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3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文件:84932.jpg|right|thumb|300px|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
[[文件:90910.jpg|right|thumb|300px|中国的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外景)]]
 +
[[文件:90960.jpg|right|thumb|300px|中国的世界遗产:云冈石窟(佛像)]]
  
 +
  '''云冈石窟'''([[汉语拼音]]:yún gāng shí kū),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雕饰奇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
  云冈石窟主要洞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之前,其余小窟龛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历时65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五周川水又东南流,其水又东转,经灵岩南,凿山开石,因岩结构,真容巨大,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描述了其壮观景象。按其时代早晚,石窟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三期的造像特征、窟龛形制、题材布置、雕造技巧各具特色。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º20’,北纬40º04’。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
  云冈石窟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
=== 基本资料 ===
 
+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
 
+
  云冈石窟指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1],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石窟依山开凿,在武州河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其中保存较好的约20个[1]),整个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个,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佛像仅有2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米。
+
 
+
  1961年,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
  云冈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而云冈石窟与莫高窟、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则是中国境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石窟。
+
 
+
 
+
== 基本资料 ==
+
  
 
*'''中文名称''':云冈石窟
 
*'''中文名称''':云冈石窟
第25行: 第19行: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 概述 ==
+
=== 概述 ===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
  云冈石窟早期的代表为“昙曜五窟”,即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16至20窟,开凿时间在和平初年至和平六年(460——465年)。早期石窟的特征为椭圆形的大像窟,草庐式窟顶。窟形和造像继承了印度、中亚的雕造特征和鲜卑拓跋草原牧场上穹窿顶的毡包形式,造像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塑刻五尊大佛,巧妙地将北魏佛教中“拜天子即礼”的实用宗教与石窟雕刻结合于一体。造像肩宽体壮、身材粗短、面相丰圆、深高鼻,身着通肩式或袒右式袈裟,每窟造像内容为三世佛。五窟中较有代表的为第18、20窟。第18窟内主像为一立佛,身着袒右肩袈裟,高15.5米,袈裟上刻有随衣着起伏而趺坐的小佛,人称“千佛袈裟”。第二十窟内主佛为一坐像,高13.7米,结跏趺坐,禅定印,肩宽壮,深目高鼻,着袒右袈裟。此窟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云冈石刻的象征。
 +
 
 +
  中期开凿时间为和平六年至太和十八年(465——494年),共有12窟,即1窟、2窟、5至13窟及未完的第3窟。此时为冯太后和孝文帝于平城执政期间,云冈石窟的雕造进入鼎盛阶段。此期在武周山斩出高达30米、长近600米的摩崖巨壁,连续开凿了12个大型石窟。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雕刻均超过早期石窟。它吸收了龟兹(新疆库车一带)、凉州(甘肃敦煌)石窟的艺术精华,结合中原地区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新的融合创造,窟形上出现了佛殿窟和塔庙窟,造像内容丰富多彩,汉化色彩渐趋浓厚。佛、菩萨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褒衣博带式佛装亦在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以后的造像中出现,从而开启了云冈乃至北方石窟造像中国化的帷幕。
 +
 
 +
  第5、6窟,第1、2窟是中期云冈石窟的典型代表。 第5窟窟前为五间四层绕廊楼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窟内主佛释迦牟尼,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壁后为诵经道,供信徒礼佛绕行。四壁满雕佛龛造像,栱门两侧,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雕两层方形塔柱,高15米,下层四面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各雕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其余各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像。绕塔柱四面和窟的东、南、西三壁刻有三十三幅佛传故事,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雕饰瑰丽,是云冈石窟中期雕饰艺术之精华。
 +
 
 +
  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虽然政治中心南移,但北都平城仍属佛教重地。由留居平城的中、下层官吏和信仰佛教的民间团体开凿的中小型窟龛,如蜂窝般从东到西遍布崖面,分别为第4、14、15、20至45窟及第4至6窟间的小窟。这些石窟是云冈晚期石窟的代表,开凿时间为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494——524年)。此期流行三壁三重龛行列式洞窟,窟内方整,窟外门楣处雕饰繁缛,佛像面形清瘦,长颈、削肩,均着褒衣博带式服装。此期云冈造像艺术更臻成熟,尤其是许多窟顶的飞天伎乐,构图典雅,线条流畅,雍容中透着秀雅,夸张中微含敛意,宁静中充满意境艺术美的典范之作。这种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早期昙曜五窟中深厚、淳朴的西域式情调,与中期石窟中复杂多变,气度恢宏的太和情调各异其趣,表现了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显著转折。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第35行: 第35行: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 文化遗产价值 ==
+
=== 文化遗产价值 ===
 +
 
 +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成就,吸收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67行: 第69行: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第85行: 第87行: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和北美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和北美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世界遗产名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世界遗产名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Category:文化]]
 
[[Category:文化]]
第95行: 第99行:
  
 
[[Category:旅游]]
 
[[Category:旅游]]
[[Category:风景名胜区]]
+
[[Category:风景名胜]]
 
[[Category: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Category: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Category: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
[[Category:历史]]
 +
[[Category:历史学]]
 +
[[Category:中国历史]]
 +
 +
[[Category:地理]]
 +
[[Category:地理学]]
 +
[[Category:中国地理]]
 +
 +
[[Category:文物]]
 +
[[Category:文物保护]]
 +
[[Category: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Category: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ategory:山西省]]
 
[[Category:山西省]]
 +
[[Category:大同市]]

2021年1月10日 (日) 09:51的最后版本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中国的世界遗产:云冈石窟(外景)
中国的世界遗产:云冈石窟(佛像)

  云冈石窟汉语拼音:yún gāng shí kū),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雕饰奇伟,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主要洞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之前,其余小窟龛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历时65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五周川水又东南流,其水又东转,经灵岩南,凿山开石,因岩结构,真容巨大,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描述了其壮观景象。按其时代早晚,石窟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三期的造像特征、窟龛形制、题材布置、雕造技巧各具特色。

  云冈石窟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云冈石窟
  • 英文名称:Yungang Grottoes
  • 批准时间:2001年12月
  •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 遗产遴选标准:云冈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概述

  云冈石窟早期的代表为“昙曜五窟”,即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的16至20窟,开凿时间在和平初年至和平六年(460——465年)。早期石窟的特征为椭圆形的大像窟,草庐式窟顶。窟形和造像继承了印度、中亚的雕造特征和鲜卑拓跋草原牧场上穹窿顶的毡包形式,造像以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帝为楷模塑刻五尊大佛,巧妙地将北魏佛教中“拜天子即礼”的实用宗教与石窟雕刻结合于一体。造像肩宽体壮、身材粗短、面相丰圆、深高鼻,身着通肩式或袒右式袈裟,每窟造像内容为三世佛。五窟中较有代表的为第18、20窟。第18窟内主像为一立佛,身着袒右肩袈裟,高15.5米,袈裟上刻有随衣着起伏而趺坐的小佛,人称“千佛袈裟”。第二十窟内主佛为一坐像,高13.7米,结跏趺坐,禅定印,肩宽壮,深目高鼻,着袒右袈裟。此窟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云冈石刻的象征。

  中期开凿时间为和平六年至太和十八年(465——494年),共有12窟,即1窟、2窟、5至13窟及未完的第3窟。此时为冯太后和孝文帝于平城执政期间,云冈石窟的雕造进入鼎盛阶段。此期在武周山斩出高达30米、长近600米的摩崖巨壁,连续开凿了12个大型石窟。无论从规模还是内容雕刻均超过早期石窟。它吸收了龟兹(新疆库车一带)、凉州(甘肃敦煌)石窟的艺术精华,结合中原地区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新的融合创造,窟形上出现了佛殿窟和塔庙窟,造像内容丰富多彩,汉化色彩渐趋浓厚。佛、菩萨面相丰瘦适宜,表情温和恬静,褒衣博带式佛装亦在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以后的造像中出现,从而开启了云冈乃至北方石窟造像中国化的帷幕。

  第5、6窟,第1、2窟是中期云冈石窟的典型代表。 第5窟窟前为五间四层绕廊楼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窟内主佛释迦牟尼,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佛。壁后为诵经道,供信徒礼佛绕行。四壁满雕佛龛造像,栱门两侧,两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雕两层方形塔柱,高15米,下层四面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各雕九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上。其余各壁满雕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像。绕塔柱四面和窟的东、南、西三壁刻有三十三幅佛传故事,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雕饰瑰丽,是云冈石窟中期雕饰艺术之精华。

  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虽然政治中心南移,但北都平城仍属佛教重地。由留居平城的中、下层官吏和信仰佛教的民间团体开凿的中小型窟龛,如蜂窝般从东到西遍布崖面,分别为第4、14、15、20至45窟及第4至6窟间的小窟。这些石窟是云冈晚期石窟的代表,开凿时间为太和十八年至正光五年(494——524年)。此期流行三壁三重龛行列式洞窟,窟内方整,窟外门楣处雕饰繁缛,佛像面形清瘦,长颈、削肩,均着褒衣博带式服装。此期云冈造像艺术更臻成熟,尤其是许多窟顶的飞天伎乐,构图典雅,线条流畅,雍容中透着秀雅,夸张中微含敛意,宁静中充满意境艺术美的典范之作。这种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早期昙曜五窟中深厚、淳朴的西域式情调,与中期石窟中复杂多变,气度恢宏的太和情调各异其趣,表现了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进程中的显著转折。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文化遗产价值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成就,吸收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