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十四诗品》汉语拼音:Ershisi Shipin;英语:Classified Twenty-Four Kinds of Poetry),中国论诗著作。旧题唐司空图作。据今人陈尚君汪涌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1996)、张健《〈诗家一指〉的产生时代与作者——兼论〈二十四诗品〉作者问题》(1995)所考,唐、宋时期的司空图传记中都没有提及此书,宋元时期的史志书目中也没有著录,其内容也不见于宋人著作的称引。其最初出现于元代后期的诗格著作《虞侍书诗法》和《诗家一指》中,题作《二十四品》,没有说是司空图所作,其中《虞侍书诗法》存16品的文字,《诗家一指》则24品具存,并略有题注,其文字则与《二十四诗品》基本相同。收录《二十四品》的《诗家一指》在明代多次编刻,明代著名诗学家如杨慎、胡应麟、许学夷、胡震亨都不认为其与司空图有关。直到明末崇祯年间,才有题作司空图作的《二十四诗品》出现。明末到清前期陆续有《津逮秘书》、《续百川学海》、宛委山堂本《说郛》、《文章辨体彙选》和《全唐诗》等丛书、总集收录。由于此书作为司空图的著作出现太晚,明末以来的刊本都没有说明文本来源,明末人举证司空图作有此书的唯一证据——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一段话,也可证定只是指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列举了符合自己论诗见解的24例诗句而言。因此,《二十四诗品》大致可确定出于元代,不是司空图的作品。

  《二十四诗品》在清以后又简称为《诗品》。全书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24品类,每品用12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也涉及作者的思想修养和写作手法。从总的倾向来看,作者认为诗歌应追求气象壮阔而不浮泛,意境含蓄精致而不浅率,尤其倾心于清远高妙的韵味风致。诸品中多用山林逸士的生活情趣和道家超尘出世的语言来描写诗境,一些语句说得迷离恍惚,不易作出准确的诠释,容易使人产生神秘感。

  题为司空图作的《二十四诗品》在明末出现后,得到郑鄤、毛晋、钱谦益的称道,入清以后,王夫之、王士禛、袁枚都极加称赏,在清代诗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王士禛特别称赞其中“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几句,“以为诗家之极则”(《四库全书总目》),对其神韵诗说颇有影响。袁枚则继而作《续诗品》,进一步发挥其性灵诗说。此外,清代还出现了如顾翰《补诗品》、马荣祖《文颂》、许奉恩《文品》、魏谦升《二十四赋品》、郭麐《词品》等模仿之作。道光年间以后,有杨振纲《诗品续解》、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孙联奎《诗品臆说》等多种注本。现代人解读校注本很多,以郭绍虞《诗品集解》(1963)较为通行。重新定位后的《二十四诗品》在中国诗学史上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