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台贡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伍家台贡茶产地环境

伍家台贡茶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12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天目山铁皮石斛、伍家台贡茶、金玉三捻橄榄、普宁青梅、中江丹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133号)批准)

伍家台贡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200多年,清朝康熙年间,施南府历代土司皇以本地好茶纳贡,多择伍家台佳茗入朝进贡,至乾隆49年,献宫廷御案,乾隆嗜茶品之,其熟栗香悠、琼液黄绿、清甘滋醇、回甜畅爽、令乾隆赞不绝口,当即御笔亲题“皇恩宠锡”,赐匾于伍氏昌臣,此后,凡官员至此匾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伍家台贡茶由此而名,此匾现珍藏在恩施州博物馆。

伍家台是一个地名,是位于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南端的一个行政村,此地人氏伍昌臣是伍家台贡茶的创始人。当初,伍昌臣家境贫寒,想以经济作物发家,在屋边开垦土地时,发现有几十棵野生茶苗,昌臣如获至宝,将这些野生茶园培育起来,以后便成了茶园。此茶非同一般,独具特色: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浑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三杯水,汤碧泛青,芳香横溢。此茶若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并有新茶之特色,故有“甲子翠绿留乙丑,贡茶一杯香满堂”之说。一时间,远近驰名,官吏豪绅争相求购。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得到宣恩伍家台茶农伍昌臣献得茶叶,“碧翠争毫,献宫廷御案,赞口不绝而得宠”,赐皇匾“皇恩宠锡”一块,此匾现存在恩施州文化馆,这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块由皇帝为茶叶赐的匾额。此后,凡是官员到此匾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伍家台贡茶”因此而名扬天下。

产地范围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宣政函〔2007〕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板场村、马鞍山村,椒园镇香树林村、红岩卡村,晓关侗族乡小溪村、覃家村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宣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制地方群体良种茶树。

(二)立地条件。

茶园海拔400m至900m, pH值在4.5至6.0,紫色土壤。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采用无性繁殖,扦插方法培育茶苗。

2. 栽植:春季栽植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栽培时间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按照双条错位栽植方式种植,每667m2(亩)植4000株至5000株。

3. 修剪:根据茶树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适当的修剪方法。幼树3次定型修剪,生产树修剪则在头轮茶结束后及时进行修剪。成年茶树适当采用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修剪方法培养树冠,复壮树势。覆盖度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的空隙。

4.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20cm以上,饼肥施用量200kg至400kg/667m2(亩)或者农家有机肥施用量1000kg至2000kg/ 667m2(亩)。追肥在茶叶开采前15天至30天开沟施入,纯氮肥施用量每次不超过15kg/ 667m2(亩),年总用量小于60kg/ 667m2(亩)。

5. 病虫害防治:严禁使用人工合成农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手段进行茶园病虫防治。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分级。

1. 采摘时间:采摘时间为三月中下旬至五月下旬。

2. 采摘规格:采摘要求茶叶鲜叶老嫩一致,大小匀齐,叶色浓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和红叶。具体规格如下表:(表略)

3. 采摘方法:鲜叶采摘根据各类茶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适时分级采摘,要求“提手采”。

(五)加工工艺。

1. 鲜叶摊放:鲜叶进厂验级后分别薄摊于干净的篾垫上,摊叶厚度不超过5cm,根据各类茶加工原料要求而定,摊放时间为5h至8h,每2h至3h要轻轻翻叶1次,摊放程度至芽含水量达70%至75% 。

2. 杀青:

(1)手工杀青:用斜锅或电炒锅杀青,投叶时锅温掌握在160℃至170℃,每锅投叶量200 g至250g。鲜叶下锅后,抛炒炒至热气上升时采用抖闷结合的手法,多抖少闷。当叶质含水量50%至60%时起锅,及时将杀青叶抖散冷却。

(2)机械杀青: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20℃至140℃(筒内距锅口,锅底5cm处的温度),时间35s至90s,杀青后叶含水量控制在58%至60%,投叶宜先多后少,以免开始投叶时温度过高烫焦叶芽。杀青叶出机后,摊凉至室温,簸去焦片,黄片,回潮时间30min。

3. 揉捻:

(1)手揉:双手握叶成团,顺时针方向旋转团揉,先轻后重,揉至叶卷成条。

(2)机械揉捻:揉捻机揉捻,加压方式为空压5 min至10min,重压10 min至15min,最后松压,中途轻重交替进行,揉念时间为15 min至35min,至芽卷紧成条,且成条率在90%以上。

4. 初干:揉捻叶在茶叶烘干机械上进行初干,直至初干叶含水量45%至55%,摊凉回潮。

5. 做形:可用手工或机器整形。手工整形:整形温度90℃至170℃,时间15min至30min;机械做形:温度为120℃至150℃,每槽投叶量适宜,做形时间20min左右,在做形后期将做形叶在整形台上的加工整形,或做形结束后进行手中夹条,利用理条搓条的手法进一步理直茶叶,固定形状,确保做形叶含水量约15%,做好后,迅速用方筛除去茶末。

6. 干燥:干燥温度80℃至100℃,直至茶叶含水量6%至7%。出机后摊凉回潮至茶叶中水分分布均匀。

7. 增香:温度100℃至110℃,时间为10min至20min,或者温度100℃至120℃,时间为5min至15min。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略)

2. 理化指标:

水浸出物 % ≥36.0

总灰分 % ≤6.5

水 分 % ≤6.5

茶多酚 % 19-32

氨基酸 % 3-4.5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