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竹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中泰竹笛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5月16日,《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中泰竹笛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4年第55号)批准)

产地范围

中泰竹笛产地范围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中泰竹笛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中泰竹笛的检测机构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竹材 1.种源:青苦竹(Pleioblastus chino (Frnach. et Savat.) Makino)、杭州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var. (Keng) Keng f. var. hangzhouensis S. L. Chen et S. Y. Chen)。

2.立地条件:山地低丘缓坡,土壤多为石灰岩发育而成的油黄泥土,土层深厚,厚度在30cm至100cm之间,土体浅红棕或暗棕灰色,有机质含量1.83%至3.74%, pH值5.4至6.8。

3.生产方式:竹材生产以产地原生态与辅助栽培相结合。

4.质量特色:

(1)外观:无虫蛀、病变、缩节、破裂,外伤深度不得超过竹青厚度。

(2)含水率:8.0%至14.0%。

(3)密度:0.65g/cm3至0.9g/cm3。

(4)尺寸:

椭圆度(%) ≤ 5.5

弯曲度(%) ≤ 2.0

尖削度(%) ≤ 0.65

节间长度(mm) ≥ 380.0

外径(mm) 16.0~32.0

内径(mm) 10.0~22.0

竹壁厚度(mm) 3.0~5.0

二、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竹材→烤竹→去皮锯头→捅竹花→一次打磨→定调→打吹孔→塞笛塞→接铜套→打按音孔、膜孔及基音孔→校音→接老头→镶骨→二次打磨→上底漆→刻字→砂铜套→上面漆→磨骨→骨头抛光→铜套上油→扎线→上线漆→二次校音→成品包装。

2.工艺要点:

(1)烤竹:传统烘烤与现代电炉烘烤相结合。

(2)定调:根据每根竹子的内外径和长短定调。

(3)塞笛塞:软木塞硬度适中,平整不漏气。

(4)接铜套:采用单接与双接铜套工艺技术,松紧度适当,不漏气。

(5)打音孔、膜孔及基音孔:(略)

(6)校音: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规定执行。

三、质量特色

1.外观工艺:做工精细,外观精美,各部位衔接严密,两头镶嵌白色骨头或牛角装饰。

2.声学品质:

(1)律制:十二平均律,兼顾五度相生律、纯律。

(2)标准音:以a1=440Hz为标准音,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3)音准:音准误差和相邻两音音准误差均≤10音分;可调整管长的竹笛其管长调整范围≤5mm,管长处于最短时,标准音最大上偏差不超过+20音分;在连续吹奏情况下高级品音高变化不超过±10音分。

(4)主要尺寸:

  • 低音笛调名从F调~B调
    • 长度(㎜)930.0~690.0
    • 外圆直径(㎜)32.0~27.0
  • 中音笛调名从C调~F调
    • 长度(㎜)670.0~520.0
    • 外圆直径(㎜)26.0~22.0
  • 高音笛调名从G调~D调
    • 长度(㎜)475.0~330.0
    • 外圆直径(㎜)21.0~16.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