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5年12月9日 (三) 11:41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提香汉语拼音:Tixiang;英语:Titian,1488~1576),意大利画家。1488年(一说1490 )生于皮耶韦-迪卡多雷,1576年8月27日卒于威尼斯。早年受业于画家G.贝利尼门下,曾和乔尔乔涅密切合作,并在其逝世后成为威尼斯画 派的领袖。1516年被威尼斯政府任命为官方画家,1530年受德国皇帝查理五世接见。此后,一直为哈布斯堡王朝作画,还被授予伯爵荣衔。1545~1546年游学罗马,与米开朗琪 罗等画家结识。1548年和1551年两次赴德国的奥格斯堡工作。一生主要活动在威尼斯,遗存作品遍及西欧各国,作品充分体现了威尼斯市民阶层的生活理想和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其色彩绚丽辉煌和健美的画风,树立了文艺复兴新的艺术典型。1510~1520年是其创作早期阶段,作品《田野合奏》、《神圣与世俗之爱》、《酒神节》、《圣母升天》、《维纳斯的崇拜》等,人物形象粗朴健壮,以暖色为基调,表明他已熟练掌握了油画技巧;画中人物的强烈运动感、力量和雄伟的体魄,为威尼斯画派开拓了全新的领域。1520~1555年是其创作的中期阶段。画面益趋平稳庄重,增加了雍容华贵之感,许多描绘人物的作品,都有优美的山水风景陪衬,且情绪热烈,体态更加健美。作品《佩萨罗圣母》、《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维纳斯与琵琶演奏者》等,着意刻画理想中完美的女性。他画的大量肖像画,在写真与传神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查理五世骑马像》,人马均具英姿,充分表现了这位政治人物的狡诈、顽强、残忍、伪善的复杂性格。1556年以后是其创作的晚期阶段,用色之妙达于极致,终于摆脱了威尼斯画派着重线描的传统,使艺术造型从物象理解为主转变为靠光色构成的视觉印象为主,作品《欧罗巴的劫夺》、《基督戴荆冠》等,实际上标志着真正的西方近代油画的完成,对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