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W.”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定向页面至温斯顿·丘吉尔
 
第1行: 第1行:
[[文件:丘吉尔,1941年.jpeg|right|thumb|200px|丘吉尔,1941年]]
+
#REDIRECT [[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W.'''([[汉语拼音]]:Qiuji'er;[[英语]]:Churchill,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1874-11-30~1965-01-24),[[英国]]政治家、首相(1940~1945,1951~1955)。生于[[牛津郡]]一贵族世家,卒于[[伦敦]]。1894年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
 
+
  1895年从军,曾参加英国在印度、苏丹和南非的殖民战争。1900年当选保守党议员,涉足政治。后因反对[[J.张伯伦]]的关税改革计划而转到自由党。1906年作为自由党议员进入下院。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后历任殖民部次官、贸易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殖民大臣等要职。
+
 
+
  在任海军大臣期间,大力加强海军实力,以回击[[德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英军在[[黑海海峡]]的[[加利波利战役]]中失利。同年11月丘吉尔引咎辞职。1919年1月丘吉尔出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攻击布尔什维主义,鼓吹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积极参与策划武装干涉苏俄。1922年,因不满自由党的政策而脱离该党,回到保守党。同年在议会选举中落选。1924年作为保守党候选人当选议员,同年任[[S.鲍德温]]内阁的财政大臣。1925年在英国恢复金本位制,企图恢复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1926年,主张镇压工人总罢工。1931年1月,因对保守党领袖的政策不满退出鲍德温的影子内阁。此后他被排斥在政府公职之外,专心从事写作。在此期间,他同保守党右翼一起,反对向印度独立的要求作任何让步。20世纪30年代,丘吉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不断发出警告,主张重整军备,反对[[N.张伯伦]]姑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主张联合[[法国]]和[[苏联]],依靠[[国际联盟]]来阻止德国的侵略。
+
 
+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丘吉尔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积极组织援助[[挪威]]的战役。1940年5月10日继张伯伦任首相,并兼国防大臣,立即把全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丘吉尔政府拒绝德国的诱和,坚持对德作战,同时争取美、苏作为同盟者参战。为了保卫[[不列颠群岛]],亲自视察海防、空防设施。他支持沦陷国家开展抵抗运动,支持沦陷国家的流亡政府。[[苏德战争]]爆发当天,丘吉尔庄严声明:“俄国人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就是美国的危难。”1941年7月12日签订《英、苏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协定》。8月9日,丘吉尔和[[F.D.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
+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与[[美国]]缔结一系列条约,其中包括联合使用两国的军事和经济资源、成立联合参谋部等内容。1942年以时机尚未成熟为借口,推迟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先后参加[[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国际会议。在处置战败的德国、波兰的疆界变动和政府组成等问题上,极力维护英帝国的利益。
+
 
+
  1945年7月大选中保守党失败,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鼓吹英、美联合以对抗苏联拉下的纵贯欧洲南北的“铁幕”。富尔顿演说揭开战后[[冷战]]的序幕。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在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一个把英美联盟、联合的欧洲和英联邦连接在一起的“三环外交”的总方针。
+
 
+
  1951~1955年,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执政期间,签订1954年《巴黎军事协定》,缔结《东南亚防务条约》,继续对苏采取强硬态度。
+
 
+
  1953年,丘吉尔被封为爵士,获“嘉德勋章”。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4月5日正式退休,但直到1964年7月一直任下院议员。
+
 
+
  丘吉尔还是一位演说家、政论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1906)、《世界危机》(1923~1929)、《马尔伯勒的生平和时代》(1933~1938)、《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48~1954)和《英语民族史》(1956~1958)等。
+
 
+
 
+
 
+
[[Category:历史]]
+
[[Category:世界历史]]
+
 
+
[[Category:历史人物]]
+
[[Category:世界历史人物]]
+
 
+
[[Category:军事人物]]
+
[[Category:军事家]]
+
[[Category:世界军事人物]]
+
 
+
[[Category:政治人物]]
+
[[Category:世界政治人物]]
+
[[Category:政治家]]
+
 
+
[[Category:演说家]]
+
[[Category:政论家]]
+
[[Category:作家]]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Q音条目]]
+

2022年7月31日 (日) 18:37的最后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