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临县道情戏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道情戏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流传于晋北的说唱道情被搬上戏曲舞台,成为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品种。在晋北道情登上戏曲舞台前后,流行于晋西的临县道情也登上了戏曲舞台,流行于晋南的洪洞道情也曾在咸丰年间和宣统年间两度搬上舞台,但没有能继续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流行于山西晋南的河东道情河南周口道情山东蓝关戏等道情戏也相继发展成为舞台剧。

  道情的早期剧目内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扬道教教义,《经堂会》、《二度林英》、《高楼庄》等。中期剧目内容多为道家修贤劝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小桃研磨》等。中后期剧目内容反映民间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剧目有《老少换妻》、《打灶君》、《顶灯》、《打刀》等。各地道情戏都有唱腔曲牌,晋北道情有【耍孩儿】、【西江月】、【浪淘沙】等,临县道情有【七字调】、【十字调】、【终南调】、【罗头纱】、【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飞】等。道情戏的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大板胡、小板胡,武场除渔鼓、简板外,其他乐器与梆子相同。脚色则分红(须生)、黑(净脚)、生、旦、丑五行,表演重文轻武,以唱工取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应县、临县建立了专业的道情剧团,使道情的演唱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竞争加剧,道情戏受到很大冲击,民间业余演出越来越少,专业剧团生存艰难,亟待抢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道情戏·晋北道情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右玉县

  晋北道情戏流行于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道情音乐约于金代流入晋北一带,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其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清末民初,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为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职业班社有杨侉子班、武为周班等,名艺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晋北道情的代表剧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劝善故事,如《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郭巨埋儿》等,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和移植剧目如《老少换妻》、《八义图》等。其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3种96曲,如《大红袍》、《皂罗袍》等。其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等,武场有渔鼓、简板、单皮鼓、大锣等。表演重文轻武,重唱轻做。均为男演员扮戏,建国后始有女演员登台演出。

  晋北道情是我国北方道情的缩影,是研究民间宗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现在,晋北道情只有右玉县的一个剧团在勉强度日,举步维艰,其生存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几乎临近消亡状态。

道情戏·临县道情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临县

  临县道情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它是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歌舞、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音乐和剧目两大部分组成。它的音乐比较古老,基本由五声音阶组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伴奏乐器颇具特色,有粗犷、豪放、低沉的芦苇秆制作的八眼开孔管子,唱腔丰富,有着"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的特征,衬字虚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没唱词的缺陷,唱来明快热烈,巧夺天工。剧目丰富、古老,贴近人民群众。

历史溯源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临县道情是吕梁地区惟一的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被群众誉为"吕梁山上一枝花"。主要盛行于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分布于方山、离石、柳林及陕北佳县、米脂、吴堡等地。

  临县道情起源于道教文化,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蓝关腔"ㄒ步 终南调"或"耍孩儿" 皂罗袍"等吸收临县地域的民歌及周边地区其它剧种的优秀成分发展而来。在元末雏形已成,明末清初已具规模,清中已极为兴盛。

艺术特色

  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平调唱腔是早期说唱道情时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称【终南调】)、【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五更调】、【小放牛】等。近现代以来借鉴了板腔体唱腔的结构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发展。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临县道情兼具北道情的清扬激越和南道情的温柔蕴藉之美。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的特点使其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鼓荡着强劲的生命活力。如果我们将临县道情的音乐唱腔与别地的道情音乐唱腔作比,就不难发现,临县道情的唱腔曲调要相对丰富得多。其中来自道教音乐的传承大抵相同,差别主要表现与临县道情对民间艺术及其它姐妹艺术各种营养的广泛吸纳上,于是,一些"老腔老调"发生了自然而然的变异,一些新的曲调自然而然产生了,正如老艺人们所说: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其多姿多彩的风韵略见一般。临县道情的这一审美特征是她永葆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证。

  临县道情由民间说唱演变成为戏曲剧种,其演变方式和过程对认识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戏曲音乐的嬗变有着重要的价值。

道情戏·太康道情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太康县

  太康县道情属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周边地区。它稀有珍贵,历史悠久,清末至民初,是道情戏曲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是道情由班社到剧团的发展期。

  太康道情体裁种类繁多,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别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太康道情这些类系的形成,既有沿袭下来的民间艺术,也有姐妹艺术穿插,最后形成太康道情的独自特色。

  据普查统计,道情剧目中古装传统戏一百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现代戏六十多部(不包括移植剧目),这些剧目在长时期的流传中,有很多已失传。现仅存太康道情传统剧目七十多部,现代剧目四十多部。

  道情戏音乐分四大类。弦乐:道情胡、二胡、大胡、中胡;管乐:唢呐、笙、横笛;拨弹乐:瑟瑟、棕软、三弦、筝;打击乐:堂鼓、大掌鼓、小鼓子、锣(中、高、低)、钹、铰、镲、鱼鼓(即道情简)、木梆、碰铃等。

  太康道情谱系,有四个班,六代传承人,再加道情音乐调式和配器的传承人分为四个部分。现有健在名老艺人31人是道情的第四代传承人,第五代、第六代是现太康道情剧团的主要骨干力量。

  荣誉满载的太康道情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而陷入困境,党和政府给予很多支持,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道情戏·蓝关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莱州市

  蓝关戏是流传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是弋阳腔在胶东的后裔。据有关典籍记载、著述表明及历代艺人的口碑资料,蓝关戏始于明末,兴于清初。明代末年,弋阳腔在其风靡全国之时传至莱州,成为早期"蓝关戏"发生的重要契机,促使了它的孕育和萌生。蓝关戏即是以"错用乡语"的音调特征沿袭和模仿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表现形式和吸收了胶东的民间曲调及其他成分。

  关于"蓝关戏"的名称,也还有几种说法。有说"蓝关戏"主要剧目是唱韩湘子的故事为多,其叔父韩愈,处处过难关,取了难关的谐音,故名"蓝关";又有说"蓝关戏"帮腔用弋阳腔(高腔),来自南方故称南官腔,因而叫"南官戏"("官腔"之称,见张次溪《戏剧漫话》);还有说"蓝关戏"叫"连字戏",取其连续不断的意思。

历史溯源

  "蓝关戏"的班社形成,大约在清后期,戏班出名的村是莱州市的季家、马回沟,招远县的小河头。每当年节来临,三台"蓝关戏"和京剧对台而演。季家代表艺人季希奎,小河头代表艺人王振德,后来的王仕学较有名。演出每班人员约40余人,武戏白天演,因为场面热闹;文戏黑夜演,因晚上能坐下静静地观赏,一年四季都有演出和排练活动。

  新中国成立之后,"蓝关戏"也经常有活动。60年代初,还有演出。70年代后期,掖县(今莱州市)还编排"蓝关现代戏"《燕子迷路》上演。但自1965年以后基本上已终止传统"蓝关戏"的演出活动了。近几年,小河头及龙埠的老艺人把几出戏整理演唱,群众欢喜地说:"从南京到北京,也没听见这一声。"

艺术特色

  蓝关戏"帮、打、唱"三位一体,交映生辉,成为该剧种音乐的三大支柱,当地群众"会唱者,颇入耳",素有"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说。蓝关戏上演的剧目有近百出,主要为《东游记》与《西游记》两部大型连台本戏。

  "蓝关戏"的剧目,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八仙传说故事,艺人称为《东游记》,剧目有《湘子出家》、《湘子回家》、《贬朝》、《烧海》、《八仙过海》等;另一类也是演道教神仙八仙故事,但剧中出现孙行者、猪八戒等人物,被统称为《西游记》,剧目有《打潮阳》、《烧潮阳》等。这些故事引人入胜,剧中人物繁多,文武俱全。内容多宣扬道教的出世、修道、飞升思想,宗教色彩浓重。

  "蓝关戏"的音乐唱腔有蓝关腔、老蓝关腔、高腔、赞片子、小曲等。其腔调曲体短小,音调明快上口,有几种不同"帮腔"(亦称"凑腔")应对。没有管弦乐,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常常是台上演员唱,台下观众哼,人们称此为"满台响"。唱词在"蓝关戏"中,为八句三段的段体,这种传统与"八仙戏"的"耍孩儿"的句幅如出一辙-本文所谈其传统性在此可又见一斑。

传承价值

  蓝关戏的历史是一部声腔剧种的发展史,蓝关戏的衍变和传承,是我们探索蓝关戏古老文化内涵的"向导",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历史资料价值。发掘、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种对丰富完善中国戏曲史和发展民族音乐事业大有裨益。

道情戏·陇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

  陇剧是甘肃独有地方戏曲,原名陇东道情。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

历史溯源

  陇剧是甘肃省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前身是流传在甘肃环县环江地带的陇东道情。陇东道情产生的具体年代,现已无法考察。据老艺人的记忆,首先把道情曲调用于皮影演唱的,是环县耿湾的皮影艺人解长春(1843-1916年)。陇剧发源于甘肃庆阳、环县一带,约在一百多年前,由民间艺人赶着毛驴,驮着锣鼓乐器,用皮影艺术表演。后经系统挖掘、搜集、整理、改造,于一九五九年搬上舞台,并正式定名为"陇剧",《枫洛池》晋京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被誉为"陇上奇葩",接着巡回演出于大江南北十几个大城市,深受观众喜爱。

艺术特色

  陇剧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剧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如侍卫警戒多用大侧身剪影姿势,特别是啼哭动作更为别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侧身晃动腰肢,前俯后摇,抽搐而泣。舞台美术借鉴皮影镂空、彩绘、装饰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头饰等,形成独特风格。

  陇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分"伤音"和"花音"两大类,伤音曲调深沉委婉,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称"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调活泼跳跃,善于表达喜悦的情感,故又称"欢音"。陇剧唱腔没有严格的节拍,比较自由明快,说唱性较强。弹板是陇剧音乐的主要板式之一,板头、大过门规整、四方,唱腔由多种节拍型混合组成,有特定规律。小过门的第一拍,一般都重叠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弹板簧舒展、流畅、优美动听,最有特色。

  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适于抒情和叙事。飞板唱腔和弹板有共同之处,也是由多种节拍型有规律的进行。小过门的第一拍重叠在唱句的最后一个字上。"簧"简短而有特色。飞板的速度稍快,唱腔更富于说唱、叙事性。伴奏乐器,管弦乐有四胡、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唢呐等;打击乐有渔鼓、简板、水梆子、大罗、小锣、大擦、铰子、堂鼓、战鼓、板鼓、牙子等。

  陇剧的演唱方式比较自由,曲调流畅,节奏明快,近似说唱。曲调尾首的拖腔叫做簧,唱时称嘛簧,嘛簧悠长婉转,韵味浓厚,富有地方色彩,它是构成陇剧音乐独特风格的重要成分。陇剧使用的乐器也有较大的发展,增加了琵琶、二胡、笙、板胡、扬琴、提琴和一些铜管、木管乐器,丰富了陇剧音乐的表现力。

  陇剧十分重视创作和积累自己的演出剧目。已经积累了一些为群众欢迎的、《旌表记》、《草原初春》、《谢瑶环》、《假婿乘龙》等保留节目。

传承价值

  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陇剧也陷入了濒临衰亡的困境,演出团体及演出场次锐减,传承链几乎中断,处于被大剧种和时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关注与保护,势必越来越边缘化乃至面临衰滞、消失。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