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贵州省 > 铜仁市 > 万山区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云盘山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仙女石

  万山区汉语拼音:Wànshān Qū;英语:Wanshan District),古称大万山中国贵州省铜仁市辖区。位于贵州省东部。东南临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接新晃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西与黔东南州岑巩县接壤,北与铜仁市碧江区江口县毗邻。总面积849平方千米。总人口15万人(2012年)。有侗、土家、苗、汉等民族。全区辖2个街道、1个镇、6个民族乡。

  万山区地处黔东低山东部边缘,西北高、东南低。年均温13.4℃,年降水量1376毫米。主要河流有敖寨河、下溪河、黄道河、高楼坪河,属长江水系。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种有汞、钾、锰、钒、钼、铜、锌、大理石、磷、重晶石、石灰岩、白云岩等20多种,其中钾矿石远景储量50亿吨,磷矿储量7000万吨,锰矿储量1500万吨以上,重晶石储量218.8万吨,石灰岩储量10亿吨,白云岩储量20亿立方米。曾因汞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盛产朱砂、水银而成为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朱砂王国”。自然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灌草丛。野生动物原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繁多。珍稀动物有斑羚(俗称岩羊、野羊)、穿山甲、林麝、水獭、红腹锦鸡、灵猫、豹猫等。

  万山历史悠久。汞矿采冶最早可以上溯至秦汉时代,明洪武年以来官方采冶记载长达630多年。万山自古以来行政区划多变,隶属关系复杂。夏商为荆州之域,周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唐属锦州,宋属沅州。1966年2月,为更好地为贵州汞矿生产生活服务,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万山特区,隶属铜仁地区。汞资源枯竭后,2009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10月,国务院撤销铜仁地区和万山特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和万山区。

  万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集山、水、林、洞于一体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有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中华山;有鬼斧神工、惊险刺激的夜郎谷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山清水秀、延年益寿的挞扒洞休闲疗养胜地;有气势磅礴、欢乐喜庆的鼟锣民间艺术;有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有千年汞矿开采的工业文化遗产,960公里地下坑采矿道;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汞矿遗址”。

  • 邮编:554200 代码:520603 区号:0856

行政区划

  全区辖2个街道、1个镇、6个民族乡。区政府驻万山镇。

  • 街道:谢桥街道、茶店街道
  • :万山镇
  • 民族乡:高楼坪侗族乡、黄道侗族乡、敖寨侗族乡、下溪侗族乡、鱼塘侗族苗族乡、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

历史

  万山,古称大万山,明置铜仁府,清光绪六年(1880)移省溪司吏目于大万山。1913年置省溪县,1941年设万山乡。1966年2月划玉屏、铜仁的一部分建万山特区,是我国最早的县级行政特区。1968年撤销万山特区,1970年恢复万山特区。

  1996年,万山特区面积338.4平方千米,人口约6.2万人,辖1个镇、4个民族乡:万山镇、高楼坪侗族乡、黄道侗族乡、敖寨侗族乡、下溪侗族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万山特区常住总人口47818人,其中:万山镇14437人,高楼坪侗族乡11957人,黄道侗族乡9232人,敖寨侗族乡6074人,下溪侗族乡6118人。2010年末,万山特区常住人口4.79万人。

  2011年1月5日,根据《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铜仁市谢桥街道行政区域划归万山特区管辖的批复》精神,将铜仁市谢桥街道的谢桥、唐家寨、楚溪、龙门坳、石竹、瓦屋坪6个村和谢桥社区居委会划归万山特区管辖;谢桥街道大坳村划归铜仁市环北街道管辖。2011年2月28日起,谢桥划转区的管辖权由铜仁市正式移交万山特区。

  2013年,撤销茶店镇,设立茶店街道。调整后,全区辖2个街道、1个镇、6个民族乡:谢桥街道、茶店街道、万山镇、高楼坪侗族乡、黄道侗族乡、敖寨侗族乡、下溪侗族乡、鱼塘侗族苗族乡、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

地理

  万山区地处黔东低山东部边缘,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敖寨河、下溪河、黄道河、高楼坪河,属长江水系。

  万山地处中亚热带中纬度地域,为东南和西南季风所控制,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雾、雪、凉爽是万山独具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色,是避暑休闲的理想之地。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为270天左右。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朱砂

万山国家矿山公园

  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以万山城区的汞矿遗迹为核心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重点项目包括汞都博物馆、苏联专家楼景区和黑硐子、仙人洞古代采矿遗址及冷风洞、大坪坑、冲脚地质生态恢复示范点等景点,通过深挖内涵、突出文化、追求奇特,把文化背景、工业元素、生态环境整治和矿业遗迹特色再现于世人面前,使其成为地质科普旅游的经典景区,展现出“中国汞都”的独特魅力。最美的矿洞当属仙人洞。仙人洞因仙女石而得名。

文化

  侗乡傩堂戏 傩堂戏起源于古代人群驱逐瘟疫、祈求甘雨的一种“跳神”活动。在这种迷信活动中,需头戴木刻面具,妆扮成神祇模样,边唱边舞,舞唱结合,颇具娱乐性质,后逐步演变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侗族“傩堂戏”。这种戏,曲调多样,主要有“平板”、“哀调”、“喜调”,由3—5人的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锣、鼓、钵等,台词、歌词皆用方言。演出形式有戴面具和不戴面具两种。在傩堂中演出时,剧中人必戴面具,剧中人物面具有“官”、“金童”、“玉女”、“勤童”、“八郎”、“仙凤娘”、“开山神”、“师娘”、“土地神”、“判官”、“笑和尚”。傩堂戏除上演侗族民间故事改编的《红毛与张玉英》、《葛麻》、《劝夫回心》、《巧姻缘》和《计划生育张老大》等剧目外,也上演根据汉族戏曲改编的剧目《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穆桂英招亲》、《天门阵》等等。

  舞龙灯 龙灯,又叫保龙、灯龙,大都盛行在刘姓族聚居的集镇。在怒溪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三出灯,十五结束。“灯龙”由九节组成(意为:老龙被斩为九节),龙头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清明纸。龙尾亦用细篾扎成鱼尾形,用红布带将龙头、龙身、龙尾连起来,并在各节内点一蜡烛灯,似为灯笼。舞灯龙时非常热闹,前有二至四排灯开道,标明此灯龙是哪个村寨或街道的巨龙,排灯后还有鱼、虾和蚌壳等。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畅游各街头巷尾。玩灯龙的动作有黄龙下海,金龙抱柱,二龙抢宝,老龙翻身、金龙过海参等。舞灯龙者,大都是眼明手快、身强力壮、舞技高强的青壮年能手,大多赤膊绑腿与巨龙翻腾融为一体。灯不熄,龙不停,鞭炮不断。龙灯进人家院落,主客“吉令”往来,互贺新年,焰火横飞,热闹非凡。十五烧龙,也叫化灯,在溪河边或有水的沟边把龙放在地上,将事先准备的花筒炮、烟花鞭炮等火花直对龙身喷扔,烧完后,众人“啊”声连天,尽兴跳跃一阵,将灯龙残骸送入水中,意为送龙归海。

  万山鼟锣 是100多万侗族同胞中目前最为独特、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一。此俗盛行于境内黄道、下溪、敖寨侗族乡,至今已有千年历史,1994年黄道侗族乡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鼟锣艺术之乡”。鼟锣以锣、鼓为主,辅之其它乐器和用具。侗乡人民在长期的风雨岁月中,共演练成闹年锣、喜庆锣、敬神还愿锣、辞诵锣、充锣、丧锣、“三锤锣”、“九锤锣”、“两头忙”、“三道齐”等60余种不同形式和曲调。最具观赏价值和表演形式的是新春佳节鼟锣,村寨之间,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黄毛孩童、古稀老人,青壮劳力、翩翩少女,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委婉处柔媚万千,激越时锣鼓震天。现在,这一民族文化艺术已得到深入挖掘和开发,游人也可一饱眼福,北京的邓敏文研究员、杨进铨教授看后赞叹:“不愧为一枝奇葩,比西北的威风锣鼓还威风!”

  万山黄道侗族乡的鼟锣艺术,是我国100多万侗族同胞中,最为独特、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一。1994年黄道乡被省文化厅授予为“鼟锣艺术之乡”,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研究所的刘氏祠堂陈列馆,陈列着筛金锣、大锣、小锣、班锣和碗锣,还有特鼓、大鼓和小鼓,长号、钹、唢呐等相关乐器。

  据了解,在鼟锣活动中,锣、鼓、钹、唢呐等乐器是相互使用,各种乐器都代表了侗族不同文化习俗。侗乡人民在长期的风雨岁月中,共演练成闹年锣、喜庆锣、敬神还愿锣、辞诵锣、充锣、丧锣、“三锤锣”、“九锤锣”、“两头忙”、“三道齐”等60余种不同形式和曲调。

  关于鼟锣的来源和历史演变,民间有诸多传说。如“铜锣招魂”,“祭祀耕牛”、“唐皇祭母”等。据黄道刘氏族谱记载:“(刘)贵公,……元未奉诏平定夜郎,水西之乱,肖子章前锋,出吴境入楚地长沙,挥军直驱楚西湖广进入夜郎边陲坪岳溪(黄道司)。征服沿途夷蛮……六七百年前的丹阳(黄道)……瘟疫流行,瘴气弥漫,鬼号兽啸……公请来法师罗君老坛(罗文受)镇妖除魔。”鼟锣,便成了民间驱邪的“法事”活动。

  鼟锣的另一种民间还传说是,侗族祖先长期居住在湘、黔、桂边界“溪洞”之中,村寨依山傍水,森林密布,豺狼虎豹出入期间,大家集体上山劳作时,带上一面或几面铜锣,边走边敲,驱赶老虎,以声壮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据史料记载,源自军队鸣锣传信,游戏于民间丰富完善,成了当地新春佳节和重大喜庆活动的表演艺术。每逢春节龙灯、茶灯等活动都离不了鼟锣的声威,侗乡人民在传统喜庆节日或敬神还愿、傩堂戏、辞诵、丧葬都要击鼓敲锣,在农闲时候,还要组织民间鼟锣竞技活动等。

  20世纪50年代,是鼟锣活动的鼎盛时期。期间,万山区全境、铜仁、玉屏及湖南省的芷江、新晃等大部分有侗族同胞居住生活的山寨都盛行鼟锣,几乎村村有铜锣、年年要鼟锣。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正月十五(过大年)期间,村与村、寨与寨之间就要相互邀请鼟锣。

  鼟锣比赛地点一般约定在邀请方的祠堂、院坝或田野要道等宽阔场地。双方围着熊熊篝火,以鼓定调,由一面大鼓作指挥,打大锣,少时几十面多到上百面,此起彼伏、应和互答,侗家的少女们则闻锣起舞,唱着歌儿为双方助兴。活动参与人数少则十人,多则数千人,小到黄毛小孩童,长到古稀老人。

  水眼坪排排屋 万山区高楼坪侗族乡水眼坪村梯形排排屋是万山侗族风情的典型代表。该村共有3个自然小寨,各寨古屋建造独特,屋场共5排,均建在靠山坡前面,从上到下,呈梯形状排列。从第一排到第五排从大到小依次而上梯形排列。每排房屋沿街用青石料砌成宽2.7米,长50—100米不等,四周建有围墙,统一朝一个方向开门,每屋从下往上沿走青石板梯规则弯曲而上,每排都有造型美观的“八”字形大门。每排房子两端都建有水池,据说是用来防火灾的救火用水。说来也怪,水眼坪三个自然组寨古屋建造300多年来还没有发生过1次火灾。2003年4月,省文物局专家专程考察水眼坪排排屋后,赞不绝口,认为水眼坪侗寨的排排屋,体现了侗族文化的精髓,是目前全省保存较为完整体现侗族建筑特点的房屋之一,极具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侗家吞口屋 侗族喜以族聚居,有一姓一寨或多姓聚居等类型。村寨多建于依山傍水的地方,其周边和住户环境,风景幽雅,多种植果树、竹木,饮用泉水方便。旧时住房建造,多为过道式木结构的“开口屋”(又称“吞口屋”)平房常见为三间并列,五间并列的则较少。居中的一间为“中堂”(俗称“堂屋”),面壁内缩一柱形成“吞口”,一般用来作休息、待客和办理喜庆婚丧的地方。堂屋内不铺设地楼板,其正壁设供奉神位和祖先的神龛;后间屋内置火铺,火塘中架放铁三角架,是四季烩膳和冬天取暖的地方。堂屋两侧为卧室(一般铺有地楼板防潮湿),房室两头搭有偏厦,一头做厨房,一头为牲畜圈。

  万山侗家住房多为“吞口屋”。是一种用上百根杉木凿榫穿合成四扇、两层的长方体木质结构房屋。高度和长度有不同规格,一般建造成为“五柱五瓜”、“七柱八瓜”,即楼下为六至八间。房顶部两端都比中间高一尺二寸,两边斜度是一尺比五寸。底部正中装板后退三尺作“槽门”,是休息、乘凉的处所。大门一般高五尺四寸四分,宽三尺。中堂(欲称“堂屋”)设神龛于正北上首,堂内供议事、祭祀、待客之用。中堂后面是火炉间,有一个高出地面一尺多的火铺。火铺用坚硬耐磨的板栗树做架子,铺一层厚实平整的木板,中间偏左是用黄泥筑成的火塘,内放三脚铁撑,周围用薄薄的长条石围着防火。站着可以做饭、炒菜,坐着可以取暖。上面悬挂炕架,用来烤肉或烤其他东西。左右两侧是卧室,铺着离地面五寸的地板。楼上是仓库和客房。正屋两侧搭配偏厦(又称“偏屋”),呈四面流水形,以遮盖猪栏牛圈、茅厕、柴房。有的人家还另立同正屋一样高的厢房作卧室及安置火塘。屋顶过去多用杉木皮覆盖,现在已改用青色小瓦。新屋落成,要请木匠和能说会道的人上梁讲吉祥话。

  侗家吊脚楼 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居室,其中设有 “火塘”,“神龛”和“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用餐、待客的场所。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一栋,也有聚族而居的,将同一房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接待宾客。万山侗族大都是两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俗称“吊脚楼”。这种木楼,结构谨严,不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在木楼生活的人至今保留着越人“坐皆蹲居”的古俗,饮食用矮脚几案。坐的是原始木凳,很难找到高脚桌椅。做饭时柴火要由西方放进。因为传说西方是侗族发源的地方,火种是祖先从西方带来的。 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把环境打扮得十分美丽,如房屋的柱头,喜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干。寨里的水井,喜用雕花的青石板砌个小屋盖起来,井内还要放些红、白、黑相间的花鱼。寨前寨后都有古树遮荫。就连寨里的道路也以青石或卵石铺砌,人们总是把它砌成各种图案,十分美观,故称“花街”。所以,进入侗乡,使人有如进入画廊之中。

  侗家人生在偏僻山区山高林深,常受野兽虫蛇的侵扰和受异族的排挤和欺侮,吊脚楼的结构设计主要是出于防御的需要。人们成团成片的在一空地上建房,连在一起,形成了吊脚楼群。成了村或寨,尽管大小高低各式不一,一走进寨子里,脚踏青石板,头顶是吊着的木楼,好像进了一座堡垒,连在一片的房子,除了外窗,还设了天窗,外窗多且小,窗小的设计出于安全的需要,天窗设在火堂上方,主要用来通风和因窗小而造成光线不足的缺陷。这种互补的设计和因场地有限而多层建筑的设计足显侗家人在民居建筑上的智慧。侗家吊脚楼除了精巧的设计,奇妙恢宏的布局外它还富有侗家民俗文化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内涵。总体布局上看,几十座吊脚楼错落有致地成网状分布平地上,前有田园,边有池塘,后是青竹,网能打鱼,手能摘竹,鱼和竹在中国文化里常有吉利、富余、多子多孙之意。每一座村寨由单个或几个姓氏组成的这样大的说来是一团寨,其实又较为严格地分有各式的活动场所如有各式的池塘等。透过门洞看池塘田野的快意,以及随手园里种菜,屋前层后摘果之潇洒,是侗家人在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一种上佳境界,这深刻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宗室团圆的伦理思想。

  牟家坡悬棺葬 是铜仁市目前仅存的一处远古墓葬,位于大坪乡川洞塘村牟家坡村民组,距铜仁市主城区50千米。在该村民组猪老岩河畔,有一处70余米高的峭壁,俗称“仙人板”。仙人板下为猪老岩河。在距河20余米处,有一条自然形成横向洞穴,高约2米,宽约2——5米,其间目前尚存放有两具棺木,这就是著名的牟家坡悬棺葬。两具棺木中,仅一具保存较为完好,棺长2.51米,棺内尸骨尚存,另一具棺木已朽坏。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这种习俗在三国时吴沈莹的《临海水土志》中已有记载。现代根据文献记录或实地考察,目前已发现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都有这种丧葬习俗。《辞海》称五溪蛮“与今天的土家、苗、瑶、侗和仡佬等民族有渊源关系”,所以,我们也不必去考证铜仁的牟家坡悬棺葬安葬的是土家族或仡佬族,松桃云落屯悬棺葬安葬的是苗族或其他什么民族,因为他们在古代都称为“五溪蛮”。牟家坡悬棺葬对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84牟2月,牟家坡悬棺葬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请七姑娘 是将天上七姊妹的七姐请下凡间来,在万山侗乡又叫猜七姑娘。猜七姑娘是一种带有神话传奇的娱乐活动,一般选在天气比较晴朗的夜晚举行。地点选在农家堂屋比较宽敞的人家,参加活动的人数有七到十个不等。其中一位主持者(多为年长的妇女),叫猜七姑娘的师傅,其余为被猜者,但被猜者必须是未结过婚的少男少女,就是人们说的童子娃娃。也有一些看热闹的观众。活动开始时,主持人先在堂屋的桌子上摆上七杯净茶,烧七株香、七卉纸。然后,主持人就坐在一根高板凳上,双手对叉,两个母指上下不停地翻动。口头唱着“七姐要来快快来,莫到阴山背后挨(就是停的意思),阴山背后雪雨大,打湿七姐绣花鞋”。这样反复唱若干遍,直到把被猜人猜抖动起来。被猜人用几根矮板凳背朝主持人分两三排不等坐着,双手平放在膝盖上。闭上双眼,默默地听着主持人唱。唱到一定的时候,有一两个被猜上的被猜人脚、手开始抖动起来,双手不断地拍打自己的大腿,抖动的节奏越来越快,并不知不觉地随主持人唱起来,这就说明该被猜人已被猜上了。被猜上的人抖动达到高潮时,双手拍打大腿的力越来越大,有的可把大腿打乌。整个活动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左右,每次只有一两个被猜人被猜上。这种娱乐活动,据老人们说,传承较早,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只延续到解放后五六十年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问起猜七姑娘一事很少有人知道,可以说基本失传了。

  烧蛋 是侗族一种古老的驱灾、辟邪、除病方式。一些看起来皮黄骨瘦、觉得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茶饭不思,又明显感觉不出哪里疼痛的患者,认为是在什么地方丢了魂,需要请个师傅烧蛋,把魂赎回来。因而用烧蛋来作为寄托,了却家人心愿。患者家把寨上会烧蛋的师傅请到家中来,也可以拿着蛋和香纸上师傅家去请师傅烧。一般一次烧三个,鸡蛋、鸭蛋不论,有说绿壳鸭蛋最好。开始师傅把备好的蛋用钱纸垫好放在火炉板上,烧上香纸、并念几句咒语:“叩请××太上老君,为××赎回五方之魂。东起五里,赎一魂;西起五里,赎二魂;南起五里,赎三魂;北起五里,赎四魂;五起五里,五五二十五里,赎取五方之魂”。师傅边念咒语,边把蛋拿在手上,并在蛋上划几个字符,然后用青线绕在蛋上绕七圈,再用钱纸包上,就用铁夹在火堂刨一个小坑,又用铁夹划一个字符,再把包好的三个蛋放进去,用梓木灰盖上,烧半个小时,即可刨出来。师傅把烧好的蛋按顺序剥开,一般第一个是炸开的,师傅根据炸开形成不同形状,判定患者是在什么地方(井边、河边)被什么动物(蛇、青蛙等)吓倒而失落魂所至。第二个比第一个要好些,第三个基本上是圆的。若第三个蛋没有烧圆,说明魂还没有赎回来,就需另选日子烧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直至把蛋烧圆。绕在蛋上的青线都不会烧断,师傅把它从蛋上解下来捆在患者手上,七天以后再取下,烧熟的蛋由患者吃下。这种治病方法,虽然讲不出什么科学道理,但确实有不少患者可能是巧合通过烧蛋病就好了,因而得以广为流传,所以现在农村以烧蛋这种治病方式的现象还比较常见。

  刨汤肉 是侗族人民每年冬至后到元旦、春节期间,杀年猪请客饮酒、慰劳乡亲的俗称,也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一种礼节。刨汤肉最先是指乡下的老百姓卖猪给屠夫,在家杀猪,请上邻居的人帮忙。然后大家共同吃上一顿,一般都是人多肉少汤多,肉是由屠夫和主人家共同出的,一般情况是屠夫两斤,主人家三斤。开宰年猪的嚎叫声一出,族亲就会放下自家的农活,陆陆续续赶来,“逮尾子”,帮助屠夫把一头肥猪剥得白白净净,女人们则忙着帮厨,一时间农舍炊烟缭绕,喜气盈门。屠夫刚把年猪剥净“净边”往案板上一搁,好客的主人就吩咐屠夫,砍下一块尚有温热的上等刀头好肉犒劳亲友。“刨汤肉”的选择很讲究,必须是座墩肉,一般还要炒上肝和肥肠等下酒菜,故叫吃刨汤肉。刨汤肉主要用酸辣椒或糟辣椒,芹菜、大蒜做底料,以炒回锅肉的方式在柴火上经大灶大锅几经翻炒,装入小锅(或盆)中,放在炭火或柴火炉子上慢慢地煮着品赏,边吃便加入猪肝、血旺、豆腐,一顿丰盛幽趣、油亮香浓的“刨汤肉”清香四溢,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开。近年来,吃“刨汤肉”的形式已经被升华,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元旦和春节期间的民俗奇观,而且成了体验侗族人民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万山民族崇拜

  万山侗、汉、苗族等各少数民族除宗教信仰外,还有一种朦胧的原始观念,认为人有“灵魂不灭”的说法,人在生有魂魄,死后自然存在,因而滋生了一些崇拜“对象”,最主要的有:

  崇拜祖先 每家堂屋正中都设有神龛,写上神榜,正中为“天地君亲师”,民国期间把“君”字改为“国”字。两边除对联外,写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神农皇帝五谷尊神,大成至圣孔子老师,求财有感四官大神,南海岸上观音大土,九天司命灶王府君,还有自家高、曾、祖、考、妣,以及外氏门中的一派瓜葛姻亲。”每逢过节,全家至祭,以求保佑。

  崇拜神明 大凡无子,或有女无男的中年人,为了承继宗桃,一般要祈神赐子、求子。一般是在大路经过的溪沟处修桥,以方便行人,认为这样可积“阴德”,使神悯其诚而赐子。某些奇异岩石,或古树也常认为神,而成为人们祈祷生子的对象,或是已生子不乖,可祭拜为“保爷”,求其保佑,其次许神还愿,也是求子的迷信活动。

  崇拜龙神 凡造屋、埋葬都要相择龙穴风水地。天旱不雨,也要杀牲口祭龙神求雨,祈求丰收。

旅游

  云盘山 旧称“五云山”或“彩云山”,座落在万山城西北方向的交错群山中,海拔高800多米,是万山最高观景点之一。

  黄道刘氏宗祠 俗称刘家祠堂,位于万山区黄道侗族乡街上,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宗祠为木质结构瓦房,总面积约120平方米。清同治年间扩建。民国7年(1918年)维修,改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占地总面积880平方米,有一厅、一殿、一楼、四个厢房、戏台、神龛、三个天井,院内有“龙眼”水井2口,至今保存完整。“文化大革命”中,祠内神龛、壁画、楹联等被毁,其它建筑完好。是万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之一。

  高楼坪刘氏宗祠 位于万山镇五公里处的高楼坪侗族乡所在地,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元年(1862年)冬维修,总面积约940平方米,砖木结构,四十八翘檐。“文化大革命”中,祠内神龛、楹联、匾额、部分壁画被毁坏,现尚有部分雕刻、壁画、诗词留存,厅、殿、耳房亦完好。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山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此外,万山还有保存较好的敖寨杨氏宗祠、下溪杨氏宗祠等。

  黑硐子古代采矿遗址 是始自秦汉时期的重要开采场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深切的峡谷地貌,使峭壁上形成了较多汞矿露头,为古人采砂炼丹提供了先决条件。遗址绝壁高约100米,凹槽的弧长约150米;绝壁上开凿有数十个洞口,洞口的里面层层叠叠,上下贯通,形成巷道27条,有些地方的采矿坑道多达5层;10余条主巷道绵延数百米,与新中国贵州汞矿一坑的采场连为一体;洞内有古代矿工遗留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等遗迹,见证了古代矿工的智慧与艰辛。

  黑硐子遗址一直就是刀光剑影的场所。秦汉时期,土人溯河而上发现了这里大量的朱砂露头以后,四面八方的拓荒者、冒险家便蜂拥而至,你争我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武力。史料记载,唐宋时期,沅州、辰州、思州等地的封建霸头为了争夺这里的采矿场,各自纠集权势云集于此,相互格斗残杀,不断造成大规模的流血事件。黑硐子前面原先是一个巨大的坑槽,史书上称“万人坑”,可谓冤魂累累。鸦片战争以后,英法帝国主义列强垂涎万山汞矿,1898年他们通过金钱利诱物色到曾在上海当过道员的陈明远,唆使其到总理衙门奏准承办镇远青溪铁厂,陈假名向英法商人借款,洋人遂将借款改为股金,控制青溪铁厂,但洋人无心经营铁厂,便以还债相要挟,强租了万山汞矿,并成立“英法水银公司”,10年间掠走水银700多吨。黑硐子也是被霸占过去的采矿场之一。由此,万山也点燃了早期工人阶级反帝、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烈火。工人们唱道:“洋鬼子,真凶狠,皮鞭一挥就打人;狗通事,奴才性,‘也司’‘也司’声连声;刁管班,没良心,伙同洋鬼子抽我身;矿工苦,矿工恨,有朝一日宰儿们。”史载,万山团首卢廷杰、杨义泰、杨宠光等人从一开始就率众反抗,但洋人勾结铜仁总兵林觉采取了残酷的弹压手段,并故意挑起工人械斗,致使上万人死于非命。解放前夕,亦官亦匪的益民公司总经理杨四麻子手段也极为残忍,不少冤魂也被扔在“万人坑”里。

特产

  神仙豆腐 性甘味苦,是用万山生长的一种野生灌木树叶加淀粉做成的,是贵州侗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神奇鲜见的一种小吃。这种野生灌木学名叫 “二翅六道木”。由于斑鸠鸟喜爱在这种灌木上筑巢,所以当地人也把这种灌木叫做“斑鸠叶”。说它神奇鲜见,是因为它是由一种产量极少的树叶做成,很多人都不曾见过,更不提还吃过。这种由神奇的树叶制作出来的绿色,半透明色如翡翠,色泽淡雅配以葱姜,蒜末等调料,吃起来味道清冷爽口、清香味浓,是炎炎夏日消暑降温的极好食品。“神仙豆腐”做法简单,将采回的斑鸠叶子洗净、晾干,放到盆中用开水烫软,接着双手重复揉搓、捣碎,直至叶子成为糊状,然后用布袋过滤到盆中,加少量的草木灰,加适量水,搅匀之后放置阴凉处30分钟即成。再将它用刀片切成小块,浇上油辣子、醋和蒜泥,即成为一道美食。

  魔芋豆腐 魔芋又称蒟蒻,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十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丰富的食物纤维,对防治结肠癌,乳腺癌有特效;魔芋豆腐炒鸭、魔芋豆腐煮鱼,肉香味入魔芋豆腐中、味道香浓、入口软滑、低热、低脂、低糖,对预防和治疗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可以说是一种上等的既饱口福,又治病健体的食品;魔芋还可以防治多种肠胃消化系统的多种常见慢性疾病,食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野蕨粑 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每逢冬季农闲时候,万山有的村组农户,男女老少一起上山挖蕨粑根,用石磨碾或棒锤成粉状,再进行数次过滤而生产成野蕨粉再加工成野蕨粑。

  侗乡干竹笋炖排骨 干竹笋炖排骨是侗家一道特色名菜,主要用于万山区小竹笋为原料辅之以排骨。口味鲜嫩细腻,有健胃补肾功效。万山小竹笋资源丰富,从高楼坪乡琴门村到敖寨乡杨寨村连片10公里。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侗家红粑

  侗家红粑 早在古代,万山人就发明了红粑这个独具特色的食品。它色泽红艳,形状扁圆,气味香甜,食用方便。红粑以糯米为主,粘米配料,以食用“品红”(当地人叫“粑粑红”)为颜料。经过碎米、打芡、揉团、分等、滚红米、上蒸笼、手工压型等几道主要工序精制而成,大的有数斤之重,小的不过几十克。做红粑以前,需要准备蒸笼、柴火、大锅、簸箕、平整的大木板或柜台、劳动力等主要条件或器材,根据做红粑数量的多少,按糯米和粘米分别7:3的比例计算,从而准备红米。

  做红粑的糯米和粘米按质量比例配好后,留一部分糯米备用,用温水把糯米和粘米浸泡滤干,再去打米房用专用机器打成粑粉,然后再制作粑引子——打芡,粑芡做熟后就开始揉粑团。粑芡熟不熟,是个关键,芡不熟则粑不熟,放干后,再蒸、煮、烧,粑也不会熟。与此同时,用“品红”与备用的糯米加水调拌成鲜红的红糯米装在簸箕或筛子里。粑团揉成后,就平均地分成圆圆的粑心,然后沾点清水,放进盛有红糯米的簸箕或筛子里来回滚动,直到粑心粘满红米为止,这样就可以放进蒸笼里开始烧火蒸煮,直到熟透。如遇久蒸不熟,预示主家来年运成不好,就要想些办法再蒸,以减灾祸。蒸好后,就下甑放在木板上趁热压制定型,这样红粑就算做成了。待似干未干之时,又翻转再压一次,对压得不圆的,不满意的进行一次再修复,这样制作出来的红粑形状才“有样子”,才好看。如果想保存得久一点,待干透后泡在水里即可,只是需要勤快的换水。

  红粑在万山被广泛地运用着。最讲究的是过年和娶亲。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舂(做)红粑(当地人又叫“年粑”,以前没有电就是用碓舂),除了自己吃,还要用于走亲访友、招待客人,这当中的故事和文化也最多。每到春节,红粑做得多的人家,就要请上好几个劳力来帮忙,因为揉粑团这个过程是需要劳力和力气的,红粑好不好吃,这个环节十分关键,没有功力是难以达到效果的。要想红粑好,关键在于粑团揉得好不好。揉粑团要慢裹粉,揉到感到不太揉得动时,把粑团搓成条,撕裂开,若裂口光滑并呈浸绿色,说明粑团已揉好,合拢后再揉到没有任何裂痕后,再搓成粑条等分。

  关于吃红粑,则更是有趣。对于爱吃刚做好,才出蒸笼粑的,几个人在一起,往往就要比试一下。你吃装满红粑的一个大簸箕一圈,他就吃一圈中间再取个十字架,更厉害的要吃一圈中间再取个井字架。有人爱吃煎的、盐的、糖的,有人爱吃煮的。方式可以切片煮,整个煮,放红糖、白糖。可以煮甜酒,只要切开,方圆大小,形状随意。喜欢蒸着吃,放在煮饭的锅里即可,或裹些黄豆粉、芝麻粉、白砂糖,酸、甜、咸、辣,随你所欲,吃起来都香喷喷的。若要拿来做菜,切片炒,放在火锅里煮都行,各有特色。在农村,不管大人、小孩只要上山放牛、砍柴,都要带上几个红粑,适时选块空地,找来柴火点燃,将红粑烘着,烧着,一边讲着做大红粑的故事,一边比较着谁家的红粑更香甜。当然,也有红粑做得不好的人家,粑芡不熟,吃起来“粘天皮”(粘上颌),上甑时没有蒸熟,你怎么也烧不熟……而红粑在用于娶亲时,有许多讲究。首先所用红粑数量只能是96个,配上96颗糖,并且还要特制两个“粑娘”。而这两个“粑娘”一般都有水果盘大小,剩下的红粑“粑仔”也要比过年用的红粑大一些,如果春节做的红粑是三、四两一个的,结婚用的一般都要在半斤左右,“粑娘”就留着女方家吃,“粑仔”就要按照女方的亲族分发下去。

  除此以外,红粑还被用在庆祝老人寿辰,小孩满周岁,竖新房上梁、祭梁,也有人家在诸如考取功名等重大喜事活动做红粑的,并将之用于农村装神龛壁祭祀、重要亲友送来的匾额等等。而在过年时节,红粑主要被送到亲朋好友家做礼物,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不等,而主人则要回敬客人四、六个红粑,以示谢意。

万山生态产品

  万山竹雕 由原万山区民族旅游工艺美术厂设计、制作、生产和销售。该厂于1994年成立,产品采用万山本地特产的楠竹为原材料,这种竹材因竹板宽厚、竹质坚韧、生长范围宽,为从事竹雕工艺生产提供了独特的条件。竹雕工艺流程有二十多个,主要有:下料,打磨(去青皮),药物处理(三次),印版,雕版,上黑(漆),抛光,框边,清版,组装,上漆(清漆二次)。它是艺术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竹雕所选的字体,均为名家手笔,来自古今书法名家的碑刻拓片和图书资料,如王羲之、苏东坡、郑板桥、毛泽东等书法名家的作品均被充分使用。浮雕美术来自民间绘画,如“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均由该厂自己设计绘制。竹雕内容健康向上,制作款式别致新颖,大幅作品气派豪华,小件作品装饰优雅。该厂曾开发出100多个品种,有书画壁挂、对联条幅、民间面具、书房文具、包装盒(装箫笛,茶叶);有民间文化型产品,如福禄寿、龙凤虎,生肖图形,少数民族头像等。外观上既有扇型的,也有圆形的,还有横幅竖幅、长横长竖;工艺上有浮雕,有镂空,有仿古型产品,也有现代豪华型产品。产品在1997年首届中国梵净山国际旅游节期间正规上市,主要作为室内装饰品销往城市,主要销往上海、北京、青岛、深圳、贵阳等城市以及黄果树、梵净山、张家界等旅游风景区。该厂目前因多种因素已暂停生产。

  黄道铁器 黄道侗族乡所产的铁器制品,其中以刘、利两家最为有名。工艺沿袭如何朝何年已无据可考,一直是万山的著名特产,用传统铸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铁制品。其制品有:柴刀、镰刀、菜刀、斧头、犁耙等劳动人民耕种生产日用制品,价格合理,经久耐用,尤以黄道菜刀历史悠久、轻巧锋利而著称,深受远近人们广泛欢迎。

  堰上花背篼 指高楼坪侗族乡堰上村民利用当地毛竹制作的侗家人民的运输工具。厚篾条编织的叫稀背篼,用于装猪草、蔬菜、柴草、土豆、红薯等农用品;蔑丝、棕毛、其他动物皮编制的装干货、杂物用来赶场购物的叫赶场背篼;由专业篾匠精心制作,而因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功用特殊一直颇受市场青睐,是当今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朱砂工艺品 主要以朱砂为原料,充分利用朱砂功用,以朱砂上彩字画、朱砂上彩摆件、朱砂首饰、朱砂印泥、印章、朱砂奇石标本等五大类手工艺品100余个品种制作各类朱砂挂件、摆件。其中朱砂上彩字画、朱砂晶体首饰、原矿石首饰、原矿石工艺品、朱砂印泥印章等深受消费者欢迎。万山几家镂空雕刻朱砂上彩生产工艺,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部分产品获得贵州省“多彩贵州”设计奖,市场最具潜力奖。目前,万山朱砂工艺品正被海内外朋友了解和认识,不少产品已走出国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