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220年-280年),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

  汉章帝即位以来,东汉一直处于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权力斗争,严重削弱了东汉帝国的势力。公元184年,爆发了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东汉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一方面放权到州牧、太守,一方面默认并支持地主阶层组织私人武装,对抗起义军。经过近一年的较量,基本上把黄巾军镇压下来。但是经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已经遥遥欲坠,加上权力下放到州、郡一级和容许地主阶层拥有私人武装;各州牧、太守纷纷拥兵自重,地方豪强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混乱之中,朝廷被军阀董卓控制,全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190年,董卓迁都,朝廷崩溃。192年,董卓被吕布王允设计刺杀,后董卓余部李傕听从谋士贾诩之策攻入长安,控制了朝政。196年,曹操汉献帝许昌,改元建安,挟天子以令诸侯,击败多股势力。至208年时大致掌控了中国北方。然而于该年冬天的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这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史称蜀汉。据有扬州、荆州及交州等地的孙权迟至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史称孙吴东吴。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魏元帝自立,国号“”,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在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期间,三国事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明代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亚洲及世界各地,影响了这些地区。直到今天,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经常成为电视、电影及电玩游戏的题材。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一般认为有184年东汉黄巾起义开始。这源自汉灵帝为解决“黄巾之乱”而成立州牧制度,该制度导致地方割据,天下分裂。其他观点还有: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开始,这时东汉朝廷已经崩溃。208年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形成雏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雏型直到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这段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 中国历史纪年表

概述

曹魏蜀汉孙吴疆域
  汉章帝以来,东汉政府一直处于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权力斗争,这两大集团力量的互相斗争,形成了东汉独特的政治局面;权力每次交接,无不伴随大规模的杀戮,严重削弱了东汉帝国的势力。

  公元184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东汉政府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一方面放权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认并支持地主阶层组织私人武装,对抗起义军。经过近一年的较量,基本上把黄巾军镇压下来。但是经过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已经遥遥欲坠,加上权力下放到洲、郡一级和容许地主阶层拥有私人武装;各洲牧、太守纷纷拥兵自重,地方豪强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推举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当坞帅,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灵帝亡,刘辩即位;宦官和外戚展开新一轮权力争夺,为了在权力争夺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何进听取袁绍建议,征调四方猛将、英雄豪杰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乱政;地方势力借口讨伐董卓,纷纷招兵买马,后王允计杀董卓,西凉军阀再度把持政权,并互相拼杀;而各地军阀为了抢夺地盘,纷纷兵刃相交,乱世正式来临。

  公元196年,盘踞衮州的曹操击败吕布,听取部下的意见,推行屯田,并西迎献帝,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其后击败刘备、袁术、吕布等,占有衮、司隶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绍也攻克易京,彻底消灭军阀公孙瓒,占据了翼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绝大部分,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江东的孙策先后打败许贡、王郎等人,占有会稽、丹阳、吴郡等地,在江东立稳了阵脚。荆洲的刘表、益洲的刘焉、刘璋父子也成为军阀中的有力竞争者。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骑兵万余,南下与青少年好友曹操争锋,曹操先后击杀袁绍勇将颜良、文丑后勒兵官渡;袁绍在正面战场无法撕开曹操防线,同时在青州、并州和曹操后方汝南开展第二战场,先后被曹操采取相应措施一一瓦解。后曹操放火烧掉袁绍屯放于乌巢的军粮等军用物资;袁绍大将张?A、高览投降曹操,袁军士气全无,曹操乘机发动大反攻,杀万余,俘虏7万余。其后袁绍一蹶不振,二子争位,曹操加以利用,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丸,出其不意,大胜,平定了北方,一举成为最强大的军阀。江东孙策准备在曹操和袁绍决战时偷袭许昌,不料正在加紧策划的时候给刺客刺杀,伤重身亡,其弟孙权即位,加强了对南方发展的力度。

  公元208年,荆洲牧刘表病死,幼子刘琮在地方豪强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支持下当上了荆洲牧;寄居刘表的刘备和江东孙权也加紧抢夺荆洲;曹操知道刘表死亡后,马上率领精锐骑兵5000,轻装简备,日夜兼程,南下抢夺荆洲;并于长坂击溃南逃的刘备;刘琮投降,曹操拘有荆洲大部分。孙权、刘备为了对抗曹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208年11月,曹操率领14、5万大军,水陆并进,进军赤壁,与孙刘联军对持。周瑜用黄盖计,大烧曹操连环船,加上曹军水土不服,大败而归,荆洲所受降的水军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军和部分的嫡系部队,急剧上升势头受到严重打击,从此致力于北方。赤壁之战后期,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展开激烈争夺,刘备乘机抢夺了荆洲南部四郡,并派关羽北上攻打襄阳,被守将乐进击败;经过一年的争夺,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阳,彻底失去了南下的据点;同时,孙权从合肥方向进攻也被曹军挫败。

  公元211年,刘备听取谋士庞统、诸葛亮的建议,留关羽镇守荆洲,自己带领大军借口抵抗张鲁,入川谋取益洲;经过3年的争夺,终于夺取了益洲。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公元214,曹操借口进攻张鲁,挑拔关中割据势力马超、韩遂等公开作反;曹操乘机消灭关中势力并一举攻下割据汉中的张鲁;刘备恐惧曹操乘机攻击成都,马上向孙权退步。公元218年,刘备在攻取三巴后,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北上争夺汉中,击杀汉中守将夏侯渊;曹操不得不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作战,无法挽回败局,不得不退出汉中,也失去了进军益洲的据点,三国势力达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现。

  公元219年,关羽受刘备胜利胜利攻取汉中的鼓舞,出兵进攻襄阳,遇上山洪爆发,水淹曹军于禁所督7支救兵,包围襄阳、樊城;曹操马上派遣徐晃领军救援曹仁,同时和孙权达成短暂同盟,徐晃于襄阳城外击败关羽;孙权以吕蒙为都督,偷袭南郡,并利用政治手段来巩固在荆洲的统治,擒杀企图逃走的关羽;彻底粉碎了刘备利用南郡为据点北上攻取襄阳并乘机进军中原的战略。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进位称帝,国号吴;三国才正式出现。

  公元222年,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自己带领步兵主力,准备夺回南郡。孙权求和不成,任命陆逊为都督,领50000大军,横兵夷陵,阻挡刘备大军,并利用刘备补给线长远的优势;刘备求战不成,士气日益衰减,加上天气炎热,放松戒备;陆逊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先是派朱然带领水军主力,截断刘军归路,然后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刘备经此一役,元气大损,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资本,自己也死于白帝城。

  公元229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利用魏文帝曹丕病故,出师汉中,北伐曹魏;派赵云为偏师,扬言从斜谷攻打长安,吸引曹魏主力;自己亲自带领7-8万大军,从祁山出发,准备夺取关西。曹睿亲临长安,派大将军曹真带领10万大军拦阻赵云,同时派驻防关中的名将张?A带领5万精锐部队日夜兼程救援祁山。张?A在街亭大败蜀汉先锋马谡,诸葛亮失去了街亭,处处为张?A所制,无奈只有退兵。后蜀汉多次出兵,都被对手张?A、司马懿所牵制,由于补给不足,不得不退兵。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阵于五丈原;司马懿坚守不出;8月,诸葛亮病亡,蜀汉退兵。

  公元241年,司马懿发动政变,一举消灭曹魏宗亲曹爽势力;255年,257年,司马师、司马昭分别平定曹魏余党;确立了西晋的基础。

  公元263年,曹魏以钟会、郭淮、诸葛绪带领共18万大军进攻蜀汉。邓艾率兵3万多,自狄道向甘松、沓中,进攻驻守在此的姜维;诸葛绪率3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取汉中后与姜维相对于剑阁。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历经艰辛,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诸葛亮子诸葛瞻战死,后主阿斗遂投降;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曹奂称帝,改国号晋。

  公元279年12月,司马?谱宰さ叵纶?向涂中,王浑出江西,王戎向武昌方向进攻,胡奋出击夏口,杜预自 驻地襄阳进军江陵,王?F、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顺江流而下,大举进攻东吴。公元280年,王浑于三山击溃东吴丞相张悌主力,不久,吴主孙皓投降;西晋统一全国,三国正式宣告结束。

三分雏型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向荆州进攻,而刘表也在此时病死,其次子刘琮接位并向操投降,刘备见此,决定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备也派诸葛亮出使到江东,双方结盟,孙刘联军便以周瑜、程普为都督抗曹,双方隔江相对,黄盖用计骗曹操,瑜利用火计在赤壁大败曹军,操退回北方。权、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备向荆南施压,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权部将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用了很长时间,最终攻克南郡。权为向备示好,将其妹嫁给备。而权为拓展势力,占据了交州。其后,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鲁肃接替其位,并将南郡借给备。而操在南方战争失败,转移向西发展,操欲进攻汉中张鲁,西凉诸军阀疑其将攻击自己,在211年起兵,共推马超、韩遂为首领,操率军镇压,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三国鼎立

  刘备受到益州之主刘璋邀请,入蜀帮助璋防守张鲁、曹操的入侵,备口头答应,但入蜀后不断收买人心,双方最终在212年决裂,备调兵直指成都的璋,虽然其间军师庞统中流矢死,但仍于214年成功逼使璋投降,备成功入主益州,留下关羽防卫荆州。同时,操曾南下攻击孙权,最后双方撤退。215年,操快速地得到汉中,而同时孙刘两家开始争夺荆州拥有权而发生战斗,两军对垒。但备得悉操得汉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权平分荆州,回师益州,但双方关系经已恶化。216年操就任魏王,一年后,备进攻汉中,而操内部有守将叛乱,权也偷袭合肥,汉中成功落入备之手,操虽曾挥军要夺回,但都不成功。219年,备自封汉中王。同年,羽率荆州军北上攻魏,但主战、刚接鲁肃之位的吕蒙突袭荆州,并擒杀羽。220年,操死,曹丕登位,并逼汉献帝禅让,建国号魏;而于221年,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权向魏称臣,而丕封权为吴王,加九锡。同年,备以报羽之仇为名东征权,权派出接替吕蒙的陆逊迎战。结果备惨败,不久病死于白帝。223年,刘禅登位,汉吴再度结盟,最终魏汉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9年,吴王权称帝,建立吴。

内争外战

  刘备死后,汉经过讨伐南中拱固益州后方,诸葛亮便在227年至234年间向魏实行五次攻伐,但最终未能成功。亮死后,姜维也多次伐魏,也都没能取得明显战果,反而使得国力大为消耗。此外,蜀汉后期,刘禅因宠信宦官黄皓而令朝政败坏,维曾对黄皓作出弹劾,但反被皓逼害,而禅也对维多次伐魏而感到反感,维惟有避居沓中,内外分歧严重。吴的陆逊、诸葛恪等亦多次出兵伐魏,但未能取得大进展。不过在南方,恪就成功令山越归顺。而吴内部却发生斗争,早在孙权死前就出现皇子结党争夺太子位之事,皇子恶斗的结果导致权最后只能选择年幼的孙亮继承皇位,权于251年逝世,死前委以国政的太傅恪却因北伐失利大失人心,不久遭孙峻诛杀,峻与从弟孙綝专政期间行恐怖统治,大臣世家牵连身死者多,綝最后虽为吴帝孙休诛杀,但吴国国政已江河日下。魏主要战争都是抵抗汉、吴的攻击,曹真、张郃、司马懿都极为活跃。其中,懿也讨平了公孙渊的乱事,收复东北。而魏内部,在明帝曹睿死后,权臣懿与宗族领袖曹爽出现权力斗争。249年,懿于高平陵事件中罢黜当时任大将军的爽,至此魏国朝政为懿父子掌握,后来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更专权,皇帝废立由己,高贵乡公曹髦甚至被昭部下杀害。魏内部虽然有多次的起义欲铲除司马家族,但都不成功,分别由王凌、毌丘俭和诸葛诞发动的淮南三叛都被司马家平定。

三分归晋

  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将领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汉主刘禅投降,汉被魏所灭。及后会、维在蜀发生叛变,三国志记载,“魏将士奋发,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可见并未引起大乱,昭快速平定。265年,昭死后,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并开始筹备伐吴。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向东吴进发,吴主孙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统治下,士兵毫无战意,晋军势如破竹。280年,晋军成功攻克建业,皓投降,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

疆域及行政区划

  三国分为曹魏、蜀汉及孙吴三国。这三国大致继承东汉的疆域及政区制度,为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郡设太守。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郡制方面:曹魏河南郡治洛阳,为京师所在,称河南尹。蜀汉蜀郡治成都,为国都所在。曹魏又设王国,置相,与郡同等;孙吴丹阳郡治建业,为国都所在。另外孙吴于毗陵(今江苏常州)设有典农校尉,管辖三县,等同郡。孙吴在一些辖区辽阔的郡下设都尉,冠以东、西、南、北部之名,并有驻所和领县,其中有不少在后期正式成为郡。

  县制方面:曹魏有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之封,蜀汉和孙吴则为侯国,这些皆相当于县。孙吴又在丹阳郡设有一些都尉,皆相当于县。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220年至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占东汉荆州西部)、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至此渐渐稳定。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今云南曲靖),专辖益州南部。

  孙吴的疆域在孙策时即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最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文化

学术思想

  汉晋之际的学术思想发生剧烈的变动,主要受传统思想的变化与政治斗争有关,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游、重品藻,反动而变为循名责实,归于申韩。因尚名务虚伪反动而为自然、率直,归于老庄。

  由于东汉晚期政治败坏,局势混乱。曹操与诸葛亮采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来恢复社会秩序。曹操提倡信赏必罚,主张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观念打破以门第或名教的标准。诸葛亮也提倡法治观念,入蜀后修明法制,执法公平。提出“治国之要,务在举贤”的主张以任才适用。他也重视军法,如街亭之战马谡违反军令而被斩,他也自贬三等。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此后魏晋玄学思潮提供了基础,使名士基于政治黑暗将焦点由名法的具体问题转向玄学的抽象思辨。

  经学方面,汉末郑玄之经学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晋之世,王肃继承父学而注经,其对经学的见解与郑玄不同,遂有郑、王两派互相驳难。曹魏末年,司马氏篡魏为晋。当时政治黑暗,知识份子之思想趋向反动、消沉而无出路。倾向曹氏者多是失势士子,采取清谈方式批评政治,主张自然。倾向司马氏者,则主张维持名教,使儒家作风渐起分化。因王肃为晋武帝外孙,遂被立为官学,一时黜郑申王,使王学成为宗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南朝大墓砖画。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别为春秋隐士荣启期及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魏晋时期最突出的思想为玄学。其基本教义为《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玄学家好谈玄理,不谈俗事,称为清谈,流行于魏晋时期。在240年-248年的酝酿期,以何晏和王弼为代表。玄学家认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后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见的表象“末”,进而提倡“以本统末”的理论。又视“本”为“道”,类比为没有形体的“无”(原理、趋势),视“末”为实际现象的“有”,并认为“万物皆产生于无”。之后到司马炎篡魏建晋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他们把焦点由思想理论转移到人生问题上。当时政治黑暗,司马氏压抑士大夫,并以崇尚名教自饰。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张儒教的礼法压抑人性且虚伪,强调人性的解放与自然真诚。他们带头实现这个理论,形成一股解放个性的风气。到了西晋之后,清谈之风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权的达官显要也大谈玄理,呈现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权贵。斐頠对“自然”提出修正,主张“崇有论”,以矫“虚诞之弊”。郭象进一步证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学发展至此已臻终结。

文学

  三国文学中以曹魏文学最盛,分为前期的建安文学及后期正始文学,其中建安文学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这是因为自曹操等人热爱文学,各地文士纷纷吸附。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学家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杨修、荀纬等。曹操具有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苍凉的风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华洋溢,曹丕著有文学评论《典论》,导致文学开始自觉发展。曹植具浪漫气质,著有〈洛神赋〉等文。建安七子与蔡琰、杨修等人关心现实,面向人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汉末以来的社会变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学时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受司马氏操控,文人备受压抑,难以直接面对现实。当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贤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庄,好玄学,对于社会现实,不如建安作家那样执着,持比较冲淡的态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尚继承“建安风骨”,敢于面对司马氏政权,其文学都有鲜明的特色。《文心雕龙》提到“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说明了阮籍和嵇康皆为正始文学的代表诗人。

  孙吴作家有张纮、薛综、华核、韦昭等。张纮为孙权长史,与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陈琳等友善。薛综为江东名儒,居孙权太子师傅之位。华核则是孙吴末年作家。蜀汉作家有诸葛亮、郤正、秦宓、陈寿等。诸葛亮作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师表〉等。其文彩虽不如他人艳丽,然而内容浅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决心。秦宓所写的五言诗〈远游〉,是蜀汉流传下来唯一可靠的诗篇。蜀中亦多有学者为书作注的人,如:许慈、孟光、尹默、李撰等,蜀汉后期有谯周、郤正都醉心于文学,谯周更写下了《仇国论》讨论过度征战的缺点,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达意见的〈释讥〉。 东汉末年亦有研究纤图、术数的学者,如:任安、周舒,之后出现了周群、杜琼等人。

  三国时期有名的史学家有王沈、鱼豢 、韦昭及陈寿。王沈的《魏书》被史学家刘知几评为“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这跟他亲附司马氏势力,打压魏帝曹髦有关,故该书的参考价值也相对较低。韦昭善写史,著有〈吴鼓吹曲十二曲〉,内容为整部孙吴发展史,与缪袭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对。他又著有《吴书》55卷等。陈寿编写的《三国志》为“前四史”之一。他参考《吴书》及鱼豢撰写的《魏略》等资料,采三国并述的方式,创新纪传体史书的写作模式。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实是研究三国历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   

宗教

  本时期为佛教与道教的发展时期。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民纷纷寻求宗教慰藉心灵,使得能够逐渐发展。南中诸夷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很浓厚的巫风。其性质是神话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点。在西南地区有长远的历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东汉民间流行黄老之学,张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张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都是道教的雏型,到西晋时则称为天师道。张角的太平道,在道术方面较重“守一”。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又称《太平青领书》。内容庞杂,“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其社会思想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也有呼吁公平、同情贫苦人民的部分。张角拥有广大教众后,于东汉末期率其弟张梁、张宝与部属张曼成发起“黄巾之乱”,最后被东汉朝廷击败而渐渐式微。张道陵于汉顺帝时入四川鹤鸣山,造作符书,创建五斗米道。该教可能是黄老之学与当地宗教的融合,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术。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教理教义基本相同,事奉黄老之学。张鲁使教内“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道德经》成为主要经典之一。《老子想尔注》反映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经其子张衡(道教)、其孙张鲁的传播,流行于四川与汉中一带。张鲁投降曹操后,五斗米道由巴、汉流传到江南一带。

  佛教早在东汉初期即传入中国,但当时儒学兴盛,发展不大,至三国后方有发展。当时大乘佛教受贵霜帝国影响而传播四周。西域受其影响,于阗、龟兹等地佛教兴盛。之后又有天竺昙柯迦罗、安息昙谛和康居康僧铠等僧侣到洛阳翻译经典,将大乘佛教传至中国。昙柯迦罗推广戒律,这是中国僧侣有戒律受戒之始,后世以其为律宗的始祖。昙谛所译的《昙无德(法藏)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为中国僧侣出家之始。由于当时经文翻译未善,朱士行为求原经研读,于260年自雍州出发至于阗,成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他写得《大品般若》的梵本,后由弟子于282年送回洛阳,最后由竺叔兰译成《放光般若经》。发展方面,在东汉末期笮融曾于江东大兴佛寺。三国时期的佛教重镇,北方以洛阳为主,南方则为建业。曹魏魏明帝大兴佛寺,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孙吴方面,当支谦、康僧会先后入吴,受孙权推崇并支持发展。孙皓称帝时,本要毁坏佛寺,因康僧会说法感化,终而放弃。在蜀汉,佛教不是很兴盛,规模不大。

艺术

  三国在艺术方面,孙吴有很多擅长各种艺术的名士,时人称为吴国八绝。有吴范、刘惇、赵达、严武、皇象、曹不兴、宋寿和郑妪等人。例如严武擅下围棋,同辈中无人能胜,有“棋圣”之称。至于曹不兴则擅绘画、皇象则擅书法。

  东汉末期动乱不堪,许多画作被破坏或遗失,造成损失。佛教的发展,开始出现以佛教为题材的绘画。三国时期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国之前,绘画主要属于“百工之苑”的技术性职业,尚未艺术化,在本时期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内容,亦是由礼教宣传过祖”,作品有《维摩诘图》、《释迦牟尼说法图》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绢连在一起,画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传的时期。画家也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当时有名的画家有曹不兴、吴王赵夫人,其他擅长绘画的有桓范、杨修、魏帝曹髦、诸葛瞻等人。孙吴曹不兴,擅长写生与绘佛画,被誉为“佛画之运笔而成。其作品富有立体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称,号“曹家样”。孙吴吴王赵夫人,吴丞相赵远之妹,善于书法山水绘画,时人誉为“针绝”。她为孙权绘各国山川地形图,实开山水画之首。汉末杨修相传有《西京图》等画。曹魏桓范擅长丹青,魏帝曹髦绘画人物史实。蜀汉诸葛瞻亦工书画。

  书法艺术兴起于东汉末期。从三国到西晋,隶书仍是官方通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大都用隶书写成。曹魏碑文书体方正、气度庄严,少有生趣。孙吴的著名碑刻有《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等。其中《天发神谶碑》以圆驭方,势险局宽,气势雄伟奇恣。本时期主要的书法家有张芝、张昶、韦诞、钟繇及皇象等人。张芝擅章草,并创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冠军帖》、《今欲归帖》等。张昶为张芝季弟,擅长章草与隶书。韦诞总结书法经验,著有《笔经》。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等作品为楷书经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隶书,尤精章草。流传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将队帖》及《天发神谶碑》等。

科技

  马钧擅长机械应用,提升生产量,制作出水转百戏和失传的指南车,荣获“天下之名巧”的美誉。他改良汉代的织绫机,使织出花纹具立体感,能与蜀锦相媲美。改良汉末毕岚的龙骨车,发明出龙骨水车来灌溉较高位的农田。现在部份梯田仍在使用。他还将发石车改造成轮转式发石车,提升抛击量与速度。

  诸葛亮为了方便在山地栈道运输,发明“木牛流马”。其构造历代文献有异,学者一般认定为独轮车及四轮车,目前未有确实答案。他发明可以连续发射十箭的连弩,又称“元戎”。另外,据说源自诸葛亮设计,用于传递信号的孔明灯,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据《事物纪原》载,诸葛亮也最早制造出长枪的原形,长枪最后渐渐取代了长矛。

  刘徽为数学家,他自幼对数学有兴趣,学习中国古代数学的重典《九章算术》。年长后于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有《九章算术注》,借由自己的注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后刘徽又著作《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后称《海岛算经》),这使中国测量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医学方面,有名的有华佗、张仲景和皇甫谧。华佗医术精湛,擅长外科手术。他与董奉、张仲景被史书称为“建安三神医”。不过关于他医术传奇的部份,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应该源自印度的佛教传说。然而,他可能是最早使用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的医者。张仲景鉴于当代动乱频繁,疫病流行,致力研究疾病,参考各家书籍写出《伤寒杂病论》。该书集两汉医经、经方二派的大成,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后世奉其为“医圣”。皇甫谧自幼家频,学习废寝忘食,淡于名利而不愿任官。他对针灸深入研究,将晋代之前各种经脉理论与针灸方法整理成《针灸甲乙经》,该书成为后世针灸学的范典。他还著有《寒食散论》,魏晋之后服食寒食散逐渐的流行起来。

  关于其他技术,天文学方面,有先后担任孙吴与西晋太史令的陈卓。他收集各派资讯,完善中国星官体制,并绘制星图,为后世所沿用。裴秀的“制图六体”在中国地图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蒲元擅长锻链铁器,他在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为诸葛亮制刀。其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誉为神刀。由于孙吴位于江南地区,水路发达,造船技术发达。其战船有的上下五层,有的还能容纳士兵三千人。蜀汉盛产井盐,利用当地的天然气来煮盐,提升了产能。

经济

魏国经济

  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以「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为方针,在许昌附近实行屯田。结果「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因此,操设置田官于各州郡内,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广,以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做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境况。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会转向稳定,终达至「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蜀国经济

  蜀自古以来已有天府之国的美名,汉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质丰厚为根本。 东汉末年,刘焉父子先后担任益州牧,用以宽制宽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强垄断土地及山泽资源,因而减低税收。 自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击豪强,并曾采用闭关息民,务农殖谷。又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此外。亮及法正对冶铁、煮盐、织绵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以上一连串措施,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条件。 后来关羽失荆州,备讨伐吴败亡,使蜀面临崩溃边沿,故亮在经济方面扩大手工业官营范围,提高蜀绵生产量,以助加快恢复国力之步伐。

吴国经济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连年征战,地方残破,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 北方难民不乏富商大贾,他们由北方走难到江南同时,带备了生产技术与文化,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新血。 原本吴农耕技术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及后生产技术注入,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人口亦因此渐渐增加,一改以往地广人稀的境况。孙氏三代:孙坚、孙策、孙权之统治领地渐大,军队亦因此变得庞大,故此粮草军需耗费成为国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为减轻负担,逐实行屯田制,并设置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为屯田客。吴位于长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兴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资源和作军事防备。

三国时期战役

  由于在东汉末至三国时代终结期间发生大大小小不同的战役,如孙策扫除江东军阀的平定战,公孙瓒与袁绍为争夺冀州而爆发的三场大战,包括界桥、龙凑、巨马水之战,或是曹操北征乌丸等等,以下为较大型及有影响性的战事,亦有部份为群雄割据、争夺地方的战事。

  董卓讨伐战(虎牢关、洛阳),190年,董卓挟天子迁都长安,地方军内斗加深,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官渡之战(河北南部),200年,袁绍战败,不久去世。曹操解除北方危机,奠定统一河北的契机。

  赤壁之战(荆州南部),208年7-11月,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挫败,刘备趁机取得荆州,形成三分局势的雏型。

  合肥之战(徐州、淮南一带),208年-253年(共五次),孙吴与曹魏的城垒争夺战,未有胜负。

  潼关之战(关中潼关一带),211年3-9月,曹操战胜马超、韩遂等西方群雄,压制关中。

  汉中之战(汉中),217年-219年5月,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最后刘备大胜,自立为汉中王。

  夷陵之战(荆州南部),222年,蜀汉国力大衰,无力夺回荆州,形成三国鼎立最后形态。

  诸葛亮南征(南中),225年,蜀汉成功平定南中叛乱,雍闿、高定、朱褒战死,孟获不复反。

  诸葛亮北伐(雍州),228年-234年(共五次),蜀汉诸葛亮病逝,曹魏司马懿抬头。

  寿春三叛(寿春),251年-258年(共三次),司马家自此完全铲除反对势力,控制魏国大权,为西晋代魏铺路。

  姜维北伐(雍州),253年-263年,蜀汉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

  魏灭蜀之战(益州),263年,蜀汉灭亡。邓艾、钟会、姜维及一些蜀国遗臣在叛乱中被杀。

  晋灭吴之战(荆州南部、扬州),280年,孙吴灭亡,西晋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