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什凯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11月19日 (二) 20:0746.105.124.95讨论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比什凯克汉语拼音:Bishikaike;英语:Bishkek),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

gonHZV <a href="http://ngzkdxhxcdey.com/">ngzkdxhxcdey</a>, [url=http://nbxhhesjlmeg.com/]nbxhhesjlmeg[/url], [link=http://wixoejxapllo.com/]wixoejxapllo[/link], http://sizemptunoaz.com/

历史沿革

  比什凯克是中亚地区的古代重镇,是古代丝绸之路其中一条经过天山山脉,贯通西域和中亚草原的要道所经的驿站。

  1825年,乌兹别克族人与浩罕族人在该处建立泥造的堡垒。后来在1862年沙俄吞并浩罕地区,将泥堡大肆破坏,再将该地区发展为俄国的军事要塞。

  现代的比什凯克市由俄罗斯人于1877年在这里建立军事设施开始,俄罗斯人认为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农耕,故大力鼓励俄罗斯农民到当时称作“必茨伯克”的比什凯克务农。1950年代起,大量重工业投资投入到当时称作“伏龙芝”的比什凯克,但大型重工业随着苏联的瓦解而停滞和萎缩下来。

  自吉尔吉斯斯坦在1991年起成为独立国家,比什凯克恢复其原名,该市的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建设

  市区横跨阿拉尔却河和阿拉密琴河,大楚斯基运河横贯其北部。东部为新工业区,西部为老工业区和铁路货运站,南部有文教、科研机构和工厂。市内有公园、 果园多处。

经济

  吉尔吉斯最大的工业中心,主要部门为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生产农机、机床、电机、仪表等。轻工业、食品工业也很重要。乌兹别克的布哈拉有输气管道通该市。陆路交通枢纽。有铁路通土西铁路上的卢戈沃伊和伊塞克湖西岸的雷巴奇耶等地。公路通塔什干、阿拉木图、奥什等地。航空要站。设有吉尔吉斯科学院、吉尔吉斯大学、博物馆等。

旅游

  比什凯克市有着自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商人通商时留下的遗迹,在宗教遗址方面,有早于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富古希腊色彩的佛教,及至公元6世纪在区内流行的景教。在人文景观方面,13世纪至18世纪期间的部族汗国和19世纪开始渗入的俄罗斯文化的痕迹处处皆是。当中著名的景点包括:

  米哈伊尔·伏龙芝的纪念雕像——位于首都火车站对出的公园广场。

  国家历史博物馆

  国家实用艺术博物馆——展示吉尔吉斯传统手工艺品。

  吉尔吉斯白宫——现今吉尔吉斯坦总统官邸,亦是前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党总部。

  阿拉多广场(Ala-Too Square)——国家独立纪念碑设于此广场,每天在这里皆有军队换军仪式。

  邓小平大街——一条东西走向的双向6线行车大街,长3.5公里,宽约25米,在大街东端,矗立着一座2米高的红色花岗岩纪念碑,碑的正面用中文、吉尔吉斯文和俄文写着:“此街以中国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此大道于1996年由当时的市长命名的。

  阿拉亚卡国家公园(Ala Archa National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