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小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仰韶小米

仰韶小米(坻坞小米)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名称:仰韶贡米)。(2012年7月31日,《关于批准对洪泽湖大闸蟹、茶口粉干、建宁黄花梨、仰韶小米(坻坞小米)、鹤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年第112号)批准)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仰韶贡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仰韶小米又名“坻坞小米”、“坻坞贡米”、“坻坞谷米”、“仰韶贡米”。小米亦称粟米,脱壳前通称谷子,因其粒小,直径1毫米左右,故名小米。

渑池县仁村乡坻坞一带,土地肥沃,土质特异,四面环山,自然资源独特,空气清新无污染,昼夜温差大,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谷物生长,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所产小米色黄如金、入口甘甜、清香纯正,其汤纹可揭数层而不尽,因此素有“坻坞米粮川,小米似仙丹”之说。

2008年,仰韶贡米被国家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2012年,仰韶贡米获得“中原贡品”认证。2012年10月,仰韶贡米示范区通过了河南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产品特点

仰韶小米以夏谷生产为主。一般夏谷中早熟品种生育期为85—90天,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穗壮而紧实,结实率高,空壳很少,空壳率平均为7.3%。仰韶小米米粒饱满,色黄如金,米油丰富,黏性强,入口甘醇,清香宜人,回味悠长。经试验,仰韶小米粥黏度大,米粒发散大,且在粥中分布均匀,粥香气浓郁,适口性好。冷却后可揭一二层粥皮(相传,坻坞贡米可揭7层粥皮),粥皮厚。

仰韶小米
仰韶小米

外在感官特征

仰韶小米/仰韶贡米米颗粒圆大,色泽金黄,粒度整齐、均匀,熬粥时糊化速度快,米汁香稠,口味醇香粘糯爽口,米油丰富,汤纹可揭数层,一般小米做成米饭盛碗凉后,饭与碗明显分离,仰韶贡米不会分离,食用之满口溢香,故渑池素有“仰韶米粮川,小米似仙丹”之美誉。谷子作物适应性广,耐干旱脊薄,抗逆性强,比较稳产高产。仰韶贡米用途广泛,可以煮饭、吃糕、酿酒等。

内在品质指标

加工精度≥90%,不完善粒≤2.0%,杂质≤0.7%,碎米≤4.0%,水分≤13.0%,蛋白质含量9-10g/100g,淀粉65-70g/100g,硒0.02-0.03mg/kg,铁35-45mg/kg,锌25-35mg/kg。3. 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执行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粟米标准,卫生指标应符合GB 2715规定。仰韶贡米不应使用添加剂,黄曲霉毒素≤5,六六六≤0.05mg/kg;甲基毒死蜱≤50.05mg/kg,溴氰菊酯≤0.5mg/kg,无机砷≤0.15 mg/kg,铅≤0.2mg/kg ,汞≤0.02mg/kg,柠檬黄不得检出。

仰韶小米(谷物)
仰韶小米(谷物)
仰韶小米(谷物)

产地环境

河南省渑池县位于崤山余脉,山陵各半,地貌为中低山及丘陵,由南向北依次呈梁前斜地—梁地—涧河河谷—山前斜地—中低山地—河谷阶地,其中山地面积790.37平方千米,丘陵322.75平方千米、斜地211.16平方千米、河川平地43.3平方千米。土壤类型包括褐土和棕壤两类,其中以红粘土和黄粘土比例最大,仰韶贡米生产地域为浅山区,远离城镇中心,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平均有机质含量1.75%、水解氮20—30ppm、速效磷2.5—5ppm、速效钾127.855ppm,自然肥力较高,特别适合谷子生长。

渑池县境内水资源丰富。降水为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全县有河流132条,其中主河沟26条,支沟62条,小支流44条,全长730.17千米,较大的河流有涧河、洪阳河、涧口河。全县共小型水库32座控制流域面积256.57平方千米,总库容3136.76万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总开发量0.2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3279万亩。

渑池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干旱,夏季多雷电暴雨炎热,秋季小雨连绵凉爽,冬季常大风少雪寒冷。年均日照数2257.4小时,全年无霜期达216天,10℃以上积温4046.℃,年平均降水量656.9毫米,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129.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324.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9%;秋季(9—10月)平均降水量178.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7%;冬季(12—2月)平均降水量24.7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为仰韶贡米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仰韶小米
仰韶小米(米油)

历史人文

仰韶小米栽培历史悠久。据《渑池县志》(1986—2000年)第三十五章“仰韶文化及其研究记载,1991年对仰韶文化的班村遗址进行发掘,在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的遗迹中发现不少灰坑底部有碳化小米。

仰韶小米享有“贡米”之誉。有关史料传记载:唐德宗年间,渑池县仁村乡砥坞村有一姓续名之仁的青年,在饱读十年诗书之后,已是满腹学问,才智过人,于是进京赶考。后来一举中第,做了五品粮官。为官后的续之仁尽职尽责,时常巡察农务,征集官粮,跑遍了大唐广袤的土地。续之仁为官征粮可为千仓百廪,但细品之余,却发现无一地谷米其口感、营养能与家乡的金谷黄米相匹媲。贞元十六年(800年),续之仁回乡省亲,精选了一袋细细碾过的坻坞小米,带回了京城。续之仁从家乡带来的小米,原本想自己家人食用,但忽一转念,心想这么上乘的小米,何不献于皇上。于是,续之仁将小米如数呈送到了御膳房。御厨把熬制的小米粥用洁白的玉碗呈与唐德宗品尝时,皇上竟不敢相信如此美味佳肴,是由普普通通的小米熬制而成。那金灿灿的光泽,黏糊糊的口感,绵悠悠的香味,使唐德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令他称奇的是,粥面上还结了三层透明的米纹,用牙箸一挑,发现竟是由多层纹膜重叠而成的。每一层都薄如蝉翼,在宫灯的映射下,闪耀着七彩光芒。德宗不禁惊叹:天下竟有如此神谷奇米,足见我大唐物之繁盛矣!于是,皇上特诏粮官续之仁,详询由来后,诏令凡以后熬制米粥,皆用渑池贡奉的谷米,遂钦赐渑池谷米“金米列贡”。

清乾隆皇帝食用此米,夸其为神米,遂定为贡品,并赐纳贡村民御匾“敕赐义民”。自此,坻坞贡米闻名遐迩。

民国十年(1921年),瑞典教授安特生在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从此人们便把渑池的小米称之为“仰韶贡米”。

2011年,仰韶小米种植面积达6900公顷,产值450万元。

2012年,仰韶小米主产区仁村乡小米种植已达7000余亩,总产280万千克,亩均产量400千克,亩均收入3200余元,与2010年创建前相比,亩均增产50千克,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200余元。

2015年,仰韶小米的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多亩,带动了周边400多户农户致富。

地理标志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产地范围

仰韶小米(坻坞小米)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渑池县仁村乡、段村乡、南村乡、洪阳镇、城关镇、张村镇、英豪镇、天池镇、仰韶乡、陈村乡、果园乡、坡头乡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仰韶小米(坻坞小米)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南省渑池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仰韶小米(坻坞小米)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张杂5号、张杂10号、郑谷1号、豫谷5号、冀谷31等春夏播中早熟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00至600米,土壤类型为红壤土,土壤质地为褐土,土壤pH值为6.1至7.8,有机质含量≥1.0%,土层厚度≥30cm。

三、栽培管理

1.选种:种子纯度要求≥96%,净度≥97%,发芽率≥92%,含水量≤9%。

2.播种:

(1)播种前准备:施优质有机肥在1至2吨/667m2(亩),深耕20cm以上,耙细整平。

(2)播种时间:4月10日至5月30日。

(3)留苗密度:每公顷留苗密度在60万至75万株。

3.灌水:灌浆期如遇干旱需灌水。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

谷穗90%的籽粒成熟或籽粒变硬后,及时收获。不同的品种要单打、单收、单贮。

五、加工

谷子→清选→砻谷→精选→定量→包装→成品。

整个加工过程不能破坏小米的营养成分,不使用食品添加剂。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米粒小而饱满,质地较硬,色黄如金,米油丰富,煮饭粘糊性强,可揭三层米纹,凉后与碗粘合,甜香味美,入口甘醇,清香宜人,回味悠长。

2.理化指标:水分≤12.0%,直链淀粉含量12%至21%,胶稠度≥90%,蛋白质≥9.3%,粗脂肪≥3.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保护范围

仰韶贡米产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东部,地处韶山山脉东南,群山峻岭,沟壑纵横,海拔600米以上。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非常适宜谷子种植。仰韶贡米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渑池县仁村和洪阳两乡镇的南坻坞、北坻坞、仁村、东张村、蟠桃、杨河、红花窝、雪白、大水沟、东段村、上西村、高堂、台口、上庄、石盆、德厚、北沟、柳庄、雷沟、上洪阳、刘村、赵窑、义昌、崤店、堡后、胡坑、吴庄共计2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4′00″—112°01′00″,北纬34°29′00″—34°40′00″。产地区域东西长12千米,南北宽15千米,国土总面积19496.99公顷,耕地总面积1187.83公顷。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谷子耐瘠薄、耐干旱,适应性广,对地块的要求不高,坡地或梯田均可,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地块,避免重茬栽培。

(2)品种选择:品种使用外观品质好、内在营养含量高的豫谷12号、豫谷15号等品种。种子质量: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6%,含水量不高于14%。播前一周,选晴天将种子摊放在席上2—3厘米厚度,翻晒2—3天,亦可在播前3—5天将种子放在10%的盐水中,捞出漂在水面上秕谷和杂草,将种子用清水洗2—3遍,晾干或播前用40%敌克松或萎锈灵粉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防治虫害。

(3)生产过程管理:执行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小米质量标准和渑池县无公害谷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不施或少施化肥,使用化肥时使用复合肥,不得使用含有亚硝酸盐的无机化肥。严格控制病虫害防治指标,使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产品收获:当谷壳变为品种固有色泽,子粒变硬,成熟“断青”就要及时收获、晾晒、脱粒、贮藏。收获时,首先在田间去除病、残、杂穗,将整株收割后连杆寄养2—3天,再切穗脱粒。

(5)加工:采取筛选—碾米—精选—包装的加工工艺流程,经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6)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施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施用量等。

专用标志使用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仰韶贡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