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得胜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载得胜鼓
项目序号:68
项目编号:Ⅱ-37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江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万载县
保护单位:万载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万载县

  

唢呐是阿拉伯语“surna”(祖尔纳)的音译,古称“琐嘹”、“苏尔奈”,在亚、非、欧的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至迟于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国民间,它还有铜笛、锡笛、梨花、海笛等名称。此外,福建南曲演奏中使用的小唢呐称为“嗳仔”或“南嗳”;莆仙戏伴奏使用的唢呐称为“梅花”或“吹鞭”,较大的一种则称“大笼”或“大海笛”;维吾尔族的全木唢呐称为“苏尔奈”;藏、苗、蒙古、朝鲜等族也各有形制不同的唢呐。

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其按音孔根据七声音阶顺次排列,各个孔距基本相等,可翻转七调,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唢呐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打嘟噜、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多种吹奏技巧,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

唢呐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在古代除吹奏军乐外还用于衙门鼓吹及戏曲、歌舞等的伴奏,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则多用于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

万载得胜鼓是流传于江西省万载县的民间器乐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该县的潭埠镇、株潭镇、黄茅镇、岭东乡、高城乡一带,同时流布到邻县乃至邻省的部分乡镇。得胜鼓成形于北宋年间,主要取材于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全部鼓乐分请战、四将、二将、皇帝登台、游兵、下战、进城、登台退位、大小圆台9个乐段,以展现唐代朝廷取得平乱胜利的过程。

万载得胜鼓是民间唢呐曲牌与锣鼓乐有机结合的代表,在节拍、节奏、旋律、调式、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变化幅度较大。唢呐与锣鼓同步结合,小打行云流水、欢快流畅,大打气势磅礴、庄重热烈。唢呐特殊的单指抖音技巧别具特色,模仿战马嘶鸣十分逼真;禁鼓、战鼓的重击铿锵有力,敲奏时场面蔚为壮观。

得胜鼓是万载极其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凡遇娶亲嫁女、生日祝寿、华厦落成、开业庆典、欢庆佳节等事当地人都要演奏得胜鼓。经历代艺人传承发展,万载得胜鼓的演奏技巧不断完善,艺术性不断提高,对万载民间器乐和万载华灯音乐的形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万载得胜鼓是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民俗学研究价值。在万载当地,得胜鼓乐队原有五十多个,由于时代的变迁,演奏队伍逐渐衰落,出现了演奏人员青黄不接、传统唢呐曲牌和锣鼓经逐步失传的趋势。如今能够完整演奏得胜鼓的仅剩潭埠镇潭埠村乐队一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