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渤海)。

【注释】
  临:到,来;从上向下看。
  碣(jié)石:山名。在河北省昌黎县北。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
  沧:暗绿色(指水)。
  海:指渤海。

【出处】 汉·曹操观沧海》,全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景】

  《观沧海》为东汉政治家、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篇。诗题是后人从诗歌的开头取三字而来。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此篇为组诗的第一首。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歌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赏析】

  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其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作者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决心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诗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作者自己,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登上碣石山,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六句,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写耸立的山岛:山岛上树木丛生,各种各样的花草生长茂盛,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秋天的典型环境“秋风萧瑟”,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作者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大海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作者自己。作者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作者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