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侗族头饰
侗族儿童
56朵“民族体育之花”:粟珍,侗族(湖南),来源: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

  侗族汉语拼音:Dong Zu;侗語:Gaeml, 英語:Gam/Kam),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天柱县-从江县-榕江县-锦屏县-三穗县-镇远县-剑河县-岑巩县-施秉县-雷山县-丹寨县-黄平县-台江县-麻江县-凯里市);铜仁市玉屏县石阡县、碧江区、万山区、江口县、松桃县),黔南州(都匀市、福泉市、罗甸县、独山县、三都县)。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新晃县芷江县靖州县会同县、鹤城区、溆浦县),邵阳市绥宁县、城步县、洞口县、武冈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融水县、融安县、鹿寨县),桂林市龙胜县、七星区);


以及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宣恩县、咸丰县)。


  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时期的百越、干越。有研究指出江西的简称“赣”即来自古代侗族的自称。五代宋朝时期的“僚”、时期的“峒人”,后来又有许多汉族人来到他们的居住地,与当地人融合形成新的族群。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的居民统称为侗族


  侗族使用侗语(Kamese),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語有两大方言:南侗话北侗话。以贵州省锦屏县境內的侗、苗、汉杂居一线划分。侗語是有声調的語言,各土語中声調有些差异,有的地方有9調,有的地方有6調。侗語和国內及东南亚国家的壯泰民族的語言有同源关系。南侗话与北侗话的语法规则基本一致,方言之间的同源词平均超过70%,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接触就能通话。1958年,国家制定了拉丁字母式侗文,曾经在一部分地方推广。大多数侗族人会說汉语、使用汉字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廊桥的一种)是侗族的主要标志。风雨桥因桥上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三江著名的程阳风雨桥,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侗族的“琵琶”与“牛腿琴”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吊脚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侗族大歌”是侗族音乐中的精粹,主要特征是在音乐上形成了复调结构与表现手法。

民族历史

  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魏晋以后,这些部落又被泛称为“僚”。


明代邝露所著的《赤雅》中说,侗族也是属于“僚”的一部分。现在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族水族毛南族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侗族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


侗族经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于唐代由原始社会直接向封建社会过渡;有的人认为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从唐至清,中央王朝在侗族地区建立羁縻州、土司制度,社会处在早期封建社会。清初实施“改土归流”,清朝对侗族人民进行直接统治,土地日益集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


但是,侗族社会内部某些氏族组织残余,例如以地域为纽带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仍普遍存在。每个氏族或村寨,皆由“长老”或“乡老”主持事务,用习惯法维护社会秩序。“合款”分大小。“小款”由若干毗邻村寨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联合。“小款首”由寨内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共同议定的“款约”必须遵守,款民大会是最高权力组织,凡成年男子均须参加,共议款内事宜。这种组织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

宗教信仰

  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佛教也有流传,有庵堂寺庙,但信奉的人不多。基督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信奉者也不多。

民族服饰

  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衽无领,包大头巾。

  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下穿裙或裤。惯束腰带,包头帕。用黑、青(蓝)、深紫、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女裙不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文化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以《珠郎娘嫫》、《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 等流传最广。音乐曲调既多又美。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琵琶歌,因以琵琶或加“格以琴”(侗语称ki212,俗称牛罢腿)伴奏而得名,曲调欢快流畅,为侗族所特有。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性,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光明、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侗戏是由原有的叙事说唱发展起来的,始于19世纪初,相传是黎平侗族吴文彩(约1798~1845)所创。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演唱时,用胡琴、“格以琴”伴奏,击锣钹鼓闹场,着侗装,不画脸谱,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侗族民间舞蹈,有“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乐器除上述者外,还有侗笛、唢呐等。手工艺品有挑花、刺绣、彩绘、雕刻、剪纸、刻纸、藤编、竹编。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有服饰上刺绣各种图案花纹、人物、禽兽、花卉、草虫,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银饰有颈圈、项链、手镯、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先用靛染,后涂蛋白的“蛋布”,颜色鲜亮,为侗族固有衣料。

  侗族擅长石木建筑,鼓楼、桥梁是其建筑艺术的结晶。鼓楼为木质结构,以榫头穿合,不用铁钉。有三、五层以至十五层,呈4面或6面8面倒水,高4~5丈,飞阁重檐,形如宝塔,巍峨壮观,是族姓或村寨标志,也是公众集会的议事场所。风雨桥是石墩木桥,长廊桥道,桥亭重瓴联阁,雄伟壮丽,以三江县的程阳桥最负盛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

侗族文学

  中国侗族的文学,包括该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个组成部分。在侗族民间文学中,“嘎”(歌谣)、“垒”(原始宗教祭词)和“暖”(神话传说)是出现比较早的部分。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例如《洪水滔天》、《开天辟地》,在侗族中间有广泛的流传。而长篇史诗《祖公之歌》(包括上篇《祖公上河》与下篇《祖公落寨》),则是追溯本民族祖先来历的叙事大歌。英雄史诗《萨岁之歌》歌颂了一位侗族古代的女英雄,也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侗族传说,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杨太公救飞山》、《杨天应收云雾》、《吴勉的传说》等人物传说以及《双龙斗凤》、《鼓楼的来历》等风物传说。而民间故事在侗族中也是题材广泛和内容丰富的,表现爱情生活、机智人物、歌师艺人、农民起义等情节的故事,都有大量的流传。

  侗歌在侗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分为叙事歌、大歌、坐夜歌、玩山歌、劝世歌、礼俗歌和儿童歌等多种类别。侗族民歌在其演唱形式上,“嘎”、“耶”、“款”的区别,“嘎”是独唱或二人二声部重唱,“耶”是集体合唱,“款”则是只诵不歌的“款词”。在侗族民间,能唱歌又能编歌的人是受到尊敬的,被称为“歌师”。《歌师传》是侗族民歌中一部重要作品,全歌116行,叙述了历史上的14位歌师以及他们的19部作品。侗族文学中的某些优秀作品,还存在同一题材多种体裁的情况,例如《珠郎娘美》,就有故事,有只唱不说的叙事歌,有载叙载唱的叙事歌,以及侗戏等。

  大约在唐代,侗族即开始出现文人用汉字创作作品的情况,而现在所能看到的侗族文人作品,是从清代才开始流传下来的。姚复旦、杨廷芳、杨昭敏等是清代侗族作家的代表。自20世纪始,侗族作家文学有了明显的发展,潘万霖、张相材等是民国年间侗族作家的代表;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苗延秀、林河、张作为、滕树嵩、刘荣敏等侗族作家的大量作品,又为侗族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珠郎与娘美 侗族的民间叙事长诗。作品的题材来自民间传说,其故事梗概是,在黔东南的侗族地区,有一对青年恋人,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为了摆脱不情愿的包办婚姻,他们翻越了九十九个坳,在它乡安家。当地的地主银宜,蓄意要霸占美貌的娘美,便定计杀害了珠郎,还诬陷死者是奸细。娘美为了给丈夫报仇,以愿嫁给为珠郎下葬者为诱饵,斩杀了仇人银宜,然后背上心上人珠郎的遗体,重返故土。《珠郎与娘美》的故事在侗族地区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的异文,民间叙事长诗是在流传中由侗族民间歌师们加工完成的。1921年,侗族戏师梁绍华又将《珠郎与娘美》创作改编成同名侗戏。

  吴勉的传说 侗族的民间传说。吴勉是明代洪武年间侗族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他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有侗、苗等族20万人参加,波及黔、贵、湘三省。《吴勉的传说》,是侗族人民世代缅怀和歌颂这位民族英雄的产物,在作品中,吴勉被描绘成一位能够呼风唤雨、剪纸成兵、赶山退敌、死而复生的神奇英雄,作品处处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把传奇性与幻想性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侗族聚居地区广泛地得到流传。

  坐夜歌 侗族的传统民歌形式之一。坐夜歌又称走寨歌和青年男女歌,因经常用琵琶伴奏,也称琵琶歌。坐夜歌是一种情歌,男女青年在表达彼此爱慕之情时,可即兴而编,借歌传情。有些编得比较好的歌也会被他人借唱,从而逐渐变为传统的唱段。"情人歌"是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和湖南通道、绥宁以及广西三江、龙胜等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作品,是由《新情人》、《旧情人》、《本寨的情人》、《离散的情人》、《美丽的情人》等十几首歌构成组歌的形式。"情人歌"语言生动而且韵律严格。

民间文艺

  侗族大歌 侗语称“嗄老”、“嗄玛”,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歌曲。是侗族音乐中的精萃。一般为两个声部(个别地区有三声部),羽调式五声音阶,曲式为三段体结构,即由开头、主体、结尾三 部分构成。领唱者唱高音部,其余的人唱低音部,互相配合默契,音调和谐,节奏自然,优 美 动听。具有浓郁的侗乡风味,深受侗族人民喜爱,并引起中外学者之关注。1986年贵州省侗 族合唱团应邀参加巴黎金秋艺术节,演唱侗族大歌,使巴黎观众为之倾倒。艺术节执行主席 赞扬道:“在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流传这样古老纯正,如此闪光的艺术,在世界上实为少见。”侗族大歌分为鼓楼大歌、谐声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和童声大歌等。  

  侗族琵琶歌 即用侗琵琶伴奏的歌,是侗族文艺中一种造诣较高的说唱艺术。侗琵琶,是侗族的传统乐器,外形似三弦。以老杉木或水桐木、紫木加工制作而成。琵琶腹圆如月琴,或椭圆如鹅蛋形。四根弦(也有三根弦的),定弦为5663。侗琵琶分为大小两种,小琵琶音色清脆,多用于伴奏抒情歌。大琵琶音色低沉而浑厚,多用于伴奏叙事歌或抒情长歌。

  侗族琵琶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抒情歌,歌者自弹自唱,只唱不说,内容多唱爱情。侗话称为“嗄弹”;另一类是叙事歌,侗话称之为“嗄锦”——歌与故事的结合。演唱者自弹自唱,一人多角,边唱边说。琵琶歌多唱人民的苦情,以婚姻恋爱悲剧居多,加之琵琶歌感情真挚、浓烈、情节曲折动人,语言朴实优美,常唱得满座听众泪珠纵横,泣不成声。

  拦路歌 “拦路”,是侗族迎宾客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拦路这一习俗中所唱的歌称为“拦路歌”。侗话称“嗄莎困”。每当客人集体来访或接亲送嫁,或遇村寨有事(如修鼓楼,风雨桥落成等)客人前来祝贺,主人便用板凳、纺车、鸡笼、木柴等杂物在村口设置路障,同时唱起了拦路歌。把拦路的理由唱出来,请客人答歌。接着,客人唱开路歌。客人每答对一首,主人便撤去一个路障。待路障全部撤去,才请客人进寨。当客人离去时,又唱拦路歌表示挽留,仍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待客人答对了方能放行。拦路歌一般为集体歌唱,或男唱女答,或女唱男答。有领唱、齐唱,不时还夹杂着欢快的呼喊。歌词诙谐幽默,风趣横生。充分体现了侗民族热情好客,珍惜友情的性格。

侗戏演出
 

  侗戏 侗族传统戏曲。盛行于黔、桂、湘三省交界的黎平、从江、榕江、三江、龙胜、通道等地。19世纪初由歌师、戏师吴文彩首创。侗戏是在侗族说唱艺术——叙事琵琶的基础上,适当吸收其他剧种的因素而形成。传统侗戏主要是反映侗族人民的生活,也有从汉族文学中改编和移植的。其中以爱情题材居多。主要剧目有《珠郎娘梅》、《三郎五妹》、《芒岁流妹》、 《梅良玉》、《梁山伯祝英台》、《凤姣李旦》等。传统侗戏重唱不重演,群众称之为“唱侗戏”。

  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侗族的大型集体舞。男青年(也有少数中年人)围在场中央吹奏芦笙,或只吹不跳,或边吹边跳。女青年围绕芦笙队,踏着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有的手举花伞不断旋转,有的手持手帕,边跳边挥舞。身上银饰随着身体 的摆动叮叮作响,悦耳动听。旋律明快,气氛热烈。  

  侗族款词 侗族朗诵词或念词。流行于侗族南部方言区。历代侗乡自发成立有民众自治组织“款”,旨在团结群众,维护村寨和群众利益,制定乡规民约,亦称款约,为最初的款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款词内容扩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族源款、根源款、祭祀款等,其形式也由枯燥的约束条款发展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款词常采用铺陈手法,句式整齐,讲究排比,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易念易记。款词中保留了大量侗族历史文化资料,有研究参考价值。  

  多耶 是侗族民间集体歌舞形式。侗语“多”即“唱”之意,“耶”系歌中衬词,引为歌名。因唱耶歌时伴随着舞蹈,沿称“多耶”。逢年过节或有客人集体来访,男女青年便集中在鼓楼里或鼓楼坪上。男的用手攀肩,女的手牵着手,分别围成两个圆圈,踏着整齐的步伐,边唱边跳。耶歌的种类较多,主要有“耶铺”(祝赞歌)、“耶萨”(歌颂大祖母的 歌)、“耶父母”(唱父母功德的歌)、“耶短”(猜谜歌或问答歌)等。

民间乐器

  侗笛 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形似汉族的牧童短笛,吹奏与唢呐类似,采用不停顿换 气法。其音调悠扬深远,优美抒情,时如风摇树动,时如鸟叫蝉鸣,时如高山深涧的潺潺流 水声,十分动听。用侗笛伴奏的歌称笛子歌,这是侗族地区最流行的歌曲之一。上山做工 或夜间谈情,男吹侗笛女唱歌,传达出幽幽深情。  

  牛腿琴 侗族传统乐器。侗语称“果吉”,汉译也有译作“牛巴腿”、“羊腿弦”的。牛腿 琴 用杉木制成瓢状,面上装薄板构成共鸣箱。两根弦,五度定弦。琴弓一般用二胡弓。因其形 似牛腿,琴端二角似羊角而得名。演奏时琴身放在左手腕上,左右来回转动,演奏方法和姿 态略似小提琴。或自拉自唱,或男拉女唱。多用于走寨时弹唱爱情歌曲,低音演奏,柔声歌 唱,别具一番韵味。婚礼上用牛腿琴与琵琶合奏,传达出热烈喜庆的气氛。  

  侗族芦笙 是侗族的簧管乐器。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芦笙舞伴奏。其构造与苗族芦笙基本相同。一 般由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竹管分两排穿过木制的巴壳(笙身)。每支芦笙均有三个共鸣 筒,巴壳内的每根竹管都装有青铜簧片,竹管外侧开有小孔。吹奏时将手指按住小孔即能发 音。声音宏亮,和声丰富。侗族芦笙最大的有两丈多高,放在地上吹,只有一个低音“羽” 。侗族“芒筒”也只吹一个持续低音“羽”,用以烘托高中音芦笙的主旋律。一组芦笙往往 有二、三十支,用以伴奏舞蹈,构成芦笙舞。

民间工艺

纺纱,贵州省黎平县铜关侗族村寨至今仍保持着手工制作侗族服装的传统

  侗锦 侗族妇女擅长于织锦和刺绣,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侗锦是以布纹纱路的走向 挑提和穿梭引线织成的。图案呈方形、棱形、米字形、十字形、万字形、元字形和人字形等 等。画面描摩各种动、植物和器皿形状,如鱼、鸟、牛、羊、蜘蛛和花草、桌、碗、杯等等 , 图形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现在,侗锦还能编织革命纪念地、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四化建设的 宏伟图景。品种也从床毯、花带、袖口、花边和头巾等传统产品发展到台布、几垫、提包和 戏服等方面。花色也从过去的蓝白或黑白两色发展成为五色缤纷、丰富多彩。质地也从过去 的自纺的单纱或双股棉线发展为绒线或丝线了。  

  侗帕 系侗族妇女自织的头巾和面巾。它是用棉纱合纺成线之后,用来作经纬,织成一尺多宽 ,二尺多长的帕子,有纯白、蓝白、黑白和彩色等品种,绣出几何图形和花鸟鱼虫等花纹, 四周为“栏干”,两头留有须穗,也是一种美丽的工艺品,体现了侗族妇女的聪明智慧。  

  侗族带 侗族花带是用线编织成的。有半寸到二三寸宽,数尺长。可用作腰带、帽带 、裤带、裙带和绑腿带之用,也是姑娘送给意中人的纪念品。在狭长的带子上,织出花鸟 虫鱼和各种几何图形的花带子,表现了侗族姑娘灵巧的手艺、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的愿望。   

  侗族百褶裙 百褶裙是过去侗族妇女的下装。它用家织白布钉于龟背形的木板架上,制作者骑坐于木板架 的一头,用清水把一幅幅一尺多宽、四五尺长的布淋湿后,用右手拇指外侧的指甲或小竹片 ,按其经纬线纹路,每隔一二分宽,即划下一道沟,不划沟的地方让它褶起,这样边划边褶 ,便成一幅幅绉褶整齐的布料。把褶布的一头叠得更密,并用两寸多宽的条布折成双层,将 其含住缝上,成为腰边,再在腰边两头缝上两尺多长的带子(用来缠绑腰间),便成为一幅素 裙了。然后放在蓝靛桶中浸染,再清洗、晒干,这样反复操作,直到裙子被染成青黑色, 再染薯莨,蒸熏,裙子呈深紫色,才告完成。  

  侗族亮布 侗族妇女不但会种棉花、纺纱、织布,而且会染出各种颜色的布料。亮布是其中的一种。它 的制作过程是:把成匹的横幅为一尺二寸宽的家织白布放在蓝靛桶中浸泡,数小时后,拿到 河边 浣洗,然后晒干。这样反复多次,过程约一、二个月,布料便由白变蓝,由蓝变成青黑色了 。 然后浆以牛胶,再染薯莨,并用甑子蒸薰,布料由黑色变成紫色,再涂上鸡蛋白,并在平滑 的青石板上反复捶捣,布面由粗变平,由厚变薄,由紫红继而发亮,便成亮布了。  

  侗族羽毛衣——白甲 侗族每逢夏历正月去外寨集体作客(叫“月也航年”)、芦笙比赛或作节日芦笙表演时,有一 部分芦笙吹奏者需要穿羽毛衣。特别是一对吹奏小芦笙的演员,必须穿羽毛衣(侗族称为“ 白甲”)。羽毛衣是用白布或蓝布裁剪出一件背心,然后用各种颜色的布料剪成三角形,再 拼凑在约两三寸见方的布块中,中间嵌上有铜边的小镜片。用这种小方格布块整齐地排列在 背心的前后。背心脚和领口、肩头,都用白色鸡绒毛缝嵌。背心脚吊以线穗,线穗绞入白鸡 绒 毛,并串入野薏米或玻珠子,然后织成网状,约两三层,二三寸长,穗子末端扎上倒悬的白 色鸡毛。吹奏芦笙时,随着舞步,毛穗晃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一件羽毛衣,一般可用上 二三十年,它作为集体财产,由专人保管,平时不准穿着。

风俗习惯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俗

  采桑:“采桑”又叫“吃细鱼”。事前,由男女青年于“晾月”时商议决定,人数不拘,除年轻者外,童男童女也参加。但其中必须有几对自寻成双的男女,作为主要成员,其余皆作陪者。进行时,首先于四月四日或四月八日方集资买糕点糖果,打包成封,由几位青年挑到寨中桥庆等候,其余大多数人成群地站在附近的半山腰中,高声疾呼,催促女方到场。是时,对方身着盛装,列队出寨,与男方登山“采桑”,借此为乐。直到太阳偏西才归至桥头,挑着礼品,鸣放鞭炮同往女家。在女家先吃甜酒后设便宴招待。桌上摆满鱼肉,细鱼是席中的主要标志,必不可少。女方以同房兄弟作陪。席间众女拥至,举杯敬酒,吟歌盘问“采桑”根源,由男方答对,一直玩到天晓才散。隔两三天,男方复又鸣炮到女家,退回装礼品的箩筐,对方设“夜宴”款待,对唱情歌,通宵达旦才依依而别。女方则赠与布匹、花带表示答谢。以六月六日,男方挑着黄瓜、糖果,往女家同席品尝。名曰“吃黄瓜”。七月,择定日期,男方送梨子、糖果到女家,谓之“吃梨”。这两次活动,基本上与“采桑”情节相同,只不过是不上山和规模略小而已。且由年轻人从事,其他的童男童女均不参加,时间不定,男方筹资买一头花黄牛,还有炮竹、糖果,汇聚桥头,邀约女方上山采集葛藤,同到水边将藤洗净,再牵牛、鸣炮,一起到女家。先是大家围牛而歌,怀念“采桑”鼻祖,随后杀牛。用牛的内脏作“夜宵”菜肴,留下四腿由女方均分。男方去退箩筐时,对方则送男方的主要人员,每人一套衣料,给陪者一张头帕。这叫做“栋太”(dongl daip.煮葛)。十月,复择一日,男方前往女家,与女方同漂葛藤,谓之“漂白”。其情节与前者大同小异。至是全部活动宣告结束。

侗族葬俗

  无论男女去世,只要年入成人,都要向舅家报丧。同时还要在家里或手持香纸到河边、井旁焚化,过去有的还投掷铜钱或铜板于水中,而后汲水回家,为死者沐尸。男的削发,即使长发结辫,或是当今的短发光头,也不例外,有的还用纸或布将之包好,待入棺时,放在死者的右肩旁边殉葬;女的则卸梳挽髻,无特殊处理。两者都着普通装束,衣被大都是自纺自织的家机布,个别富裕者才用丝绸缎子,且以奇数为度,服色外层青里层白。年达成人,牙齿齐全,须打落门牙一颗,部位不定,留在口中。死者口含碎银,有的还含以几粒白米和几片茶叶。严忌铜铁器物随葬,那怕是一针一扣也不许随身附体。有备制棺习俗,但有的也临时制作。以独木合棺为佳,忌用铁钉铁箍扣合,一般都不加髹漆。大都在家里入棺停柩,个别地方才停柩于鼓楼中,或以棺安于墓穴,抬死尸到墓地入棺。汉丧期间,同族晚辈包白戴孝,忌晕吃素,但在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的许多地方,孝子孝孙均可吃鱼。有的老人年及六旬,便贮备“腌鱼”以待,等到去世,用来招待亲友。至于北部侗乡,由于受汉文化影响,其葬俗、礼仪,多与附近汉族相类。当今侗区,普通实行土葬,讲究“风水龙脉”,择吉日吉时,入殓、出殡、入土。少数村寨,诸如从江县的往洞、占里,过去盛行停柩待葬。死者入棺以后,移至郊外,陈在木架上面,用杉皮或草帘盖好。据说,待与死者同庚同辈的人死尽,或寨内某老人死逢吉日,现各自择地葬。对于横死暴死者,无论男女,均须火化,再入棺入土,或入棺以后,置于荒野,停放三年五载,另择期焚尸、捡骨,重新入殓,择地安埋。

斗牛

  斗牛,是苗、侗、黎等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苗族斗牛多在喜庆节日里进行。侗族斗牛在每年二月和八月亥日的“斗牛节”举行。斗牛前,双方寨主预先商量比赛条件,然后取一竹枝,对劈为二,各持一片为凭。然后,用甜酒喂过的牛以树叶障目。在芦笙乐曲中,两名青年各牵一牛绕赛场一圈,然后迅速摘去障牛目的树叶,使两牛相互接触,交角搏斗,四周观众呐喊助威。斗牛开始,先使两牛狠撞一角。当牛斗至激烈时,为不使牛受重伤,裁判一声笛鸣,双方各走出数十名青壮年,以绳索套住本方牛的左后腿,奋力后拉,此时的斗牛已变成人牛拔河,先拉开牛者,表明体力强壮,判为优胜。胜牛,角上挂彩条,牛主获酒肉奖励。

食俗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侗族建筑

  侗族吊脚楼 侗族村寨依山傍水。侗寨房子用杉木建造。通常为二三层高。有一二间或三五间的,但两头一般附有“偏厦” ,形成四面滴水,大户人家有三合天井或四合天井,有的则在正屋的前后另起禾廊,供晾禾把和起谷仓用,兼作乘凉、做女红和圈养禽畜的场所。一般人家都在楼下关养禽畜,置舂碓,安厕所,放农具和堆放柴禾。二楼住人,前面有走廊,置栏干,侗话称为“干廊”,邻近兄弟民族称侗族住屋为“干栏”。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安置神龛、放“八仙桌”的地方,用于宴请宾客,也是祭祀“天地君亲师”的场所。

  东西两边为煮食和烤火的火塘。再两旁或后面及三楼上则为卧室,但三楼主要作谷仓和禾廊。在二楼,一般都把一排小柱附挂在大柱两三尺之外,悬空不着地,名为吊脚,吊脚楼因此得名。有些木楼,起在两三级地势高低不平的 地基 上面,建屋工匠就要因地势不同而在一楼的下面留下高矮不同的柱脚,使一楼的楼板同处于 一个水平面上。这种高矮不同的柱脚,也被人们称为吊脚楼。侗家木楼可以不用一颗铁钉, 各排柱子之间,横纵成行,全靠在柱子上凿通榫口,由大大小小的木方直穿斜套,对榫衔接 ,并用肩挂挑住桁条,承受瓦托,屋顶盖上青瓦。吊脚柱的上端,与三楼面同一水平,在这 里置一层楼檐,既可缓冲屋顶流水,又为三楼采光创造条件,还增添了整座房子的美观:屋 檐层层而上,檐角上翘,如鹏鸟的展翅欲飞。一座木楼,一般有三四丈高,六丈多长,三丈 来深。用木板开槽密镶,隔成一个个房间,四周装有屏风。有的房子四壁里里外外都用桐油 涂抹,闪亮美观,又可防虫防雨,可以住用一二百年而不坏。  

  侗族禾廊 龙胜的地灵、宝赠一带侗寨,在寨外的鱼塘边、溪边或小河旁,树立着一排排禾廊。禾廊用 两根直径70厘米、长4米左右的圆木作柱,各凿上对衬的十来个洞,用圆木作桁条,两头 贯串于两柱洞内,顶上两边盖上宽约40厘米的杉木皮,搭成人字形以遮雨。秋天,糯禾成熟 了,用禾剪一穗一穗地摘下,剥去外壳,留下40来公分的禾杆,约10斤束成一把,一把把地 分为两半跨挂在禾廊的桁条上,经过一两个月的风吹日晒,禾把干枯了,便可以装进禾仓。 禾把凉晒时,无人看守,也从未丢失过。侗家常在村边鱼塘上起禾仓,既防鼠,又防火,一 举两得。   

  水井与凉亭 在侗族地区,人们很重视水井和凉亭的建设。水井位于寨子两头或后面,视人口多少和水源 情况,凿一二个、五六个,甚至十来个。井的形状有瓢形、牛头形、枧筒形、长方柜形、正 方柜形或圆形的。一般以长方柜形为最多。有的地方由于水源丰富,既有方柜形的,又有枧筒形的;后者便于装水,一二分钟,即可装满两桶水。水源小的地方,就只好弄成柜形的,靠它长期储水,汲水时用飘舀到桶里。柜形水井,都用六块完整的青石板围成,里面一块凿 孔让水流进柜里,外面一块上边凿开缺口让多余的水溢出,经常保持井水是活动的。上面一块为盖,外张里合,留口便于舀水。在水井下方,常常另辟洗菜槽和洗衣槽;在水井上面, 往往盖上凉亭,以遮雨水和落叶,保持饮水清洁。亭子外侧安置长凳,供人们小憩。

  在侗区的山腰或山坳口,也常常有水井和凉亭,而且两者常常靠近,一般是凉亭起在路中间 ,道路通过亭内,水井则在路旁。炎热夏天,行人累了,在亭里两旁长凳上歇息一会,再喝 几口冷彻心脾的清甜泉水,凉风吹拂,是多么地解乏和惬意啊!冬天,有守亭翁烧着火塘, 供行人休息烤火,喝上一杯热热的浓茶,暖暖身子,常使行人留连忘返。亭子的柱头上,常 常挂有用禾杆织成的草鞋,供行人换下磨损了的旧草鞋,分文不收。对此,人们无不称赞侗 家人热心公益事业的美德。  

  侗族鼓楼 侗族传统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又名古楼。楼内置鼓,故名。侗族多以族姓聚居,大姓多建鼓楼在寨中,族人围在四周居住。寨中每个大姓均建有鼓楼。一般由族人自动捐款 、献料、出工修建。其底部多呈四方形。瓦檐取单数,楼身下宽上尖,呈宝塔形,顶端置宝 葫芦或千年鹤等吉祥物。矮楼呈宫殿状。用杉木等材料建成,全用凿榫衔接,不用铁钉。楼 檐雕龙画凤,色彩斑斓。底层为厅堂,中央设有石条围成的火塘,冬天烧火取暖。置一大皮鼓,叫“款鼓”,遇大事击鼓聚众商议。厅四周有栏杆和长凳,楼前有戏台和用青石板或鹅 卵石铺成的鼓楼坪,可供群众歇息、听戏、娱乐、待客和集会。  

  侗族风雨桥 侗族传统建筑物。因桥上有长廊式瓦顶遮盖,可避风雨而得名。多建于交通要道的 河 面上,方便行人过往和歇息。桥以石砌礅,礅上架杉木条,木条上铺板,板上竖亭,中间为 长廊通道,两旁竖干栏,设长凳,上盖青瓦,亭阁有瓦檐3~5层,顶端置葫芦或千年鹤的造 型。瓦青檐白,颜色分明而又柔和。檐角翘起,穿枋描龙绘凤、山水景致、故事人物,故又 名花桥。桥梁利用杠杆原理,用数十根二三十米长的原木叠两三层,使距离10多米的各礅得 以衔接。桥亭楼阁挂枋、枋木纵横交错,全靠凿榫衔接,不用铁钉。风雨桥一般由群众捐资 、出工、献料建成。桥头刻碑,记载捐献者姓名。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风雨桥71座,其中以程阳永济桥最为有名。

侗族民间传统体育

  抢花炮 是流行在侗族、壮族和仫佬族等民族中间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活动。据考证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由于有强列的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谓“花炮”,实际上是铁制圆环,把直径约5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置于送炮器(即铁铳)上,内装火药,燃放后,花炮就被轰上空,待落下时参加者奋力夺取,广西南宁、百色两地传统的送炮器的形状最为美观,外形为六角柱形,6边饰有图案花纹,共分3层:底层是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镶有桂花边;中层腰较细,镌有各类形态的小人像;上层为喇叭状开口。按民间传统只燃放3炮,抢得头炮者,象征人财兴旺;抢得2炮者,五谷直登;抢得3炮者,则万事吉祥如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统的抢花炮不限人数队数,每炮必抢,3炮结束。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无一定界限,满山遍野皆为活动范围。这就需要抢花炮的人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一旦花炮分清得主,顿时唢呐声、欢呼声、鞭炮声响成一片,胜利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幸运者。

  侗拳 是湖南侗族的一个拳种,流传在新晃、通道、正江3个侗族自治县的侗乡。据传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外地到侗乡来避难的一个武士,病例在侗寨“鼓楼”里,受侗族青年杨文先的照料护理痊愈后,武士为报答杨文先的救护之恩,将武术传授给杨,经演变而成今天的侗拳。侗拳讲究内练“心、神、意、气、力”,外练“手、眼、身、腰、腿”,特点是近身短打、发劲猛,擅长手桥功夫,少脚法,转身灵活四面出击;步形走“田”字形和“凶”字形;拳路紧凑,通常能在一张2米见方的桌上演练套路。练功方法有:拳面(锋)功、指掌功、桩功、腰腹功、排打功等。  

  毽球运动 由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手毽是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侗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毽球用四支白色或彩色鹅翎成十字插在毛管内、与下部毽垫连结而成。比赛双方各派三名选手出场,其技法可以脚踢、头顶和身挡毽球,但手臂不能触球,打法类似于踢毽子与藤球、排球的结合,动作以运动员腾空跃起挥腿横扫或倒挂金钩踢毽过网最为好看。  

  哆毽 是侗族民间一种游戏性竞技运动,相传哆毽始于宋代。侗族是用手打,以拍得最高、最远,按得紧稳、落地最少为优胜。其打法有男、女单打和男、女对打,也有10多人围成圆圈的团体赛。带竞技性的打法是拍毽者分两队对拍,中间站一人称为“寨工”。此人须经常跑动,截击两方来往拍打的毽于,谁的毽子被截住就被罚为“寨工”。哆键技艺高超者能一口气连续拍打六、七百次。 哆毽分青草毽、稻草毽、芦苇毽、鸡毛毽4种。以鸡毛毽制作最讲究,先用两层白瓜壳做底盘,上扎各色鸡毛,略向外弯似初放龙菊。鸡毛管穿以铜钱和一种叫“茨谷”的珠子,打起来铿锵作响哆毽是一种社交性的体育活动,象跳交谊舞一样不得拒绝对方邀请。不会哆毽在侗家是奇事。哆毽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媒介。男女对拍多在山坡上进行,彩毽飞来传去,称为“飞花 传情”。      三三棋 又称侗棋。其棋盘由3个大小不等的正方形按重心重合套在一起,有4条连接四个顶角和4条连接3个正方形对应角边中点的线,最小的正方形完全空心,共24个棋眼。对弈双方各执12枚棋子(可以小石于等充当),双方棋子的颜色或形状应有区别。对奔时,双方轮流布子,谁先三子成二线,谁就可提掉对方任何一子。谁的棋子无法走成三子一线或无路可定时为输。

传统节日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侗族有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之俗。做社饭的方法是用野菜、野蒿、腊肉、花生、胡萝卜……和多种蔬菜切碎搅合糯米同蒸,加入油盐即成,吃起来别有风味,其功能是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侗年 侗族的农业经济生产历史悠久,四时的变化和农耕劳作程序使侗族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岁时始末的概念。侗族民认为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秋后,便是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因此,有些地方把农历十一月当作新春的岁首,有的地方则视为旧年的终末。在这被认为是旧岁已去、新年到来、禾谷满仓、禽畜满圈之时,家家杀猪宰羊庆贺,年复一年而沿袭成侗族的新年吉庆。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大多地区的侗年多被春节所取代。但仍有部分村寨每年依照古习欢度侗族自己的新春。

  春节 是南北地区每一村寨普遍过的节日,具有与汉族相同的某些内容和形式,又赋予了本民族的新义,形成了祭祖先、贺新岁、祷风顺等多种内容的复合状态。很多侗寨过春节已固定为一套程序:腊月廿七,杀猪祭祖,晚上青少年鸣锣吹笙放炮,绕寨游行三圈。廿八日打糯米粑,并泡红糖祭祀;晚上,青少年们又是兴高彩烈地游行。廿九日或三十日,人们放水捉鱼,晚宴以鲜鱼祭祖。三十夜,屋里香火蜡烛通明,鞭炮大作,夜宴开始。家长举杯滴酒于地,燃后逐一菜肴点尝,表示对祖先魂灵食过,于是全家人即可食用。夜半亥时过,迎春鞭炮响,廊檐蜡烛灯火通明。全家凌晨喜宴迎春,并用青苔逐个家庭成员额头上醮一下表示添岁。   

  吃新节 是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各地吃新节的时间和仪式虽不尽同,但不同的形式,共同体现了侗家人虔祭祖的心理。吃新节的庆贺活动,有对唱大歌、斗牛等,但从江县的岜扒寨有支侗家人为纪念其祖上迁徙的辛酸,于半夜里打着火把,背着行李离开家,摸仿爬山水的仪式。   

  吃相思 俗称“为客”(也有译作月也),是促进情谊的一种社交活动,有结盟村寨集体作客的含义,时间多在正月、二月或秋后。 自给自足的山村小农经济的发展,在没有战争、灾荒和严重压迫的条件下使侗族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好客的侗家人在丰收的年景里势必不间断地现结盟友邻村寨往来,形成了“吃相思”习俗。这种频繁的交往极大地丰富了侗族的民间文化。特别是侗族的民间文化。特别是侗族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

  踩歌堂 是一种专门性的纪念节庆。是侗族人用民间歌舞来悼念莎岁这位古代女英雄的祭奠方式,这种歌舞又称为“确”。“确”有“多耶”和“抬官人”两个相连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一为一个大寨子的两个分寨之间的活动,是一个分寨的男子与另一个分寨的姑娘对歌的形式。其程序是:乙寨姑娘被甲寨男子邀请到寨上来对唱鼓楼大歌。次日,甲寨男子又乙寨男子同来欢宴。宴后,乙寨有的人说“醉酒回不了家了,要坐轿”的话,于是甲寨将准备好了的轿子抬出,将乙寨化装的官人、太太、卫队等抬起,在寨老的带领下先到“圣母祠”祭祀,邀请莎岁英灵同欢。然后,抬着“官人”一行到“多耶坪”。坪内有甲寨化装的难民、乞丐以及猎渔捞虾者拦住“官人”“申冤”;“官人”一本正经地“判案”,并一一施舍。甲寨的姑娘们则用布匹拴住“官人”轿拉下水,“官人”只好赐银钱,求姑娘们拉他上岸,这一活动反映了历代官府的压迫,人民盼望有理想的清官治理政务的民俗心理。

  另一种形式是本寨姑娘邀外地来访的后生对唱耶歌,这种仪式是由本寨青年手牵手地唱起《邀郎唱》的歌曲,请外地来访的男子入场对唱,外地男子入场后,双方亦先唱赞美莎岁的歌。正对起起劲时,另一分寨的男子们抬“官人”闯进来了。先是鬼怪模样的兵卒执牌来禀报寨老,主寨的人们闻讯到村口迎接。“官人”一行到后,其卫队、随从、墨面人、蒙面者在场内纷纷舞蹈,有的还提腌鱼分给众人。后面跟着一群散米花的姑娘。一会儿,主寨的姑娘们唱着歌把“官人”一行围起来,“官人”一行无以对答,就以银钱致谢。直到赐完鱼,撒完米花,给了钱,队伍方离去。

  踩歌堂的习俗反映侗家人对古代女英雄崇拜和怀念,同时也呈现出青年社交娱乐的复合内容。   

  报京三月三 “三月三”是镇远报京侗族最隆重的盛会,历时四天。初二这天早饭后,姑娘们腰系笆篓,下田捞鱼虾,作为礼物送给心上人。情郎得到这份礼物,即请同伴们于山上烧火办茶,共进野餐,分享爱情的乐趣。此后,每逢节日,情郎便买些礼物装在笆篓里,与姑娘约定时间送还。初三那天,姑娘们着盛装,提葱篮,结伴到金塘洞莫嘎树边的坡地上,并以布料,丝线盛于蓝内作答谢。初三中午,外地客人来报京芦笙场与人们共跳芦笙舞和踩鼓舞。初四的歌舞会,场面更加隆重。初五,人们吹笙放炮,欢送客人出村。

  “讨笆篓”、送葱篮又称“恋爱节”,这一节日及传说体现了侗族青年对反抗封建婚姻的先进无比怀念。相传古时候,报京有个叫良英的姑娘,爱上穷青年桥生。可父母硬逼着姑娘嫁富人家,良英于三月初三下田捞鱼虾、打葱蒜,与桥生相约于莫嘎树下,将鱼和葱送给桥生,表达坚贞之情;不料被人发现,双双遭受殴打辱骂。这对恋人悲愤已极,双双携手跳崖。一对被封建婚姻制度残害的情侣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历代侗族青年的心里。   

  芦笙节 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西部等地的侗族。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会苗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在侗族,凡希望成为被人赞扬的青年男子,不但必须是生产能手,同时也要吹得一手好芦笙和掌握芦笙舞的高难技巧。

  林王节 是锦屏县寨母一带的侗家人纪念明代英雄林宽的节日。洪武三十年,林宽在上婆桐举起了义旗。攻下了龙里守御千户所,大挫明军,接着又进新化、平茶,包围黎平府。明庭震惊,派楚王桢和湘王柏率三十万人马前往镇压。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了,林宽英勇牺牲。侗族人民尊他为“林王”,于每年六月的第一个辰日包着又长又大的粽子祭祀。相传这种粽子是林王军队作战当干粮用的。第二天,周围的寨楼、塘栏、便幌、归宿等寨也都同时过林王节。人们到一株传说是林王倒栽的枫树下拜祭。外地客人来到时也到树下悼念英雄后方能进寨。席间,赞美林王光辉业绩的歌声不断传来。更使人们深感对英雄的无比怀念。

  祭祀莎岁 也叫“萨玛节”,是从江县龙图、云洞等地举行体现古代侗族先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征战”活动。侗语“萨”是祖母,“玛”是大,“萨玛”即是大祖母的意思。相传在母系氏族阶段,侗族有一位叫“莎岁”的女英雄,她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中屡建奇功,族人对她崇拜无比,她不幸牺牲后,族人为纪念她,将其奉为能给侗族同胞带来平安和幸福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南部地区每一村寨都建有祭祀坛或“圣母祠”,以供奉她的英灵,并于每年春节举行一次演习性的军事活动以示缅怀。祭祀那天,人们举刀舞枪,鸣锣吹笙,着莎岁英灵在炮火中高呼着冲出村外,归来时还用标枪穿着敌人(稻草人)的“首级”表示获胜。体现了侗家人在保卫家乡的斗争同仇敌忾的气质和对英雄的无比崇拜的心情。   

  牯脏节 是侗族古老的信仰类型节日。既有祭祀祖先的内容,亦有祝愿丰收的含义。历史上的这种活动一般每十一年举行一次。但由于它的仪式庄重、礼节繁锁、消费很大。因此,近百年来在大多数地区业已消失,惟镇远报京和剑河小广还举办过一两次牯脏活动。

  赶社节 “赶社”是具有纪念性信仰类型节日。每年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为“社日”。“社日”的前一天,人们就已杀猪宰羊,请客办酒,痛饮到深夜。“赶社”这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汇聚在坪子里或田坝中欢庆,同时交流农副产品。

  种棉节 都柳江沿岸山麓边的侗寨,“四月八”前后的种棉花活动已沿袭成新婚成新婚女婿帮丈人家劳动生产的习俗。这一种生产习俗演化成为青年社交的娱乐型节令,具有民俗的多种性格。种棉节这天,新郎新娘娘带着装著一新的青年伙伴,备好腌鱼、腌肉、盐蛋,包着糯米饭到山上作午餐。种棉地里,芦笙手合奏笙曲,小伙子深翻细拍,姑娘们下种上粪。活路完了,插上一枝挂满蛋壳的树枝,象征着棉花的丰收。这时,摆起了丰盛的午餐,一场野宴便在地边举行。一些村寨还带着狗或鸡鸭到地边宰杀下酒,并有煮糖粥喜庆的习俗。午宴完毕,青年们心情欢乐,直到天色不早,方在笙曲中有说有笑地回家。晚上,女方宴请丈夫的众伙伴,全体姑娘均来作陪,大家欢歌畅饮。种棉活动,激发了青年们的劳动情绪,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