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白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中江白芍四川省中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9月26日,《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阿坝蜂蜜、安居红苕、船山豆腐皮、富顺豆花蘸水、夹江叠鞘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3年第135号)批准)

产地范围

中江白芍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中江县龙泉山脉地区的集凤镇、富兴镇、古店乡、合兴乡、石泉乡、瓦店乡、南华镇、辑庆镇、兴隆镇、南山镇、清河乡、悦来镇、玉兴镇、永安镇、回龙镇、冯店镇、广福镇、万福镇共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中江白芍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中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中江白芍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植物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400m至900m年平均温度16℃左右,年降水量880mm左右,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左右,年无霜期≥290天,土壤以沙质中壤土为主,耕作层厚度≥30 cm,有机质含量≥1.4%,pH值7.0至8.0。

三、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秋季采挖芍药根时,选择无病虫、无霉烂、无空心、无干缩的粗壮芍头(即红色芽头)作繁殖材料,按芍头其芽的大小、多少及自然生长形状、分切成块,每块需带有粗壮芽头2至3个,芍芽下留根3cm左右。

2.种植规格:在垄上按行株距35至40cm×33至37cm,三行错窝栽植,每667㎡(亩)≤5000株。

3.肥水管理:定植当年施有机肥每667㎡(亩)1000kg以上,每年施清粪水1500kg以上。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栽种后3至4年即可采收。采收期一般在8 至10月。选晴天进行,先割去茎叶,将芍根全部挖出,挑净抖掉泥土,将芍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然后将粗根上的侧根剪去,修平凸面,切去头尾,按大、中、小分成三档。在室内堆2至3天,每天翻堆两次,促使芍根水分蒸发,质地变得柔软,便于加工。

2. 加工:

(1)熟芍:

①煮芍:按芍根粗细,分别置沸水中煮,以煮透为度,水量以淹没芍根为宜。

②去皮:将煮好的芍根迅速从锅中捞出,立即浸入凉水中,使其内外受热不均,便于脱皮。

③用竹刀仔细刮去芍根外层栓皮,并把有虫眼处挖净。禁用铁制刀具刮皮,否则会使芍根变色,随即晾晒。

④干燥:煮好的芍根及时运送晒场,薄薄摊开,先暴晒1至2小时,渐渐地把芍根堆厚爆晒,使表皮慢慢收缩,含水量≤13%。

(2)生芍:生白芍的加工以自然干燥为主。在加工晾晒过程中如遇久雨天气,为防止芍根发霉,每天可用文火将芍根烘烤1至2小时,到出太阳再晒。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①熟芍:干品根粗状结实,呈圆柱形;表面粉白色或类白色;质地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②生芍:干品根粗状结实,呈圆柱状;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细根痕;质地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2. 理化指标:水份≤13%,总灰份≤4.0%,芍药苷(C23H28011)≥2.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