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手抓羊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手抓羊肉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东乡族人民的特色美食,是甘肃省的地理标志产品。临夏人待客,无手抓不成席。东乡手抓为现宰羊肉整只煮就,天然绿色。按羊的不同部位分别大盘上席,体现了东乡族人民淳朴好客和西北民族的豪爽。

介绍

  东乡手抓是东乡族人民的特色菜,东乡族人民招待宾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平伙”是临夏民间乡亲、朋友聚会用餐的一种习俗,在农闲或雨雪天,由几个脾气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钱买一只羊,推选一个东家在他家里制做,一般东家不出羊钱,负责加工,但肉照样也有一份。
  肉囫囵煮好后,由东家搬到所有参加会餐者的面前,按人头将整羊等分,在切割时必须每个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每人一份,然后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后,在肉汤里揪面片,共同吃一顿会餐饭。从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浓罩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又说又笑、谈笑风生、互相打趣、热闹异常。当然“刮碗子”、“嗑瓜子”、“吃发子”是免不了的。最后头蹄、下水落东家。
  在有些地方将生肉按份数等分,用细麻绳捆在一起,下锅共煮,煮好后各人一份,吃拿自便,叫“扎疙瘩”。在有些乡村集镇饭馆,将生肉按一斤或二斤切割扎把,煮熟后按份子售卖。

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手抓羊肉

历史文化

  东乡羊肉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气,早在南北朝前后,是帝王的贡品,到了明代还有“贡汤羊87只”的记载(明嘉靖《河州志》卷1),称之为“枹罕赤髓羯羊肉”,也叫“枹地羊”,就是枹县境(包括今东乡地区,当时尚无称为“东乡”的地名,“东乡”二字产生于清康熙末)的红骨骨髓的羯羊,朝廷指名要食赤髓的“枹地羊”。东乡羊也叫“枹地羊”由此而来。

做法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东乡手抓羊肉

  原料:羯羊羔一只 盐花椒、生姜、草果。
  做法:烹调方法有二,一是把刚宰的羊(剥皮,去掉头蹄、里物五脏,弄干净)整羊置入大锅内,旺火烧沸,及时撇去肉沫,改用水火煮炖,放入盐、花椒、生姜、草果适量,再慢炖,等血水干未干时,用筷子插试,能轻松插进去时立即捞出,沥净浮水,备用。二是将整只羊卸成前胛、后胛、胸衩、背子、肋巴、尾巴骨等六大件,置入大锅内煮炖,方法同上。

相关内容

  东乡手抓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已有上百年的制作历史。过去由于多在沿街摊点售,吃者向以手抓之,这便是“手抓”一词的来历。现已不用手抓着吃了,但仍用“手抓”这个词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所以东乡手抓几乎成了河州饮食文化的代表作。据考证,临夏古称“枹罕”,河州羊又称“枹罕羊”,曾是朝廷贡品,“枹罕赤髓羯羊肉”,历来出名。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肥壮,富有营养,因而东乡手抓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久食能坛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温肾壮汤,强体提神,补脾健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作用。据说,河州姑娘肌肤娇嫩,靓丽多资,脸上水露露的,“红处红,白处白”,与从小食羊肉有关。
 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了发展,东乡手抓羊肉从传统的吃“平伙”已发展到的饲养、贩运、制做、销售乃至出口一条龙的社会化产业链,从全州各地到兰州等西北毗邻地区,东乡手抓馆林立棋布,据说在兰州小西湖东乡老板开的“忠华手抓大王”日销量达到数百只羊。以牛、羊肉为主的独具特色的清真风味食品已切割了兰州乃至西北餐饮业的一大块蛋糕。

东乡羊肉

  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久病虚脱者或妇女产后,几顿“东乡手抓”使你顿时恢复元气,有常吃习惯的人,几天不吃,叫你想得发慌,就是生在东南沿海吃不惯羊肉的人,一经得食“东乡手抓”,美食美味使人流连难忘。
  东乡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2500米左右,地势高而切割深,属于黄土高原浅山丘陵区,气候温凉,四季不甚分明。夏凉夏短,冬冷冬长,具有冬干夏温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高原边坡气候特色。土质属于山地大白土、白麻土、红粘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虽然降雨量少,只有300毫米左右,但牧草却有8000多种,属于干旱草原植被。草类以本氏茅、小白蒿、引果芥、百里香为主,加杂有许多野葱蒜等调味草类。东乡羊原为蒙古羊种。公元三、四世纪,从东北迁至河州的游牧民族吐谷浑、鲜卑等,带来了大量的蒙古羊种,以及以后历代由于政治、经济原因大量输入蒙古羊种,在这里的水土、气候、饲草及自然条件下,各族人民特别是东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差异性很大的藏羊杂交,培育出兼有蒙藏混血型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