时间作用的声刺激,会造成听觉疲劳。听觉疲劳表现为听觉阈限的暂时性的提高。听觉疲劳由于不断地累加而长时期得不到恢复,最终将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在听觉刺激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强度大大超过感受器正常生理反应限度,长时间作用的声刺激,会造成听觉疲劳。听觉疲劳表现为听觉阈限的暂时性的提高。听觉疲劳由于不断地累加而长时期得不到恢复,最终将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
[[Category:生物]]
 +
[[Category:生物学]]
 +
 +
[[Category:动物]]
 +
[[Category:动物学]]
 +
 +
[[Category:医学]]
 +
[[Category:基础医学]]
 +
[[Category:生理学]]
 +
[[Category:人体生理学]]
 +
 +
[[Category:心理学]]
 +
[[Category:普通心理学]]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T音词条]]
+
[[Category:T音词语]]
 +
[[Category:听]]

2020年5月8日 (五) 18:55的版本

  听觉汉语拼音:Tingjue;英语:Hearing),外界声音刺激作用于听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耳是听觉器官,按结构与功能,它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真正感受声音刺激的装置是位于内耳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具有正常听觉的成年人可以听到每秒振动20~20000次的声波,通常把这样一个宽的频带范围叫做人的可听声频。除频率这一条件外,声音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听到,这个最小可听强度就是听觉的绝对阈限。在可听声频率范围内,人对1000~4000赫的中高频声音特别敏感。

  声音有三种基本特性。①音高,即声音高低的属性。它与声音波形的重复速率有关,一般来讲,频率越高音高也越高。②响度,即声音强弱的属性。它与声音的强度和频率有关。③音色,它是复合声的一种主观属性,人们根据它可以把具有相同的音高和响度的复合声区分开来。音色主要取决于声能在不同频率上的分配模式。

  噪音对言语听觉的干扰作用叫声音的掩蔽。在掩蔽情况下,要使讲话能被听清,必须提高说话的声音,这个提高的量就是掩蔽阈限。同时用两耳收听所产生的听觉叫双耳听觉。确定声源位置的能力主要是依靠双耳听觉。

  在听觉刺激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强度大大超过感受器正常生理反应限度,长时间作用的声刺激,会造成听觉疲劳。听觉疲劳表现为听觉阈限的暂时性的提高。听觉疲劳由于不断地累加而长时期得不到恢复,最终将会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