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艺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文化  中国陶瓷

  中国瓷器成熟于距今1,800余年前的东汉时期,千百余年来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制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瓷器是用瓷石或高岭土做胎,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成,胎体较陶器坚固,且经久耐用。瓷器表面施有一层高温釉,不仅使器物具有美观效果,而且便于清洗。

  瓷器的胎体可塑性极强,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器物,便于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制瓷原料成本低,可以大量生产瓷器,与金、银、铜等金属器相比,既经济又实用,所以一经问世,就深受世人喜爱。

  瓷器不仅是可供使用的物质器皿,而且在造型、色泽和装饰工艺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美学鉴赏性和收藏价值,堪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交融的产物。

  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产国。

概述

中国陶瓷: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碗
中国陶瓷:清咸丰景德镇窑蓝地金彩三管葫芦瓶

  古陶瓷器不仅以优美的造型,给人带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同时由于其珍贵的文物价值而格外惹人瞩目。对于一件古陶瓷的价值作出正确评价,需要具备较高的历史知识、美学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通常要作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辨别真伪:即依据各时期瓷器所具有的特征,确定瓷器是真品还是后世仿品,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需要首先解决的。

  断定时代:即正确指出瓷器的制作年代,具体到明清两代瓷器,还要详细断定出是哪个朝代的器物。

  判断窑口:即确定瓷器的产地,也就是判断器物属于哪个时代、哪个地区窑场生产的。

  评价:即观察器物是否完整;是否有开裂变形等现象;纹饰是否生动;釉彩是否鲜艳,以便正确评定器物的优劣等级,以及艺术价值的高低,和经济价值的大小。

  对于一件古代瓷器的收藏,并不是年代愈久远价值愈高,收藏性愈大。其收藏的取向,除以上所列举的几点外,还要看是否具有科学研究性、艺术性以及它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否具有代表性。

  目前对古陶瓷鉴定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方式是凭借考古发掘数据,用目测、手试等方法,采用考古学中类型学的方式,对器物造型、纹饰、胎釉及制作工艺特点进行综合排比分类,寻找共同特征,以确定其年代、窑口产地及真伪。它主要凭借的是个人经验,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种方式是科学技术检测法,它需要借助于科学仪器和精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方能进行。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用碳14和热释光法,间接或直接测定陶瓷的年代;用光谱仪或质谱仪,分析比较陶瓷的化学成份;用中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定其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瓷的质地结构等。

  陶瓷鉴定在考古学上也具有重要作用,近代考古发现证明,亚州、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考古文化层的绝对年代,常常需要由所出土的中国陶瓷器来断定时代。因为陶瓷即使破碎了,也会留下坚硬的瓷片,记录下漫长岁月所留下的历史痕迹。英国考古学家惠勒曾说:「十世纪以后的坦葛尼喀地下埋藏的历史,是用中国瓷器写成的。」

艺术魅力

中国陶瓷:明宣德霁红釉僧帽壶

  中国陶瓷器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它既是日常生活中所用之物,又是供人们品鉴欣赏的工艺美术品,还是皇家祭祀天地鬼神的器物。它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它是生活与艺术的统一体。在古代社会中,瓷器还是区别等级尊贵之物,体现出的是一种皇权至高无上的威望。

  中国瓷器在其发展历程中,在实用的前提下,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追求一种和谐、高贵、华丽之美。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造型、纹饰与釉色上。它有其自身发展的一贯性,既有伟岸浑厚的大型器皿,也有精巧玲珑的娇小之作;既有绚丽多姿的彩瓷,也有如翡翠美玉般的色釉瓷;既有以绘画方式描绘的图案,也有以刻、划、雕、印之法装饰的纹饰。其装饰技巧之精湛,装饰纹样之丰富,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釉彩

  如果说陶瓷的造型犹如人体,那么釉色就好比衣着,紧紧地依附于人体,把人体装扮得艳丽多姿。它们或华丽典雅,或质朴无华,或淡雅宜人,充分展示出神奇的魅力。

  彩瓷和色釉瓷为两类不同的瓷器,彩瓷根据花色品种和施彩工艺不同,又可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色釉瓷指的是釉料的装饰颜色,根据其品种可分成黄釉、红釉、蓝釉、青釉、白釉等多种釉色。

  瓷器自早期开始,便是以颜色釉装饰为其特征,特别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青釉,曾独霸天下数百年。隋代白釉瓷器的出现,最终结束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唐代长沙窑具有历史意义的首创之功,在于突破了以往瓷器装饰上,主要采用贴花、印花、刻花、划画等技法的局限,而是借助毛笔将彩料涂在瓷器生坯上,然后施加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高温釉下彩瓷的烧制成功,为彩瓷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宋代当钧窑烧出灿若晚霞的铜红窑变釉后,为中国陶瓷美学又开创了一个新境界。它使高温颜色釉本身取得了独立的美学价值,已不再仅仅是器物的保护层。

  元明清时期不仅是颜色釉瓷器的发展时期,也是彩瓷争奇斗艳之时。此时颜色釉瓷品种繁多,甚至同一种釉色也能烧出不同的色调,如蓝釉有天蓝、洒蓝、霁蓝之分,青釉有粉青、豆青、东青之别。此外,还有集各种色釉于一器、变化莫测的「窑变」花釉,以及鳝鱼青、鳝鱼黄、蟹甲青、蛇皮绿、茶叶末等铁质结晶釉。

  元明清时期彩瓷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特别是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釉里红的烧制,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青釉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史,青瓷烧制的时间最为久远。东汉时期当成熟的瓷器诞生之后,青瓷作为最早出现的品种,即盛行于天下。虽然隋唐之际各种釉色的瓷器相继出现,至宋代更是名瓷迭出,但是青瓷并不因此而没落,相反在宋代还衍生出许多著名的品种。

  宋代官窑、哥窑青瓷,为显出庄重凝厚、古拙质朴的美质,特意在胎体中加入适量的含有氧化铁的紫金土,以形成「紫口」、「铁足」现象,其釉面自然生成的层层迭迭、千奇百态的开片纹饰,更是饶有趣味。

  北方民窑中的耀州青瓷,在继承越窑青瓷刻划技法的基础上,也独辟蹊径,不仅刀锋更为犀利流畅,且所刻图案「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宋代龙泉窑的匠师们,为使青瓷呈现美玉和翡翠之风韵,在胎体上多次施釉,就好像水深能增加其青色的道理一样,终于烧成了青翠欲滴、可与翡翠媲美的「梅子青」色,代表了中国历史上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

  元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窑彩瓷的兴起,终于结束了中国瓷器以青色釉为主的局面,开始了一个色彩缤纷、灿烂绚丽的彩瓷新纪元。

白釉

中国陶瓷:明永乐景德镇窑白釉僧帽壶

  白如凝脂、浑然一色的白瓷,最具自然天成的情趣,它看似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却极具诱人的魅力。因为正是有白瓷相衬,才有奼紫嫣红的彩瓷争妍。然而白瓷的出现绝非易事,它经历了一个由青到白,漫长的工艺技术发展与提高的历史进程。

  1971年在河南安阳虽然出土了一批北齐时期的「白瓷」,包括碗、杯、罐、四系缸、长颈瓶等器物,但这批近似白瓷的釉面上却微微泛青绿色,且为数有限。它表明此时白瓷胎釉尚未达到成熟白瓷的标准,还是属于青瓷向白瓷过渡阶段的产物。

  成熟白瓷的出现是在隋代,唐代邢窑白瓷以其光洁纯净的釉色,成为风靡天下的名瓷。宋代定窑白瓷以在白色釉面,采用印花、刻花与划花的技巧,将白瓷从纯白色装饰,推向一个繁花似锦的新阶段。

  白瓷在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场,始终没有断烧,而且历朝都有绝代佳作问世,如元代白瓷,釉面白中泛青,恰似鸭蛋色泽,称之为「卵白釉」;永乐白瓷色调白如凝脂,素若积雪,恬静柔润,称之为「甜白瓷」;宣德白瓷汁水凝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嘉靖白瓷纯净无杂;万历白瓷透亮明快等等,不胜枚举。白瓷在宫廷中的地位,也以一种从空前的显赫声望而载入史册。

黑釉

  黑釉瓷器首先在东汉时期出现于中国南方,北方黑釉瓷器的出现,大约要比南方稍晚。但是当历史跨进10世纪末叶时,黑釉瓷器的烧制就并起于大江南北,且争相竞逐,从此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一席。

  黑瓷与青瓷虽然彼此互不相关,但在生产工艺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氧化铁为主要着色剂,并在还原焰或氧化焰中烧成。其主要差别只是釉料中氧化铁含量的多少和烧成温度的高低,所以这两种釉色的瓷器能够在同一窑中烧成,人称「姊妹瓷」。

  在黑瓷发展史上,以宋代福建建阳窑黑釉盏中「油滴」、「兔毫」最为名贵。「油滴」是指在黑色釉面上,散布着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大小不一的小圆点,圆形似油滴,故得此名。「兔毫」又分「金兔毫」、「银兔毫」和「灰兔毫」三种,它的特征是因其在绀黑发亮的釉面上,并排闪现出一种带金属光泽的丝状条纹,形似小兔的毫毛筋脉,故称「兔毫」。

  宋代除建窑黑釉盏享有声誉外,江西吉州窑的黑釉瓷器也久负盛名,特别是它的黑瓷装饰风格别开生面,仿如海龟身上斑驳的「玳瑁釉」,仿鹧鸪鸟胸部灿烂羽毛的「鹧鸪斑釉」,还有以剪纸、树叶贴在釉面上的「剪纸纹」、「树叶纹」等,皆维妙维肖,情趣盎然。

红釉

中国陶瓷: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

  中国人常以红色代表吉祥、富贵,被誉为「千窑一宝」的红釉瓷深受人们喜爱。 1974年江西景德镇市郊凌氏墓出土的两件红釉瓷俑,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首件纯正红釉瓷,证明了红釉瓷是在元代景德镇烧制成功的;从此红釉瓷器便自成体系,与青釉、蓝釉等颜色釉一样,成为颜色釉瓷中的奇葩。

  如果说元代纯正红釉还处在创烧阶段,那么明代红釉器就已经完全成熟了。特别是永乐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成功的「鲜红」釉,色调纯正,光莹鲜艳,堪称绝代佳作。宣德红釉称为「宝石红」,其红中稍带黯黑,釉色中常闪耀出如红宝石一样的光泽,耀眼夺目。

  由于铜红的呈色极不稳定,在烧制中对窑室的气氛又十分敏感,稍有变异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一窑甚至几窑才能烧出一件通体鲜红的产品,所以要得到比较纯正的红釉器十分不易。高温铜红釉的烧制工艺,自明代宣德以后逐渐失传,终明一代再没有得到恢复。

  清代康熙时期制瓷业最伟大的贡献,是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生产。此时红釉瓷器名品迭出,最为著名的红釉瓷器有郎窑红、豇豆红和霁红。

蓝釉

  蓝釉是以一定量的含钴物质,作为着色剂掺入釉中所呈现的釉色,属于高温颜色釉中的一种,釉色犹如蓝宝石一般,晶莹透体、浑然一色。

  钴蓝虽然早在唐三彩中就已出现,但那是钴在低温中的呈色,作为高温的钴蓝釉的烧制成功,最早是在元代。

  蓝釉在元明清时期,其生产从未间断,由于色泽深沉,主要作为皇室祭祀用瓷,又称作「霁蓝」或「祭蓝」,并严禁民间使用。如《大明会典》「器用」一章中,记述祭祀用器时曾提到:「洪武元年,多以金造……,二年祭器皆用瓷……。嘉靖九年,朝廷规定四郊各陵瓷,圆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这是以青、黄、红、白四色瓷器象征天、地、日、月。中国古代对青色的解释一向有多种含义,举凡青、绿、蓝、黑几乎无所不包,因此皇家祭天所用的青釉瓷器,实际上是指蓝釉器物而言。

  蓝釉瓷器在釉色上,各时期变化不大,其品种除霁蓝外,还有洒蓝、天蓝等多种色调。除纯然一色的器物外,在蓝釉上最常见的装饰有两种:一种是在蓝釉器上,以金彩描绘花纹;另一种是在蓝釉上衬以白色(留白)花纹。

黄釉

  古代中国帝王把黄色作为天子之色,黄釉瓷器是帝王专用之器,并严禁民间使用。

  瓷器上纯正黄釉最早出现在明代宣德时期,当时「宣红」与「宣黄」曾名重一时。明清时期黄釉瓷器一直是景德镇御窑场最大宗的产品,其产量之巨大令人难以想象。

  明清各朝因烧造条件所限,即使是单色的黄釉,也有深浅、浓淡之分。明代黄釉首推弘治时期的器物釉色最佳,其色调淡雅娇嫩,称作「娇黄」,在中国陶瓷史上,常把它作为明代黄釉瓷器的典型。

  清代以康熙时期的黄釉瓷器最著名,其釉色因与蜜蜡相似,故称作「蜜蜡黄」。雍正黄釉因色如鸡蛋黄,又称作「蛋黄」,其它诸如「鱼子黄」、「鸡油黄」、「西洋黄」等等,也都是后人对清代黄釉色泽的比喻。

  黄釉瓷器在明清两代,虽然都是宫廷御用瓷,但对黄釉瓷器的使用略有不同,明代黄釉瓷器主要作为皇室的祭器,清代黄釉瓷器除了继续作为宫廷祭祀用器外,在宫中黄釉瓷器还成为陈设观赏及日常生活用瓷。

  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例,黄釉瓷器在所有藏品中数量最多,同一品种可多达成百上千件。这些瓷器当时由于生产量大,一般是装在竹桶中运进宫中,所以又称为「桶瓷」。

花釉

  花釉是指在黑釉、黄釉、黄褐釉、天蓝釉上,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做装饰的瓷器而言。这些斑点在器物上,排列十分随意,它们或像蓝天上的一片白云,或如大海中的一簇浪花,生动自然,形态万千。

  花釉瓷器主要出现在唐代,其制作原理是在黑色底釉上,涂以铜、锰、钛、磷酸钙为釉料的物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这些釉料和底色的铁质釉融合而产生化学变化,于是形成这些彩色斑块,它是唐代釉料装饰上的一项新成就。

  唐代花釉瓷器以曲柄双系壶为代表性器物,还有罐、葫芦瓶、三足盘、腰鼓等,造型与同时期其它釉色器物风格相近。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花釉拍鼓,极为罕见。它形体较大,长约58.9厘米。此鼓形状为两头大,中腰细,鼓身突起数道弦纹。器身通体饰黑釉,月白色大块斑点均匀排列其上。这件花釉拍鼓是目前已知器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件。

  花釉瓷器的产地在今河南、山西一带,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寿县的黄道窑窑址,首次发现花釉瓷标本。

斗彩

中国陶瓷:清嘉庆斗彩缠枝花盖罐

  斗彩是指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而言。它是在坯体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彩炉烘烤,最后成型。由于彩绘方式分釉上、釉下彩两部分,有拼逗之意,故称为「斗彩」或「逗彩」。

  斗彩始烧于明代成化时期,成化斗彩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工艺,尤其是那釉下紧贴胎体幽艳浓丽的青花,透过洁白的釉面所闪耀的迷人光彩,与釉上绚丽灿烂的彩绘遥相辉映、争奇斗妍,令历代鉴赏家赞叹不已。

  成化斗彩由于其彩绘精细,是陶瓷史上最为名贵的品种之一。然而若从斗彩的发展和成熟技艺来看,还应首推雍正斗彩。清代雍正时期,由于粉彩盛行,出现了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的工艺,丰富了斗彩的表现力。雍正斗彩在明代成化斗彩的原有基础上,加入了粉彩的技法和金彩装饰,形成了斗彩加金、斗彩加粉的新品种,这是重大突破。

  雍正斗彩不仅釉彩更艳丽,而且诸色皆有浓淡深浅之别。釉上所施彩料更是严格地填在轮廓线内,几乎没有一笔超出框线,具有与工笔画相似的艺术效果。此外,雍正斗彩还在原有红、黄、绿、紫、赭色之外,又增添了粉红、胭脂红、藕荷、玫瑰等各种颜色,可以说是集历代斗彩之大成。

五彩

中国陶瓷: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大盖罐

  五彩是釉上彩中的一种,它是在已烧成的素胎瓷器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花纹。五彩是在宋、金时期红彩、绿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代五彩器一般以红、绿、黄三色为主,蓝彩则以釉下青花代替,这种以青花作为五彩中的一种色彩,又称为青花五彩,以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器为代表。

  清代康熙时期,由于发明了釉上蓝彩,所以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使釉上的红、绿、蓝、黄、紫等五种彩料得到充分发展,极大的丰富了瓷绘的表现力,「青花五彩」一词也逐渐被「五彩」一词所代替。

  明代青花五彩与清代五彩,在艺术表现上明显不同,明代五彩器线条苍劲有力,釉色以红、黄色为主,画面透视感较差,图案大色块涂抹现象严重。而清代五彩器色调比较柔和,以淡绿色为主色调,画面透视感增强,在同一种颜色中还有深浅之分。

  清代康熙一朝为五彩瓷器兴盛发展期,自雍正以後,因为粉彩瓷器的迅速发展,五彩器被粉彩瓷取而代之,仅留下的一些五彩品种,也多为仿古器,生产数量极少,因此五彩又称作「古彩」。

珐琅彩

  珐琅彩瓷是吸收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于瓷质胎地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釉上彩瓷。它是在康熙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先由宫廷画师出具样稿,由景德镇御窑瓷厂烧制上好的素胎,然后送往紫禁城内「造办处」选胎,再经「如意馆」宫廷画师绘画、填彩,最后入宫内彩炉烘烧。

  珐琅彩瓷最突出的特点,是绘画时是什么颜色,烧出来仍是什么颜色。施彩虽较薄,但看起来却有凹凸不平的立体感,绘画层次鲜明,色彩瑰丽,精美异常。它采用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勾勒填色、没骨敷彩,并利用画面中的空白,配以书法隽秀的题诗;诗的引首、句后还加以朱砂印章,成为集瓷、画、诗、书、印于一身的高雅艺术品。

  珐琅彩瓷的用料,在康熙时期以进口珐琅料为主,雍正六年以后,随着宫中自炼珐琅料成功后,珐琅彩瓷以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成为紫禁城内皇帝、后妃们赏玩的「御用瓷」,在清宫内独领风骚近百年,乾隆皇帝由此赐御旨「庶民弗得一窥」,并不准赏赐王公大臣。

  珐琅彩瓷由于纯为宫中皇帝、后妃们把玩的御用瓷,所以一直秘藏宫中;又由于烧造成本昂贵,仅以康、雍、乾三朝为限。据统计目前国内外传世的珐琅彩瓷,数量不过几百件,而且绝大部分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博物院,仅有极少部分流散到国外一些著名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粉彩

  粉彩是由于彩料中含有铅粉的成分而得名,其主要特征是所用的彩色比五彩丰富,最多可达十多种以上,与五彩、斗彩相比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在绘画技法上,粉彩与明代盛行的五彩完全不同,它由平涂改用具有光暗变化的渲染法,所绘花纹图案,均具有纸面绘图般的艺术效果。

  在绘画题材上,粉彩最擅长表现的是花鸟画,不仅能渲染出花朵的阴阳向背,而且能使花朵在色调上,具有浓淡深浅之别,画面层次感强。

  粉彩的焙烧温度比五彩略低,色调以淡雅柔丽见长。粉彩一般是在白釉上绘画纹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色地的彩绘,如绿地、珊瑚红地、黄地、蓝地、酱地粉彩等。

  粉彩是在清朝康熙晚期,受珐琅彩影响而出现的一个新品种,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并完全取代五彩,成为釉上彩的主流,并一直延续至清末。

青花

  青花瓷器经元、明、清三代发展直至现在,700多年来一直盛烧不衰。它流传之广、评价之高、影响之大,几乎是任何一类名瓷难以相比的。

  从现有的历史实物来看,青花瓷器早在唐代已初见端倪,

  1975年在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青花瓷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青花器。但这些出土瓷片数量极少,胎体瓷化程度不高,釉面青料色泽灰暗,纹样也是极为简单的几何图案而已。宋代也有极少量的青花瓷器出土,花纹图案同样十分简单,这些都可以算作是青花艺术的原始阶段,只有到了元代,青花瓷器才真正日渐成熟,大放异彩。

  元代至明清时期,青花成为瓷器生产中最主要的品种。在全国范围内,除景德镇窑烧制外,云南玉溪窑、福建云和窑等地也有烧制,但以景德镇窑产量最大,制作工艺最精。

  青花由于用料质量不同,其呈色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各个时期青花瓷器所表现的特征,主要取决于青料的呈色能力。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以云南产的珠明料为主,由于氧化钴的含量可达8至9%,因此青花不仅发色纯正、青翠亮丽,是历代青花中的标准色调,而且由于采用分水法绘画,此时青花图案不仅能将物体阴阳反侧表现出来,而且能将凸凹不平的质感呈现在观者面前,是瓷绘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釉里红

  釉里红是指以铜红釉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罩上透明釉,在1,300℃以上的高温下烧成,在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它是铜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作用的结果。

  釉里红虽然最早出现在元代,但元代釉里红器,其色调一般比较暗淡,没有浓淡相间的色阶区别,绘画纹饰也比较简单。传世的元代釉里红器非常少,最早见于景德镇至元四年(1267年)墓出土的四件器物。

  明初洪武时期,釉里红器较为盛行,以大盘、大碗及玉壶春瓶等器型多见,但此时釉里红的呈色也极不稳定,直至宣德时期,釉里红的烧制才达到成熟阶段。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釉里红极大发展时期,此时不仅红色发色鲜艳、纯正,而且纹饰细腻,层次鲜明,并且涌现出许多新品种,如青花釉里红、釉里三色等。晚清时期釉里红的烧制再无精品问世。

纹饰

  纹饰是指瓷器表面的装饰或图案,其题材内容相当丰富,就其不同的图案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山水人物、花鸟虫鱼、 动物、诗词文字、几何纹样及宗教题材。

  瓷器上的纹饰不仅是装饰器物的图案,它还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信念和热爱,因此纹饰的发展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动物和植物纹饰,它是原始先民们生活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充满吉祥寓意的纹饰开始出现在瓷器上。至清代,瓷器上的装饰纹样甚至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明清时期随着文学艺术的繁荣,瓷器上的纹饰也融进了小说及戏曲人物图案,同时纹饰在绘画风格上,也吸收了中国画的特点,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使纹饰表现力更强。

  纹饰与造型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完美的造型加上和谐的纹样,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纹饰装饰的技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刻划、模印、堆贴、镂雕和彩绘。宋代以前瓷器上的纹饰,主要以刻划、模印、堆贴和镂雕的技法为主,到元明清时期彩绘方式占了主导地位。

书画诗文

  中国瓷器的彩绘装饰,在吸收了传统绘画的技法以后,即由以图案形式为主,一变而成为以写实绘画形式为主。这对于描写现实生活、扩大装饰题材和提高表现技巧,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明清彩瓷中,举凡可以描写的事物,如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无一不可作为瓷绘的内容。所用绘画题材不仅与同时期绘画相近,而且其艺术风格和绘画手法,均与当时画风相表里,甚至还有绘上名家书画作品之作。

  以诗文作装饰是指在瓷器的纹样中,没有花、草、虫、鱼、人物等绘画内容,完全用诗文进行装饰,这种装饰在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釉下彩绘瓷中即已出现,康熙时期达到极盛。

  康熙瓷器上常用整首辞赋装饰器皿,如在康熙时期的笔筒上,常见题写《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颂》、《赤壁赋》、《归去来辞》等辞赋,其书体篆、隶、楷、草各体均有。

吉祥纹样

中国陶瓷:明嘉靖青花云鹤风调雨顺葫芦瓶

  瓷器上的吉祥图案,可以说是伴随着瓷绘艺术的产生而产生,人们将一种图案装饰到器物上,就赋予它美好的含义。吉祥寓意图案在宋代瓷器上兴起之后,成为陶瓷装饰的主要内容。入清以后这种装饰艺术,发展到十分丰富的境地。

  吉祥纹饰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取材也相当广泛。举凡自然界中各种花鸟、禽兽和器物,都可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吉庆寓意。它采用谐音、象征、会意等手法;或取其形象,或借其读音,共同构成会意图案。

  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中的「三多图」为例,所谓三多是指画面上的石榴、佛手和桃实纹饰而言。因石榴象征多子,佛手中的「佛」与「福」字音相似;桃又称寿桃,含长寿之意;故石榴、佛手和桃,常被人们寓意多子、多福、多寿,所以称「三多图」。「三多图」这种吉祥图案是清代彩瓷上常见的题材,一般装饰在盘、碗、瓶等陈设观赏瓷和日用瓷上。

动物

  瓷器中的动物题材相当广泛,可以说陆地上奔跑的、天空中飞翔的、水里游动的,甚至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全部都可以入画。

  瓷器上的动物形象,大致包括这样几种:龙、凤、饕餮、马、鸟、蝴蝶、羊、狮子、鸳鸯、鱼、蝙蝠、鹿、鸡、海兽等。动物形象在瓷绘中,往往与吉祥图案相关联,如龙与凤寓意「龙凤呈祥」,鸳鸯寓意「夫妻恩爱」,蝙蝠寓意「福」,鱼寓意「富贵有余」,羊寓意「吉祥」。

  龙是陶瓷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动物形象,早在唐、五代时期青瓷上,即有龙纹形象出现。龙纹在瓷器上的形象可谓千奇百怪,有翼的称「应龙」,有角的称「虬龙」,无角的称「螭龙」,有鳞的称「蛟龙」,还有花间龙、火珠龙、莲池龙,以及龙首花尾的夔龙等。

  龙在古代中国特别是在元明清时期,逐步演变成为皇权的象征,龙纹图案也完全被皇室所垄断。

小说及戏曲人物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繁荣,为瓷器纹样提供了丰富题材,特别是自明代以来,带有插图的小说、唱本,和戏曲剧本的大量流行,也极大丰富了瓷器的装饰画面,使瓷器装饰更具有艺术性。

  以文学作品中人物为题材的画面,在明清彩绘中可以说比比皆是,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唐宋传奇选》、《西厢记》等。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画面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瓷器纹样发展的情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

  在明清两代瓷绘中,这种将史书、小说和戏曲故事中的动人情节,巧妙移植到器物装饰的画面,通常又被称之为「刀马人」。明末清初画坛上陈老莲一派,以历史故事和演义小说所绘插图的笔法,对「刀马人」的绘画影响很大。

  在小说及戏曲人物中,以《三国演义》为题材的作品最为多见,尤以清代康熙一朝为盛,多见于民窑青花和五彩瓷上。在康熙器物上,这种具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画,常采用开光形式,将各个精彩情节绘画在一件器物上,使画面具有连贯性与可读性。

造型

中国陶瓷:清雍正青花桃蝙蝠纹橄榄式瓶

  造型是指瓷器外在的基本表现形态,按其形状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圆器类;其二,琢器类。圆器是指盘、碗、杯、碟等器物,琢器是指瓶、罐、尊等形状比较复杂的器物。

  瓷器造型按其功能,又可划分为陈设瓷和日用瓷两大类:陈设瓷包括观赏瓷和祭祀用瓷,一般以琢器为主,其艺术性大于实用性。日用瓷包括文房用瓷、饮食用瓷、娱乐用瓷,一般以圆器为主,其实用功能占首要地位。

  瓷器中不同造型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其形制直接来源于生活,如早期的瓷器,仿制古代青铜器及陶器的造型尤多;此外,也有仿制其它工艺品如漆器等的形状;到了魏晋时期,有不少仿制动物和植物形象的瓷器,以及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如在南北朝时的莲花尊便是一例。在这段时期,北方胡人把高足坐凳带入中原,令器物造型产生重大的变化。到了唐代,瓷器器型与纹饰受西域文化影响甚大。宋代的瓷器倾向造型的细微变化,元代器型较大,这可能与统治阶层的饮食习惯有关。及至明、清两代,由于皇室对瓷器需求甚殷,令瓷器造型极为多样。

  造型工艺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是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它必须熟练掌握烧窑的火候和泥性的规律。据《陶说》记载,清代御窑场中能掌握这种高度技术的能工巧匠,在景德镇也不过二、三人,可见其工艺难度之大。

饮食器

  饮食器主要是指饮酒器、茶具及盛放食品的器物。饮酒器中有壶、爵、觚、杯;茶具中有茶壶、茶盏、盖碗;盛放食品的器物有碗、盘、碟、 勺、温锅等。

  碗作为饮食器中最主要的器皿,出现的时间最早,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中就有此种器型,商、周、战国时期的遗址墓葬中也均有出土。碗在器型上变化不大,基本上与现代碗相似,其主要区别是在器物底足处。隋代以前碗底足一般多为平底或假圈足形,唐代多为玉壁底或玉环底,宋代以后多圈足,明、清至今碗底圈足变化不大。

  碗的种类有多种形制,如饭碗、汤碗、面碗等,造型也十分丰富,有鸡心碗、葵口腕、折沿碗、敦式碗、草帽碗等等。

  饮食具的烧制,以清代最为完备,除各种单件器物外,清代还出现了成套餐具。

陈设用具

  陈设用具是指用来陈设,或供人们观赏把玩的瓷器,这类器物在历代瓷器生产中,所占比例很大。大多数做成适应人们观赏的形体,如尊、瓶、觚、罐。

  陈设瓷由于观赏的需要,艺术性往往高于实用性,其造型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形制源于古代青铜器,追求一种庄重、沉稳的风度,如贯耳瓶、凤尾觚、天球瓶。

  其二,形制力求变化出新,追求一种新颖、奇巧的风格,如套瓶、转心瓶、交泰瓶。

  玩具类瓷器,一般以小件器为主,器型往往是大器的缩小器,制作比大器更加精致。早在唐宋时期,长沙窑、耀州窑以及磁州窑中的小玩具,如小狗、小马、小羊、小人等瓷塑作品,其品种就已十分丰富。清代乾隆时期各种象生瓷的制作,使玩具类瓷器制作达到鼎盛。

  在清代瓷器中,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器物,即瓷质鼻烟壶,它既是盛装鼻烟的实用器,也是一种供品鉴把玩之物。

文房用具

  文房用具是指文人在书房内,书写文章时所用之物,有笔、墨、纸、砚等物,又称为「 文房四宝 」。

  文房用具在中国历史十分悠久,除纸的发明稍晚外,其余大致在秦汉时期就已初具规模。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人书房案头的陈设日渐增多,且分工细致,如搁笔有笔山、笔床,搁墨有墨床,洗笔有笔洗,盛笔有笔筒,盛水有水丞,盛印泥有印泥盒,注水入砚有水注、砚滴,支肘有臂搁,压书卷有镇尺等等。

  清康熙皇帝在任内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文房用瓷的生产,在文房用具中如笔筒、水丞、印泥盒、臂搁、笔管、画轴、笔山、瓷砚等都大量生产,即使同一品种,在样式、釉色、纹饰上也丰富多样。这其中以笔筒的烧制,最具时代特色。

礼器及祭器'

  在礼制及祭祀活动中,有不少的实用瓷器同样具有礼器及祭器的功能。所谓礼器就是指古代皇室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等礼仪活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如瓷鼎炉、瓷双耳罐等等。

  宗教用器明显特征表现在其纹样及文字的装饰,如佛教的宝相花纹,道教的八卦纹等。但具有宗教纹样的用器不一定用于宗教活动,反而一些实用器却担当了宗教用器的功能。

  此外,颜色釉瓷的兴起和发展与皇室的祭器改革大有关系。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用于祭祀的尊、豆等祭器改用瓷器。宋代的祭器的用色与汉代一样,必须符合六方色相(即天蓝、地黄、东青、南赤、西白及北黑),故瓷器用于祭器促进了颜色釉瓷的发展。

  明代自开国皇帝朱元璋时,令除笾用竹器外,建议一律使用瓷器,令明代瓷器的工艺成就一日千里。据王宗沐在《江西大志.陶书》中所记,除了常见的笾、豆、簋、爵、盘等器外,还有碟、碗、钟、扁壶一类祭器,种类繁多。

明器

  明器是用来殉葬的器物。中国明器最早是以陶器的形式出现,以汉代最盛。实际上,早期青瓷大部分也是作为明器使用的,以西晋时期青瓷作为代表,唐代的三彩陶器将明器制作推向一个艺术高峰。

  陶瓷明器的品种十分丰富,可以说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接触的各个方面,都能在明器中反映出来。诸如建筑中的楼阁、亭院、假山;牲畜类的马、骆驼、牛、羊、猪、狗、免;人物形象中的僮仆、贵妇、官吏、舞乐伎、少女;日常生活中的瓶、壶、碗、盘、灯、枕、烛台;以及各种文房用具等等,可以说是一应俱全,无所不包。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社会生活习俗和经济文化发展最直观的历史资料。

  明器在造型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把许多器物做成动物形象,如羊形器、狮形烛台、熊形灯、鸟形杯和蛙形水盂等,或者以动物纹样装饰器皿,如以鸡首做壶的流,以熊、虎等兽足做熏炉与砚的器足等。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意吉祥、趋利辟邪,这也是明器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