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与你一起)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述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一边剪烛一边谈心。后演化为成语“西窗剪烛”或“剪烛西窗”,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却话:回头说,追述。


【出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全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背景】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一作《夜雨寄内》。一般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寄内”意思是寄给妻子。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寄北”意思是寄给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按写给自己的妻子理解,似乎更确切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诗,为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语言朴实,与作者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你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夜雨连绵,涨满秋池。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情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于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说,何时归去与你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是设想以后见面时的情景,其构思之奇,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说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