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译文】 春风轻拂,(海棠花儿)透出美丽的光华。迷茫的夜雾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朦胧的月光转过曲折的回廊。

【注释】
  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东风:春风。袅袅: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一作“渺渺”。
  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泛:透出。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
  香雾空蒙:(海棠)花香在雾气中弥漫开来。空蒙:雾气迷茫的样子。一作“霏霏”。
  月转廊:月亮转到回廊那边去了。

【出处】 宋·苏轼海棠》,全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背景】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当时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已经五个年头。

【赏析】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咏物诗,为七言绝句。作者运用了对比、暗喻、拟人等手法, 写出了海棠高洁与柔美的特点,表达了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失意以及郁郁寡欢的心情。

  头两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是说,春风轻拂,海棠花儿透出美丽的光华。迷茫的夜雾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朦胧的月光转过曲折的回廊。“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香雾空蒙”从嗅觉的角度来写,海棠花香在雾气中弥漫开来,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是说,只怕海棠花会像人一样因夜深而睡去,所以赶忙点燃高高的蜡烛给海棠花照亮。作者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当月光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担心“夜深花睡去”。一个“只”,可以说虚词表意,深化了爱花人的痴情。一个“恐”字,不但强调了对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孤寂、冷清。“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句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极点。“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为”之意。“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

  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写此诗时,作者虽已过不惑之年,但此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典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里,作者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给人以审美想象。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