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文件:90602.jpg|right|thumb|180px|中国农业大学校徽]]
 +
[[文件:90601.png|right|thumb|280px|中国农业大学:校史简表]]
 +
[[文件:90600.jpg|right|thumb|280px|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公寓和运动场]]
 +
[[文件:90599.jpg|right|thumb|220px|中国农业大学:师范石]]
 +
 +
  
 
  '''中国农业大学'''([[汉语拼音]]:Zhongguo Nongye Daxue),[[中国]]以农、工为主,兼有文、理、经、贸等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建于1905年,后改为[[北京大学]]农学院。1949年10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晋冀鲁豫边区的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11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中国农业大学。学校设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实验动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业环境保护、土地规划与利用、农村金融、观赏园艺、农业推广等专业。是一所为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汉语拼音]]:Zhongguo Nongye Daxue),[[中国]]以农、工为主,兼有文、理、经、贸等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建于1905年,后改为[[北京大学]]农学院。1949年10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晋冀鲁豫边区的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11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中国农业大学。学校设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实验动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业环境保护、土地规划与利用、农村金融、观赏园艺、农业推广等专业。是一所为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大学。  

2014年4月18日 (五) 22:30的版本

中国农业大学校徽
文件:90601.png
中国农业大学:校史简表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公寓和运动场
中国农业大学:师范石


  中国农业大学汉语拼音:Zhongguo Nongye Daxue),中国以农、工为主,兼有文、理、经、贸等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建于1905年,后改为北京大学农学院。1949年10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晋冀鲁豫边区的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11月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中国农业大学。学校设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实验动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业环境保护、土地规划与利用、农村金融、观赏园艺、农业推广等专业。是一所为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大学。



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 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 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 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 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 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 程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 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1960年10 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 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 年 5 月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4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在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蝉联全国第一,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63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70人、副教授 (含副研究员)806人。导师119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47人。 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9人,国家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百千万 人才工程”专家27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 得者15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6人(不含退休)。聘请 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 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1个硕士学 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37个专业学位领域;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生12085名,全日制研究生7257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7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787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4名。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优势,积极倡导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拥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6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拥有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与农业工程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跃。2008年以来,我校本科生在各类创新项目支持下,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2篇,其中Science 1篇,SCI 183篇,EI 23篇,ISTP 5篇;发明专利12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29项。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4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目前,学校总计有19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已培养了13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取得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成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1项(含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名。2001-2013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70项,获得授权专利2164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15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我校2013年度被 SCI、EI和SSCI收录论文数量达到1770篇。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和工程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学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各项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2013年我校推广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15个,推广面积1200余万亩,亩增产50-70斤;推广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农大212、农大399、农大1108等共170余万亩,亩增产60-70斤;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在全国应用5000余万亩,亩增产10%;2013年农大3号小型蛋鸡销售8000万只,累计推广5亿余只。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推广应用2339万亩,节水17.40亿立方米,生态效果明显。北方小麦免耕播种与装备技术累计推广1.2亿亩,节本增收达35亿元。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玉米气吹式精密播种机和振动深松施肥机与传统方式相比亩增产40-50斤,亩节约成本2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已在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十多个省市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辐射推广。我校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以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为集成示范中心,一期在220栋日光温室安装了温室环境智能监测装置,可自动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在18栋连栋温室中安装了温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共推广了500亩蔬菜温室,辐射面积上千亩,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集中连片的温室物联网示范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坦桑尼亚、几内亚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204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与美国的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合作的7个联合研究中心,还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与培训机构。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与海外大学广泛开展交换生项目、短期交流项目、交换实习项目等各类本科生交流项目。学校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奥本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阿尔伯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现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学校登山队的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依托大学生科技协会和创业联合协会开展科技拓展工作,近年来相继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夺得银牌,男队获得第四名。2012年,我校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冠军。田径队也在北京高校顶级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努力,我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艺术教育、艺术团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有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弦乐团。其中,我校合唱团、管乐团先后成为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这些艺术团体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校领导

  • 党委书记:姜沛民
  • 校长:柯炳生

历任领导

历届校(院)长

  •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 监督 罗振玉 1909.04─1912.02
  •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 监督 叶可梁 1912.02─1912.05
  • 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 学长 叶可梁 1912.05─1913.01
  • 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 学长 吴宗栻 1913.01─1914.02
  •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校长 路孝植 1914.02─1917.07
  •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校长 金邦正 1917.07─1920.09
  •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校长 吴宗栻 1920.09─1922.11
  •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代理校长 许璇 1922.11─1922.12
  •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校长 章士钊 1922.12─1923.03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章士钊 1923.03─1924.04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沈步洲 1924.04─1924.08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代理校长 廖训矩 1924.08─1924.11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许璇 1924.11─1925.04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未就职) 张明纶 1925.04─1925.05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兼) 章士钊 1925.05─1926.01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未就职) 李石曾 1926.01─1926.07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代理校长 许璇 1926.07─1926.11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许璇 1926.11─1927.08
  • 国立京师大学校农科 代理学长 路孝植 1927.08─1928.08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代理院长 董时进 1928.11─1929.03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院长 董时进 1929.03─1929.09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院长 萧瑜 1929.09─1930.07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代理院长(未就职) 刘拓 1930.07─1931.04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院长 许璇 1931.04─1931.10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代理院长 董时进 1931.10─1931.12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代理院长 虞振镛 1931.12─1932.01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院长(兼) 沈尹默 1932.01─1932.05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院长 曾济宽 1932.05─1932.10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院长 刘运筹 1932.10─1937.01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代理院长(兼) 徐诵明 1937.01─1937.05
  • 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院长 周建侯 1937.05─1937.09
  •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农学院 院长 周建侯 1937.09─1938.04
  •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 院长 周建侯 1938.04─1938.07
  • 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 院长 俞大绂 1946.07─1949.09
  • 国立清华大学农学院 院长 汤佩松 1946.05─1949.09
  • 北方大学农学院 院长 乐天宇 1947.03─1948.11
  • 华北大学农学院 院长 乐天宇 1948.11─1949.09
  • 沦陷区日伪“北京大学”农学院 院长 庞敦敏 1938.02─1942.
  • 沦陷区日伪“北京大学”农学院 院长(兼) 钱稻孙 1942.─1943.07
  • 沦陷区日伪“北京大学”农学院 院长 蒋丙然 1943.07─1945.08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主任委员) 乐天宇 1949.12─1951.03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孙晓村 1951.03─1960.01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陈漫远 1960.01─1963.11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王观澜 1964.06─1967.06
  • 北京农业大学 革命委员会主任 冯兴旺(学生) 1967.06─1970.01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革委会负责人) 张维城 1970.09─1971.09
  • 延安大学 校长(合校领导小组组长) 张维城 1971.09─1972.05
  • 延安大学 校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 张维城 1972.05─1973.04
  • 华北农业大学 校长(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高鹏先 1973.04─1978.11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高鹏先 1978.11─1980.01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俞大绂 1980.01─1982.12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安 民 1982.12─1987.05
  • 北京农业大学 校长 石元春 1987.05─1995.08
  • 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校长 张省三(兼) 1952.10─1952.12
  • 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校长 徐觉非 1952.12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徐觉非 1959.09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李菁玉 1959.09─1961.09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王更生(代) 1961.09─1963.06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佟磊 1963.06─1966.05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北京市、八机部工作组组长 宋敏之 1966.05─1966.07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临时革委会主任 董荣臣 1966.07─1966.10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军训团团长 周放 1967.03─1967.08
  • 四川农机学院 革委会主任(军宣队) 宋连山 1968.03─1970.09
  • 四川农机学院 革委会主任 肖泽西 1972.06─
  • 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 革委会主任 肖泽西 ─1978.11
  • 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张纪光 1978.03─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张纪光 ─1982.06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郑定立 1982.06─1984.08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校长 翁之馨 1984.08─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校长 翁之馨 ─1995.09
  • 中国农业大学 校长 毛达如 1995.08─1998.09
  • 中国农业大学 校长 江树人 1998.09─2002.04
  • 中国农业大学 校长 陈章良 2002.04─2008.01
  • 中国农业大学 校长 柯炳生 2008.01─至今

历届校党委书记

  • 北京农业大学 总支书记 乐天宇 1949.12─1951.03
  • 北京农业大学 总支书记 郝 文 1951.04─1951.11
  • 北京农业大学 总支书记 李开鼎 1951.11─1953.02
  • 北京农业大学 总支书记 周大澂 1953.03─1955.04
  • 北京农业大学 总支书记 吴汝焯 1955.04─1956.05
  • 北京农业大学 书记 施平 1956.05─1960.01
  • 北京农业大学 书记 陈漫远 1960.01─1963.11
  • 北京农业大学 代理书记 高鹏先 1963.12─1964.04
  • 北京农业大学 书记 王观澜 1964.04─1967.06
  • 延安大学 核心小组组长 张维城 1972.05─1973.04
  • 华北农业大学 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高鹏先 1973.04─1978.11
  • 北京农业大学 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高鹏先 1978.11─1980.01
  • 北京农业大学 临时党委 李广文 1980.01─1982.12
  • 北京农业大学 临时党委 朱荣(兼) 1982.12─1985.05
  • 北京农业大学 书记 周鹏程 1985.05─1995.09
  • 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书记 高峻岳 1952.09─1953.01
  • 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书记 孙景鲁 1953.01─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孙景鲁 ─1954.11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徐香圃 1954.11─1957.03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孙景鲁 1957.03─1958.05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徐觉非 1958.05─1959.09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李菁玉 1959.09─1960.09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王更生 1960.09─1966.05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宋敏之 1966.05─1966.07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临时党委书记 王厚 1966.07─1966.10
  • 四川农机学院 核心组组长(军宣队) 李伯顺 1970.10─1973.04
  • 四川农机学院 临时党委书记 肖泽西 1972.06─
  • 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 临时党委书记 肖泽西 ─1978.12
  • 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张纪光 1978.03─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张纪光 ─1982.11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郑定立 1982.11─1984.08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书记 艾荫谦 1984.08─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书记 艾荫谦 ─1995.09
  • 中国农业大学 书记 艾荫谦 1995.09─1998.09
  • 中国农业大学 书记 李晶宜 1998.09─2002.04
  • 中国农业大学 书记 瞿振元 2002.04─2013.06
  • 中国农业大学 书记 姜沛民 2013.06─至今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